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设计产业园凯瑞F、H座及凯瑞B座配套广场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应急预案
批准: 日期
审核: 日期:
编制: 日期
编制单位: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8月30日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应急预案
a、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是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性,结合本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根据本项目的16项重大危险源,可归纳为7类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1、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3、机械伤害;4、触电;5、坍塌;6、中毒;7火灾。
b、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对重点危险要采用“双控措施”,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检查监督,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制度,杜绝人为造成的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c、七大危险源的预防措施
1)预防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确定危险源后制定的预防措施。
(1)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空作业或临边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和安全技
术交底。
(2)施工人员进场后,分不同层次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班组)
(3)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空作业。
(4)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要搭设合理,牢固能起防护作用的脚手架、临边护栏,并挂安全网,防止高处作业人员或临边作业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
(5)所有的脚手架搭设或临边护栏能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除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收外,还要每周进行不少一次的检查工作,以保证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6)凡工作面或作业点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安全带或安全绳在使用前要检查清楚)安全带或安全绳必须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严禁不佩戴安全用具的进行高处作业,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2)预防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为保证员工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主管部门的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的预防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凡在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帽,并要正确佩戴。
(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每天在现场进行巡查,对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造成打击的部位进行落实整改,保证其安全稳定。
(4)对吊装作业除了必要的吊装指挥人员外,还要安排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5)施工过程中严禁抛掷作业(脚手架、护栏安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的安装拆除、建筑垃圾废料的处理)。
(6)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指挥工必须时刻注意被吊物品的状态、行驶路径及危险性,发生异常立即通知起重工停止操作,避免施工发生。
(7)作业前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8)作业前安全员、施工员、操作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空载运转,在确定无故障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3)预防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机械设备对作业人员伤害事故,制定的预防措施。
(1)所有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人员、安全员、施工员及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进场验收,经验收防护装置不全或有其他故障的应退回设备部门维修或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必须由项目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3)设备使用前必须对操作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工作,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操作。
(4)使用中必须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用电设备使用后电工必须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5)各种设备必须专人专机,特种设备必须由特种操作负责人对该设备每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解决,确保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4)预防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根据国家JGJ-2005的规定,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制定的预防措施
(1)用电设备、电缆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作业
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2)施工现场专用的PE保护接地的,PE线不得小于用电线路有效直径的1/2,同时要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3)必须有持有效合格证得电工,负责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及按拆。
(4)对新吊入得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检验测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5)电工每个月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进行巡查;每周对施工用电系统及漏电保护器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每天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处理。
(6)配电箱要安放在干燥、通风的场地,周围不得堆放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安装和使用必须按要求“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防止误操作事故。
(7)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8)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要接PE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2.5米;在潮湿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9)线路过路时应按规定架设或埋设,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0)使用移动电气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1)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5)预防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开挖基坑,支持模板及脚手架等出现坍塌事故,特定的防止措施。
(1)为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加强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照技术安全交底及操作规程施工。
(2)设备进场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将设备摆放在平整
结实的地面,基坑开挖后,要分层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待支护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3)余土、材料、设备不得放置在基坑开挖边缘3米范围以内,运土车辆要依照规定路线行驶,以防止基坑受外力引起基坑坍塌。
(4)基坑边缘要设置排水沟,以防雨水渗透基坑边缘,引起基坑坍塌事故。
(5)脚手架上的集中堆积施工材料及设备,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引起脚手架坍塌。
(6)脚手架搭设完成须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每周巡查,以防扣件松动引起脚手架坍塌。
(7)由于基坑开挖后土层较松,模板支持下要垫方木后5cm以上的木板,以避免腰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或较大沉降引起的支持模板坍塌。
6)预防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的预防措施。
(1)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的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保证通风良好。
(2)办公区域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3)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戴防护罩、口罩,穿戴好防护手套、脚盖、帆布工作服。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
(4)现场室内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进入施工场地禁止携带食物。
(6)乙炔、氧气、天然气等瓶装气体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7)预防火灾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用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动火报告制度,凡需动火的作业部位都要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现场要派专人监护。
(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5)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的材料仓库,应单独保管。
(6)对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选择要远离办公区域及火源存在的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9)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中毒要求。
(10)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d、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引起高处坠落的主要有汽车吊及基坑临边高空作业部位。
(1) 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要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① 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应立即进行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措施。
② 出现颅伤,必须维持呼吸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③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 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大医院治疗。
④ 发现脊椎受伤者,应及时在创伤处用消毒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⑤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 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⑥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者保持 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⑦ 对伤者在作简单抢救后,都应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2)物体打击事故易发部位及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引起起重伤害及物体打击的部位是通道口、各临边、交叉作业、脚手架的搭拆、汽车吊吊物等。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抢救的重点应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创伤性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伤害性质,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伤者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根据伤着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②出现颅胸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
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大医院治疗。
(4)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5)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3)机械伤害的应急措施
(1)机械伤害发生后,要立即停止运作机械,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出血性外伤,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避免失血过多造成人员生命危险。
(4)骨折性外伤,要冷静,要固定好骨折伤后,进行移动,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报、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导致伤员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4)触电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发生触事故的重点部位是旋喷桩机、锚索成孔机械的配电箱、操作箱、各种用电设备及接的临时用电等。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应急措施
① 当员工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来不及切断电源,应用绝缘体(干竹或干木等物)拨开电线、电器,使其与
触电者分离。
② 将触电的员工抬去安全的地方,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③ 对心跳停止的触电者,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4)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5)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5)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1)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就逐级上报应急预案指挥部。
(2)根据工程环境情况及地点不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事故的发展和蔓延。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内。
(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求救,以便争取时间,减少伤亡。
(4)物质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救援所需的物质和器械供应到现场。
(5)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或拍照等必要要的手续,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为事故查处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
(6)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6)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发生中毒的部位主要是食堂。
(2)应急措施:
当员工发生中毒时,要根据不同的中毒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抢救。
① 如中毒员工是从呼吸道吸入有害气体的,救人者切不能轻举妄动,首先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的通风,用气体探测仪探测,确认事故现场没有危险时,才去救人。如无法确定事故现场是否安全,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接警,同时要蔬导人员,围蔽封锁事故现场。
② 如员工是通过皮肤吸入而中毒的,要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
安全地方,脱去衣服,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如中毒物污染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五分钟。
③ 如中毒员工是从口摄入的,用舌压板或汤匙等刺激喉咙催吐,然后立即送医院抢救或打救护电话:120。
(3)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7)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
a、施工现场火灾易发生部位是生活区的宿舍、食堂及施工作业现场的油漆、油料堆放处等地。
b、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万一发生火灾,火灾发现人应立即示警通知施工 现场负责人,并立即使用办公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之火,项目部消防负责人接到报警后,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灭火,并安排人员疏散,转移贵重财物到安全地方,拨119电话报警,同时通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室。
2) 灭火时要根据燃烧物资和特点,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A、如发生木材等燃烧物质的火灾时,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ABC型)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进行灭火。 B、如遇电器设备火灾,应立即关闭电源,用窒息灭火法,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剂(ABC型或BC型)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
C、如遇油类火灾,用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严禁用水扑救。D、如遇贵重仪器设备、档案、文件着火,可用窒息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器直接喷射在燃烧物上,或用衣服、干麻袋等覆盖,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进行救。
西安工业设计产业园凯瑞F、H座及凯瑞B座配套广场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应急预案
批准: 日期
审核: 日期:
编制: 日期
编制单位: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5年8月30日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应急预案
a、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业是属于流动人员从事流动作业、工序复杂、危险因素较多的行业,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建筑行业的特性,结合本项目的建筑结构、类型、规模、高度、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根据本项目的16项重大危险源,可归纳为7类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1、高处坠落:2、物体打击;3、机械伤害;4、触电;5、坍塌;6、中毒;7火灾。
b、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1)对重点危险要采用“双控措施”,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方案,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检查监督,认真落实整改。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制度,杜绝人为造成的事故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增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源和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c、七大危险源的预防措施
1)预防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确定危险源后制定的预防措施。
(1)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空作业或临边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和安全技
术交底。
(2)施工人员进场后,分不同层次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班组)
(3)凡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空作业。
(4)为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要搭设合理,牢固能起防护作用的脚手架、临边护栏,并挂安全网,防止高处作业人员或临边作业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
(5)所有的脚手架搭设或临边护栏能起到真正的防护作用,除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和验收外,还要每周进行不少一次的检查工作,以保证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6)凡工作面或作业点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安全带或安全绳在使用前要检查清楚)安全带或安全绳必须遵循高挂低用的原则。严禁不佩戴安全用具的进行高处作业,防止坠落事故发生。
2)预防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为保证员工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及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各主管部门的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制定的预防措施
(1)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2)凡在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帽,并要正确佩戴。
(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每天在现场进行巡查,对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造成打击的部位进行落实整改,保证其安全稳定。
(4)对吊装作业除了必要的吊装指挥人员外,还要安排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5)施工过程中严禁抛掷作业(脚手架、护栏安装拆除施工、临时设施的安装拆除、建筑垃圾废料的处理)。
(6)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指挥工必须时刻注意被吊物品的状态、行驶路径及危险性,发生异常立即通知起重工停止操作,避免施工发生。
(7)作业前项目负责人一定要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使作业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状态及要点,避免事故发生。
(8)作业前安全员、施工员、操作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空载运转,在确定无故障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3)预防机械伤害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机械设备对作业人员伤害事故,制定的预防措施。
(1)所有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人员、安全员、施工员及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进场验收,经验收防护装置不全或有其他故障的应退回设备部门维修或安装。
(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必须由项目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使用。
(3)设备使用前必须对操作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工作,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操作。
(4)使用中必须对设备进行保养检查,用电设备使用后电工必须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5)各种设备必须专人专机,特种设备必须由特种操作负责人对该设备每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处理解决,确保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4)预防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根据国家JGJ-2005的规定,为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现场施工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制定的预防措施
(1)用电设备、电缆安装作业前,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作业
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
(2)施工现场专用的PE保护接地的,PE线不得小于用电线路有效直径的1/2,同时要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3)必须有持有效合格证得电工,负责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及按拆。
(4)对新吊入得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检验测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5)电工每个月对施工现场用电设备进行巡查;每周对施工用电系统及漏电保护器进行全面的系统检查;每天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处理。
(6)配电箱要安放在干燥、通风的场地,周围不得堆放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安装和使用必须按要求“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设备,防止误操作事故。
(7)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8)照明专用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要接PE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低于2.5米;在潮湿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9)线路过路时应按规定架设或埋设,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0)使用移动电气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1)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5)预防坍塌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防止开挖基坑,支持模板及脚手架等出现坍塌事故,特定的防止措施。
(1)为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加强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照技术安全交底及操作规程施工。
(2)设备进场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将设备摆放在平整
结实的地面,基坑开挖后,要分层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待支护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3)余土、材料、设备不得放置在基坑开挖边缘3米范围以内,运土车辆要依照规定路线行驶,以防止基坑受外力引起基坑坍塌。
(4)基坑边缘要设置排水沟,以防雨水渗透基坑边缘,引起基坑坍塌事故。
(5)脚手架上的集中堆积施工材料及设备,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引起脚手架坍塌。
(6)脚手架搭设完成须由项目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每周巡查,以防扣件松动引起脚手架坍塌。
(7)由于基坑开挖后土层较松,模板支持下要垫方木后5cm以上的木板,以避免腰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或较大沉降引起的支持模板坍塌。
6)预防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现场中毒事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的预防措施。
(1)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的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保证通风良好。
(2)办公区域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3)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戴防护罩、口罩,穿戴好防护手套、脚盖、帆布工作服。采用低尘少害的焊条。
(4)现场室内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进入施工场地禁止携带食物。
(6)乙炔、氧气、天然气等瓶装气体必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7)预防火灾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用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3)建立动火报告制度,凡需动火的作业部位都要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现场要派专人监护。
(4)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5)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的材料仓库,应单独保管。
(6)对易燃易爆物品仓库选择要远离办公区域及火源存在的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9)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中毒要求。
(10)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d、七种危险事故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引起高处坠落的主要有汽车吊及基坑临边高空作业部位。
(1) 应急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要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然后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① 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应立即进行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等措施。
② 出现颅伤,必须维持呼吸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③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 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大医院治疗。
④ 发现脊椎受伤者,应及时在创伤处用消毒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⑤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 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⑥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者保持 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⑦ 对伤者在作简单抢救后,都应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
2)物体打击事故易发部位及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引起起重伤害及物体打击的部位是通道口、各临边、交叉作业、脚手架的搭拆、汽车吊吊物等。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抢救的重点应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创伤性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伤害性质,如伤者处于休克状态,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伤者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根据伤着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②出现颅胸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
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包扎后,及时送就近的大医院治疗。
(4)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5)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3)机械伤害的应急措施
(1)机械伤害发生后,要立即停止运作机械,并根据伤害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出血性外伤,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避免失血过多造成人员生命危险。
(4)骨折性外伤,要冷静,要固定好骨折伤后,进行移动,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5)脊椎骨折伤员要使伤者静卧,严禁采用报、拉、抬腿等方法处理,以防脊椎受伤,导致伤员瘫痪。
(6)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7)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4)触电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发生触事故的重点部位是旋喷桩机、锚索成孔机械的配电箱、操作箱、各种用电设备及接的临时用电等。
(2)及时上报到项目预案指挥部,伤重者拨打120或用专车送到就近的医院
(3)应急措施
① 当员工发生触电事故时,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来不及切断电源,应用绝缘体(干竹或干木等物)拨开电线、电器,使其与
触电者分离。
② 将触电的员工抬去安全的地方,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③ 对心跳停止的触电者,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4)对事故现场要注意保护,并以便调查组调查。
(5)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调查组处理,并做好伤员及家属的善后
5)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1)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立即赶往出事地点,积极采取对伤员的救护,同时就逐级上报应急预案指挥部。
(2)根据工程环境情况及地点不同,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事故的发展和蔓延。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内。
(3)在抢救伤员的同时,及时拨打120急救求救,以便争取时间,减少伤亡。
(4)物质供应人员应及时将救援所需的物质和器械供应到现场。
(5)对事故现场采取保护或拍照等必要要的手续,留存重要痕迹物证等,以为事故查处提供完整可靠的依据。
(6)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6)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容易发生中毒的部位主要是食堂。
(2)应急措施:
当员工发生中毒时,要根据不同的中毒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抢救。
① 如中毒员工是从呼吸道吸入有害气体的,救人者切不能轻举妄动,首先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的通风,用气体探测仪探测,确认事故现场没有危险时,才去救人。如无法确定事故现场是否安全,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并接警,同时要蔬导人员,围蔽封锁事故现场。
② 如员工是通过皮肤吸入而中毒的,要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
安全地方,脱去衣服,用大量的水冲洗皮肤。如中毒物污染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五分钟。
③ 如中毒员工是从口摄入的,用舌压板或汤匙等刺激喉咙催吐,然后立即送医院抢救或打救护电话:120。
(3)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处理,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7)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
a、施工现场火灾易发生部位是生活区的宿舍、食堂及施工作业现场的油漆、油料堆放处等地。
b、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万一发生火灾,火灾发现人应立即示警通知施工 现场负责人,并立即使用办公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扑灭初起之火,项目部消防负责人接到报警后,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灭火,并安排人员疏散,转移贵重财物到安全地方,拨119电话报警,同时通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室。
2) 灭火时要根据燃烧物资和特点,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A、如发生木材等燃烧物质的火灾时,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ABC型)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进行灭火。 B、如遇电器设备火灾,应立即关闭电源,用窒息灭火法,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剂(ABC型或BC型)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
C、如遇油类火灾,用泡沫灭火剂或干粉灭火剂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阻止与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严禁用水扑救。D、如遇贵重仪器设备、档案、文件着火,可用窒息灭火方法,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器直接喷射在燃烧物上,或用衣服、干麻袋等覆盖,中断燃烧,达到灭火的效果,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进行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