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治班水平
——以家校联系单为载体,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实践研究
俞晓刚
社会各行各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当班主任尤其如此。本人根据工作实际,浅谈自己对于“家校联系单”这一做法,是为一些不很成熟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抛砖引玉,求正于方家。
一、初衷与设想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然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为住宿制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的两大生活主阵地,必然直接地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和家庭也必然的要保持一致性,形成教育的合力。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家校并没有形成合力,家长往往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或者只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每逢双休日学生回家,家长往往只满足于子女在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在学习上,做人做事方面的要求。家长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确实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思想,特别是比较系统的与子女沟通的“说辞”的人又更少了。部分家长是思想赤裸甚至误导,言辞直截空洞——“某某,你只要把书读好”!教育手段匮乏无力,招致子女厌烦反感。出现5加(2)等于3,甚至更低的情形。而高中住校生与家长沟通越来越少且越来越不耐烦。
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服从于教育工作并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主客观方面都是想方设法从正确的途径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但是离开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往往是事半功倍,严重的可能不止消减学校教育功能,还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
怎样能有效地促使家校联动,促进学生的持续稳定正常有效地发展呢?
我采用每周一份家校联系单的方式,努力去避免学生不乐意与家长沟通,克服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感情用事(如对孩子娇惯溺爱、姑息迁就或对孩子的教育操之过急等)的弊端,强化学校教育(而不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抵消现象)并使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做到在学生的教育上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真正形成教育各方(家长学生学校三方)最大合力,促成教育效用最大化。
二、做法与方法
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一主线,期望学生在三中的高中三年可磨得一“剑”,成功今后的十二年,美好人生一辈子。主要做法如下:
如实记录学校、年级部、特别是班级的事,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班级同样萌芽、发生、发展着许多事情。
如实反映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在管理、建设班级时所具有的思想,所运用的方法,所采取的手段等等。
内容涉及三方面:
1、基本内容,如安全教育、一周勤奋刻苦的同学名单、双休日作业清单及上周作业反馈、学习方法介绍(促使理科班学生学习进步神速的六大习惯)等;
2、季节阶段性内容,如开学初的班级基本情况介绍、一学期三次的班团干部(包括课代表、寝室长)培训、健康(季节性)教育、班级文化建设、应试指导、家长回执单等;
3、重点问题解决内容,如手机电视电脑问题、学习常规(听课、错题好题积累本)、问题学生转化、双休日学科答疑问询小组等。
同时也接收家庭方面的信息,如家庭环境,教育氛围,手段方法等。 经历一个学期的努力,有共计22份联系单。
在具体处理事务上,我都讲究个一二三。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要基本办成一件事情的话必须加强它的持续追加性,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有个前因后果的,而且往往随时随地随情景而变化着的。„„„„
家校联系单我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舆论导向。家长都乐意在联系单上有自己子女的信息,好的信息他们必然高兴,不好的信息他们必然也会关注。同学也是如此。
三、成效与收获
家校联系单具有实际可行性。家长有什么要求、想法,对老师有什么看法,老师对学生、家长有什么希望等都可以往上面写,特别是学生出现问题时,作为老师,心中难免生气,甚至上火,此时如果与家长当面交流,可能有失风度,说出不中听的话来,出现尴尬的场面。
家校联系单能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家校联系单把一周内学生在校的突出优缺
点反映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双休日在家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这样互通信息,便于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了教育的连续性;班主任虚心听取家长提出的建议,倾听家长的心声,便于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增强了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
获得家长好评,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近期在学校生活、思想行为表现等有关情况。同时,又可以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表现等情况以及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而且获得与子女交流的话题、方式方法。
获得同学认同,家校联系单扬善弃恶的导向,激励了同学见贤思齐,扬长避短。为了在联系单上有自己获得表扬的大名,同学之间互相暗中比拼着。
获得年级部领导的肯定。既汇报学校、班级之事,也宣传了学校红色教育,家长也放心子女在三中这所学校里学习,认为他的老师是负责任的,工作是细致实在的。
家校联系单统筹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提升了我的治班水平。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业绩上有些提高,成功转化5名学生,文理分班后三次考试中,两次成绩拔尖。特别是在工作点子上有了思考创造。时刻提醒自己要“忙”了,因为每周的周四、五要写一两千的文字,而要写出东西来要有事情做过才写得出来,要做出事情就要动脑想办法,统筹考虑一些事情。这样就考验了自己,逼迫了自己,不得偷懒,也无意间触及了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一教师的生活本真状态。
结束语:
家校联系单,只不过是一种依托的形式,其实实际工作大家也在做并且做得比我要好。以上仅是个人偏狭的工作实践,请大家批评指正!
附件1:
家校联系单(一)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您的孩子在我校开始了三年中的第二年的学习。作为班主任的我,今后更希望您的全力支持与合作,来使您的孩子、我的学生,顺利、圆满地获取优异的成绩。
开学之初,您我之间先作如下沟通交流:
一、新班级基本情况 男生33人,女生23人。
主课任课教师与课代表见下表(2)
分班之后,本班整体实力不错。目前,班风学风养成之际,本人及班团委成员是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的,请您做好子女的工作。今后,会关心与严格要求并重,且一以贯之。
二、在家要求
作为学生家长,我真诚地建议您在双休日,尽量能够放一放手头的工作,多在家陪伴子女,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成长。这样,您将可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减少人生的遗憾。
学生返家,目的是休息调整。请您过问控制子女的学习、休息时间,稳妥地让子女能够自主安排好作息时间,特别要给子女强调“回家作业回家做”意识和做作业时的“时效”观(在周日下午返校,学生要当面上缴作业,以便下周学习任务的开展。周日即为下周学习工作的开端)。
作业清单如下:
语文 《陈情表》同步练习试卷
数学 《导与练》听课手册,作业手册 作业本P1——P11
英语 预习课本P6,翻译P42页第三题;(《英语听力百分百》——带来学校) 物理 《精讲精练》P1——P13 化学 试卷一张 生物 已完成
以上各科回家作业,务请各位家长辛苦一下,予以认真地监督检查,督促子女独立完成。家长须首先对照作业清单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量,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地把握作业质量关,将假期孩子的学习活动确切落到实处。
孩子在假期的管理和照应主要依靠家长,而安全同样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家长要引导孩子珍爱生命,远离赌博、毒品、迷信和成人娱乐场所,安排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塑造完美人格的活动。请您管理控制好子女的手机、小灵通,首饰、游戏机(书)等禁学校物品。如手机有让子女带着的必要,请一定提醒子女在返校日把手机交由班主任保存管理(周五中午发还)。
您及您的孩子选择了三中,请您,稳妥积极地帮助自己的子女健康而有序地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愿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挑战,迎来家庭美好未来。最后,谨代表220班师生祝您及您的全家周末生活愉快、幸福美满。谢谢!
220班班主任 俞小刚 2010/09/03
附件2:
家校联系单(十九) 2011/01/07
各位家长元月大顺!
最后两周属于备考冲刺阶段,如长跑1000米,已经跑到最后的100米、80米、70米的时候和地方了。是该冲刺了,如果冲刺过早,那可能会冲刺不动,如果冲刺太迟,那会 “力”还有却已到了终点,不能再跑的遗憾了。因此全体同学要明确以下几点:
(1)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了,要与平时不一样了。甘愿“笨鸟先飞”!这不是强调“笨”,而是要作“笨鸟”的“先飞的姿态”,这是发奋或是发愤学习的姿态,这是虚心的态度,这是进取的激情。全班同学要抱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去夺得属于220班全体同学、老师、家长和关注关心着我们成长的亲戚朋友们。
(2)注意新课内容与复习兼顾,侧重学习链的完善。本周还有多门学科在上新课,但是初步的各科复习意识和方案要加强和思考了;学习链重心要逐渐向后移了,而且随着复习资料的增多,错题本、好题积累本整理上去的题目,也要相应增添。如果一个人到高考,有几本写得满满的记录本,那你的学习肯定是出色的,学习记录本是你高中勤勉的学习生涯的见证。
(3)尤其要听各位任课老师的安排进程,这将让你明确考试范围,要自主复习什么等得。各科任课老师已经陆续下发考点考法,一定要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解读领悟和保留备查。任课老师毕竟都是专业老师,他们的复习指导意见高屋建瓴,请大家遵照实践。有些学科还涉及高一时候的学习内容,大家一定要清楚。
(4)双休日在家必须好好利用。这是高二文理分班后的第一次置于全杭州地区的全面考量,代表你在分班后在理科班中的地位。以前的成绩好坏均成为了过去,已经不作数了,新的考试代表你的真正水平了,而这需要你去完善各科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技能。最后的两个双休日大家要充分地利用好了。在家里,一定要果敢,强化作业意思(即回家作业回家做)和自主复习安排。双休日是最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家要争取在完成各科作业基础上能够安排一二门课来进行补弱或拔尖学科的学习。双休日,大家要好好利用“答疑解难”学习小组,让它名至实归,发挥功效。
(5)本周进行了思想品德考评和5名年级(含校级)优秀学生的考评。进行班级候选人提议、投票考核最终推选 汪泽渠 钱晓帅 童飞鹏 楼章萍 孙乔为年级部优秀学生候选人。以上同学综合素质出色,无愧于佼佼者,希望再接再厉。班级出色同学不少,实因为名额有限,请其他同学保持平常心。
(6)狠抓自修课纪律,在复习迎考阶段,良好的自修课纪律是关键。强化“课堂纪律,人人有责”意识,同时,管理人员(认定为值日班长)庞镛波、汪泽渠、唐恺、诸栗及时开展管理。一周下来,纪律有明显提升,对于违纪的同学进行校纪校规、年级部制度、班级公约的
培训和上家校联系单、家校通短信告知家长的处理。
本周学习认真勤奋的同学是:
1月5日 早到勤学的同学:高雅楠 吴圆 李金琦 俞伊贝 俞天天 唐恺 徐灿华 汪樑 童飞鹏 沈守奇 来杭琦 谢鲁杰 庞镛波 诸栗 童燚强 许佳燕 钱晓帅
一周总体认真勤奋的同学:曹霖东 董瑛集 丁银城 沈珂琦 唐恺 谢周萍 沈通 俞伊贝 吴圆 许佳燕 汪泽渠 谢鲁杰 俞天天 庞镛波 高雨奇 胡郑妍 汪樑 漏雅军 孙乔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勤奋”“坚持”“自信”和践行着自己的志向,希望更多的同学积极行动,脚踏实地来迎接期末两次考试。
假日作业清单如下:
语文 自主复习论语报纸(结合课本)60分钟。
数学 试卷一张周日下午3点交 作业本 综合练习一 周一交 英语 会考试卷3套(已做过的一套除外) 物理 结合复习提纲自主复习 会考复习 化学 试卷一套并自主复习 会考复习 生物 试卷三张
请大家利用好“答疑解惑”学习小组,积极利用好时间,注重效率来期末冲刺!
走出备考阶段的四大误区
这几天大家都在积极备考,都渴望有一个短平快的复习策略,使自己的成绩迅速提高。但不可避免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出现以下“四重四轻”的不良倾向。这些倾向如果得不到纠正,定会影响期中考的备考质量。 误区一:重资料轻教材
考试的根是教材,考试的脉是《考试大纲》——期中考试细目表。然而一些考生错误地认为资料时新、讲练结合,又有老师点拨,可以取代已经揉熟的教材,于是脱离教材而盲目的看资料、做习题,觉得自己在教材上的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看。其实,每个考试题的落脚点均在教材上,只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切忌一味的依赖于手中的资料,一定要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复习教材的方法有目录法、摘录法、归纳法、图表法等等。可以按考点或板块进行整理、归纳,要有整体意识。要学会比较、类推,对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比对。要学会迁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通过摘录或精选例题的形式进行。
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不能也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逐课、逐单元复习。然而一些学生复习时只重视本章节的复习,而忽视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所学知识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
复习时一定要学会类推,要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构建知识树。比如语文学科的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就很强,试题一般涉及好几个考点(能力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既要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点的综合。 误区二:重难题轻基础题
竞争异常激烈的,会使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这部分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要想在考场上胜过别人,唯一的法宝就是在难题、偏题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殊不知,这样的“空中楼阁”没有基础题作支撑,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基础作保障,要相攻克难题只能是白日梦。其实,就试卷而言,有80%的考题为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使遇到难题也迎刃而解了,难题往往是由几个简单的知识点有机组合而成的,而且如果做对80%的基础考题,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误区三:重数量轻质量
哲学上有句至理名言:量变引起质变。成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有些教师和学生期望通过多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一些考生每个学科都有一大堆复习资料,这个也想用,那个也舍不得丢弃。其结果,恐怕是“猴子掰包谷”抑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这种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练习,会扼杀思维的发展,影响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力求选题有明确的考点指向性,力避机械重复;练题一定要讲求质量(也就是重视思路、方法、答题规范)而不是贪多求大。
如果只通过做题来模仿或记忆,只看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的学习方式,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错误的根源仍然存在,只要题目的条件稍加改变,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或遇到新的题型就手足无措。因此,我们要重视练习的过程,主要是思路和答题的规范。注意思路的严谨、表述的
科学简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误区四:重自己轻老师
老师在本学科上比绝大多数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了解考试命题的方向,具有丰富的备考经验。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忌我行我素,上课不认真听讲,自认为多做题,用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甚至代替老师的做法,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特别是遇到难题,自己花了很多时间还不能解答时,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并不断地反思,增强语感,力争有所提高。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一味地惟老师之命是从。我们要在思想上敢于同老师碰撞,在学习方法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语文学科的作文,尽管不限文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近几年回到以往严格的议论文时代也是不可能的。考生可以有意识地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擅长的文体。
总之,我们要克服备考中拔苗助长式的冒进做法,以平常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备考,才能在考试赛场上笑到最后,笑得最美。
祝大家积极迎考,沉着应考,获得好成绩!
班主任:俞小刚
2011/01/07
整合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治班水平
——以家校联系单为载体,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实践研究
俞晓刚
社会各行各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当班主任尤其如此。本人根据工作实际,浅谈自己对于“家校联系单”这一做法,是为一些不很成熟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抛砖引玉,求正于方家。
一、初衷与设想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然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作为住宿制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的两大生活主阵地,必然直接地决定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和家庭也必然的要保持一致性,形成教育的合力。然而,事实不容乐观,家校并没有形成合力,家长往往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或者只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每逢双休日学生回家,家长往往只满足于子女在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在学习上,做人做事方面的要求。家长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确实有一套比较系统的思想,特别是比较系统的与子女沟通的“说辞”的人又更少了。部分家长是思想赤裸甚至误导,言辞直截空洞——“某某,你只要把书读好”!教育手段匮乏无力,招致子女厌烦反感。出现5加(2)等于3,甚至更低的情形。而高中住校生与家长沟通越来越少且越来越不耐烦。
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服从于教育工作并为培养人才服务的。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主客观方面都是想方设法从正确的途径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但是离开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往往是事半功倍,严重的可能不止消减学校教育功能,还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
怎样能有效地促使家校联动,促进学生的持续稳定正常有效地发展呢?
我采用每周一份家校联系单的方式,努力去避免学生不乐意与家长沟通,克服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感情用事(如对孩子娇惯溺爱、姑息迁就或对孩子的教育操之过急等)的弊端,强化学校教育(而不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抵消现象)并使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做到在学生的教育上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真正形成教育各方(家长学生学校三方)最大合力,促成教育效用最大化。
二、做法与方法
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一主线,期望学生在三中的高中三年可磨得一“剑”,成功今后的十二年,美好人生一辈子。主要做法如下:
如实记录学校、年级部、特别是班级的事,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班级同样萌芽、发生、发展着许多事情。
如实反映我作为一个班主任在管理、建设班级时所具有的思想,所运用的方法,所采取的手段等等。
内容涉及三方面:
1、基本内容,如安全教育、一周勤奋刻苦的同学名单、双休日作业清单及上周作业反馈、学习方法介绍(促使理科班学生学习进步神速的六大习惯)等;
2、季节阶段性内容,如开学初的班级基本情况介绍、一学期三次的班团干部(包括课代表、寝室长)培训、健康(季节性)教育、班级文化建设、应试指导、家长回执单等;
3、重点问题解决内容,如手机电视电脑问题、学习常规(听课、错题好题积累本)、问题学生转化、双休日学科答疑问询小组等。
同时也接收家庭方面的信息,如家庭环境,教育氛围,手段方法等。 经历一个学期的努力,有共计22份联系单。
在具体处理事务上,我都讲究个一二三。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要基本办成一件事情的话必须加强它的持续追加性,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有个前因后果的,而且往往随时随地随情景而变化着的。„„„„
家校联系单我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舆论导向。家长都乐意在联系单上有自己子女的信息,好的信息他们必然高兴,不好的信息他们必然也会关注。同学也是如此。
三、成效与收获
家校联系单具有实际可行性。家长有什么要求、想法,对老师有什么看法,老师对学生、家长有什么希望等都可以往上面写,特别是学生出现问题时,作为老师,心中难免生气,甚至上火,此时如果与家长当面交流,可能有失风度,说出不中听的话来,出现尴尬的场面。
家校联系单能增强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家校联系单把一周内学生在校的突出优缺
点反映给家长,家长把孩子双休日在家的表现反馈给班主任,这样互通信息,便于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了教育的连续性;班主任虚心听取家长提出的建议,倾听家长的心声,便于班主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增强了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性。
获得家长好评,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近期在学校生活、思想行为表现等有关情况。同时,又可以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表现等情况以及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而且获得与子女交流的话题、方式方法。
获得同学认同,家校联系单扬善弃恶的导向,激励了同学见贤思齐,扬长避短。为了在联系单上有自己获得表扬的大名,同学之间互相暗中比拼着。
获得年级部领导的肯定。既汇报学校、班级之事,也宣传了学校红色教育,家长也放心子女在三中这所学校里学习,认为他的老师是负责任的,工作是细致实在的。
家校联系单统筹了我的班主任工作,提升了我的治班水平。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业绩上有些提高,成功转化5名学生,文理分班后三次考试中,两次成绩拔尖。特别是在工作点子上有了思考创造。时刻提醒自己要“忙”了,因为每周的周四、五要写一两千的文字,而要写出东西来要有事情做过才写得出来,要做出事情就要动脑想办法,统筹考虑一些事情。这样就考验了自己,逼迫了自己,不得偷懒,也无意间触及了那“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一教师的生活本真状态。
结束语:
家校联系单,只不过是一种依托的形式,其实实际工作大家也在做并且做得比我要好。以上仅是个人偏狭的工作实践,请大家批评指正!
附件1:
家校联系单(一)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您的孩子在我校开始了三年中的第二年的学习。作为班主任的我,今后更希望您的全力支持与合作,来使您的孩子、我的学生,顺利、圆满地获取优异的成绩。
开学之初,您我之间先作如下沟通交流:
一、新班级基本情况 男生33人,女生23人。
主课任课教师与课代表见下表(2)
分班之后,本班整体实力不错。目前,班风学风养成之际,本人及班团委成员是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的,请您做好子女的工作。今后,会关心与严格要求并重,且一以贯之。
二、在家要求
作为学生家长,我真诚地建议您在双休日,尽量能够放一放手头的工作,多在家陪伴子女,关心关心孩子的学业和成长。这样,您将可能收获更多的幸福,减少人生的遗憾。
学生返家,目的是休息调整。请您过问控制子女的学习、休息时间,稳妥地让子女能够自主安排好作息时间,特别要给子女强调“回家作业回家做”意识和做作业时的“时效”观(在周日下午返校,学生要当面上缴作业,以便下周学习任务的开展。周日即为下周学习工作的开端)。
作业清单如下:
语文 《陈情表》同步练习试卷
数学 《导与练》听课手册,作业手册 作业本P1——P11
英语 预习课本P6,翻译P42页第三题;(《英语听力百分百》——带来学校) 物理 《精讲精练》P1——P13 化学 试卷一张 生物 已完成
以上各科回家作业,务请各位家长辛苦一下,予以认真地监督检查,督促子女独立完成。家长须首先对照作业清单检查孩子作业的完成量,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地把握作业质量关,将假期孩子的学习活动确切落到实处。
孩子在假期的管理和照应主要依靠家长,而安全同样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家长要引导孩子珍爱生命,远离赌博、毒品、迷信和成人娱乐场所,安排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塑造完美人格的活动。请您管理控制好子女的手机、小灵通,首饰、游戏机(书)等禁学校物品。如手机有让子女带着的必要,请一定提醒子女在返校日把手机交由班主任保存管理(周五中午发还)。
您及您的孩子选择了三中,请您,稳妥积极地帮助自己的子女健康而有序地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愿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挑战,迎来家庭美好未来。最后,谨代表220班师生祝您及您的全家周末生活愉快、幸福美满。谢谢!
220班班主任 俞小刚 2010/09/03
附件2:
家校联系单(十九) 2011/01/07
各位家长元月大顺!
最后两周属于备考冲刺阶段,如长跑1000米,已经跑到最后的100米、80米、70米的时候和地方了。是该冲刺了,如果冲刺过早,那可能会冲刺不动,如果冲刺太迟,那会 “力”还有却已到了终点,不能再跑的遗憾了。因此全体同学要明确以下几点:
(1)必须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了,要与平时不一样了。甘愿“笨鸟先飞”!这不是强调“笨”,而是要作“笨鸟”的“先飞的姿态”,这是发奋或是发愤学习的姿态,这是虚心的态度,这是进取的激情。全班同学要抱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去夺得属于220班全体同学、老师、家长和关注关心着我们成长的亲戚朋友们。
(2)注意新课内容与复习兼顾,侧重学习链的完善。本周还有多门学科在上新课,但是初步的各科复习意识和方案要加强和思考了;学习链重心要逐渐向后移了,而且随着复习资料的增多,错题本、好题积累本整理上去的题目,也要相应增添。如果一个人到高考,有几本写得满满的记录本,那你的学习肯定是出色的,学习记录本是你高中勤勉的学习生涯的见证。
(3)尤其要听各位任课老师的安排进程,这将让你明确考试范围,要自主复习什么等得。各科任课老师已经陆续下发考点考法,一定要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解读领悟和保留备查。任课老师毕竟都是专业老师,他们的复习指导意见高屋建瓴,请大家遵照实践。有些学科还涉及高一时候的学习内容,大家一定要清楚。
(4)双休日在家必须好好利用。这是高二文理分班后的第一次置于全杭州地区的全面考量,代表你在分班后在理科班中的地位。以前的成绩好坏均成为了过去,已经不作数了,新的考试代表你的真正水平了,而这需要你去完善各科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技能。最后的两个双休日大家要充分地利用好了。在家里,一定要果敢,强化作业意思(即回家作业回家做)和自主复习安排。双休日是最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家要争取在完成各科作业基础上能够安排一二门课来进行补弱或拔尖学科的学习。双休日,大家要好好利用“答疑解难”学习小组,让它名至实归,发挥功效。
(5)本周进行了思想品德考评和5名年级(含校级)优秀学生的考评。进行班级候选人提议、投票考核最终推选 汪泽渠 钱晓帅 童飞鹏 楼章萍 孙乔为年级部优秀学生候选人。以上同学综合素质出色,无愧于佼佼者,希望再接再厉。班级出色同学不少,实因为名额有限,请其他同学保持平常心。
(6)狠抓自修课纪律,在复习迎考阶段,良好的自修课纪律是关键。强化“课堂纪律,人人有责”意识,同时,管理人员(认定为值日班长)庞镛波、汪泽渠、唐恺、诸栗及时开展管理。一周下来,纪律有明显提升,对于违纪的同学进行校纪校规、年级部制度、班级公约的
培训和上家校联系单、家校通短信告知家长的处理。
本周学习认真勤奋的同学是:
1月5日 早到勤学的同学:高雅楠 吴圆 李金琦 俞伊贝 俞天天 唐恺 徐灿华 汪樑 童飞鹏 沈守奇 来杭琦 谢鲁杰 庞镛波 诸栗 童燚强 许佳燕 钱晓帅
一周总体认真勤奋的同学:曹霖东 董瑛集 丁银城 沈珂琦 唐恺 谢周萍 沈通 俞伊贝 吴圆 许佳燕 汪泽渠 谢鲁杰 俞天天 庞镛波 高雨奇 胡郑妍 汪樑 漏雅军 孙乔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勤奋”“坚持”“自信”和践行着自己的志向,希望更多的同学积极行动,脚踏实地来迎接期末两次考试。
假日作业清单如下:
语文 自主复习论语报纸(结合课本)60分钟。
数学 试卷一张周日下午3点交 作业本 综合练习一 周一交 英语 会考试卷3套(已做过的一套除外) 物理 结合复习提纲自主复习 会考复习 化学 试卷一套并自主复习 会考复习 生物 试卷三张
请大家利用好“答疑解惑”学习小组,积极利用好时间,注重效率来期末冲刺!
走出备考阶段的四大误区
这几天大家都在积极备考,都渴望有一个短平快的复习策略,使自己的成绩迅速提高。但不可避免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出现以下“四重四轻”的不良倾向。这些倾向如果得不到纠正,定会影响期中考的备考质量。 误区一:重资料轻教材
考试的根是教材,考试的脉是《考试大纲》——期中考试细目表。然而一些考生错误地认为资料时新、讲练结合,又有老师点拨,可以取代已经揉熟的教材,于是脱离教材而盲目的看资料、做习题,觉得自己在教材上的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看。其实,每个考试题的落脚点均在教材上,只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切忌一味的依赖于手中的资料,一定要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复习教材的方法有目录法、摘录法、归纳法、图表法等等。可以按考点或板块进行整理、归纳,要有整体意识。要学会比较、类推,对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比对。要学会迁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通过摘录或精选例题的形式进行。
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不能也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逐课、逐单元复习。然而一些学生复习时只重视本章节的复习,而忽视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所学知识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
复习时一定要学会类推,要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构建知识树。比如语文学科的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就很强,试题一般涉及好几个考点(能力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既要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点的综合。 误区二:重难题轻基础题
竞争异常激烈的,会使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这部分人往往错误地认为要想在考场上胜过别人,唯一的法宝就是在难题、偏题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殊不知,这样的“空中楼阁”没有基础题作支撑,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基础作保障,要相攻克难题只能是白日梦。其实,就试卷而言,有80%的考题为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使遇到难题也迎刃而解了,难题往往是由几个简单的知识点有机组合而成的,而且如果做对80%的基础考题,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误区三:重数量轻质量
哲学上有句至理名言:量变引起质变。成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有些教师和学生期望通过多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一些考生每个学科都有一大堆复习资料,这个也想用,那个也舍不得丢弃。其结果,恐怕是“猴子掰包谷”抑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这种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练习,会扼杀思维的发展,影响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力求选题有明确的考点指向性,力避机械重复;练题一定要讲求质量(也就是重视思路、方法、答题规范)而不是贪多求大。
如果只通过做题来模仿或记忆,只看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的学习方式,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错误的根源仍然存在,只要题目的条件稍加改变,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或遇到新的题型就手足无措。因此,我们要重视练习的过程,主要是思路和答题的规范。注意思路的严谨、表述的
科学简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误区四:重自己轻老师
老师在本学科上比绝大多数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了解考试命题的方向,具有丰富的备考经验。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忌我行我素,上课不认真听讲,自认为多做题,用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甚至代替老师的做法,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对于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特别是遇到难题,自己花了很多时间还不能解答时,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并不断地反思,增强语感,力争有所提高。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要一味地惟老师之命是从。我们要在思想上敢于同老师碰撞,在学习方法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语文学科的作文,尽管不限文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近几年回到以往严格的议论文时代也是不可能的。考生可以有意识地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擅长的文体。
总之,我们要克服备考中拔苗助长式的冒进做法,以平常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备考,才能在考试赛场上笑到最后,笑得最美。
祝大家积极迎考,沉着应考,获得好成绩!
班主任:俞小刚
20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