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初级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1、劳动经济学的含义:

伊兰伯格: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及其结过的一门学问。

何承金: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我们采用的定义: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门学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结果

3、劳动经济学的地位:管理学中的地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地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与其它劳动学科的关系是劳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劳动经济学的体系: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需求分析;劳动力供给分析;工资水平与工资差距;就业与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歧视;人力资本问题;工会;贫困和社会保障;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劳动力、劳动者、人力资本、简单与扩大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数量、质量、结构、短期与长期平衡;劳动力宏观管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劳动力流动、劳动管理体制;劳动力微观管理:分工与协作、组织与人员配备,定额与计量、劳动保护;工会理论与工会组织;失业与就业:就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失业治理机制、就业政策;劳动成果分配:公平与效率、工资理论、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制度。

6、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般方法:实证方法:描述事实,不作价值(好坏)判断;

规范方法:作出价值(好坏,应当与否)的判断;

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方法

7、我国劳动经济问题现状:

简单历史回顾:七十年代末以前,政府对劳动力供求试图计划分配,完全排斥市场,不存在职业、职位选择,报酬不反映劳动付出。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强调物质刺激,工资和奖金有时甚至超过劳动生产率。近年来,工资企业自主决策,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就业收入、培训等政策和手段调节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当前主要问题:城乡劳动就业问题;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体制与制度问题。

8、劳动的定义:

广义:在各种活动中的体力或者脑力的使用或消耗。

狭义:人的经济活动。

9、劳动的意义:个体和群体的需要

10、“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的新特点:劳动概念广义化、劳动配备知识化、劳动时空低限化、劳动观念求知自主化„„其中重要的一条: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地位换位,知识资本家将出现。

11、价值观:劳动价值观不同 行为方式不同

12、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力含义: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 平均质量

劳动力产权:个人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个人收益权、所有者的基本生存权

13、劳动力供给的范围: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注:1。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岁的

人口。2。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在校

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和因病退职人员

、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服刑犯人、不愿工

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家庭企业每周工作

少于15个小时的人员。

3。失业:在调查前4周内曾努力寻求工

作且适于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14、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不在劳动力人口和在劳动力人口,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这样的划分被便于政府掌握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及其变化趋势,

但这样的划分过于简单,可能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现象把握的准确性: 没有考虑非全日制工作者; 可能掩盖一部分失业现象:如下图中的情况6(失业人口丧失信心不再找工作、或因找不到工作而去读书或参加职DLf(PL,PK,T......)

业培训,或提前退休); 可能夸大失业现象:如理论上应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但为了领取失业保险金谎称自己在积极找工作, “地下经济工作者”、“隐性就业者”。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劳动年龄人口作更细的划分。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15

主愿意并且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16

17、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3)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18、(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需求量:与一定工资水平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需求曲线:工资与需求量一一对应的轨迹;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劳动力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说明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表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变化,是工资因素变化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

19、(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比如人口总数减少,战争,饥荒等因素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化。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是非工资因素引起的变动,不同的曲线平行移动。在同一工资水平下需求量不同。

20、(3)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微观因素:企业生产规模;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利润量;其他要素价格;预期

宏观因素:社会生产规模大小;国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

21、劳动力需求的分类: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企业需求、行业需求与市场需求

22、劳动力供给含义: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

劳动力供给函数:

经济学上一般指的是一定的市场工资水平条件下,供给主体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

23、劳动力供给曲线:工资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参照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请阐述劳动力供给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4、劳动力供给分类(按供给主体分类):个别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和决策;家庭劳动力供给: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

25、劳动力参与率:

SLf(PL,PK,PLE......)

26、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然停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于寻找新的工作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二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2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适合女性的岗位;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劳务市场化;观念的变化:独立意识,经济独立是基础;离婚率的上升:机会成本过高;妇女男女平等权意识。

28、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1)教育制度及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3)工资水平;(4)个人非劳动收入;(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6)社会保障制度;(7)宏观经济状况;(8)其它因素

29、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进一步的讨论

偏好:比如在工资相同的情况下,偏好收入的劳动者供给的劳动多。

财产:比如非劳动收入的增加(遗产),一般此人的劳动供给将减少。

工资:一般的经济分析中,工资是主要考察对象。

失业保险:也是一种非劳动收入。可能使部分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尽管这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但保险金水平不能太高,而且要有领取时间限制。

救济与就业:由于有救济,一些“懒人”就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规定必须劳动达到一定时间后才能领取贫困救济,而劳动收入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不能享受救济。

30、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经济景气变动与劳动力参与:通过工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收入变动的影响;非劳动收入影响就业意愿。

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劳动力供给量不同;已婚妇女的劳动力参与模式;生中工作时间的相互替代。

生命周期内的工作决策:一般来说,人在中年达到所谓的“年富力强”的时期,也就是从事市场活动的生产率最高的阶段。(年轻时没工作经验,过了中年精力下降)如果一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保证根据生产率获得报酬,那么一个人要达到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就应是工作时间在中年时达到顶峰。

31、劳动供给:家庭生产

由于劳动供给是由丈夫和妻子共同做出的,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深入到家庭内部,研究夫妻之间是怎样进行劳动分工的;这样就可以知道家庭劳动力供给的状况,这项研究工作归功于嘉里.贝克尔的贡献。 家庭生产和夫妻分工:

分工原则:家庭成员除参与市场劳动之外,还需从事家庭劳动,因此家庭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需要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工,谁的工资高,谁就应该更多参与市场劳动,另一方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男性与女性生理上(体力、生育)的固有差异,导致男性的工资往往比女性更高,因此家务劳动更多由女性承担。为保护女性权利,生育保险和一夫一妻是必需的制度安排。离婚率是影响妇女工作决策和家庭分工程度的重要的因

素。

由上述两条原因可知,对于家庭来说,丈夫更多地从事市场活动,妻子更多地从事家庭活动就可能是达到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可见,经济学从家庭分工出发对女性劳动力工资和就业“歧视”提供的解释是比较中性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不需要关心女性工资低、就业难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还有动态的战略性的一面,可以将家庭分工看成夫妻双方通过谈判分享分工的收益的过程。女性一旦真的选择分工并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那么,她们在市场上就业的能力就越来越弱,但未来再与丈夫谈判分享家庭分工的收益时,她们的谈判能力就减少了。考虑到这一点,女性劳动力就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就业,尤其是但离婚率提高时,女性就更得到信号,为了家庭放弃就业很不值得,于是她们就更多地就业,从而导致家庭分工程度下降。

32、劳动力市场:

概念的争议性: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那么怎样定义劳动力市场呢?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在市场上,劳动力寓于劳动者本身之中,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归个人),不是产品市场;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工资不只是提供劳动的报酬,也应包括人力投资应获得的报酬;劳动力受雇佣或出租的条件不进包括工资的多少,还有其他因素;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供求双方决定,还受政府、工会、舆论等影响。市场的影响因素

32、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供求机制——动态均衡,竞争机制——就业竞争、人才竞争,价格机制——配置杠杆

33、(1)供求决定工资水平;(2)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34、均衡的结果: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参与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相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35、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造成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因素:工资率具有相当大的上升刚性;信息的不完全与未来的不确定;市场的交易成本巨大;制度数量调整的限制

36、劳动力市场的几种非均衡现象:资刚性下的自愿失业;产品需求下降下的非自愿失业;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力的短缺与过剩;双轨制下的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37、可观察到的非均衡的表现: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存在;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38、工资的失效: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价格的调整将使得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但是,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却很难看到工资的调整作用。是因为企业的内部组织对于劳动力市场起作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用各种方式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工作分配、招聘标准、工人培训、工作时间等手段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这些调整工具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工资变化,使工资在调整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

39、非自愿性失业的一种解释:效率工资是非自愿性失业存在的原因:1、保持更高的工资,防止工人逃避责任;2、保持一定的失业,让员工知道职位来之不易,防止工人 ;流失;3、宁可空缺职位也要找到更合适的工人;以上最终都使得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有人愿意接受工资而不能获得工作。

40、多维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假设:

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单一市场所组成。(比如数学教授和医生)

两个市场之间存在着竞争壁垒。(劳动力只能在各自的市场流动,医院不会招聘数学教授)

两个市场内部的竞争十分充分。(市场内存在不同的工资差别,比如有教授、讲师等)

劳动力市场的差别主要是企业和劳动力的差别。

42、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分割、技术分割、功能分割、区域分割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Dual Labor Market Model)

一级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稳定性高、升迁机会多

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极不稳定、无升迁机会

特 征: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不平等的延伸及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根源在于产品市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导致厂商对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流动:尽管一、二级劳动力市场界限清晰,但劳动力在两 个市场间的流动率是很高的。

4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

44、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前我们都假定劳动力是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实际上有很多劳动力是长期服务于某一固定企业,并在内部被晋升或淘汰,这种企业内部晋升和淘汰的过程就是内部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的过程。我国将对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考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报酬制度与员工激励; 中国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

45、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存在劳动力替换成本(Labor Turnover Cost):雇佣劳动力和解雇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新老员工的合作成本;劳动力替换对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而隐含的成本;岗位的特殊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部对称问题;工会的作用:约束解雇工人的力量。

46、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减少了招聘成本;“干中学”中积累了人力资本;获得有关劳动力能力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47、中国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措施。

48、内部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城乡二元和体制内外二元就业体制下劳动力流动不对称;内部与外部劳动力市场间的劳动力流动不充分;下岗对于增进企业效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激励不足。

49、 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措施:促进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形成。适当放松对企业的就业人数就业率100%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50、内部晋升与外部雇佣:一般而言,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内部晋升来选拔人才。

51、只有在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中,内部人和外部人的能力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才会通过外部雇佣来招聘需要的人才。

52、内部晋升的优点:调动积极性,激励员工;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迅速展开工作;缺点:引起同事不满、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

53、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54、实现就业的条件: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合法的社会劳动;有报酬的劳动,可以赖以为生。

55、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正在工作的人(有报酬或收入);有职业,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和音单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雇主和自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正常工作时间1/3以上);退休人员再次就业(有报酬或收入)

56、我国就业统计的演变

计划体制下没有明确的“就业者”规定,一般是用“社会劳动者”概念,包括:全民、集体、其他各种所有制单位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达到一定条件的从事家庭副业人员;

计划体制下统计存在的问题:以计划为依据;缺少劳动时间长短的界定;以稳定的收入保障作标准 ;

目前的统计口径:就业(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又再次从业的人员;注意:从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学生。

57、充分就业的含义:

凯恩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也就非自愿失业为零。注意:充分就业不是完全就业,仍然有失业存在。

弗里德曼:充分就业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58、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

年失业率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定义: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工作,且在此前四周内寻找过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包括暂时解雇等待恢复工作的人、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时间达30天的人。 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失业者的平均周数

美国:16岁以上非制度限制,不在工作但有工作能力且过去四周内进行过某种求职活动暂时被解雇并等待重返工作一直在寻找工作但暂时生病在30天内等待到新工作岗位的人。

59、失业率:衡量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概念无法反映失业的动态变化,现实当中,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失业率,不仅要看他的存量,而且要看他的流量(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图)。

劳动力存量-流量模型: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城镇从业人员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劳动力总数52周100%

基于对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分析,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衡量失业水平的工具,就是年失业率:

失业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二是实际的失业周数。

60、自然失业率界定:最早由弗里德曼提出(通胀率为零);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整个劳动力市场供求相等时的失业率

61、中国失业问题

1994年我国才承认存在失业,1995年3月试行新的失业调查统计方法

定义:在规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

登记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中到官方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方式寻找工作的称谓登记失业人员,必须是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的登记的求职人员。

失业率失业人数100%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登记失业无法真实的反映失业的实际情况。调查失业人员:常住城市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存在问题:隐性失业人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看待的问题。

62、中国真实失业的类型: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下岗职工;城镇隐性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

63、我国失业的特点:年龄、性别特征;文化程度特征;户籍特征

A、年龄性别特征:从失业率来看,女性的失业率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失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20~49岁的黄金劳动年龄段,每个年龄组的女性失业率都要高于男性,在50岁以后,女性失业率开始低于或接近男性。

B、文化程度特征: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但观察中国城镇失业和受教育程度之

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出现上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关系。有着最高失业率的既不是受教育程度最低者,也不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者,而是具有中等受教育程度者。中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的峰值出现在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和中专这几个群体上。而受教育程度更低的人口群体,失业率反而较低。失业率最低的群体出现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小学及以下者”和最高的“大学专科及以上者”两个极端上。

C、失业率的户籍特征: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得拥有城市户口和农业户口者之间受到不同的对待。从失业状况看,非农业户口者的失业率比农业户口者高出两倍多。从分性别角度看,在农业户口群体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失业率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而在非农业户口群体中,女性比男性的失业率要高出2.6个百分点。农业户口者还有着更高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

64、研究就业与失业的重要意义:就业和失业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标准之一;与国家的产出总量与消费总量有关;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角度: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正相关;资源配置角度:失业关系到人力资源配置;与国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失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受到损失;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

65、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对美国经验数据进行的分析中,发现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存在规则性联系或数量关系:失业率变动 = -1/2 ×(实际GDP增长率 一 3%)

GDP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不变。增长率高于3%时,失业率下降幅度等于增长率超过3%部分的一半;增长率低于3%时,失业率上升幅度等于增长率不足3%部分的一半。例如,当经济增长率为5%时,失业率会下降1个百分点 (5%-3%)/ 2 。失业率与增长率之间这一数量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66、失业的经济代价:社会产量的减少以及失业者个人收入的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被耽搁掉,好像是无数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商品倒进了大海。反过来看奥肯定律知:失业率每上升1%,实际GDP将损失2%。人力资本的损失。人力资本是人受到的教育和获得的技能的价值。长期的失业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因为人力资本闲置不用同样会折旧,即技能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67、社会代价:失业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心理伤害无法用金钱衡量;失业者怀疑自身价值和滋长反社会行为,犯罪与堕落加剧。连续6年失业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3.7万人过早死亡(M.哈维.希伦纳)。俄罗斯休克疗法导致1/5的工人失去工作,男人预期寿命由1990年64岁降到1995年57岁。

68、政治代价:过高失业率影响政治稳定:执政党轮换、政变和革命。社会情绪容易受专制理想主义者和法斯主义者煸动、控制和利用——希特勒,非理性社会思潮和救世主盛行。

69、影响就业的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总量影响就业的总量;劳动力资源是人口的一部分;人口结构影响着就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状况(身体、思想、文化教育水平);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就业的整体水平;就业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就业对这一变量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产业发达程度决定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容量。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相应变化

(3)制度因素: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

劳动就业制度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计划生育、上山下乡、减员分流);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支付的原则和方法)

(4)心理因素:是人们对就业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劳动者的就业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影响着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取舍。容易形成供求结构上的失衡

70、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特点:历史性;功能性;复杂性

71、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其他方面;就业结构的社会意义;

72、就业的产业结构:(1)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产业分布

(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3)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73、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释放出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但是第二产业由于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收不了太多的农村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也不能容纳足够的剩余人口。这是导致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还导致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

74、就业的城乡结构:(1)城市和乡村划分;(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3)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变;(4)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75、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需求不足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5)技术性失业;(6)各种失业的区别;(7)隐性失业

76、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的失业人口即为摩擦性失业。

特点:影响的行业广,涉及的人多;期限较短,但难以消除;对社会经济有益有害

成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不完全;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如社会保障制度)

77、结构性失业:结构性性失业由于工作岗位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它与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

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失业,这类失业即为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表现:由于劳动者技能和其他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要求结构错位,造成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的现象。表现:技能结构不平衡;文化结构不平衡;区域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平衡。 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

特征:与产业兴衰,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有关;具有群体性特征;时间一般较长

原因: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经济增长率(%)

78、需求不足失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相联系。在宏观经济繁荣高涨时期,对产品和劳务费总需求上升,对劳动派生需求量也上升,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劳务总需求萎缩,劳动力派生需求量下降,因而失业率比较高。需求不足带来的失业,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特点:受经济周期影响;;一旦发生,可能所有部门都存在

原因:工资刚性

79、季节性失业:含义: 由于经济随季节有规律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它与需求不足性失业相似,都属于周期性失业,但它是可以预期的;工人知道一个行业存在季节性,仍然就业的原因:失业期有失业保障体系保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业工人年度预期失业时间越长,工资也越高,使失业风险的补偿。

80、技术性失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而造成的失业

原因:先进技术的利用

81、隐性失业:与显性失业相对应,没有显现出来的,隐藏在企业或土地中的富余人员。经济学角度看,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工资的人员。

特征:表面上处于就业状态;无法直接识别和统计

原因:企业原因;政府原因;

测度:

直接法:劳动生产率法:边际劳动生产率测定;工作率法:通过比较劳动供给主体所希望就业时间和实际就业时间来测定剩余劳动力;

间接法:最佳劳动投入法:理论上确定与生产力资料需要的最佳人员,然后与实际比较。

最佳人口法:运用人口学理论,拟定出理论上最佳人口密度,然后将它与实际人口密度比较,推算出过剩人口,然后比较在生产资料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标准收入的最少人口与实际人口。理论收入法:现拟定收入标准,然后比较生产资料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标准收入的最少人口和实际人口。

82、失业的积极影响:“蓄水池”作用;强迫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代价

83、失业的消极影响:资源浪费;贫富差距;心理损失;社会安定;

8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争论很多,但主要的一点是一致的:即物价持续上升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曲线:认为二者是逆相关的,且关系长期稳定。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物价变动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85、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延长每个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特殊的帮助措施;开展职业培训;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改善工作;简化工作技能要求;改变工作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

86、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保障(提供失业收入保障;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帮助政府的社会援助支出达到有效目的);社会援助

87、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一种非物质资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一种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人力资本具有如下特征:(1)无形性;(2)时效性;(3)收益递增性;(4)累积性;(5)潜在创造性。

88、人力资本投资概念: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而为其进行的一种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它也是在当前付出一定的成本并期望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

89、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人力资本投资包括:(1)各级正规教育;(2)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

(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劳动者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后两项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90、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1)直接费用,如学费和培训费;2)间接费用:即机会成本,例如放弃的工资报酬;3)心理损失

91、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1)较高的未来收入;2)终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3)对娱乐活动欣赏水平的提高;4)自身素质提高

92、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现值及应用:

现值:未来收入或指出的现在价值PV0(Yt)=Yt/(1+t)t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一项投资在T年内的收益现值不小于成本,则进行投资是值得的。即:

PV0=Y1/(1+t)1+Y2/(1+t)2+···+Yt/(1+t)t≥C

一项投资的收益率不低于利息率,则可以投资。即:如果:C=Y1/(1+r)1+Y2/(1+r)2+···+Yt/(1+r)t且:r ≥t注意:无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还是成本,在现实核算中都有相当的难度。

93、教育的成本:教育的私人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心理损失

94、教育的私人收益:教育的私人收益:未来较高的收入;未来较合理的支出;未来健康的身体;未来职业机动性;欣赏水平的提高。

95、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析:一个正在考虑是否上大学的人实际上是在两种终身工资报酬流之间做出选择:

96、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析:

经验性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目光短浅者比目光远大者上大学的可能性小;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上大学的成本提高,则上大学的人数减少;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报酬差距拉大,上大学的人增加。

97、中国不同级别教育收益率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首先,各级教育收益率均随时间推移而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大学本科的收益率从4%左右提高到13%,初中的收益率也从不到2%提高到了近5%;其次,教育层次越高,教育收益率越高,跨年度的考察数据一致显示,受过较高级别教育的劳动者不但其收入的绝对水平高,而且受的教育层次越高,多接受一年教育收入提高的幅度越大;第三,2000年的估算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的收益率达到13%,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当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相当可观的收入优势,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我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持续旺盛的现象。

98、教育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社会成本:如国家对教育的补贴

教育的社会收益: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失业率、犯罪率;教育可以提高居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改善政治决策质量;教育具有隔代效应;教育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应该对教育进行补贴,尤其是基础教育。

99、有关教育收益的一些经验性结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最高,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低;落后地区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发达地区;普通教育的收益率高于职业教育的收益率;在时间上,教育收益率又下降的趋势。 100、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在职培训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在职培训的收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

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101、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劳动者的流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任何市场的作用都在于促进自愿交换的实现,所以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力的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可以使劳动者的满足达到最大化。

102、劳动力流动的含义与形式: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岗位间和不同地域间的迁移。劳动力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工作调整: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和职业; 工作搜寻;劳动力迁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

103、劳动力流动的成因:经济规模与劳动规模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工资差别;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04、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年龄;家庭:如已婚男子比单身男子更不易流动;如“父母在,不远游”;教育;迁移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成反向变动;职业与技术等级;劳动力市场

105、劳动力流动的成本:直接成本:搬家费、离家更远引起的交通费、电话费、心理成本;间接成本:工作调整所失去的利益(如工龄、资历等)

106、劳动力流动的收益:更多的收入;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社会环境

107、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流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由传统经济部门流向新兴经济部门;由国有经济部门流向非国有经济部门。

108、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户籍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就业成本(身份证、暂住证、计划生育证明、外出务工证明、治安管理费、卫生费)、生存成本(住房、教育)、交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工资风险、伤病风险)

109、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强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社区建设

110、劳动力市场歧视:原来分析中的假设:相同生产率水平的劳动力可以相互替代,即匀质。劳动力市场歧视含义: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111、劳动力市场歧视类型及表现:

从受歧视的原因划分:种族;性别;肤色;年龄;民族;宗教;国籍;身体素质

有这些原因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类型及表现:从内容上来看:后市场歧视(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

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前市场歧视

112、中国的就业歧视现象: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经验歧视;身高歧视;民族歧视;地域歧视

113、香港特别行政区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性别歧视条例》;《残疾歧视条例》;《家庭岗位歧视条例》。

平等机会委员会工作内容:教育及推广;法例及指引;研究;调查及调解

114、美国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1963年平等工资法》;《1964年民权法案》

第七条:任何雇主“应为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祖籍来源等原因而拒绝雇用之或解雇之,或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或就业优惠权利等方面对个人进行歧视”均属违法行为。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联邦法院判定歧视的标准:差别待遇歧视标准:如果个人由于他们的民族、性别、肤色、宗教信仰或祖籍来源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支付不同的工资或福利),且明显的看出存在一种故意的歧视,就可以说存在差别待遇性歧视。缺点:如口试面试,中立的行为,可能存在歧视

差别结果歧视标准:如果有些人是政策看上去是中立的,但是实际上却导致因种族、性别等方面原因而出现差别性结果,就是差别性结果歧视;面试中只能问一些与工作绩效有关的问题。应该重视的问题:实际被雇主雇用、晋升、培训或被解雇的那些工人群体的性别或种族构成与本来可以接受挑选的整个候选工人群体的种族或性别构成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115、日本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男女雇用机会平等法》

主要内容:关于就业机会与劳动待遇方面的均等;在招聘、录用;退休、解雇;教育培训及福利等方面严禁差别对待;关于女性员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有条件的放款与产假相关的待遇

116、消除歧视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影响:提高了雇用成本、进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雇主偏向于避免个人特征而从群体特征中去甄选雇用,也容易产生统计性歧视。

效果:短期内并不明显,消除歧视是个长期过程

初级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1、劳动经济学的含义:

伊兰伯格: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及其结过的一门学问。

何承金: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我们采用的定义: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一门学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结果

3、劳动经济学的地位:管理学中的地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经济学中的地位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与其它劳动学科的关系是劳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劳动经济学的体系:劳动力市场概论;劳动力需求分析;劳动力供给分析;工资水平与工资差距;就业与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歧视;人力资本问题;工会;贫困和社会保障;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劳动力、劳动者、人力资本、简单与扩大再生产;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数量、质量、结构、短期与长期平衡;劳动力宏观管理: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劳动力流动、劳动管理体制;劳动力微观管理:分工与协作、组织与人员配备,定额与计量、劳动保护;工会理论与工会组织;失业与就业:就业的经济与社会目标、失业治理机制、就业政策;劳动成果分配:公平与效率、工资理论、分配制度;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制度。

6、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总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一般方法:实证方法:描述事实,不作价值(好坏)判断;

规范方法:作出价值(好坏,应当与否)的判断;

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方法

7、我国劳动经济问题现状:

简单历史回顾:七十年代末以前,政府对劳动力供求试图计划分配,完全排斥市场,不存在职业、职位选择,报酬不反映劳动付出。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强调物质刺激,工资和奖金有时甚至超过劳动生产率。近年来,工资企业自主决策,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就业收入、培训等政策和手段调节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当前主要问题:城乡劳动就业问题;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体制与制度问题。

8、劳动的定义:

广义:在各种活动中的体力或者脑力的使用或消耗。

狭义:人的经济活动。

9、劳动的意义:个体和群体的需要

10、“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的新特点:劳动概念广义化、劳动配备知识化、劳动时空低限化、劳动观念求知自主化„„其中重要的一条: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地位换位,知识资本家将出现。

11、价值观:劳动价值观不同 行为方式不同

12、劳动力的概念:

劳动力含义: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 平均质量

劳动力产权:个人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个人收益权、所有者的基本生存权

13、劳动力供给的范围:总人口存量的划分

:注:1。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岁的

人口。2。不在劳动力人口:军人、在校

学生、家务劳动者、退休和因病退职人员

、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服刑犯人、不愿工

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家庭企业每周工作

少于15个小时的人员。

3。失业:在调查前4周内曾努力寻求工

作且适于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14、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不在劳动力人口和在劳动力人口,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和失业两种状态,这样的划分被便于政府掌握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及其变化趋势,

但这样的划分过于简单,可能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现象把握的准确性: 没有考虑非全日制工作者; 可能掩盖一部分失业现象:如下图中的情况6(失业人口丧失信心不再找工作、或因找不到工作而去读书或参加职DLf(PL,PK,T......)

业培训,或提前退休); 可能夸大失业现象:如理论上应属于不在劳动力人口但为了领取失业保险金谎称自己在积极找工作, “地下经济工作者”、“隐性就业者”。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应该对劳动年龄人口作更细的划分。

对劳动年龄人口更细的划分:

15

主愿意并且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16

17、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3)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18、(1)需求曲线和劳动力需求量:需求量:与一定工资水平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需求曲线:工资与需求量一一对应的轨迹;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劳动力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说明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表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变化,是工资因素变化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

19、(2)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比如人口总数减少,战争,饥荒等因素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化。

劳动力需求曲线的移动,是非工资因素引起的变动,不同的曲线平行移动。在同一工资水平下需求量不同。

20、(3)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微观因素:企业生产规模;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利润量;其他要素价格;预期

宏观因素:社会生产规模大小;国家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

21、劳动力需求的分类: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企业需求、行业需求与市场需求

22、劳动力供给含义: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

劳动力供给函数:

经济学上一般指的是一定的市场工资水平条件下,供给主体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量。

23、劳动力供给曲线:工资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参照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需求的变动,请阐述劳动力供给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24、劳动力供给分类(按供给主体分类):个别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和决策;家庭劳动力供给: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

25、劳动力参与率:

SLf(PL,PK,PLE......)

26、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然停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于寻找新的工作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二级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27、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适合女性的岗位;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劳务市场化;观念的变化:独立意识,经济独立是基础;离婚率的上升:机会成本过高;妇女男女平等权意识。

28、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1)教育制度及教育供给规模;(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3)工资水平;(4)个人非劳动收入;(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6)社会保障制度;(7)宏观经济状况;(8)其它因素

29、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进一步的讨论

偏好:比如在工资相同的情况下,偏好收入的劳动者供给的劳动多。

财产:比如非劳动收入的增加(遗产),一般此人的劳动供给将减少。

工资:一般的经济分析中,工资是主要考察对象。

失业保险:也是一种非劳动收入。可能使部分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尽管这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保障,但保险金水平不能太高,而且要有领取时间限制。

救济与就业:由于有救济,一些“懒人”就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规定必须劳动达到一定时间后才能领取贫困救济,而劳动收入超过一定限度后便不能享受救济。

30、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经济景气变动与劳动力参与:通过工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家庭成员收入变动的影响;非劳动收入影响就业意愿。

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劳动力供给量不同;已婚妇女的劳动力参与模式;生中工作时间的相互替代。

生命周期内的工作决策:一般来说,人在中年达到所谓的“年富力强”的时期,也就是从事市场活动的生产率最高的阶段。(年轻时没工作经验,过了中年精力下降)如果一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保证根据生产率获得报酬,那么一个人要达到生命周期内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就应是工作时间在中年时达到顶峰。

31、劳动供给:家庭生产

由于劳动供给是由丈夫和妻子共同做出的,并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深入到家庭内部,研究夫妻之间是怎样进行劳动分工的;这样就可以知道家庭劳动力供给的状况,这项研究工作归功于嘉里.贝克尔的贡献。 家庭生产和夫妻分工:

分工原则:家庭成员除参与市场劳动之外,还需从事家庭劳动,因此家庭在追求效用最大化时,需要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分工,谁的工资高,谁就应该更多参与市场劳动,另一方更多地从事家务劳动。男性与女性生理上(体力、生育)的固有差异,导致男性的工资往往比女性更高,因此家务劳动更多由女性承担。为保护女性权利,生育保险和一夫一妻是必需的制度安排。离婚率是影响妇女工作决策和家庭分工程度的重要的因

素。

由上述两条原因可知,对于家庭来说,丈夫更多地从事市场活动,妻子更多地从事家庭活动就可能是达到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可见,经济学从家庭分工出发对女性劳动力工资和就业“歧视”提供的解释是比较中性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学家不需要关心女性工资低、就业难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

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还有动态的战略性的一面,可以将家庭分工看成夫妻双方通过谈判分享分工的收益的过程。女性一旦真的选择分工并在家里从事家务劳动,那么,她们在市场上就业的能力就越来越弱,但未来再与丈夫谈判分享家庭分工的收益时,她们的谈判能力就减少了。考虑到这一点,女性劳动力就可能更加倾向于选择就业,尤其是但离婚率提高时,女性就更得到信号,为了家庭放弃就业很不值得,于是她们就更多地就业,从而导致家庭分工程度下降。

32、劳动力市场:

概念的争议性: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那么怎样定义劳动力市场呢?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在市场上,劳动力寓于劳动者本身之中,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力市场是要素市场(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归个人),不是产品市场;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工资不只是提供劳动的报酬,也应包括人力投资应获得的报酬;劳动力受雇佣或出租的条件不进包括工资的多少,还有其他因素;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供求双方决定,还受政府、工会、舆论等影响。市场的影响因素

32、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供求机制——动态均衡,竞争机制——就业竞争、人才竞争,价格机制——配置杠杆

33、(1)供求决定工资水平;(2)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34、均衡的结果:一定的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参与就业,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相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35、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造成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因素:工资率具有相当大的上升刚性;信息的不完全与未来的不确定;市场的交易成本巨大;制度数量调整的限制

36、劳动力市场的几种非均衡现象:资刚性下的自愿失业;产品需求下降下的非自愿失业;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力的短缺与过剩;双轨制下的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37、可观察到的非均衡的表现: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存在;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

38、工资的失效:新古典竞争理论认为:价格的调整将使得劳动力市场趋于平衡。但是,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却很难看到工资的调整作用。是因为企业的内部组织对于劳动力市场起作用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用各种方式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工作分配、招聘标准、工人培训、工作时间等手段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这些调整工具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工资变化,使工资在调整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

39、非自愿性失业的一种解释:效率工资是非自愿性失业存在的原因:1、保持更高的工资,防止工人逃避责任;2、保持一定的失业,让员工知道职位来之不易,防止工人 ;流失;3、宁可空缺职位也要找到更合适的工人;以上最终都使得工资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有人愿意接受工资而不能获得工作。

40、多维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假设:

劳动力市场是由两个不同类型的单一市场所组成。(比如数学教授和医生)

两个市场之间存在着竞争壁垒。(劳动力只能在各自的市场流动,医院不会招聘数学教授)

两个市场内部的竞争十分充分。(市场内存在不同的工资差别,比如有教授、讲师等)

劳动力市场的差别主要是企业和劳动力的差别。

42、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分割、技术分割、功能分割、区域分割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Dual Labor Market Model)

一级市场:工资高、工作条件好、稳定性高、升迁机会多

二级市场:工资低、工作条件差、极不稳定、无升迁机会

特 征:劳动力市场是经济不平等的延伸及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根源在于产品市场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导致厂商对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流动:尽管一、二级劳动力市场界限清晰,但劳动力在两 个市场间的流动率是很高的。

43、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

44、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前我们都假定劳动力是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实际上有很多劳动力是长期服务于某一固定企业,并在内部被晋升或淘汰,这种企业内部晋升和淘汰的过程就是内部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的过程。我国将对内部劳动力市场进行考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问题;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报酬制度与员工激励; 中国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

45、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成因:存在劳动力替换成本(Labor Turnover Cost):雇佣劳动力和解雇劳动力的直接成本;新老员工的合作成本;劳动力替换对劳动力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而隐含的成本;岗位的特殊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劳动力市场的信息部对称问题;工会的作用:约束解雇工人的力量。

46、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减少了招聘成本;“干中学”中积累了人力资本;获得有关劳动力能力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信息。

47、中国企业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措施。

48、内部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有效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城乡二元和体制内外二元就业体制下劳动力流动不对称;内部与外部劳动力市场间的劳动力流动不充分;下岗对于增进企业效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激励不足。

49、 提高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措施:促进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形成。适当放松对企业的就业人数就业率100%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50、内部晋升与外部雇佣:一般而言,企业更加倾向于通过内部晋升来选拔人才。

51、只有在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中,内部人和外部人的能力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企业才会通过外部雇佣来招聘需要的人才。

52、内部晋升的优点:调动积极性,激励员工;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有利于迅速展开工作;缺点:引起同事不满、容易造成“近亲繁殖”现象 。

53、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

54、实现就业的条件: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合法的社会劳动;有报酬的劳动,可以赖以为生。

55、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正在工作的人(有报酬或收入);有职业,临时因疾病、休假、劳动争议等不工作的人和音单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雇主和自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正常工作时间1/3以上);退休人员再次就业(有报酬或收入)

56、我国就业统计的演变

计划体制下没有明确的“就业者”规定,一般是用“社会劳动者”概念,包括:全民、集体、其他各种所有制单位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达到一定条件的从事家庭副业人员;

计划体制下统计存在的问题:以计划为依据;缺少劳动时间长短的界定;以稳定的收入保障作标准 ;

目前的统计口径:就业(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又再次从业的人员;注意:从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学生。

57、充分就业的含义:

凯恩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接受这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也就非自愿失业为零。注意:充分就业不是完全就业,仍然有失业存在。

弗里德曼:充分就业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58、失业的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

年失业率市场经济国家接受的定义: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工作,且在此前四周内寻找过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包括暂时解雇等待恢复工作的人、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时间达30天的人。 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失业者的平均周数

美国:16岁以上非制度限制,不在工作但有工作能力且过去四周内进行过某种求职活动暂时被解雇并等待重返工作一直在寻找工作但暂时生病在30天内等待到新工作岗位的人。

59、失业率:衡量一个国家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概念无法反映失业的动态变化,现实当中,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真实的失业率,不仅要看他的存量,而且要看他的流量(劳动力市场的存量流量图)。

劳动力存量-流量模型: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城镇从业人员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人数劳动力总数52周100%

基于对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分析,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衡量失业水平的工具,就是年失业率:

失业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二是实际的失业周数。

60、自然失业率界定:最早由弗里德曼提出(通胀率为零);达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整个劳动力市场供求相等时的失业率

61、中国失业问题

1994年我国才承认存在失业,1995年3月试行新的失业调查统计方法

定义:在规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

登记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中到官方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方式寻找工作的称谓登记失业人员,必须是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的登记的求职人员。

失业率失业人数100%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登记失业无法真实的反映失业的实际情况。调查失业人员:常住城市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存在问题:隐性失业人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看待的问题。

62、中国真实失业的类型: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下岗职工;城镇隐性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

63、我国失业的特点:年龄、性别特征;文化程度特征;户籍特征

A、年龄性别特征:从失业率来看,女性的失业率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失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20~49岁的黄金劳动年龄段,每个年龄组的女性失业率都要高于男性,在50岁以后,女性失业率开始低于或接近男性。

B、文化程度特征: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但观察中国城镇失业和受教育程度之

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出现上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线性关系。有着最高失业率的既不是受教育程度最低者,也不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者,而是具有中等受教育程度者。中国城镇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的峰值出现在受教育水平为初中、高中和中专这几个群体上。而受教育程度更低的人口群体,失业率反而较低。失业率最低的群体出现在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小学及以下者”和最高的“大学专科及以上者”两个极端上。

C、失业率的户籍特征: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得拥有城市户口和农业户口者之间受到不同的对待。从失业状况看,非农业户口者的失业率比农业户口者高出两倍多。从分性别角度看,在农业户口群体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失业率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而在非农业户口群体中,女性比男性的失业率要高出2.6个百分点。农业户口者还有着更高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

64、研究就业与失业的重要意义:就业和失业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好坏的标准之一;与国家的产出总量与消费总量有关;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角度: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正相关;资源配置角度:失业关系到人力资源配置;与国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失业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受到损失;失业者将承担极大的心理负担。

65、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对美国经验数据进行的分析中,发现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动之间存在规则性联系或数量关系:失业率变动 = -1/2 ×(实际GDP增长率 一 3%)

GDP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不变。增长率高于3%时,失业率下降幅度等于增长率超过3%部分的一半;增长率低于3%时,失业率上升幅度等于增长率不足3%部分的一半。例如,当经济增长率为5%时,失业率会下降1个百分点 (5%-3%)/ 2 。失业率与增长率之间这一数量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66、失业的经济代价:社会产量的减少以及失业者个人收入的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被耽搁掉,好像是无数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商品倒进了大海。反过来看奥肯定律知:失业率每上升1%,实际GDP将损失2%。人力资本的损失。人力资本是人受到的教育和获得的技能的价值。长期的失业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本的价值,因为人力资本闲置不用同样会折旧,即技能失去其原有的价值。

67、社会代价:失业给失业者及其家庭带来精神和心理伤害无法用金钱衡量;失业者怀疑自身价值和滋长反社会行为,犯罪与堕落加剧。连续6年失业人口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3.7万人过早死亡(M.哈维.希伦纳)。俄罗斯休克疗法导致1/5的工人失去工作,男人预期寿命由1990年64岁降到1995年57岁。

68、政治代价:过高失业率影响政治稳定:执政党轮换、政变和革命。社会情绪容易受专制理想主义者和法斯主义者煸动、控制和利用——希特勒,非理性社会思潮和救世主盛行。

69、影响就业的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总量影响就业的总量;劳动力资源是人口的一部分;人口结构影响着就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状况(身体、思想、文化教育水平);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就业的整体水平;就业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的就业量的变动率。(就业对这一变量的敏感程度);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产业发达程度决定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容量。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相应变化

(3)制度因素:经济体制对就业的决定作用,

劳动就业制度对就业的直接影响;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计划生育、上山下乡、减员分流);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工资支付的原则和方法)

(4)心理因素:是人们对就业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劳动者的就业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影响着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取舍。容易形成供求结构上的失衡

70、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特点:历史性;功能性;复杂性

71、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其他方面;就业结构的社会意义;

72、就业的产业结构:(1)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产业分布

(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3)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73、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释放出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但是第二产业由于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吸收不了太多的农村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发展不够,也不能容纳足够的剩余人口。这是导致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还导致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

74、就业的城乡结构:(1)城市和乡村划分;(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3)中国城乡就业结构演变;(4)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

75、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1)摩擦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3)需求不足性失业;(4)季节性失业;(5)技术性失业;(6)各种失业的区别;(7)隐性失业

76、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短期变动相联系。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择业行为不断变动,有人可能不满意目前工作而辞职“跳槽”,这些人通常能找到新工作,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找到新职位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这种“转岗之间(between the jobs)”的失业状态中,处于这种状态的失业人口即为摩擦性失业。

特点:影响的行业广,涉及的人多;期限较短,但难以消除;对社会经济有益有害

成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不完全;现行经济制度的影响(如社会保障制度)

77、结构性失业:结构性性失业由于工作岗位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它与与劳动力市场较长期变动相联系。

随着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求不断发生结构变动,夕阳部门和朝阳行业此消彼长。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作出充分反应,而是需要或长或短滞后期才能完成必要调节。因而,即便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总量大体相等,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也会导致失业,这类失业即为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表现:由于劳动者技能和其他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要求结构错位,造成的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的现象。表现:技能结构不平衡;文化结构不平衡;区域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平衡。 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

特征:与产业兴衰,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有关;具有群体性特征;时间一般较长

原因: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匹配 经济增长率(%)

78、需求不足失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相联系。在宏观经济繁荣高涨时期,对产品和劳务费总需求上升,对劳动派生需求量也上升,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衰退和萧条阶段,对产品和劳务总需求萎缩,劳动力派生需求量下降,因而失业率比较高。需求不足带来的失业,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特点:受经济周期影响;;一旦发生,可能所有部门都存在

原因:工资刚性

79、季节性失业:含义: 由于经济随季节有规律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它与需求不足性失业相似,都属于周期性失业,但它是可以预期的;工人知道一个行业存在季节性,仍然就业的原因:失业期有失业保障体系保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业工人年度预期失业时间越长,工资也越高,使失业风险的补偿。

80、技术性失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而造成的失业

原因:先进技术的利用

81、隐性失业:与显性失业相对应,没有显现出来的,隐藏在企业或土地中的富余人员。经济学角度看,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工资的人员。

特征:表面上处于就业状态;无法直接识别和统计

原因:企业原因;政府原因;

测度:

直接法:劳动生产率法:边际劳动生产率测定;工作率法:通过比较劳动供给主体所希望就业时间和实际就业时间来测定剩余劳动力;

间接法:最佳劳动投入法:理论上确定与生产力资料需要的最佳人员,然后与实际比较。

最佳人口法:运用人口学理论,拟定出理论上最佳人口密度,然后将它与实际人口密度比较,推算出过剩人口,然后比较在生产资料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标准收入的最少人口与实际人口。理论收入法:现拟定收入标准,然后比较生产资料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标准收入的最少人口和实际人口。

82、失业的积极影响:“蓄水池”作用;强迫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代价

83、失业的消极影响:资源浪费;贫富差距;心理损失;社会安定;

84、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争论很多,但主要的一点是一致的:即物价持续上升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是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变动的关系曲线:认为二者是逆相关的,且关系长期稳定。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物价变动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85、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延长每个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特殊的帮助措施;开展职业培训;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改善工作;简化工作技能要求;改变工作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

86、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保障(提供失业收入保障;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帮助政府的社会援助支出达到有效目的);社会援助

87、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一种非物质资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一种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人力资本具有如下特征:(1)无形性;(2)时效性;(3)收益递增性;(4)累积性;(5)潜在创造性。

88、人力资本投资概念: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而为其进行的一种投资。与其他投资一样,它也是在当前付出一定的成本并期望在将来能够带来收益。

89、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人力资本投资包括:(1)各级正规教育;(2)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

(4)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劳动力迁移。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劳动者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后两项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90、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1)直接费用,如学费和培训费;2)间接费用:即机会成本,例如放弃的工资报酬;3)心理损失

91、人力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1)较高的未来收入;2)终身工作满意度的提高;3)对娱乐活动欣赏水平的提高;4)自身素质提高

92、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现值及应用:

现值:未来收入或指出的现在价值PV0(Yt)=Yt/(1+t)t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一项投资在T年内的收益现值不小于成本,则进行投资是值得的。即:

PV0=Y1/(1+t)1+Y2/(1+t)2+···+Yt/(1+t)t≥C

一项投资的收益率不低于利息率,则可以投资。即:如果:C=Y1/(1+r)1+Y2/(1+r)2+···+Yt/(1+r)t且:r ≥t注意:无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还是成本,在现实核算中都有相当的难度。

93、教育的成本:教育的私人成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心理损失

94、教育的私人收益:教育的私人收益:未来较高的收入;未来较合理的支出;未来健康的身体;未来职业机动性;欣赏水平的提高。

95、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析:一个正在考虑是否上大学的人实际上是在两种终身工资报酬流之间做出选择:

96、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分析:

经验性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目光短浅者比目光远大者上大学的可能性小;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上大学的成本提高,则上大学的人数减少;大学生与高中生的报酬差距拉大,上大学的人增加。

97、中国不同级别教育收益率的特点及变化趋势:首先,各级教育收益率均随时间推移而有显著的提高,其中大学本科的收益率从4%左右提高到13%,初中的收益率也从不到2%提高到了近5%;其次,教育层次越高,教育收益率越高,跨年度的考察数据一致显示,受过较高级别教育的劳动者不但其收入的绝对水平高,而且受的教育层次越高,多接受一年教育收入提高的幅度越大;第三,2000年的估算结果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的收益率达到13%,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说明当前中国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相当可观的收入优势,这一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我国高等教育社会需求持续旺盛的现象。

98、教育的社会成本与收益:

教育的社会成本:如国家对教育的补贴

教育的社会收益:教育可以降低社会失业率、犯罪率;教育可以提高居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改善政治决策质量;教育具有隔代效应;教育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因此政府应该对教育进行补贴,尤其是基础教育。

99、有关教育收益的一些经验性结论:初等教育的收益率最高,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低;落后地区的教育收益率高于发达地区;普通教育的收益率高于职业教育的收益率;在时间上,教育收益率又下降的趋势。 100、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在职培训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在职培训的收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方法

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

101、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劳动者的流动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任何市场的作用都在于促进自愿交换的实现,所以社会依靠劳动者在雇主之间的自由流动来进行劳动力的配置,这种配置方式可以使劳动者的满足达到最大化。

102、劳动力流动的含义与形式: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岗位间和不同地域间的迁移。劳动力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工作调整: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和职业; 工作搜寻;劳动力迁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

103、劳动力流动的成因:经济规模与劳动规模地区间的不平衡导致区域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工资差别;经济周期引起的波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104、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年龄;家庭:如已婚男子比单身男子更不易流动;如“父母在,不远游”;教育;迁移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迁移的距离成反向变动;职业与技术等级;劳动力市场

105、劳动力流动的成本:直接成本:搬家费、离家更远引起的交通费、电话费、心理成本;间接成本:工作调整所失去的利益(如工龄、资历等)

106、劳动力流动的收益:更多的收入;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社会环境

107、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流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由传统经济部门流向新兴经济部门;由国有经济部门流向非国有经济部门。

108、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户籍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就业成本(身份证、暂住证、计划生育证明、外出务工证明、治安管理费、卫生费)、生存成本(住房、教育)、交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工资风险、伤病风险)

109、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强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社区建设

110、劳动力市场歧视:原来分析中的假设:相同生产率水平的劳动力可以相互替代,即匀质。劳动力市场歧视含义: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111、劳动力市场歧视类型及表现:

从受歧视的原因划分:种族;性别;肤色;年龄;民族;宗教;国籍;身体素质

有这些原因引起的在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类型及表现:从内容上来看:后市场歧视(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歧视;职业歧视)

人力资本投资歧视——前市场歧视

112、中国的就业歧视现象: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经验歧视;身高歧视;民族歧视;地域歧视

113、香港特别行政区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性别歧视条例》;《残疾歧视条例》;《家庭岗位歧视条例》。

平等机会委员会工作内容:教育及推广;法例及指引;研究;调查及调解

114、美国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1963年平等工资法》;《1964年民权法案》

第七条:任何雇主“应为任何个人的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祖籍来源等原因而拒绝雇用之或解雇之,或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或就业优惠权利等方面对个人进行歧视”均属违法行为。

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联邦法院判定歧视的标准:差别待遇歧视标准:如果个人由于他们的民族、性别、肤色、宗教信仰或祖籍来源而受到不同的对待(支付不同的工资或福利),且明显的看出存在一种故意的歧视,就可以说存在差别待遇性歧视。缺点:如口试面试,中立的行为,可能存在歧视

差别结果歧视标准:如果有些人是政策看上去是中立的,但是实际上却导致因种族、性别等方面原因而出现差别性结果,就是差别性结果歧视;面试中只能问一些与工作绩效有关的问题。应该重视的问题:实际被雇主雇用、晋升、培训或被解雇的那些工人群体的性别或种族构成与本来可以接受挑选的整个候选工人群体的种族或性别构成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115、日本消除歧视的政策:主要法律法规:《男女雇用机会平等法》

主要内容:关于就业机会与劳动待遇方面的均等;在招聘、录用;退休、解雇;教育培训及福利等方面严禁差别对待;关于女性员工劳动保护的规定;有条件的放款与产假相关的待遇

116、消除歧视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影响:提高了雇用成本、进而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雇主偏向于避免个人特征而从群体特征中去甄选雇用,也容易产生统计性歧视。

效果:短期内并不明显,消除歧视是个长期过程


相关文章

  •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 ...查看


  • 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我国总体实现小康以后,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查看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原因: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理解:易考选择题) [考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查看


  • 初级经济师选择题
  • 单选: 1.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 是由:社 ...查看


  •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库[经济法基础]
  • 2010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0-5-15 16:16 中华会计网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欢迎广大热心学员积极提供201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题信息,我们将根据大家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对整理 ...查看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十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 所有制.产权.公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 二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 ...查看


  • 江苏省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复习资料政治
  • 政 治 试 题 一 1.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仅100多天就宣告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但最后仍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 ( C ) A.在近代中国不具备进行民主革命的条件 B.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 ...查看


  • 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意义
  •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 ...查看


  •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薛瑞 思政3班 [**************] 摘 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一,它的确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促进 ...查看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辨析
  • 作者:郭飞 金融科学(中国金融学院学报) 1999年08期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某一社会或某种特定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至少可以有三种界定:一是,把它界定为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