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习题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习题

一、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jué( )起 门méi( ) yà( )死

lún( )陷 血pō ( ) kēnɡ( )qiānɡ( )

二、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陷入)

B.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C.一桩桩的事实,使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兴)

D.书中自有颜如玉。(颜色)

三、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___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____(A.阻碍 B.妨碍 C.妨害)交通。

2.受到群众_____(A.责问 B.质问 C.询问)之后,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3.这是多么______(A.宽广 B.宽阔 C.广阔)的心胸啊!

四、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①伟大

②富强

2.划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敲门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周恩来却说”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以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呢?

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

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

参考答案

一、崛 楣 轧 沦 泊 铿 锵

二、D

三、1.C,B

2.B

3.A

四、

1.①渺小

②贫弱

2.比喻,比喻用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3.间接引用。

4.对比。

5.用“为„„而„„”准确地表达了目的与行动的关系。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习题

一、根据拼音填字组词

jué( )起 门méi( ) yà( )死

lún( )陷 血pō ( ) kēnɡ( )qiānɡ( )

二、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陷入)

B.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C.一桩桩的事实,使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振兴)

D.书中自有颜如玉。(颜色)

三、选词填空

1.在沈阳租界,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人,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官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____(A.训骂 B.斥责 C.训斥)死者的家属____(A.阻碍 B.妨碍 C.妨害)交通。

2.受到群众_____(A.责问 B.质问 C.询问)之后,警官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3.这是多么______(A.宽广 B.宽阔 C.广阔)的心胸啊!

四、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

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1.为下面两个词分别找出它们的反义词。

①伟大

②富强

2.划横线句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敲门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周恩来却说”这个词语后面用了冒号加以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呢?

4.在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少年周恩来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伟大目标而读

书,文章采用什么方法给我们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

参考答案

一、崛 楣 轧 沦 泊 铿 锵

二、D

三、1.C,B

2.B

3.A

四、

1.①渺小

②贫弱

2.比喻,比喻用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3.间接引用。

4.对比。

5.用“为„„而„„”准确地表达了目的与行动的关系。


相关文章

  • 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题
  •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寒王学校 王彦花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在成长 一.填空题 1.我们一起在成长,我们充满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我们(善于发挥)自己的优 ...查看


  • 中华崛起演讲稿
  • 篇一:我看中国之崛起.演讲稿 刚刚过去的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于世界来说,是中国的崛起. 如果说20世纪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14年的话,那么2008年无疑是21世纪的开始,是中国的崛起.这一年,全球金融的开始,改变着世界政治和经济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一.诗歌引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诗,你们注意听,看看诗中说什么最重要?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抽生回答(读书最重要) 你们觉得读书重要吗?(重要) 那你为了什么读书? 抽生回答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qu ...查看


  • 家乡的白帝城(李蒨)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家乡之振兴而学习--第17周国旗下的讲话 404600重庆市奉节县辽宁小学四(7)班唐雪莲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家乡之振兴而学习. 最近两天,我们四年级同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
  • 0于文钰 高一五班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来源:虎林实验高级中学 发表日期: 2014/4/14 15:01:53 收藏到: 今天到场的同学们,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曾经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中华之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堂实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景岳小学 朱珊 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又见面了,本想再聊聊天,可是我想给同学们放一个短篇,这个短片可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更有帮助,同学们愿意吗?(播放短片:中国古代辉煌成就, ...查看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周总理的英明事迹,现在的孩子了解不多,但不论事世久远,那颗爱国的心是每个人内心的火,是浇不灭的心火,它在孩子们的心头燃烧的更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拉开了我们此课的学习.也让我们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