儿童读经运动

王财贵与『儿童读经运动』

经书是我国民族文化之珍贵遗产,虽然自清末开始不断遭到质疑,将经书与落后保守划上等号。但事实上,经书的价值是可以重新看待的,如何赋予现代意义,从中撷取活用的智能,恐怕是现代人在面对经书时,应该调整的心态。

有鉴于此,本刊今、明两天,特刊登两篇相关文章,希望能提供读者对此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另一个使文化起死回生的可能转机制式教育之外,坊间学钢琴、学计算机、补英文,各式各样的儿童才艺班,令人眼花撩乱。在不能输在起跑点上的竞争压力下,你是否为了帮孩子选择什么『菜色』困扰不已?如果你经常观察并反省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教育问题,你可能会发现无论学校教育或是这些应运而生课余时髦的社会教育,所提供给我们下一代的始终只偏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至于精神层面的人格涵养,则显得相当贫乏。

整个大环境所见也大半是心量狭窄、急功近利的角色;尤其我们议事殿堂诸君,每以风度尽失的『肢体语言』做惊人的错误示范,你可能早已担心国人的未来,是不是更一代不如一代。

在这个时候,有个人默默在推广『儿童读经』,让人们在众声喧哗中,发现另一个使文化生命起死回生的可能转机。日前走访了这位哲学大师牟宗三的嫡传弟子、前鹅湖月刊社长、目前任教于台中师院的新儒家学者王财贵先生,在轻松的叩问之间,了解了整个儿童读经理念形成与逐步推展的经过。在此便以『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的心情,为大家报导这项深具意义的回归文化本位运动。

经典是智能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做为源头活水。中国自古流传的四书、五经,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向为知识分子所必读,以此抟成了整个文化的特色。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这其实原是中国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中提出,却变成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

不读经书 中国人的理性被架空了

『读经』之风至清末仍盛,民国以后西风东渐,元年元月第一位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五月又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七月又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之议案;三个连续动作,使中国从此没有读经的学生,没有可教读经的老师,迨至民国八年五四运动,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不用说读经,中国人连古文都渐渐看不懂了。学校里从此遵循的是胡适、杜威那套『启发性』、『按部就班』、『儿童中心本位』的教育观念,漫长的岁月,中国人除了中文系学生,没有人读经;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的中国人,早已国际化,美其名曰『世界人』,事实上是忘了根本,糊里胡涂的一群人。高度经济发展下,文化教养未能相对提升,社会正义日消,君子之风渐远,诈虞日盛,这都是『废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扎稳生命根柢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理性架空了,一时之间成了回到丛林的野蛮人,在西方文明之前,如何能不自卑,而「没有自我文化的民族,托钵乞怜的结果,纵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参与世界文明的

创建,而为世人所尊重」。

做为一个新儒家学者,王财贵很准确地留心到人性的根源,触及教化的核心关键,不过他不选择一般人觉得莫测高深的逻辑阐释这条途径,而将这些看似很玄的道理,落实在一个最简单理念的推广。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尤其文化教育是「固本陪元的工作,虽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做必贻明日之悔」;他想从『普遍恢复读经教育』来救助人心,而从儿童时期就给孩子读经,尤其是有理论、实验依据的有效方法。

在儿童记忆力最好时 储备一生受用的好东西

他的理由是,从小让孩子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要求他熟背,暂且不管懂不懂,让他储备一些一生受用的好东西。据专家研究,人类有理解与记忆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如计算机资料之输入与保存,理解则如程序之设计与应用。记忆力从小即显著发展,至十三岁为最高峰,其后便有趋下的可能;理解力则十三岁以后方有长足进步,其后日渐成熟,直至老死。王财贵提倡的『儿童读经』就是利用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尽量背愈多愈珍贵愈好的经典,即使一时不了解,用不上,等到理解力渐臻成熟,后来居上之际,数据库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反刍出来,酝酿发酵所『食』之『古』,自然而然『化』成了他人生智能的一部分。

二十几年前师专毕业,在小学教书时,即曾经短暂实验过这套理念,六、七年前开始进行到自己孩子身上,八十年开始好友杜忠诰也将女儿送来『求学』;两个小朋友带来两个小朋友,形成了一个『小

私塾』,请一位仍在师大就读的同学来『客座』。消息不径而走,陆续有许多家长送小孩上门来,后来在教育部社教司及中华文教基金会支持下,正式开设『儿童读经班』。为了普及读经教育,他特地免费开设『师资训练班』,八十三年初更在卯鲤山文教基金会及宗教哲学研究社华山讲堂赞助下,成立『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有系统地推广读经,各地回响热烈,到目前为止,整个台澎地区已经有五百余读经班纷纷成立,大约一万五千名儿童正接受读经教育。

在快乐与痛苦中进入中国文化核心

为了实际了解『儿童读经班』上课的情形,我来到了位在中和曲曲折折巷弄间的华山讲堂。完全中国风味的建筑,窗明几净,沉甸细致的木质桌椅,泛着古雅的气息;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和十来个陪读的妈妈,早已翻开书卷静候老师的到来,行礼问好之后,开始复习上周所教的课程。清脆响亮的童音破空而来,他们摇头晃脑,滚瓜烂熟地背着,兴奋中透露着对我这位不速之客无限好奇的神情。论语、庄子、唐诗三百首,依次复习过后,一列列上台抽背,老师挑个段落,孩子们接下去背,当中偶而那个被岔了,立刻会被大伙而纠正,并纷纷瞪他一眼,以示惩罚;因为老师按全列总体的熟习度,象征性给分,如背诵中有所停顿是会大大影响荣誉的。

潜移默化塑造优美人格

这个班至今已有三年历史,是推广读经足为示范的『活广

告』,但是学生也难免来来去去,对这种情形,他丝毫不以为意,表示:「留下来的才是中坚分子,即便只剩下一个学生,也绝不放弃。」事实上全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经年的老学生员了,每周六下午跟小朋友一起『拼书』的一个半小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当会留下跟补码学、学计算机很不同的记忆吧!尤其这些记忆日后将会在他们人生中不时被复习,印证亲身的经历,就更显得『读经』一事是牢结盘固在他们生命中的根柢。

中国人向来将文化涵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即以读书这件事来说,古文本身就是一种修饰过的语言,抑扬顿挫,长短相间,极富音乐性的美感,一唱三叹,遗韵不绝。长期背诵经典,潜移默化一个孩子的心灵,塑造优美的人格,绝不是钱穆先生批评为『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的浮浅课文所能望其项背者。

据王财贵估计,在没有压力下,光是朗读认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二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后才能检视。 教儿童读经,必须选择永恒的经典。王财贵建议:初学可由四书、老庄、唐诗三百首入手,跟小朋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从第一章开始,脚踏实地地背下去,不跳章、不跳节,不计较重不重要;否则挑三拣四,孩子起了分别心,就不易受教了。上课时,可两三种书同时进行,授课老师念一句孩子跟着念一句,一句句诵读那自成节奏的文句,而不做任何讲解。因为即使讲解,孩子也未必懂,经点的东西,需要时机配合才能豁然开通,讲解功效不大;反而有许多人会因为需要讲解,而不敢教

读经,会限制读经班的普及。

在师资方面,只要识字,能看注音符号就可以胜任,因此每个父母都可以教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易子而教』效果更好,团体学习进步更快,这是为什么主张开班的原因。

王财贵与『儿童读经运动』

经书是我国民族文化之珍贵遗产,虽然自清末开始不断遭到质疑,将经书与落后保守划上等号。但事实上,经书的价值是可以重新看待的,如何赋予现代意义,从中撷取活用的智能,恐怕是现代人在面对经书时,应该调整的心态。

有鉴于此,本刊今、明两天,特刊登两篇相关文章,希望能提供读者对此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思考。另一个使文化起死回生的可能转机制式教育之外,坊间学钢琴、学计算机、补英文,各式各样的儿童才艺班,令人眼花撩乱。在不能输在起跑点上的竞争压力下,你是否为了帮孩子选择什么『菜色』困扰不已?如果你经常观察并反省我们的文化发展与教育问题,你可能会发现无论学校教育或是这些应运而生课余时髦的社会教育,所提供给我们下一代的始终只偏重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至于精神层面的人格涵养,则显得相当贫乏。

整个大环境所见也大半是心量狭窄、急功近利的角色;尤其我们议事殿堂诸君,每以风度尽失的『肢体语言』做惊人的错误示范,你可能早已担心国人的未来,是不是更一代不如一代。

在这个时候,有个人默默在推广『儿童读经』,让人们在众声喧哗中,发现另一个使文化生命起死回生的可能转机。日前走访了这位哲学大师牟宗三的嫡传弟子、前鹅湖月刊社长、目前任教于台中师院的新儒家学者王财贵先生,在轻松的叩问之间,了解了整个儿童读经理念形成与逐步推展的经过。在此便以『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的心情,为大家报导这项深具意义的回归文化本位运动。

经典是智能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做为源头活水。中国自古流传的四书、五经,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典册,向为知识分子所必读,以此抟成了整个文化的特色。儿童读经就是教儿童诵读经典,这其实原是中国行之数千年的重要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中提出,却变成陌生而令人一时难以接受的论题。

不读经书 中国人的理性被架空了

『读经』之风至清末仍盛,民国以后西风东渐,元年元月第一位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五月又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七月又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之议案;三个连续动作,使中国从此没有读经的学生,没有可教读经的老师,迨至民国八年五四运动,胡适提倡白话文运动,不用说读经,中国人连古文都渐渐看不懂了。学校里从此遵循的是胡适、杜威那套『启发性』、『按部就班』、『儿童中心本位』的教育观念,漫长的岁月,中国人除了中文系学生,没有人读经;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台湾的中国人,早已国际化,美其名曰『世界人』,事实上是忘了根本,糊里胡涂的一群人。高度经济发展下,文化教养未能相对提升,社会正义日消,君子之风渐远,诈虞日盛,这都是『废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今天,我们不能不审慎地思考这个问题,『经』原来是文明的结晶,扎稳生命根柢底的道理;不读经,中国人理性架空了,一时之间成了回到丛林的野蛮人,在西方文明之前,如何能不自卑,而「没有自我文化的民族,托钵乞怜的结果,纵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参与世界文明的

创建,而为世人所尊重」。

做为一个新儒家学者,王财贵很准确地留心到人性的根源,触及教化的核心关键,不过他不选择一般人觉得莫测高深的逻辑阐释这条途径,而将这些看似很玄的道理,落实在一个最简单理念的推广。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尤其文化教育是「固本陪元的工作,虽然收效在十年百年之外,但今日不做必贻明日之悔」;他想从『普遍恢复读经教育』来救助人心,而从儿童时期就给孩子读经,尤其是有理论、实验依据的有效方法。

在儿童记忆力最好时 储备一生受用的好东西

他的理由是,从小让孩子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要求他熟背,暂且不管懂不懂,让他储备一些一生受用的好东西。据专家研究,人类有理解与记忆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如计算机资料之输入与保存,理解则如程序之设计与应用。记忆力从小即显著发展,至十三岁为最高峰,其后便有趋下的可能;理解力则十三岁以后方有长足进步,其后日渐成熟,直至老死。王财贵提倡的『儿童读经』就是利用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尽量背愈多愈珍贵愈好的经典,即使一时不了解,用不上,等到理解力渐臻成熟,后来居上之际,数据库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反刍出来,酝酿发酵所『食』之『古』,自然而然『化』成了他人生智能的一部分。

二十几年前师专毕业,在小学教书时,即曾经短暂实验过这套理念,六、七年前开始进行到自己孩子身上,八十年开始好友杜忠诰也将女儿送来『求学』;两个小朋友带来两个小朋友,形成了一个『小

私塾』,请一位仍在师大就读的同学来『客座』。消息不径而走,陆续有许多家长送小孩上门来,后来在教育部社教司及中华文教基金会支持下,正式开设『儿童读经班』。为了普及读经教育,他特地免费开设『师资训练班』,八十三年初更在卯鲤山文教基金会及宗教哲学研究社华山讲堂赞助下,成立『社会读经风气推广中心』,有系统地推广读经,各地回响热烈,到目前为止,整个台澎地区已经有五百余读经班纷纷成立,大约一万五千名儿童正接受读经教育。

在快乐与痛苦中进入中国文化核心

为了实际了解『儿童读经班』上课的情形,我来到了位在中和曲曲折折巷弄间的华山讲堂。完全中国风味的建筑,窗明几净,沉甸细致的木质桌椅,泛着古雅的气息;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孩子和十来个陪读的妈妈,早已翻开书卷静候老师的到来,行礼问好之后,开始复习上周所教的课程。清脆响亮的童音破空而来,他们摇头晃脑,滚瓜烂熟地背着,兴奋中透露着对我这位不速之客无限好奇的神情。论语、庄子、唐诗三百首,依次复习过后,一列列上台抽背,老师挑个段落,孩子们接下去背,当中偶而那个被岔了,立刻会被大伙而纠正,并纷纷瞪他一眼,以示惩罚;因为老师按全列总体的熟习度,象征性给分,如背诵中有所停顿是会大大影响荣誉的。

潜移默化塑造优美人格

这个班至今已有三年历史,是推广读经足为示范的『活广

告』,但是学生也难免来来去去,对这种情形,他丝毫不以为意,表示:「留下来的才是中坚分子,即便只剩下一个学生,也绝不放弃。」事实上全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经年的老学生员了,每周六下午跟小朋友一起『拼书』的一个半小时,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当会留下跟补码学、学计算机很不同的记忆吧!尤其这些记忆日后将会在他们人生中不时被复习,印证亲身的经历,就更显得『读经』一事是牢结盘固在他们生命中的根柢。

中国人向来将文化涵养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即以读书这件事来说,古文本身就是一种修饰过的语言,抑扬顿挫,长短相间,极富音乐性的美感,一唱三叹,遗韵不绝。长期背诵经典,潜移默化一个孩子的心灵,塑造优美的人格,绝不是钱穆先生批评为『小猫叫、小狗跳』的教育的浮浅课文所能望其项背者。

据王财贵估计,在没有压力下,光是朗读认字,跟读一年之后,约可认得三千字;二年后,可有一般大学生的国文程度;三年者,等同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程度;至于全然展现成果,约得学习十年后才能检视。 教儿童读经,必须选择永恒的经典。王财贵建议:初学可由四书、老庄、唐诗三百首入手,跟小朋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从第一章开始,脚踏实地地背下去,不跳章、不跳节,不计较重不重要;否则挑三拣四,孩子起了分别心,就不易受教了。上课时,可两三种书同时进行,授课老师念一句孩子跟着念一句,一句句诵读那自成节奏的文句,而不做任何讲解。因为即使讲解,孩子也未必懂,经点的东西,需要时机配合才能豁然开通,讲解功效不大;反而有许多人会因为需要讲解,而不敢教

读经,会限制读经班的普及。

在师资方面,只要识字,能看注音符号就可以胜任,因此每个父母都可以教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易子而教』效果更好,团体学习进步更快,这是为什么主张开班的原因。


相关文章

  •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16年来最重要演讲
  • 读经教育的基本原理 --十六年来最重要的读经演讲 王财贵教授讲于 2010年1月2日 地点:台中教育大学 第一次读经倡导员培训会 记录:木木 同学男(很大声):起立!(大家笑)敬礼! 同学们:老---师---好!请坐!(大家笑) 教授:这是 ...查看


  •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 读经教育学基本原理 1.以开发人性为目的 "一的"就是一个目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人性,教育要针对人性,要开发人性,使人性能够展露出来,就是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个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人并不 ...查看


  • 壬子癸丑学制之初等教育
  • 壬子癸丑学制之初等教育 摘要: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历史背景: 中华民国的创立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 ...查看


  • 东海荐文:现代私塾教育之我见
  • 作者:广毅(曲阜崇儒学堂广毅堂主) 原发:中国曲阜崇儒学堂和<崇儒塾教年会特刊> [东海荐语]广毅堂主的<现代私塾教育之我见>一文,相当深入地介绍了现代私塾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模式,并揭示其当前困境,展望了未来前景.凡有 ...查看


  • "君子先难而后获"--来自读经私塾学堂的回应
  • 2014年9月14日,郑州,微雨,深夜,我和广东明德学堂程云枫先生.北京千人行书院吴小东先生有一席谈.彼时坊间关于民间读经沸沸扬扬,质疑和反对之声俨然已成浪潮.谈话遂围绕此一话题展开.外间局面不可谓不严峻,我的提问不可谓不尖锐,然两位先生谈 ...查看


  • 百年震撼--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
  • 百年震撼------王财贵教授北师大演讲 时 间 :2001年7月24日 地 点 :北京师范大学 主讲人:王财贵教授 开 篇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 ...查看


  • 北大演讲稿
  • 经典演讲词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 ...查看


  • 人生哲理的演讲
  • 百年震撼的演讲 主讲人:台中师大 王财贵教授 时 间 :公元2001年7月24日 地 点 :北京师范大学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 ...查看


  •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
  •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 李鹏 读经教育推广二十年,于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探索之功,可谓大矣!而今实践 为将一改平地拔起,自创新法之局面,使读经运动再上台阶.予以为读经之前景 固然越发乐观,然现状依然堪忧,笔者不揣浅陋,将近日思考所得,草成此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