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古诗教学的一些思考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备受人们的喜爱。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使古诗教学切实成为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师就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诗的写作方法,积累诗的语言。

  一、初步感知和领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看到一首诗时,首先要求学生先大声地朗读,读准字音,根据以往对古诗的阅读积累读出一般诗应具有的节奏和韵律,这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所以初读是非常必要的。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就能基本理解诗词的题目了。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学生兴趣所致,又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辅助教材解题

  对作者的了解也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词所传达的诗人感情和心理。比如《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儿女,而是奋斗了毕生的统一华夏的志愿,从而把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这距离我们已有七、八百年,但如今读来,仍然催人泪下。试问,如果没有对诗人一生生活经历的了解,又何以体会出诗人临死仍然不能瞑目的爱国情怀呢?

  三、重读诗文,感悟诗意

  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不能懂的做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那就是孩子们都有许多的课外书,内容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如古诗的意思、诗人的感情都介绍得很详细,许多孩子都习惯了借助别人的理解,而很少自己动脑。这一点是应当老师的足够重视的。如果不看这些,学生也许能够理解得更好。另外,许多老师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在农村孩子中是施展不开的;或是以为这样做高年级的学生也许可以自己理解,低年级的则不能理解;甚至有人说白话文还理解不好,何况古诗呢……也正因为这许多的“有的”,学生开始变得没有了思想的空间,开始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开始变得失去了自我,彻底地变成了学习的傀儡。其实不然,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

  四、情感升华,领悟诗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对诗情的体味,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把自己当做诗人,设身处地地参与情感的交流,从而对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妨借助一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功能,创设了一个逼真的古诗情境,声情并茂、图文并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大的感染。其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把抽象的古诗文字化为生动、形象的外在表现,内化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引发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学生没有见过瀑布,只有插图,很难唤起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美感和热爱之情,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就能直观感受,有感而发。

  五、熟读成诵、拓展思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领悟诗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学生在体会了诗的情感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就是最好的形式。配上一段优美的旋律,读出内心的情感体验,那该是一副多么自然、纯真的画面,我相信那会是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音符。除了学,我们不妨让学生来亲自感受实践,说说,唱唱、画画、演演,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他形式将诗再现,说说自己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或经历,或是把诗词编成儿歌唱一唱,还可以拿出彩笔画一画,如《游园不值》,《鹅》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对古诗教学的一些思考。要想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还有待于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备受人们的喜爱。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古诗教学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使古诗教学切实成为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师就应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诗的写作方法,积累诗的语言。

  一、初步感知和领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看到一首诗时,首先要求学生先大声地朗读,读准字音,根据以往对古诗的阅读积累读出一般诗应具有的节奏和韵律,这有助于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所以初读是非常必要的。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有了简单的了解,那么就能基本理解诗词的题目了。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学生兴趣所致,又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辅助教材解题

  对作者的了解也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他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词所传达的诗人感情和心理。比如《示儿》这首诗。诗人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自己的妻子儿女,而是奋斗了毕生的统一华夏的志愿,从而把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虽然这距离我们已有七、八百年,但如今读来,仍然催人泪下。试问,如果没有对诗人一生生活经历的了解,又何以体会出诗人临死仍然不能瞑目的爱国情怀呢?

  三、重读诗文,感悟诗意

  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基础上,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不能懂的做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那就是孩子们都有许多的课外书,内容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如古诗的意思、诗人的感情都介绍得很详细,许多孩子都习惯了借助别人的理解,而很少自己动脑。这一点是应当老师的足够重视的。如果不看这些,学生也许能够理解得更好。另外,许多老师都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示怀疑,认为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在农村孩子中是施展不开的;或是以为这样做高年级的学生也许可以自己理解,低年级的则不能理解;甚至有人说白话文还理解不好,何况古诗呢……也正因为这许多的“有的”,学生开始变得没有了思想的空间,开始折断了想象的翅膀,开始变得失去了自我,彻底地变成了学习的傀儡。其实不然,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学习古诗也是如此。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

  四、情感升华,领悟诗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对诗情的体味,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把自己当做诗人,设身处地地参与情感的交流,从而对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不妨借助一些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功能,创设了一个逼真的古诗情境,声情并茂、图文并现,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大的感染。其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把抽象的古诗文字化为生动、形象的外在表现,内化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引发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学生没有见过瀑布,只有插图,很难唤起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美感和热爱之情,而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就能直观感受,有感而发。

  五、熟读成诵、拓展思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在领悟诗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学生在体会了诗的情感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联系在一起,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就是最好的形式。配上一段优美的旋律,读出内心的情感体验,那该是一副多么自然、纯真的画面,我相信那会是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音符。除了学,我们不妨让学生来亲自感受实践,说说,唱唱、画画、演演,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他形式将诗再现,说说自己有没有过同样的感受或经历,或是把诗词编成儿歌唱一唱,还可以拿出彩笔画一画,如《游园不值》,《鹅》等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只是我对古诗教学的一些思考。要想让这颗明珠更加璀璨,还有待于语文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研究。


相关文章

  • 关于农村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 近几年,每次在全县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统一测试前夕,我县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最为关心和头疼的测试内容之一就是有关古诗词会怎么考?考什么?还联名提议县教育局事先拟个考试提纲,提供并缩小有关古诗词的考试范围,以便有的放矢.因为几年来,我县在语文科学 ...查看


  •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 情感积极健康, 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 我们聚焦 ...查看


  •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仙桃市彭场中学 黄爱平 一.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 中国有历史悠久而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智慧的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同程 ...查看


  • 赠汪伦说课稿
  •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60人,男生28人,女生32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像戴洋.李睿诗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高项岚.潘吴靖等学生,学习上存在一定 ...查看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 六下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 一.加强选文的文学性,选文更多考虑名家名篇 1.文质兼美,这也是人教版历来各套教材选文一以贯之的标准. 2.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汉语表达比较纯正. 3.语言文字上有可以抓住的"点",能给学生提示一 ...查看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定稿)
  •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 作者姓名: 马 艳 霞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主考学校:_ 兰 州 大 学_____ 准考证号: [1**********]4 指导教师姓 ...查看


  • 如何写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 如何写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关于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0年试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是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 ...查看


  • 教育文章: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诗意"之美蕴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诗意"之美蕴 在多数人眼中,数学是枯燥的数字堆积,很难跟"诗"这样有意境的词联系起来.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讲过:"就数学本身来说,也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