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大 众 文 艺
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李秀霞1 张 燕2
(新乡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是多学科为解决人与环境问题而有机融合成的综合学科,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重属性[1]。环境科学思想产生后不断发展完善,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考察环境科学的发展史,对于环境科学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科学;环境;环境问题;数字地球
环境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严重挑战,世界环境运动的兴起是人类的一次觉醒,环境科学的产生则是这种觉醒的一个结果。
一、环境科学的产生
环境科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人类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生物多样性锐减和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并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人类开始认识到发展环境科学已刻不容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区域性的环境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环境科学的概念也开始形成,它横跨现有科学领域里许多学科的边缘,来自各学科的科技工作者运用各自学科的经验、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发展并形成各种分支,这些分支学科的迅猛发展,使得环境科学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
但进入80年代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业污染问题,而是一种必须以更具前瞻性眼光来看待的复杂的综合体系。因为诸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沙漠化的扩大、热带森林的减少、人口膨胀、物种消失及水荒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用已有单一的环境治理方法已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1981年起,国际间的环境科学联合的设想开始酝酿。1986年在第21届国际科学联合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这一计划要求各个学科必须抛弃本学科的研究习惯,而仅仅把本学科当成研究工具去认识一个彼此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系统。这表明一个全新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环境科学已经产生[2]。
一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因彼此之间的联系而发生连锁反应;其三为有限性,即环境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有限,环境对污染的容量有限;其四为不可逆性,即环境遭破坏后,对人类和动物所造成的危害多数是不能恢复的;其五为不确定性,即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往往不能准确地确定是来自诸多方面的哪一个或哪些方面[2]。环境问题的上述特性就决定了环境科学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明显的特色:环境科学的整体性与综合性。目前许多学科都有综合性发展的趋势,而环境科学由于自己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其本身的综合性比其他学科更甚。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涉及面非常广,几乎关系到每一个自然因素和一定的社会因素,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作多学科的综合研究[2]。
总之,环境科学的研究已从60年代的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跨越到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其具体研究与应用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环境科学的学科设置
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得环境科学群体需要从学科形态上形成多学科并存。经过几十年迅猛发展,环境科学既有着重于对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学科,又有将基础科学同环境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还包括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学科。因此,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把环境科学分成理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部门环境学和环境工程学4个学科群体。
理论环境学主要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从不同侧面研究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它是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基础环境学是基础科学与环境科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群,也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它们来自不同学科但又聚合为一个门类,分别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环境问题;部门环境学以某些具体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探求发展、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规律性,它把人类与环境系统之间的许多不同的性质和等级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环境工程学是由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互融合而出现的技术性交叉学科群,主要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4]。
二、环境科学的性质
环境科学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在环境中和生物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积蓄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讨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等。
其性质具体体现在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上: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从而损坏环境质量。二是从环境中获取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以保障永续利用;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措施和手段,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调节并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3]。
五、环境科学发展新趋势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地发掘、掌握和处理各种环境信息,而基于数字地球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卫星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技术等等不仅能帮助人类标准规范的快速获取数据,而且还可以对预测和适应全球范围的环境变化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数字地球对环境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环境演变模拟;GPS、RS和GIS的集成是数字地球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们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环境动态监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环境评价;在环保管理中,应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多层环保监控等等[5]。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
三、环境科学的特点
环境问题有五大特点:其一是长期性,即环境的变化往往要向后影响若干时代;其二为关联性,即环境是个复杂的关联体,是由多因素、多层次形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因素或任何
13
大大 众 文 艺理论研究
绘画艺术的“重再现”
到“重表现”的思考
马小莉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在当代,在哲学和视觉艺术的双重考验下,艺术更加趋向多元化、综合化,有向传统靠拢坚守学院派风格的,也有突破传统的一切而建立新的观念风格的。如果要理清其中的诸多问题,这就不得不从绘画艺术的重“再现”到重“表现”谈起,但无论绘画艺术的再现性和表现性如何变革、发展,它都应该是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能够体现生活、触摸人们心灵的作品,反之则只是画画而已。【关键词】绘画;艺术;再现;表现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philosophy and visual arts at the twin challenges, the arts tend to be more diversified, integrated, and have to move closer to adhere to traditional academic style, but also has all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oncept of style. If you want to straighten out one of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have to the arts from the painting on “reproduction” to heavy “performance” when talking about, but the art of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reproducibility of how changes in development, it should be able irritable people’s aesthetic feelings, be able to embody the life and touch people’s minds work, and vice versa just draw it. Keywords: painting;art;reproduction;performance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从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发展的成就及其影响来看,最主要的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
赫伯特·里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创作艺术有三种基本方式或手法,它们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表现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服务于“再现自然真实”的宗旨,力求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摹写我们感触到的客观世界。它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确立了发展方向,并在印象派艺术家的手中穷尽了它的潜力;理想主义强调艺术来源自然,但必须高于自然;表现主义既非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忠实摹写,也不强调创造基
于自然的理想形式,它所擅长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现或内心感受的宣泄。关于绘画艺术的重“再现”到重“表现”的思考,会使我们明白时代、社会、画家自身、大众审美等诸多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让我们对于当代现实生活和内在的精神情感之间如此多样化的艺术风格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一、时代的呼唤,精神文明的产儿
康定斯基在其《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个时期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特有的艺术,而且是无法重复的。”
时代与社会对于艺术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时代与社会甚至可以决定某一件具体作品的产生。但有一点是时代和社会所决定
科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该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手段,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在研究和制定中国的持续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地理条件,立足于国情分析,结合国际上环境科学发展的趋势,掌握其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我国经济东部较西部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起步较晚,目前环境压力很大,其中区域环境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和水污染较为严重,而农村为中心的不少地区则以生态破坏、尤以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较为突出,还有乡镇工业的污染不能忽视。同时全球变化如温室效应等对我国的威胁,特别是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也不能低估[6]。
另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首先,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烟尘和SO2为主的城市及其邻近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的90%都来自煤的燃烧,所以酸雨的面积在我国不断扩大;其次,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全国江河湖库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有加重趋势,如淮河等水体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已富营养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土地沙漠化、水蚀、风蚀等等土壤侵蚀总面积触目惊心;为了养活12亿人口,农药、农用化肥用量也很多,加上许多地方管理不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都比较严重,导致了生物物种的减少[6]。
虽然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在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需更加重视。
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加以解决。新兴的环境科学正在向着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两种趋势的发展结果最终将促使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环境科学体系的形成。环境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它也会在新问题、新认识面前,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参考文献
[1] 陈永红。论环境科学在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聊城大学学报,2004,(4) :122~128。
[2] 李心清,周 会。多学科交叉与未来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成才之路[M]。大自然探索,1999,(1) :103~106。
[3] 陈静生。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4,(4) :1~7。
[4] 李春景,徐 飞。现代科学学科发展的聚散共生规律研究——以环境科学体系的建构为例[J]。科技导报,2004,(4) :21~24。
[5] 吴 欢,宋书巧,周 兴。试论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9) :33~37。
[6] 章 申。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9) :33~37。
作者简介
李秀霞,1980年生,地理学硕士,新乡学院教师张燕,1978年生,管理学硕士,新乡学院教师
七、结语
目前,环境科学主要集中在探索和寻求人类环境中出现的人
14
理论研究大 众 文 艺
环境科学研究进展
李秀霞1 张 燕2
(新乡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是多学科为解决人与环境问题而有机融合成的综合学科,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重属性[1]。环境科学思想产生后不断发展完善,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考察环境科学的发展史,对于环境科学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科学;环境;环境问题;数字地球
环境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严重挑战,世界环境运动的兴起是人类的一次觉醒,环境科学的产生则是这种觉醒的一个结果。
一、环境科学的产生
环境科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人类认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生物多样性锐减和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并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人类开始认识到发展环境科学已刻不容缓。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区域性的环境治理工作,与此同时,环境科学的概念也开始形成,它横跨现有科学领域里许多学科的边缘,来自各学科的科技工作者运用各自学科的经验、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发展并形成各种分支,这些分支学科的迅猛发展,使得环境科学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
但进入80年代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业污染问题,而是一种必须以更具前瞻性眼光来看待的复杂的综合体系。因为诸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沙漠化的扩大、热带森林的减少、人口膨胀、物种消失及水荒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用已有单一的环境治理方法已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1981年起,国际间的环境科学联合的设想开始酝酿。1986年在第21届国际科学联合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这一计划要求各个学科必须抛弃本学科的研究习惯,而仅仅把本学科当成研究工具去认识一个彼此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系统。这表明一个全新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环境科学已经产生[2]。
一层结构的改变,都会因彼此之间的联系而发生连锁反应;其三为有限性,即环境向人类提供的资源有限,环境对污染的容量有限;其四为不可逆性,即环境遭破坏后,对人类和动物所造成的危害多数是不能恢复的;其五为不确定性,即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往往不能准确地确定是来自诸多方面的哪一个或哪些方面[2]。环境问题的上述特性就决定了环境科学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明显的特色:环境科学的整体性与综合性。目前许多学科都有综合性发展的趋势,而环境科学由于自己研究对象的关联性,其本身的综合性比其他学科更甚。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涉及面非常广,几乎关系到每一个自然因素和一定的社会因素,所以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作多学科的综合研究[2]。
总之,环境科学的研究已从60年代的侧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跨越到了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其具体研究与应用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
四、环境科学的学科设置
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使得环境科学群体需要从学科形态上形成多学科并存。经过几十年迅猛发展,环境科学既有着重于对环境科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学科,又有将基础科学同环境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还包括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工程技术学科。因此,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的不同,可以把环境科学分成理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部门环境学和环境工程学4个学科群体。
理论环境学主要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从不同侧面研究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它是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基础环境学是基础科学与环境科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群,也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它们来自不同学科但又聚合为一个门类,分别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环境问题;部门环境学以某些具体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探求发展、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规律性,它把人类与环境系统之间的许多不同的性质和等级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环境工程学是由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互融合而出现的技术性交叉学科群,主要从工程技术角度研究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4]。
二、环境科学的性质
环境科学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在环境中和生物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积蓄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讨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等。
其性质具体体现在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上: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从而损坏环境质量。二是从环境中获取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以保障永续利用;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措施和手段,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调节并控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优方案[3]。
五、环境科学发展新趋势
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地发掘、掌握和处理各种环境信息,而基于数字地球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卫星遥感(R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技术等等不仅能帮助人类标准规范的快速获取数据,而且还可以对预测和适应全球范围的环境变化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数字地球对环境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全球环境变化监测与环境演变模拟;GPS、RS和GIS的集成是数字地球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它们为区域环境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环境动态监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环境评价;在环保管理中,应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多层环保监控等等[5]。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
三、环境科学的特点
环境问题有五大特点:其一是长期性,即环境的变化往往要向后影响若干时代;其二为关联性,即环境是个复杂的关联体,是由多因素、多层次形成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因素或任何
13
大大 众 文 艺理论研究
绘画艺术的“重再现”
到“重表现”的思考
马小莉
(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 要】在当代,在哲学和视觉艺术的双重考验下,艺术更加趋向多元化、综合化,有向传统靠拢坚守学院派风格的,也有突破传统的一切而建立新的观念风格的。如果要理清其中的诸多问题,这就不得不从绘画艺术的重“再现”到重“表现”谈起,但无论绘画艺术的再现性和表现性如何变革、发展,它都应该是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能够体现生活、触摸人们心灵的作品,反之则只是画画而已。【关键词】绘画;艺术;再现;表现
Abstract: In modern times, philosophy and visual arts at the twin challenges, the arts tend to be more diversified, integrated, and have to move closer to adhere to traditional academic style, but also has all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oncept of style. If you want to straighten out one of the many questions that have to the arts from the painting on “reproduction” to heavy “performance” when talking about, but the art of painting and performance reproducibility of how changes in development, it should be able irritable people’s aesthetic feelings, be able to embody the life and touch people’s minds work, and vice versa just draw it. Keywords: painting;art;reproduction;performance绘画是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创造形象、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从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发展的成就及其影响来看,最主要的是以中国传统绘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体系和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体系。
赫伯特·里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他认为人类创作艺术有三种基本方式或手法,它们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表现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主要服务于“再现自然真实”的宗旨,力求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摹写我们感触到的客观世界。它在文艺复兴艺术中确立了发展方向,并在印象派艺术家的手中穷尽了它的潜力;理想主义强调艺术来源自然,但必须高于自然;表现主义既非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忠实摹写,也不强调创造基
于自然的理想形式,它所擅长的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现或内心感受的宣泄。关于绘画艺术的重“再现”到重“表现”的思考,会使我们明白时代、社会、画家自身、大众审美等诸多因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让我们对于当代现实生活和内在的精神情感之间如此多样化的艺术风格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一、时代的呼唤,精神文明的产儿
康定斯基在其《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其时代的产儿,同时也是孕育我们感情的母亲。每个时期的文明必然产生出它特有的艺术,而且是无法重复的。”
时代与社会对于艺术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时代与社会甚至可以决定某一件具体作品的产生。但有一点是时代和社会所决定
科学领域的应用,将为该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手段,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六、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在研究和制定中国的持续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地理条件,立足于国情分析,结合国际上环境科学发展的趋势,掌握其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我国经济东部较西部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起步较晚,目前环境压力很大,其中区域环境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和水污染较为严重,而农村为中心的不少地区则以生态破坏、尤以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问题较为突出,还有乡镇工业的污染不能忽视。同时全球变化如温室效应等对我国的威胁,特别是沿海地带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也不能低估[6]。
另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也很突出,首先,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以烟尘和SO2为主的城市及其邻近区的大气环境污染的90%都来自煤的燃烧,所以酸雨的面积在我国不断扩大;其次,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全国江河湖库水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有加重趋势,如淮河等水体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已富营养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土地沙漠化、水蚀、风蚀等等土壤侵蚀总面积触目惊心;为了养活12亿人口,农药、农用化肥用量也很多,加上许多地方管理不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都比较严重,导致了生物物种的减少[6]。
虽然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困扰,在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需更加重视。
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加以解决。新兴的环境科学正在向着深度和广度进军,这两种趋势的发展结果最终将促使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环境科学体系的形成。环境科学的发展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它也会在新问题、新认识面前,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以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参考文献
[1] 陈永红。论环境科学在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聊城大学学报,2004,(4) :122~128。
[2] 李心清,周 会。多学科交叉与未来环境科技工作者的成才之路[M]。大自然探索,1999,(1) :103~106。
[3] 陈静生。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4,(4) :1~7。
[4] 李春景,徐 飞。现代科学学科发展的聚散共生规律研究——以环境科学体系的建构为例[J]。科技导报,2004,(4) :21~24。
[5] 吴 欢,宋书巧,周 兴。试论数字地球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9) :33~37。
[6] 章 申。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2,(9) :33~37。
作者简介
李秀霞,1980年生,地理学硕士,新乡学院教师张燕,1978年生,管理学硕士,新乡学院教师
七、结语
目前,环境科学主要集中在探索和寻求人类环境中出现的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