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道家是中国哲学的集大成派

汉代哲学的第一时代是道家全盛时代。如今须说“道家”之名作何意义。古代本没有什么“道家”。道是一个“达名”,所包极广。《庄子·天下篇》所举老聃、关尹、墨翟、慎到、庄囿等等,都称“道术”。道即是路,即是方法。故老子、孔子、墨子……所要得的,都只是“道”。但其间却有个分别,老子的道,完全是天道,是自然之理。孔子、荀子、孟子的道偏重人道,是人事之理。墨子所说,以“天志”为本,是有意志的天道。后来这个“达名”的道,渐渐的范围狭小下来,单指老子一派的自然之理。庄子、韩非子所说的道,都属于此派。“达名”竟变成“类名”了。到了后来,“道家”一名竟成“私名”,起初单指那一派以天道(自然)作根本的哲学,后来汉末道教发生,道家竟成了道士的名称。自从道教称“道家”以后,那一派自然哲学便改称“老氏”或混称“老庄”,不教做“道家”了。

胡适(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代道家专指自然派的哲学

汉代的道家,乃是专指那自然派的哲学。当秦汉之际,儒墨之争虽已消灭,儒法之争却甚激烈。那时的焚书大祸,便是儒法之争的结果。秦时法家战胜,儒家大失败。到了汉初,如上章所说,儒生又战胜了。这个时代,只有那与人无忤、与世无争的自然派哲学,不曾受政治上的影响。这一派的哲学,当秦汉之际,不但没有消灭,还能吸收各家的长处,融会贯通,渐渐的变成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道家是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依我看来,汉初一百年的道家哲学,竟可以算得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结束。古代的学派,除了墨家一支之外,所有精华,都被道家吸收进去,所以能成一个集大成的学派。这是汉代道家的特色。如今且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的话,作我这段议论的证据。他说: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有不省耳。(此下论各家得失)……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下分论各家得失)……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音款,空也)。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卷一三〇)

看他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便是说道家是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读者须知“集大成”三个字,不过是“折衷派”的别名。看得起他,就说是“集大成”;看不起他,就说是“折衷派”。汉代道家属于折衷派,自不可讳。但这一派却真能融合各家的好处,真能把各家的学说格外发挥得明白晓畅。所以我觉得他颇当得起“集大成”的称号。

汉代的道家哲学,最完备的莫如《淮南子》一部书。

(摘自《中国哲学史大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汉代哲学的第一时代是道家全盛时代。如今须说“道家”之名作何意义。古代本没有什么“道家”。道是一个“达名”,所包极广。《庄子·天下篇》所举老聃、关尹、墨翟、慎到、庄囿等等,都称“道术”。道即是路,即是方法。故老子、孔子、墨子……所要得的,都只是“道”。但其间却有个分别,老子的道,完全是天道,是自然之理。孔子、荀子、孟子的道偏重人道,是人事之理。墨子所说,以“天志”为本,是有意志的天道。后来这个“达名”的道,渐渐的范围狭小下来,单指老子一派的自然之理。庄子、韩非子所说的道,都属于此派。“达名”竟变成“类名”了。到了后来,“道家”一名竟成“私名”,起初单指那一派以天道(自然)作根本的哲学,后来汉末道教发生,道家竟成了道士的名称。自从道教称“道家”以后,那一派自然哲学便改称“老氏”或混称“老庄”,不教做“道家”了。

胡适(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代道家专指自然派的哲学

汉代的道家,乃是专指那自然派的哲学。当秦汉之际,儒墨之争虽已消灭,儒法之争却甚激烈。那时的焚书大祸,便是儒法之争的结果。秦时法家战胜,儒家大失败。到了汉初,如上章所说,儒生又战胜了。这个时代,只有那与人无忤、与世无争的自然派哲学,不曾受政治上的影响。这一派的哲学,当秦汉之际,不但没有消灭,还能吸收各家的长处,融会贯通,渐渐的变成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道家是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依我看来,汉初一百年的道家哲学,竟可以算得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大结束。古代的学派,除了墨家一支之外,所有精华,都被道家吸收进去,所以能成一个集大成的学派。这是汉代道家的特色。如今且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的话,作我这段议论的证据。他说: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有不省耳。(此下论各家得失)……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此下分论各家得失)……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音款,空也)。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卷一三〇)

看他说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便是说道家是一个集大成的学派。

读者须知“集大成”三个字,不过是“折衷派”的别名。看得起他,就说是“集大成”;看不起他,就说是“折衷派”。汉代道家属于折衷派,自不可讳。但这一派却真能融合各家的好处,真能把各家的学说格外发挥得明白晓畅。所以我觉得他颇当得起“集大成”的称号。

汉代的道家哲学,最完备的莫如《淮南子》一部书。

(摘自《中国哲学史大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文章

  • 哲学知识点整理
  • 西方哲学要点: 古希腊罗马时期:赫拉克利特 提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德谟克里特 "原子论"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的<理想国>中"理念论"有理性的生活就是最高的 ...查看


  • [淮南子]思想主旨新探[淮南
  • <淮南子>思想主旨新探 [摘要]关于<淮南子>的中心思想的认定,近代学者一般持两种观点,即 "道家"和"杂家"说.本文认为应该重视高诱所说"讲论道德,总统仁义&quo ...查看


  • 电大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
  • <<<<安徽地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安徽地域文化>>>>作业作业作业作业1111 一一一一....填空填空填空填空((((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每小题1111分分分分,,,,共共共共202 ...查看


  • 安徽历史名人
  • 安徽历史名人全集 先秦两代 管仲 庄子 甘罗 陈胜 范增 英布 张良 文翁 桓谭 桓荣 范滂 华陀 左慈 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 周瑜 小乔 桓范 曹洪 曹仁 鲁肃 吕蒙 曹真 曹丕 曹植 嵇康 王蕃 刘伶 恒温 桓伊 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 ...查看


  • 道家与儒家
  • 浅谈道家与儒家 内容摘要:阐述道家与儒家思想的起源及其基本观点,介绍道家与儒家思想的创始与发展.最终揭示道家与儒家哲学思想所造成的文化影响和哲学思考.. 关键词:道.老子.庄子.道家.文化.哲学.孔子.儒.圣人.孟子. 道家 从历史角度看道 ...查看


  • 论道家对儒家的影响
  • 作者:张运华 管子学刊 1999年12期 [中图分类号]B223;B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3828-(1999)03-0053-06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文化大解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说蜂起,学派林立, ...查看


  • [孔子和老子的资料]孔子和老子简介
  • 老子是道家之祖,孔子是儒家之宗.司马迁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查看


  • 地域文化名词解释
  • "安徽地域文化"复习题 "名词解释"部分 二.名词解释: 淮河文化圈:淮河文化圈一般指由淮河沿岸及淮北地区构成的区域文化带.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 ...查看


  • 胡适有几个博士学位胡适对徐志摩的评价
  • 胡适有几个博士学位 胡适对徐志摩的评价 胡适博士学位 胡适博士学位一共有36个,胡适可谓是一个考试高手,就凭拥有36个学位这一点,他足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考霸".胡适做了很多的学问,他的学术建树主要从文学和法学两个方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