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综合活动:《逃家兔子》
活动目标
1.
2.
1.
符号。)
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对小兔子浓浓的爱,知道母爱的伟大。 大胆发挥想象力,表述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逃家兔子》ppt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课件(画面是一个)。 (1)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个爱心,是大家用来表达爱的一个
(2)提问:“如果你的手上有这个载着满满的爱的爱心,你最想送给谁?”
(3)教师小结并提问:“你们有的想送给老师,有的想送爸爸,但是更多的小朋友是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为什么?”
教师小结:是呀,妈妈有多爱我们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兔妈妈爱小兔子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想一想兔妈妈是怎样爱小兔的呢?
评析:此环节将爱心重点呈现,引发幼儿讨论,将幼儿带入一个和母亲有关的关于爱的故事的氛围当中。
2.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出示故事的封面。
①教师:“故事的名字叫做《逃家小兔》,为什么叫做逃家呢?” ②提问:“兔宝宝竟然要离开妈妈离家出走啦!它要逃到哪里去呢?如果你是兔妈妈听到小兔说要离家出走,你会和小兔说什么?”
教师小结:兔妈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微笑着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小兔能逃离妈妈吗?妈妈会怎么办呢?就这样,一场在幻想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就开始了。
评析:让幼儿欣赏封面,了解故事的主人翁。激发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想听故事欲望,创设故事情境。
(2)出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①提问:“小兔子在哪里?”
②提问:“兔妈妈又在做什么呀?它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想象。
③听听小兔和兔妈妈是怎么说的。
④猜猜兔妈妈会钓到小兔吗?
小结:兔妈妈知道小兔最爱吃胡萝卜了,所以在鱼竿的那一头放上能让小兔回家的胡萝卜。这根红红的胡萝卜中藏着妈妈对小兔浓浓的爱呢!
(3)出示第二张图片。
小兔子可不想那么快就让妈妈抓住,它想了想,有了一个新办法。 ①提问:“从这张图片里,你能猜到小兔的新的办法吗?它把自己变成什么了?”
②提问:“小兔把自己变成了在高高山上的大石头。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办?”
③提问:“爬这么高的山危不危险?看看兔妈妈身上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人,它会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安全,就算有再大的危险,她也要勇敢爬上高山,保护孩子。
(4)出示第三张图片。
①提问:“小兔会乖乖地跟妈妈回家吗?故事里的小兔可调皮了,看妈妈这样玩,它也想跟妈妈再玩下去,这只小兔呢,它又开始变了。看,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妈妈又变成了什么?”
②听听小兔和妈妈是怎么说的。
小结:园丁是照顾花草树木的人。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才能茁壮成长。妈妈是那么的爱小兔子。
(5)出示第四张图片
①提问:“小兔子可淘气了,它还没有停止逃跑呢!猜猜这次小兔会变成了什么?它的妈妈又会变成了什么来保护它?”
②提问:“兔妈妈变成的大树是怎样的姿势?为什么是这个姿势?”教师和幼儿学习拥抱的姿势。
小结:兔妈妈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妈妈的怀抱永远是小兔最温馨的港湾。
(6)出示第五张图片
①教师:“淘气的小兔又变了,变成了什么?”
③提问:“妈妈变的风怎么样?妈妈为什么这么使劲地吹着帆船呢?”
小结:妈妈是世界上最担心孩子安危的人,所以她要使劲的吹,把孩子快快地吹回家。
(7)出示第六张图片
④提问:“这张图片小兔子和妈妈在做什么?”
⑤提问:“小兔躺在妈妈的怀里多幸福呀,你躺在妈妈的怀里时有什么感觉?”
小结:妈妈的怀抱就是幸福!
(8)出示第七张图片
⑥提问:“这时候小兔子还会不会逃呢?”
⑦提问:“小兔子决定不逃了,它要永远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听一听现在她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
小结:妈妈的爱让小兔子决定不再逃了,因为在妈妈的爱暖暖的包围着它,让它成为世界上做幸福的小兔子。看看图片里兔妈妈正在拿胡萝卜喂小兔呢,这个胡萝卜包含着妈妈对小兔子浓浓的爱。
评析:绘本《逃家小兔》是一只淘气的小兔引发的故事,却饱含了浓浓的母爱。此环节在设计时,对原绘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各个环节紧凑有效。在边看边
说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看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大胆的发挥想象力。较为精准的提问语,为更好达到活动目标打下基础。这
个环节很好的引导幼儿感受母爱,创设一个暖暖的意境去打动幼儿的心,去体会母爱的伟大。
3.完整欣赏故事《逃家小兔》,并进行讨论。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播放ppt课件。
(2)讨论:
①兔妈妈为什么每次都能够追到小兔子呢?
②你的妈妈是怎这样爱你的?
总结: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们、最关心你们的人,妈妈的爱是伟大的! ③幼儿回家和妈妈制作爱心卡片,并告诉妈妈自己有多爱她。 评析:妈妈是唯一的,妈妈是永远的。在故事娓娓道来时,在浓浓的爱意中,相信幼儿已经学会了感受爱,也学会了爱妈妈。活动的还延伸到了幼儿和妈妈制作爱心卡片,让爱从教室延伸到了家庭,自然而又巧妙的结束活动。
总评析
1.活动的设计
这个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世界上的人都为之着魔,那就是母爱。本活动设计紧紧扣住母爱的这条主线去安排各个环节,教师每个提问语能涉及到爱这个主题,紧扣活动目标。教师对原绘本《逃家兔子》做了必要
的删减,使整个活动紧凑。对于哪张图片重点讲,哪张图片较简洁讲诉,教师都能把握得住。 2.活动效果
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和启发孩子。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出现图片的难易,教师分层次提问了能力强、中和稍弱的孩子,兼顾了全体幼儿。活动的优点:①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很快发现小兔子的位置,大胆想象,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②教师传递出的浓浓母爱感染了幼儿,幼儿置身于故事当中,对教师的提问能进行积极的回答。活动改进的地方:①教师在活动中个别提问语需要进一步改进,多余的和对活动推进没有作用的语言尽量不要说。②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对绘本可以进行进一步删减,或者将较为简单的两张图片同时呈现,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教学目的的情况下,有效缩短教学实践。③在情感上没能更好的唤醒幼儿,这一点跟教师在讲述时的处理有关。如果这个活动能够邀请幼儿的妈妈一起参与,幼儿在跟妈妈
的角色表演、游戏互动中,这份爱的情感或许还能更好的被激发!
6 / 6
大班综合活动:《逃家兔子》
活动目标
1.
2.
1.
符号。)
感受故事中兔妈妈对小兔子浓浓的爱,知道母爱的伟大。 大胆发挥想象力,表述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逃家兔子》ppt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课件(画面是一个)。 (1)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一个爱心,是大家用来表达爱的一个
(2)提问:“如果你的手上有这个载着满满的爱的爱心,你最想送给谁?”
(3)教师小结并提问:“你们有的想送给老师,有的想送爸爸,但是更多的小朋友是想送给自己的妈妈,为什么?”
教师小结:是呀,妈妈有多爱我们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兔妈妈爱小兔子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想一想兔妈妈是怎样爱小兔的呢?
评析:此环节将爱心重点呈现,引发幼儿讨论,将幼儿带入一个和母亲有关的关于爱的故事的氛围当中。
2.教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出示故事的封面。
①教师:“故事的名字叫做《逃家小兔》,为什么叫做逃家呢?” ②提问:“兔宝宝竟然要离开妈妈离家出走啦!它要逃到哪里去呢?如果你是兔妈妈听到小兔说要离家出走,你会和小兔说什么?”
教师小结:兔妈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微笑着说:“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小兔能逃离妈妈吗?妈妈会怎么办呢?就这样,一场在幻想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就开始了。
评析:让幼儿欣赏封面,了解故事的主人翁。激发幼儿极大的好奇心和想听故事欲望,创设故事情境。
(2)出示第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①提问:“小兔子在哪里?”
②提问:“兔妈妈又在做什么呀?它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想象。
③听听小兔和兔妈妈是怎么说的。
④猜猜兔妈妈会钓到小兔吗?
小结:兔妈妈知道小兔最爱吃胡萝卜了,所以在鱼竿的那一头放上能让小兔回家的胡萝卜。这根红红的胡萝卜中藏着妈妈对小兔浓浓的爱呢!
(3)出示第二张图片。
小兔子可不想那么快就让妈妈抓住,它想了想,有了一个新办法。 ①提问:“从这张图片里,你能猜到小兔的新的办法吗?它把自己变成什么了?”
②提问:“小兔把自己变成了在高高山上的大石头。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办?”
③提问:“爬这么高的山危不危险?看看兔妈妈身上都有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人,它会尽全力保护孩子的安全,就算有再大的危险,她也要勇敢爬上高山,保护孩子。
(4)出示第三张图片。
①提问:“小兔会乖乖地跟妈妈回家吗?故事里的小兔可调皮了,看妈妈这样玩,它也想跟妈妈再玩下去,这只小兔呢,它又开始变了。看,小兔又变成了什么?妈妈又变成了什么?”
②听听小兔和妈妈是怎么说的。
小结:园丁是照顾花草树木的人。每个孩子都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才能茁壮成长。妈妈是那么的爱小兔子。
(5)出示第四张图片
①提问:“小兔子可淘气了,它还没有停止逃跑呢!猜猜这次小兔会变成了什么?它的妈妈又会变成了什么来保护它?”
②提问:“兔妈妈变成的大树是怎样的姿势?为什么是这个姿势?”教师和幼儿学习拥抱的姿势。
小结:兔妈妈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人,妈妈的怀抱永远是小兔最温馨的港湾。
(6)出示第五张图片
①教师:“淘气的小兔又变了,变成了什么?”
③提问:“妈妈变的风怎么样?妈妈为什么这么使劲地吹着帆船呢?”
小结:妈妈是世界上最担心孩子安危的人,所以她要使劲的吹,把孩子快快地吹回家。
(7)出示第六张图片
④提问:“这张图片小兔子和妈妈在做什么?”
⑤提问:“小兔躺在妈妈的怀里多幸福呀,你躺在妈妈的怀里时有什么感觉?”
小结:妈妈的怀抱就是幸福!
(8)出示第七张图片
⑥提问:“这时候小兔子还会不会逃呢?”
⑦提问:“小兔子决定不逃了,它要永远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听一听现在她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
小结:妈妈的爱让小兔子决定不再逃了,因为在妈妈的爱暖暖的包围着它,让它成为世界上做幸福的小兔子。看看图片里兔妈妈正在拿胡萝卜喂小兔呢,这个胡萝卜包含着妈妈对小兔子浓浓的爱。
评析:绘本《逃家小兔》是一只淘气的小兔引发的故事,却饱含了浓浓的母爱。此环节在设计时,对原绘本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各个环节紧凑有效。在边看边
说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并积极鼓励他们边看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大胆的发挥想象力。较为精准的提问语,为更好达到活动目标打下基础。这
个环节很好的引导幼儿感受母爱,创设一个暖暖的意境去打动幼儿的心,去体会母爱的伟大。
3.完整欣赏故事《逃家小兔》,并进行讨论。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播放ppt课件。
(2)讨论:
①兔妈妈为什么每次都能够追到小兔子呢?
②你的妈妈是怎这样爱你的?
总结:妈妈是世界上最爱你们、最关心你们的人,妈妈的爱是伟大的! ③幼儿回家和妈妈制作爱心卡片,并告诉妈妈自己有多爱她。 评析:妈妈是唯一的,妈妈是永远的。在故事娓娓道来时,在浓浓的爱意中,相信幼儿已经学会了感受爱,也学会了爱妈妈。活动的还延伸到了幼儿和妈妈制作爱心卡片,让爱从教室延伸到了家庭,自然而又巧妙的结束活动。
总评析
1.活动的设计
这个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世界上的人都为之着魔,那就是母爱。本活动设计紧紧扣住母爱的这条主线去安排各个环节,教师每个提问语能涉及到爱这个主题,紧扣活动目标。教师对原绘本《逃家兔子》做了必要
的删减,使整个活动紧凑。对于哪张图片重点讲,哪张图片较简洁讲诉,教师都能把握得住。 2.活动效果
整个教学活动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和启发孩子。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出现图片的难易,教师分层次提问了能力强、中和稍弱的孩子,兼顾了全体幼儿。活动的优点:①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画面的细致观察,很快发现小兔子的位置,大胆想象,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②教师传递出的浓浓母爱感染了幼儿,幼儿置身于故事当中,对教师的提问能进行积极的回答。活动改进的地方:①教师在活动中个别提问语需要进一步改进,多余的和对活动推进没有作用的语言尽量不要说。②教师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对绘本可以进行进一步删减,或者将较为简单的两张图片同时呈现,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教学目的的情况下,有效缩短教学实践。③在情感上没能更好的唤醒幼儿,这一点跟教师在讲述时的处理有关。如果这个活动能够邀请幼儿的妈妈一起参与,幼儿在跟妈妈
的角色表演、游戏互动中,这份爱的情感或许还能更好的被激发!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