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简答题最新人教版(重点知识归纳)

高中政治 必修1经济生活简答题(下)

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要懂得判断各种不同的收入,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收入如工资资金津贴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所得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外资经济所得和公有制中的非劳动收入如股票属于生产要素分配。)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答: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有:公有制是其前提(按劳分配是公有制下的基本分配原则);生产力水平是其物质基础(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不能按需要分配);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其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不能不劳而获,更不能搞平均主义)。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①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5、如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揭示什么问题? 答:收入差距大反映收入分配不公平。

6、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重点,要背)

答:(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也存在矛盾(如效率允许拉大差距,而公平却要求缩小差距)。

(注意:理解公平的重要性)

8、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重点,要理解)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9、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是什么?(重点,要理解后背)

答:(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注意:钱花在民生事业,如教育、医疗、社保、环保上,促进民生改善体现这一点)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注意:钱花在能源交通水利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上,花在农业等薄弱行业,花在农村、西部等薄弱地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布局、行业结构、区域结构)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这一点指用财政政策来调经济,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另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注意:财政收入和支出实质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了解收入渠道和支出途径,了解收支平衡。)

10、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 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 ②分配政策,(直接因素)

11、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是否越少越好?P67(如果是辨析题:要判断、分析、总结)

12、什么是税收?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同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注意:理解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三个特征)

13、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注意: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主体以及意义,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及计算,违税四种行为的区别,纳税人意识包括权利监督意识和纳税义务意识)

14、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是什么?市场经济要发挥什么的基础性作用?

答:计划(有形手,又称宏观调控)和市场(无形手,又称价值规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是计划。(注意: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市场调节的优势在哪P79页2、3两段)

1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有些产品、有些领域不能由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总之,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注意:理解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征,都是指不好的)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其基本特征(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是:(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它也是中特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要求。(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注意: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的区别)

17、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要背)

答:(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混乱,分配不公,差距拉大。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加强宏观调控更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18、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9、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

答: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

(注意:判断国家实施的是哪个手段?经济手段是利益的调整,非强制,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还有具有指导性的经济计划规划;法律手段是经济立法和根据法来司法;行政手段是政府行政部门的强制性措施。)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答:新要求有:(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注意: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全面小康的特点及目标见P86页第2段)

21、为什么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四点内涵,要理解、一定要全部背下来)

答:(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2) 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3)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协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3、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背)

答:(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抉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

(4)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4、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注意: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利弊表现及我国如何应对。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25、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它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详见P96页名词点击)。

(注意:了解世界三大经济组织,WTO 成立时间,WTO 作用,我国加入WTO 时间及意义)

26、我国怎样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理解记忆)

答:(1)坚持对外开放这一长期的基本国策。

(2)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6)其他: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和有利因素,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注意:了解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大调整,了解规模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了解数字鸿沟,了解绿色壁垒,了解倾销、反倾销。见P98-100页

高中政治 必修1经济生活简答题(下)

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要懂得判断各种不同的收入,属于什么分配方式。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收入如工资资金津贴是按劳分配;个体经济所得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私营外资经济所得和公有制中的非劳动收入如股票属于生产要素分配。)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答: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有:公有制是其前提(按劳分配是公有制下的基本分配原则);生产力水平是其物质基础(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不能按需要分配);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其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还是谋生手段,不能不劳而获,更不能搞平均主义)。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4、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①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5、如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揭示什么问题? 答:收入差距大反映收入分配不公平。

6、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重点,要背)

答:(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7、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也存在矛盾(如效率允许拉大差距,而公平却要求缩小差距)。

(注意:理解公平的重要性)

8、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重点,要理解)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发展成果

惠及全体人民。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2)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9、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是什么?(重点,要理解后背)

答:(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注意:钱花在民生事业,如教育、医疗、社保、环保上,促进民生改善体现这一点)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注意:钱花在能源交通水利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上,花在农业等薄弱行业,花在农村、西部等薄弱地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布局、行业结构、区域结构)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这一点指用财政政策来调经济,如扩张性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复苏,紧缩性财政政策给经济“降温”。另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注意:财政收入和支出实质是国家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了解收入渠道和支出途径,了解收支平衡。)

10、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答: 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 ②分配政策,(直接因素)

11、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是否越少越好?P67(如果是辨析题:要判断、分析、总结)

12、什么是税收?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同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注意:理解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三个特征)

13、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注意: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主体以及意义,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及计算,违税四种行为的区别,纳税人意识包括权利监督意识和纳税义务意识)

14、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是什么?市场经济要发挥什么的基础性作用?

答:计划(有形手,又称宏观调控)和市场(无形手,又称价值规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是计划。(注意: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市场调节的优势在哪P79页2、3两段)

1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什么?

答: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有些产品、有些领域不能由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总之,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注意:理解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特征,都是指不好的)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其基本特征(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特征)是:(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目标)它也是中特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本质要求。(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

(注意: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的区别)

17、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要背)

答:(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单纯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混乱,分配不公,差距拉大。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加强宏观调控更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18、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9、宏观调控的手段是什么?

答:国家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

(注意:判断国家实施的是哪个手段?经济手段是利益的调整,非强制,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政策,还有具有指导性的经济计划规划;法律手段是经济立法和根据法来司法;行政手段是政府行政部门的强制性措施。)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答:新要求有:(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注意: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全面小康的特点及目标见P86页第2段)

21、为什么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四点内涵,要理解、一定要全部背下来)

答:(1)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2) 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3)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协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23、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背)

答:(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全局的战略抉择。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依靠内需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

(4)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4、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注意:经济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利弊表现及我国如何应对。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25、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它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详见P96页名词点击)。

(注意:了解世界三大经济组织,WTO 成立时间,WTO 作用,我国加入WTO 时间及意义)

26、我国怎样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理解记忆)

答:(1)坚持对外开放这一长期的基本国策。

(2)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6)其他:善于抓住各种机遇和有利因素,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要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注意:了解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大调整,了解规模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了解数字鸿沟,了解绿色壁垒,了解倾销、反倾销。见P98-100页


相关文章

  • 初一历史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 初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成绩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单 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材料分析题(5小题,. 1.6分,2.14分,3.12分,4.10分 ...查看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 备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 ...查看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直角的基础上会判断锐角和钝角.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锐角和钝角的本质属性.并将画角和锐角.钝角以及比较角大大小等知识相互关联起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 ...查看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学设计
  • 贵州省兴义市小学数学曾富翠名师工作室教师合作研修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课 题:数与形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9日 授课地点:下五屯办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 授 课 人:熊国文 教学目标 ...查看


  • 长假过后新初三如何迎战期中考试
  • 长假过后 新初三如何迎战期中考试 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初三的同学们将迎来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这次考试之所以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是因为其意义不同于其他年级的阶段性测验.明年中考之前,同学们会先后经历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等系列 ...查看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查看


  • 小学.初中.高中所有教材版本及特点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特色: 一.教材编排 努力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依据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编写低.中.高年级教材,体现阶段性和连续性,在整体推进中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低年级 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口语交际等.根据课标提出的‚ ...查看


  • 2015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
  • <打电话>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峪小学李兆涛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 ...查看


  • 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 教学目的及设想:1.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积累一些词语.2.理解并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3.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4.了解科普类文章一般结构,学写科普短文.教学重点:真正懂得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教学难点:了解科普类文章一般结构,学写科普短文.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