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集备

《寡人之于国也》集体备课记录

学校名称:东港市第三中学

备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授课教材:人教版必修三

备课内容:《寡人之于国也》

备课日期:2009年10月24日第七、八节课

学科及组别:高一语文备课组

参与备课领导:梁淑波

参与备课人员:石远琴 李晓荣 于忠滨 温长军 于春霞 张 羽 谭世珺 马锡永 徐青松 张晓娜 王秀丽 邵克昱

主 持 人:温长军

主讲教师:邵克昱

记 录 人:张 羽

温长军:各位老师,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现在开始。今天的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一、请本周主备课人邵克昱老师说课。二、对邵克昱老师提供的主备课教案《寡人之于国也》展开集体研讨,以便各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三、布置下周主备课任务。

俗话说“教无定法”,统一的教案虽然经过研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根据我们教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一些个性化的处理,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些思考还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充实我们的教案。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议程,对《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进行研讨,先请主备课人邵克昱老师说说《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设计。

邵克昱:各位老师,首先我先谈谈对这个教材的解读,

一、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了解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本文的特点,应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2、掌握“熟、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是„„

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及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本文系诸子散文,时间跨度大,学生较少接触论辩式议论文,因此,重点“3”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想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课前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课题的环节。之所以布置预习的课题,是因为作业提纲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

③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孟子,导入课文:

让学生课前讲话,介绍孟子 (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组的学生注意找他们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带着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两个问题是:第一,这

篇课文记载了谁和谁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讨论的?第二,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通过以上三个小步骤,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使学生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明确课文是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展开的一次讨论,通过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三个语句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为下文的进一步亮点探讨铺好道路。

(三)齐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

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1-2节,第二组负责3节,第三组负责4-5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2、掌握重要实词(点上突破)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⑤数罟 ⑥数之以桑 ⑦衣帛 ⑧养生丧死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⑩王无罪岁 这一步可分组展开竞赛,提高课堂效率。

这一个环节的设置,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深入分析,亮点探究

1、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设置如下这些问题:

①第1小节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疑问?

(明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他认为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有哪些具体做法?(明确:移民移粟) ③第2—4节中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一小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掌握文的大概内容。

2、设置探究课题:

探究学习一: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这个题目的设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前的预习中,我估计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再说,为什么人民可以移来移去,毫无户籍限制呢?

这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五)总结归纳: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篇课文。

2.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文中下列位置,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就是我对于这篇课文的不成熟的设计,肯定有很多疏漏,希望大家帮助补充。

温长军:我认为可以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探究讨论,然后总结归纳一下。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李晓荣:可以设置一个探究题。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张晓娜: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

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石远琴: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王秀丽:

(1)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2)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谭世珺:《寡人之于国也》与《劝学》相对短而浅,却列为精读篇目,其后相对较繁难的《过秦论》《师说》要让学生自读,并且第三单元定位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而不是议论文,所以我想将教学定位为“鉴赏”而不是“分析”,因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鉴古也是为了知今,与古人精神相遇应是鉴赏的落脚点。孟子其文的尺幅兴波,精神的烛照千古,保证了鉴赏活动与读法指导的相得相融,人文经典与时代脉搏的宏音共振,再加上从导入到结语都注重文学性与逻辑性并重,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思想美,熟习文言读法,提高语文素养,有兴趣也有底气来面对以后的自主学习。

于忠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思考题:孟子主张“仁政”思想,论辩技巧又十分高超,为何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各个诸侯国国君的采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推行仁政,反对战争。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论辩技巧十分高超。但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因此得不到采纳。

下周请谭世珺老师主备第三单元的第2课《劝学》一课,要求在下周一之前把教案拿出来。

我们今天主备课活动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寡人之于国也》集体备课记录

学校名称:东港市第三中学

备课地点:高一语文办公室

授课教材:人教版必修三

备课内容:《寡人之于国也》

备课日期:2009年10月24日第七、八节课

学科及组别:高一语文备课组

参与备课领导:梁淑波

参与备课人员:石远琴 李晓荣 于忠滨 温长军 于春霞 张 羽 谭世珺 马锡永 徐青松 张晓娜 王秀丽 邵克昱

主 持 人:温长军

主讲教师:邵克昱

记 录 人:张 羽

温长军:各位老师,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现在开始。今天的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一、请本周主备课人邵克昱老师说课。二、对邵克昱老师提供的主备课教案《寡人之于国也》展开集体研讨,以便各人形成个性化的教案。三、布置下周主备课任务。

俗话说“教无定法”,统一的教案虽然经过研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根据我们教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做一些个性化的处理,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些思考还要及时地把它们记下来,充实我们的教案。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议程,对《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进行研讨,先请主备课人邵克昱老师说说《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设计。

邵克昱:各位老师,首先我先谈谈对这个教材的解读,

一、教材分析:

《寡人之于国也》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了解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本文安排在单元的第二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本文的特点,应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学习孟子“仁政”的思想;2、掌握“熟、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了解“或„„或„„”“是„„

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及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本文系诸子散文,时间跨度大,学生较少接触论辩式议论文,因此,重点“3”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把疏通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可交给学生,而课文的思想内容则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可以结合对文章细节的分析。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想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诵读教学法 包括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多读多练,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课前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艰深,为此,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资料交流和亮点探究课题的环节。之所以布置预习的课题,是因为作业提纲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它的好处在于为学生提供解读课文的思路,明确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作业预习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题去收集、筛选有关的资料,能够结合背景资料、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

③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式课堂讨论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古今互动,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又应注入新的生命,“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即古今对读,合理延伸。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孟子,导入课文:

让学生课前讲话,介绍孟子 (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组学生齐读,其他组的学生注意找他们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带着两个问题去朗读课文,两个问题是:第一,这

篇课文记载了谁和谁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讨论的?第二,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通过以上三个小步骤,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使学生整体上对文章有所了解,明确课文是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展开的一次讨论,通过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三个语句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为下文的进一步亮点探讨铺好道路。

(三)齐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难句举释(面上展开)

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负责1-2节,第二组负责3节,第三组负责4-5节。结合注释分组翻译,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2、掌握重要实词(点上突破)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⑤数罟 ⑥数之以桑 ⑦衣帛 ⑧养生丧死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⑩王无罪岁 这一步可分组展开竞赛,提高课堂效率。

这一个环节的设置,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深入分析,亮点探究

1、通过一系列点拨式提问,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设置如下这些问题:

①第1小节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疑问?

(明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他认为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有哪些具体做法?(明确:移民移粟) ③第2—4节中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④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涕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这一小步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进一步理清思路,掌握文的大概内容。

2、设置探究课题:

探究学习一: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

扩展思维: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这个题目的设置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前的预习中,我估计很多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来?假如以现代的人口观念来看,世界人口爆满,各国粮食都发生问题,普遍在推行家庭计划,哪里怕人家的人口不少,而自己的人口不多呢?再说,为什么人民可以移来移去,毫无户籍限制呢?

这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先了解战国的时代文化背景。战国的诸侯各国,虽然不同于西方的封建制度,但人民、领土、政权,都是诸侯们的私有财产,自然领土越广,人民越多,实力、权势越大,在国际间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称雄称霸。由于那时还没有国籍制度,也没有移民限制,更没有护照的办法,老百姓可以比较自由迁徙,哪一个国家富强,可以过更好的生活,就可以搬到哪一个国家,作他的国民。而在战国当时,天下——全中国的人民,只不过几千万人而已,真正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兵员和劳动力匮乏。这一分析之下,就知道当时梁惠王对孟子提出这个问题来,是有他的道理的。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通过这道探究题,希望学生更好的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历史事件。

(五)总结归纳: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篇课文。

2.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文中下列位置,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就是我对于这篇课文的不成熟的设计,肯定有很多疏漏,希望大家帮助补充。

温长军:我认为可以对文章的艺术特色让学生探究讨论,然后总结归纳一下。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李晓荣:可以设置一个探究题。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习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设置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孟子的论辩特色,也加深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张晓娜: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

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石远琴: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王秀丽:

(1)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2)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谭世珺:《寡人之于国也》与《劝学》相对短而浅,却列为精读篇目,其后相对较繁难的《过秦论》《师说》要让学生自读,并且第三单元定位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而不是议论文,所以我想将教学定位为“鉴赏”而不是“分析”,因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鉴古也是为了知今,与古人精神相遇应是鉴赏的落脚点。孟子其文的尺幅兴波,精神的烛照千古,保证了鉴赏活动与读法指导的相得相融,人文经典与时代脉搏的宏音共振,再加上从导入到结语都注重文学性与逻辑性并重,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思想美,熟习文言读法,提高语文素养,有兴趣也有底气来面对以后的自主学习。

于忠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思考题:孟子主张“仁政”思想,论辩技巧又十分高超,为何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各个诸侯国国君的采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推行仁政,反对战争。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他的论辩技巧十分高超。但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因此得不到采纳。

下周请谭世珺老师主备第三单元的第2课《劝学》一课,要求在下周一之前把教案拿出来。

我们今天主备课活动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 13.蜀道难(背诵全文)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 ...查看


  • 高一语文月考
  • 高一语文月考 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江渚(zhǔ) 一椽 (chuán) 颤 (zhàn)动 横槊(shuò)赋诗 .... B.玉玦(jué) 猗(yī)郁 煤屑(xuâ)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六单元测试卷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列词语注音或补充完整. 分外( ) 济慈 ( ) 喑哑( ) 丝缕( ) 闪烁( ) 颤抖( ) ...... 留滞( ) 栖息( ) 舴艋( ) 性行淑均( ) 休祲降天(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 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 ...查看


  •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赤壁赋]
  • 赤壁赋 学习目标 1.掌握第四段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了解"客"悲的原因. 3.背诵第三段. 探究与合作 一.落实重点字词并翻译画线句子. 1.客亦知夫( )水与月乎? . 2.逝者( )如斯( ),而未尝往( ...查看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
  • 1.作者简介 李商隐(813-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奚生,河南人.年轻时以文才受令狐楚赏识,推荐中进士,但他却娶令狐楚政敌王茂元之女.令狐楚之子后当了宰相,李商隐从此被压抑得抬不起头.因此其诗忧郁感伤,常慨叹个人的沦落和世运的衰微 ...查看


  • 8.寡人之于国也
  • <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主备人:席清秀 审核:高一语文组 时间:2013-3-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 ...查看


  • 职高语文试卷(含答案)[1]
  • 2013年(上)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揩(kāi)油 痉(jīng)挛 笑靥(yâ) 物阜(fù)民安 .... B.泥(ní)古 ...查看


  • 2016级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 兴隆中学高2016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斑斓(l án ) 璀璨(cu ǐ c àn ) 云翳(y í) 席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