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洞头生态县的保护措施
[内容摘要]本文明确了生态县的概念,定义和保护措施,在分析生态县的基础上,提出洞头生态县可持续发展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生态县 可持续发展 保护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地域:洞头县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县,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距离温州33海里,陆路50公里,由168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故有“百岛之县”和“东海明珠”之美称。全县总面积8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14万,2010年常住人口8.77万,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4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洞头渔场面积4800多平方公里,是浙江第二大渔场、“中国羊栖菜之乡”。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4A 级旅游区、全国海钓基地、楠溪江,与雁荡山共同构成温州市“山江海旅游金三角”。 (二)气候:洞头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0℃,是温州市唯一一个以县名冠名的省级重点风景区,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全县开发7大景区,推出4条旅游专线,建有3个旅游度假村和2家旅游涉外饭店。旅游项目极具特色,民俗旅游丰富多彩,妈祖文化亘古流芳,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海洋文学、海洋艺术闻名全国。洞头旅游资源丰富,与雁荡山、楠溪江一起构成了温州独特的“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洞头群岛的景点主要有:被誉为“温州夏威夷”的马岙潭度假区,“海上盆景园”仙叠岩景区等。
(三)生态:洞头是目前全国14个海岛县中唯一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的海岛,也率温州11个县市(区) 之先,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全县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质达到二类标准,区域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排名在全省名列前茅。城乡生态公厕覆盖率、中心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均达100%。国家生态县创建带来了洞头环境的美化,也带动了该县旅游业的发展。该县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近4年来,该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700万人次。自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县以来,以“打造生态洞头,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为目标,全力实施“五年三个目标,分三步
走”的生态县建设方案,累计投入10亿元。经过多年努力,该县2006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007年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2010年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技术核查,连续九年被评为温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现已建成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街道、51个市级生态村,生态县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在创建生态县过程中,洞头始终坚持“蓝色国土绿色发展”,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尤其自2008年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后,把着眼点放在了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相继否决了20个,投资总额达15亿元的环保疑似污染项目。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企业13家。此外,洞头县还建成了20个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8万亩,无公害海产品面积占海产品养殖面积的60.6%,有力促进了富民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双赢。在最大限度增加空间“绿量”上,该县已建成公共绿地40万平方米,实现了90%以上市民“出门见绿”的目标和愿望,同时完成绿化美化、林相改造2.4万亩。而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洞头还将海洋生态修复纳入重要工作内容,现已累积投放人工鱼礁9万立方空体,增殖放流各种鱼类720多万尾,有效保护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二、概念界定
1.国家级生态县是一个生态品牌。它代表着某县(或县级市)在生态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种荣誉。从这一概念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要求生态保护,也要求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生态得到有效建设、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是充分体现发展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一个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简单地说,国家能够授予你国家级生态县这块牌子,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序上也认同或肯定了你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而且是在各个领域基本上符合了可持续发展,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
2. 国家级生态县是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根据《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生态县考核指标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项指标都有量化分值,比如对欠发达地区,要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4500元,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重不低于3.5%,等等。因此,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
和进步的综合检验,是授予一个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从在2006年第35个世界环境日表彰大会上,安吉被命名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各县市特别是有条件的县市都在积极努力地争取。 3. 国家级生态县是正确政绩观的绿色奖杯。从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要求看,5项基本条件全部是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工作上的要求,22项指标中,涉及环境保护的19条,占86%。这些考核指标的设置,充分表明了这种考核的重点导向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所谓国家级生态县,是由国家环保部授牌表彰,是对各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的命名认可。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品牌象征、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和正确政绩观的最高绿色奖杯,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简单地说,国家能够授予你国家级生态县这块牌子,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或肯定了你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
三、可持续发展分析
1. 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战略。我县立足海岛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提出打造生态洞头,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战略目标,突出海洋保护,发展特色经济,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示范创建道路,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洞头县要依据海岛自然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布局,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按照海岛生态承载能力,控制人口总量,强化海洋保护,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巩固和深化生态县创建成果,及时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
2. 建设发展国家生态县战略。我县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生态县的建设成果,克服工作薄弱环节,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力争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海岛生态县;要乘势而上,适时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自我加压,努力探索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同时,我县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合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3. 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洞头”战略。洞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不仅为海岛“洞天福地”“锦上添花”,也是温州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积累。洞头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差距与不足,全力抓整改,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要体制再扩面,资源再整合,进一步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生态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把生态创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创建要出效益,一手抓整改,一手抓创建成果转化,以经济生态化推进生态经济化,让创建成果转化为海岛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作出新的贡献。
“生态建设是持续过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切实做到生态建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投入不少,不断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应始终坚持生态路线不动摇,始终牢记洞头的生态就是洞头的生命线,始终牢记保护就是发展,全力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努力把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成洞头的一面旗帜,努力把洞头海岛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洞头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以维护海岛人民生态权益为核心,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以最大的决心抓污染整治,以最强的举措抓源头控制,以最高的要求抓环境保护,让洞头人民永享这片“蓝天碧海”。要坚持自我加压,以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为目标,搭建新平台,落实新举措,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把洞头建设成为浙江沿海最漂亮、城市最宜居、生态最优良的“绿色之岛”。
四、洞头生态县的保护措施
1. 法律依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正在建设的设施,必须开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三同时”建设,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的坚决禁止。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责任制,实行当地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并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都应把生态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的统一。
3. 监督机制:建立高科技手段的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状况,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草场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林草资源灾害性损失; 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封山育林力度,加速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促进小区内资源物种的增长。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当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
4. 宣传策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使全县人民对自然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并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
5. 保障机制: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能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水平。当地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结束语
洞头抢抓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扩投资、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开创海岛转型发展新局面。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省级森林城市,连续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不仅改善了洞头的城乡面貌,提升了海岛品味,更强化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生态”已然成为洞头最闪亮的一张“金名片”。
参考文献
[1]洞头县美丽乡村规划(2011-2020年)
[2]蒋和平, 何中纬.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11
[3]姜长才. 推进三生融合 加快同城发展 为全面建设国家性旅游休闲岛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洞头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
浅谈洞头生态县的保护措施
[内容摘要]本文明确了生态县的概念,定义和保护措施,在分析生态县的基础上,提出洞头生态县可持续发展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生态县 可持续发展 保护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地域:洞头县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县,古称中界,地处浙南沿海,瓯江口外,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距离温州33海里,陆路50公里,由168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故有“百岛之县”和“东海明珠”之美称。全县总面积8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14万,2010年常住人口8.77万,辖北岙、东屏、元觉、霓屿4个街道,大门镇和鹿西乡。洞头渔场面积4800多平方公里,是浙江第二大渔场、“中国羊栖菜之乡”。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4A 级旅游区、全国海钓基地、楠溪江,与雁荡山共同构成温州市“山江海旅游金三角”。 (二)气候:洞头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7.30℃,是温州市唯一一个以县名冠名的省级重点风景区,有石奇、滩佳、礁美、洞幽之特色,富有“海外桃源别有天”之意境。全县开发7大景区,推出4条旅游专线,建有3个旅游度假村和2家旅游涉外饭店。旅游项目极具特色,民俗旅游丰富多彩,妈祖文化亘古流芳,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名扬中华,海洋文学、海洋艺术闻名全国。洞头旅游资源丰富,与雁荡山、楠溪江一起构成了温州独特的“山-江-海”旅游金三角。洞头群岛的景点主要有:被誉为“温州夏威夷”的马岙潭度假区,“海上盆景园”仙叠岩景区等。
(三)生态:洞头是目前全国14个海岛县中唯一创成国家级生态县的海岛,也率温州11个县市(区) 之先,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全县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质达到二类标准,区域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排名在全省名列前茅。城乡生态公厕覆盖率、中心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均达100%。国家生态县创建带来了洞头环境的美化,也带动了该县旅游业的发展。该县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近4年来,该县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700万人次。自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县以来,以“打造生态洞头,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为目标,全力实施“五年三个目标,分三步
走”的生态县建设方案,累计投入10亿元。经过多年努力,该县2006年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007年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2010年通过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技术核查,连续九年被评为温州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优秀单位,现已建成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街道、51个市级生态村,生态县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在创建生态县过程中,洞头始终坚持“蓝色国土绿色发展”,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尤其自2008年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后,把着眼点放在了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格局,相继否决了20个,投资总额达15亿元的环保疑似污染项目。目前,该县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企业13家。此外,洞头县还建成了20个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8万亩,无公害海产品面积占海产品养殖面积的60.6%,有力促进了富民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双赢。在最大限度增加空间“绿量”上,该县已建成公共绿地40万平方米,实现了90%以上市民“出门见绿”的目标和愿望,同时完成绿化美化、林相改造2.4万亩。而作为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洞头还将海洋生态修复纳入重要工作内容,现已累积投放人工鱼礁9万立方空体,增殖放流各种鱼类720多万尾,有效保护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二、概念界定
1.国家级生态县是一个生态品牌。它代表着某县(或县级市)在生态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种荣誉。从这一概念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既要求生态保护,也要求经济发展,是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生态得到有效建设、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是充分体现发展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一个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简单地说,国家能够授予你国家级生态县这块牌子,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序上也认同或肯定了你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而且是在各个领域基本上符合了可持续发展,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
2. 国家级生态县是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根据《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生态县考核指标包括5项基本条件和22项建设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项指标都有量化分值,比如对欠发达地区,要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4500元,森林覆盖率不低于75%,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的比重不低于3.5%,等等。因此,创建国家级生态县,是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
和进步的综合检验,是授予一个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从在2006年第35个世界环境日表彰大会上,安吉被命名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县”。各县市特别是有条件的县市都在积极努力地争取。 3. 国家级生态县是正确政绩观的绿色奖杯。从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要求看,5项基本条件全部是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工作上的要求,22项指标中,涉及环境保护的19条,占86%。这些考核指标的设置,充分表明了这种考核的重点导向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所谓国家级生态县,是由国家环保部授牌表彰,是对各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的命名认可。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品牌象征、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和正确政绩观的最高绿色奖杯,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简单地说,国家能够授予你国家级生态县这块牌子,那就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或肯定了你这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经济? 而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含义。
三、可持续发展分析
1. 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战略。我县立足海岛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提出打造生态洞头,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战略目标,突出海洋保护,发展特色经济,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海岛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示范创建道路,生态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洞头县要依据海岛自然资源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规模布局,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按照海岛生态承载能力,控制人口总量,强化海洋保护,进一步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巩固和深化生态县创建成果,及时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作。
2. 建设发展国家生态县战略。我县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国家生态县的建设成果,克服工作薄弱环节,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力争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成全国一流的海岛生态县;要乘势而上,适时启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自我加压,努力探索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同时,我县要进一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合力,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3. 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洞头”战略。洞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不仅为海岛“洞天福地”“锦上添花”,也是温州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积累。洞头要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差距与不足,全力抓整改,发挥优势,补齐短板;要体制再扩面,资源再整合,进一步树立抓生态就是抓发展,抓生态就是抓民生的理念,把生态创建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创建要出效益,一手抓整改,一手抓创建成果转化,以经济生态化推进生态经济化,让创建成果转化为海岛百姓实实在在的实惠,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作出新的贡献。
“生态建设是持续过程,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切实做到生态建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投入不少,不断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应始终坚持生态路线不动摇,始终牢记洞头的生态就是洞头的生命线,始终牢记保护就是发展,全力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努力把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成洞头的一面旗帜,努力把洞头海岛生态优势转化为推动洞头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以维护海岛人民生态权益为核心,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健全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以最大的决心抓污染整治,以最强的举措抓源头控制,以最高的要求抓环境保护,让洞头人民永享这片“蓝天碧海”。要坚持自我加压,以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为目标,搭建新平台,落实新举措,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努力把洞头建设成为浙江沿海最漂亮、城市最宜居、生态最优良的“绿色之岛”。
四、洞头生态县的保护措施
1. 法律依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正在建设的设施,必须开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做到“三同时”建设,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的坚决禁止。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 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责任制,实行当地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并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都应把生态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的统一。
3. 监督机制:建立高科技手段的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破坏状况,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按照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森林、草场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努力减少林草资源灾害性损失; 加大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的封山育林力度,加速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生态功能的提高。促进小区内资源物种的增长。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要做好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和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当地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辖区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与监管区域,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
4. 宣传策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教育,使全县人民对自然保护意识得到提高,并通过新闻舆论监督,表扬先进典型,揭露违法行为,完善信访、举报和听证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民间团体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
5. 保障机制: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能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水平。当地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纳入科技发展计划,鼓励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结束语
洞头抢抓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机遇,围绕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扩投资、优环境、促改革、惠民生,不断开创海岛转型发展新局面。先后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省级森林城市,连续7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国家级生态县的创建,不仅改善了洞头的城乡面貌,提升了海岛品味,更强化了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生态”已然成为洞头最闪亮的一张“金名片”。
参考文献
[1]洞头县美丽乡村规划(2011-2020年)
[2]蒋和平, 何中纬.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11
[3]姜长才. 推进三生融合 加快同城发展 为全面建设国家性旅游休闲岛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洞头县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