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捧读《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有哪一本语文课本能这样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这样折射我们的民族文化呢?我们应该感谢教材编订者,正是他们的独具慧眼和良苦用心,才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走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语文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理解编者用意,尊重作者和作品,立足文本,善待文本。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正确对待文本的前提

  虽然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接受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也耳熟能详,但是一篇作品的内涵是无法洞察无遗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会有所变化。为此,教师就应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多渠道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从更多角度去审视作品。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比如我在上巴金的《日》《月》时,就重新拜读了《巴金七十年文选》,读后对巴金先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课文的蕴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又如在《云南的歌会》的教学中,我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作家相关作品,得到许多有利于文本理解的认识体会。我把这些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沈从文钟情于民俗风情的写作风格和民歌的文化价值都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二、重视学生认知水平,才能让文本走进学生心里

  本册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佳作,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但有一点缺憾:文章内容多为回忆性质,所反映的生活风貌距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认识上有一定障碍,他们往往用现在的生活体验去体察作品主旨,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千万不能粗暴否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上。

  比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分别按原文和去掉“也”、“而”字来朗读课文,以体味文章从容闲适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我的设计意图是明显的——肯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来了个对立面:我不喜欢作者用这么多的“也”和“而”字,罗嗦拖沓,一点也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的这一看法显然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怎么办呢?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和作者的看法有不同?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致盎然,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一语道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明确告诉学生这种语言风格更适合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郁闷中有轻松,欣慰中有遗憾。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下一教学环节: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中的?课堂上的这一插曲非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贴近文本,真正走入了文本的内在层面。这就是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果。

  三、合理拓展延伸,才能促进文本研读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课文编写者提供了很多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和活动设计,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适中。否则,不仅会使语文课变成其他科目的课,还会使课堂教学与文本背道而驰,严重曲解作者意图,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很明显,作者这种夸张的语调只是为了强调对家乡鸭蛋的热爱赞美之情,并无他意。如果放任学生作所谓的创新思考,说什么“作者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作者有严重的本位思想、地方保护主义”等等,那简直是对汪曾祺老先生的大不敬了。

  要使拓展延伸合理适中,教师的设计就要选准切入点,既要贴近文本,又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且能说到点,说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打骂、罚跪,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也曾受过父母的打骂。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一问题呢?如果放任他们无节制的倾诉,可能不利于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为此,我在上课时就介绍了毕淑敏的作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在聆听了一位母亲的内心独白后,再来评说文章内容,诉说自身经历。这时学生的表达就更为理性、客观、深入了。

  四、有效开发其他课程资源,才能延伸文本的内涵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材中许多篇目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点滴小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才能使文本中蕴涵的美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芬芳。

  比如我在上《云南的歌会》时,就由民歌而谈及武术、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并请学生结合家乡的徽州文化(古建筑、徽菜等)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又如上《吆喝》时,学生囿于方言的隔阂,并不能真切体会老北京吆喝的意韵之美、声调变化之美。为此,我利用一位学生提供的侯宝林相声作品《卖布》来导入新课。听觉上的直接感受一下子就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学生对身边的吆喝声也产生了兴趣,有的同学惟妙惟肖进行模拟表演,有的同学绘声绘色进行生动写作。这样,学生既感悟到了文本中的美,又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本册语文课本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园地。每一个从业者都应以虔诚之心善待文本,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守这一方美丽的精神家园。

  捧读《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有哪一本语文课本能这样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这样折射我们的民族文化呢?我们应该感谢教材编订者,正是他们的独具慧眼和良苦用心,才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神圣的文化殿堂,走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语文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理解编者用意,尊重作者和作品,立足文本,善待文本。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是正确对待文本的前提

  虽然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接受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对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也耳熟能详,但是一篇作品的内涵是无法洞察无遗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也会有所变化。为此,教师就应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多渠道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从更多角度去审视作品。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比如我在上巴金的《日》《月》时,就重新拜读了《巴金七十年文选》,读后对巴金先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课文的蕴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又如在《云南的歌会》的教学中,我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作家相关作品,得到许多有利于文本理解的认识体会。我把这些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沈从文钟情于民俗风情的写作风格和民歌的文化价值都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二、重视学生认知水平,才能让文本走进学生心里

  本册所选课文多为名家佳作,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但有一点缺憾:文章内容多为回忆性质,所反映的生活风貌距离学生的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认识上有一定障碍,他们往往用现在的生活体验去体察作品主旨,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思想。这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看法,千万不能粗暴否定,要在肯定的基础上巧妙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上。

  比如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分别按原文和去掉“也”、“而”字来朗读课文,以体味文章从容闲适的语言风格,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我的设计意图是明显的——肯定作者的语言风格。但课堂上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就来了个对立面:我不喜欢作者用这么多的“也”和“而”字,罗嗦拖沓,一点也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活泼好动的性格。学生的这一看法显然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他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怎么办呢?当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为什么这位同学和作者的看法有不同?问题提出后,大家兴致盎然,议论纷纷,一位同学很快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因为二者的年龄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经历不同。一语道出我心中最想说的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明确告诉学生这种语言风格更适合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郁闷中有轻松,欣慰中有遗憾。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下一教学环节: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中的?课堂上的这一插曲非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更贴近文本,真正走入了文本的内在层面。这就是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结果。

  三、合理拓展延伸,才能促进文本研读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鼓励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课文编写者提供了很多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和活动设计,语文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的场景也屡见不鲜。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只是个例子。”对文本进行由此及彼的延伸拓展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适中。否则,不仅会使语文课变成其他科目的课,还会使课堂教学与文本背道而驰,严重曲解作者意图,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很明显,作者这种夸张的语调只是为了强调对家乡鸭蛋的热爱赞美之情,并无他意。如果放任学生作所谓的创新思考,说什么“作者是一个骄傲自负的人”“作者有严重的本位思想、地方保护主义”等等,那简直是对汪曾祺老先生的大不敬了。

  要使拓展延伸合理适中,教师的设计就要选准切入点,既要贴近文本,又能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且能说到点,说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中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打骂、罚跪,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也曾受过父母的打骂。如何引导学生看待这一问题呢?如果放任他们无节制的倾诉,可能不利于对作者意图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为此,我在上课时就介绍了毕淑敏的作品《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在聆听了一位母亲的内心独白后,再来评说文章内容,诉说自身经历。这时学生的表达就更为理性、客观、深入了。

  四、有效开发其他课程资源,才能延伸文本的内涵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材中许多篇目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平凡人物、点滴小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才能使文本中蕴涵的美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芬芳。

  比如我在上《云南的歌会》时,就由民歌而谈及武术、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并请学生结合家乡的徽州文化(古建筑、徽菜等)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又如上《吆喝》时,学生囿于方言的隔阂,并不能真切体会老北京吆喝的意韵之美、声调变化之美。为此,我利用一位学生提供的侯宝林相声作品《卖布》来导入新课。听觉上的直接感受一下子就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学生对身边的吆喝声也产生了兴趣,有的同学惟妙惟肖进行模拟表演,有的同学绘声绘色进行生动写作。这样,学生既感悟到了文本中的美,又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本册语文课本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园地。每一个从业者都应以虔诚之心善待文本,用理性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坚守这一方美丽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章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总结
  •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工作,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 ...查看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一学期来,我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创新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 ...查看


  •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榆林市第七中学 秦小艳 这学期来,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育局.学校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查看


  •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总结(张)
  • 2012-2013学年 第二学期 二年级思品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2013年07月 2012学年度二年级下学期思品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本人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 ...查看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刘国芬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九.十班数学教学工作.由于课改,实施新课标教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面临新的挑战,于是边学边教适应的新课标.现将一学期来的成与败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结束了,现将工作总结如下.在教学方面,为了教好语文,本人系统地认真研究了初中的语文教材和相关的练习,并自费买来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经常抽空去听 ...查看


  • 二年级下册数学比一比说课稿
  • <比一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一比>.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将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知识相结合,整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思考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 ...查看


  •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目的要求: ...查看


  • 201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7·2班与7·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工作中有许多疑问.我对教学的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们学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下是我本学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