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的细菌主要来自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和烹调等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
(一)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1 . 食品原料本身的污染
(二)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反映了食品卫生质量,常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指标。
图4-2-3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
(三)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物中毒
1 . 沙门氏菌 2 . 葡萄球菌 3 . 蜡样芽孢杆菌 4 . 病源性大肠艾希氏菌
5 . 副溶血性弧菌 6 . 肉毒梭菌
(四) 预防食品细菌污染及食物中毒的措施
✧ 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卫生操作规程
✧ 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采取有效杀灭病原菌的措施
✧ 保证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病毒是专性寄生的传染性微生物,其长度为 20 ~ 300 nm,即细菌体积的 1 /100 ~ 1//10,绝大多数病毒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每个病毒粒子含一个单分子 DNA 或 RNA,并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起来。消毒剂 (如碘消毒剂) 能杀灭病毒。
造成污染的病毒如甲肝病毒、病毒性肠炎病毒 (人轮状病毒)、新变异型克雅氏病毒 (vCJD) 等(见图4-2-6)。
控制和预防食物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食品厂工作区域的卫生清洁
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要加热并煮熟、煮透
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不生吃海鲜
用工器具处理食品
三、真菌和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也比细菌要复杂。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部分霉菌;有些真菌为多细胞,如大多数霉菌和食用菌(见图4-2-8)。
(一) 霉菌的危害
(二) 黄曲霉毒素
(三) 其他霉菌毒素
(四)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案例分析:乙肝病毒与黄曲霉毒素B1 致癌大米 英国火鸡事件
四、寄生虫污染
(一) 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二) 防止寄生虫污染的措施
五、昆虫、螨类和有害动物的污染
【小结】讨论、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食品卫生与安全性
一、 食品卫生与安全性的概念
二、环境污染
三、食品污染
四、食源性疾病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三、真菌和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四、寄生虫污染
第二节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的细菌主要来自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和烹调等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
(一) 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与途径
1 . 食品原料本身的污染
(二)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反映了食品卫生质量,常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指标。
图4-2-3 食品的细菌污染指标
(三)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与食物中毒
1 . 沙门氏菌 2 . 葡萄球菌 3 . 蜡样芽孢杆菌 4 . 病源性大肠艾希氏菌
5 . 副溶血性弧菌 6 . 肉毒梭菌
(四) 预防食品细菌污染及食物中毒的措施
✧ 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卫生操作规程
✧ 控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采取有效杀灭病原菌的措施
✧ 保证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病毒是专性寄生的传染性微生物,其长度为 20 ~ 300 nm,即细菌体积的 1 /100 ~ 1//10,绝大多数病毒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每个病毒粒子含一个单分子 DNA 或 RNA,并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包裹起来。消毒剂 (如碘消毒剂) 能杀灭病毒。
造成污染的病毒如甲肝病毒、病毒性肠炎病毒 (人轮状病毒)、新变异型克雅氏病毒 (vCJD) 等(见图4-2-6)。
控制和预防食物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食品厂工作区域的卫生清洁
保持个人卫生
食品要加热并煮熟、煮透
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不生吃海鲜
用工器具处理食品
三、真菌和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真菌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其形态和构造也比细菌要复杂。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和部分霉菌;有些真菌为多细胞,如大多数霉菌和食用菌(见图4-2-8)。
(一) 霉菌的危害
(二) 黄曲霉毒素
(三) 其他霉菌毒素
(四)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案例分析:乙肝病毒与黄曲霉毒素B1 致癌大米 英国火鸡事件
四、寄生虫污染
(一) 寄生虫对食品的污染
(二) 防止寄生虫污染的措施
五、昆虫、螨类和有害动物的污染
【小结】讨论、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食品卫生与安全性
一、 食品卫生与安全性的概念
二、环境污染
三、食品污染
四、食源性疾病
食品的生物性污染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二、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三、真菌和真菌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四、寄生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