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一、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各级管理人员间的横向、纵向多维度考察、沟通,增进管理人员与上级主管领导间的相互了解;

二、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目标导向,促使管理人员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促进优秀管理人员脱颖而出。

第二条原则

一、“业绩导向,全面考核”的原则,坚持以业绩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但不惟业绩,兼顾全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强制分布,末位淘汰”的原则,必须根据考核的标准,科学、有效的对管理人员进行区分,对综合考评落后的管理人员进行末位淘汰处理,优胜劣汰,保持队伍的活力;

三、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与奖励、人员晋升、培训等决策挂钩,保持考核的权威性,同时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部的全体基层管理人员,包含主操、班长、值班经理。

第四条考核主体组织架构

为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成立以生产部经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小组,以对绩效考核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平衡。主任:生产部经理副主任:生产部副经理

成员:电池分部经理、组件分部经理

第二章

第五条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体系综述

组件分部与电池分部严格按照部门年初制订的年度生产指标与管理目标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将生产指标和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生产序列,加强各工段的目标管理和实施,以保障生产部整体生产指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考核内容

一、绩效考核主要包括:①硬性工作成效;②软性综合素质表现

二、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即岗位绩效考核)是对管理人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定量考核,考核注重是结果,即检查管理人员是否完成工作目标;

三、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内容,不仅包含单/多晶成品率、单/多晶A 品率、碎片率、报废率、产量、人均工效,还应将6S 、TPM 、人员离职率、生产安全等现场管理目标纳入考核范围,同时生产部各分部应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及时对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考核结果切实有效;

四、软性综合素质表现考核,是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定性评价,评价注重的是过程,即评价管理过程中被评价者的价值观、行为表现、管理能力、工作能力等,软性综合素质表现考核采取360°调查评价方式,评价权重分配:上级50%,平级20%,下级30%;采用考核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对管理人员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

第七条绩效考核的周期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每月进行。主操、班长绩效考核每季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值班经理绩效考核每半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第八条绩效考核成绩的构成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由硬性工作成效和软性综合素质表现两部分组成,按70%:30%的权重加权计算,即管理人员考核成绩=管理人员硬性工作成效(即岗位绩效考核,权重70%)+管理人员软性综合素质表现(权重30%)。一、电池分部“硬性工作成效”构成

二、组件分部“硬性工作成效”构成

考核对象

考核项破片率

班长&值班经理

层压后不良人均工效人均工效

班长&值班经理

层压不良缺胶率EVA 残胶率人均工效

班长&值班经理

全检不良率EL 测试不良率

TPM 6S

班长&值班经理

人员离职率公司级安全检查

报废组件

1第一名加1分超出3%,2分/人1分/一个问题点

2分/次权重35%35%30%30%40%15%15%30%35%35%

待定

以推进办检查排名为准根据离职数据统计依据公司检查结果统一按照部门考核数据为准统一按照部门考核数据为准

备注

第九条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档

一、每月底将每周考核分数平均即月度考核分数,并以此确定管理人员的月度绩效成绩;二、生产部各基层管理人员绩效排名严格按照每月绩效成绩实行硬性分布;

个人绩效等级绩效分值

A >95

B 91-95

C 86-90

D

注:排名最后1名管理人员分值

第十条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考核结果与薪资收入并轨,与考核对象的职位挂钩。

一、各岗位管理人员每月绩效考核体现于绩效奖金,每个考核周期绩效考核体现于计件系数;二、各岗位管理人员每月绩效奖罚按以下表中系数确定;

绩效等级

管理岗位值班经理班长

30002000

20001000

00

-1000-500

三、每月对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在给予绩效奖金嘉奖的同时,全部门范围内通报表扬;四、每月对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在给予绩效薪金处罚的同时,全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五、针对班长,每个考核周期(三个月),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上浮0.08,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降低0.08;针对值班经理,每个考核周期(半年),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上浮0.12,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降低012;六、针对值班经理,月度绩效考核等级为B 级,且生产指标达到部门指标要求,部门根据其具体工作表现,适当给予绩效奖金嘉奖;

七、连续两个考核周期绩效等级均为B 级以上(包含)的管理人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实施外派培训、轮岗培训等激励方式;

八、连续三个考核周期绩效等级均为D 级的管理人员,自动降职一级,特殊情况酌情考虑换岗、淘汰、辞退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九、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金单月结算,不予累积加减;

十、班长的计件系数按考核周期(三个月)结算,累积加减,但累积系数不得高于该管理岗位的最高津贴(值班经理级系数),同时当该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不足以绩效处罚(即计件系数低于下一级管理岗位的计件系数)时,自动降职一级。如某班长原计件系数为1.4,三个考核周期(非连续)绩效等级均为D 级,每月降0.08,多次累计处罚后该班长计件系数为1.16,低于主操的最高计件系数,此时该班长自动降为主操,依此类推(此例未考虑该班长在考核期间有绩效等级为A 的情况);

十一、值班经理的基本工资按考核周期(半年)结算,累积加减,但计件系数不得高于该管理岗位的计件系数上限(待定),同时当该值班经理的计件系数低于该岗位的计件系数下限时,自动降职一级。如某值班经理计件系数为1.6,三个考核周期(非连续)绩效等级均为D 级,每月降0.12,多次累计处罚后该值班经理计件系数为1.36,低于该岗位的计件系数下限,此时

该值班经理自动降为班长,依此类推(此例未考虑该值班经理在考核期间有绩效等级为A 的情况);

十一、管理人员单月绩效考核成绩存档,每年度累积8次以上(包含)绩效等级为B 级以上(包含)的管理人员激励方式,按第七条进行;每年度累积6次(包含)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处罚方式,按第八条进行;

十二、以上所有绩效排名及奖惩标准必须以部门指标完成情况为基准,若出现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生产指标不达标或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生产指标优于部门指标的情况,考核主体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均衡奖罚,保证考核结果公平有效。

十三、班组连续3个月人员离职率排名倒数第1管理人员,降职一级即值班经理降职为班长、班长降职为主操。第十一条等级限制

一、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列入A 级:①受过公司通报批评者,②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

二、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列入A 级和B 级:①考核过程中,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管理人员,考核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换岗、淘汰、辞退等方式进行处理;②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三、新加入的管理人员不足1个月不予参加绩效考核,中途离职或解聘的管理人员不参加季度及年度绩效考核。

第十二条相关事项说明

(一)每月绩效考核结束后,组织开展绩效沟通会,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二)被考核者有权利了解考核的成绩,如对考核结果不服,可以按部门内部信息反馈程序进行申诉。考核申诉有效期为每月绩效考核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之内;

(三)申诉受理,考核主体接到员工绩效考核申诉后,生产分部经理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考核主体与被考评人共同协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一、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各级管理人员间的横向、纵向多维度考察、沟通,增进管理人员与上级主管领导间的相互了解;

二、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目标导向,促使管理人员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强化管理人员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促进优秀管理人员脱颖而出。

第二条原则

一、“业绩导向,全面考核”的原则,坚持以业绩为导向进行绩效考核,但不惟业绩,兼顾全面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强制分布,末位淘汰”的原则,必须根据考核的标准,科学、有效的对管理人员进行区分,对综合考评落后的管理人员进行末位淘汰处理,优胜劣汰,保持队伍的活力;

三、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与奖励、人员晋升、培训等决策挂钩,保持考核的权威性,同时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部的全体基层管理人员,包含主操、班长、值班经理。

第四条考核主体组织架构

为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成立以生产部经理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小组,以对绩效考核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平衡。主任:生产部经理副主任:生产部副经理

成员:电池分部经理、组件分部经理

第二章

第五条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体系综述

组件分部与电池分部严格按照部门年初制订的年度生产指标与管理目标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将生产指标和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生产序列,加强各工段的目标管理和实施,以保障生产部整体生产指标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考核内容

一、绩效考核主要包括:①硬性工作成效;②软性综合素质表现

二、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即岗位绩效考核)是对管理人员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定量考核,考核注重是结果,即检查管理人员是否完成工作目标;

三、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内容,不仅包含单/多晶成品率、单/多晶A 品率、碎片率、报废率、产量、人均工效,还应将6S 、TPM 、人员离职率、生产安全等现场管理目标纳入考核范围,同时生产部各分部应根据实际生产状况及时对硬性工作成效考核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确保考核结果切实有效;

四、软性综合素质表现考核,是对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定性评价,评价注重的是过程,即评价管理过程中被评价者的价值观、行为表现、管理能力、工作能力等,软性综合素质表现考核采取360°调查评价方式,评价权重分配:上级50%,平级20%,下级30%;采用考核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对管理人员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

第七条绩效考核的周期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每月进行。主操、班长绩效考核每季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值班经理绩效考核每半年为一个考核周期。

第八条绩效考核成绩的构成

生产部基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成绩由硬性工作成效和软性综合素质表现两部分组成,按70%:30%的权重加权计算,即管理人员考核成绩=管理人员硬性工作成效(即岗位绩效考核,权重70%)+管理人员软性综合素质表现(权重30%)。一、电池分部“硬性工作成效”构成

二、组件分部“硬性工作成效”构成

考核对象

考核项破片率

班长&值班经理

层压后不良人均工效人均工效

班长&值班经理

层压不良缺胶率EVA 残胶率人均工效

班长&值班经理

全检不良率EL 测试不良率

TPM 6S

班长&值班经理

人员离职率公司级安全检查

报废组件

1第一名加1分超出3%,2分/人1分/一个问题点

2分/次权重35%35%30%30%40%15%15%30%35%35%

待定

以推进办检查排名为准根据离职数据统计依据公司检查结果统一按照部门考核数据为准统一按照部门考核数据为准

备注

第九条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档

一、每月底将每周考核分数平均即月度考核分数,并以此确定管理人员的月度绩效成绩;二、生产部各基层管理人员绩效排名严格按照每月绩效成绩实行硬性分布;

个人绩效等级绩效分值

A >95

B 91-95

C 86-90

D

注:排名最后1名管理人员分值

第十条考核结果运用

考核的目的是改进绩效、推进工作、提高效率。考核结果与薪资收入并轨,与考核对象的职位挂钩。

一、各岗位管理人员每月绩效考核体现于绩效奖金,每个考核周期绩效考核体现于计件系数;二、各岗位管理人员每月绩效奖罚按以下表中系数确定;

绩效等级

管理岗位值班经理班长

30002000

20001000

00

-1000-500

三、每月对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在给予绩效奖金嘉奖的同时,全部门范围内通报表扬;四、每月对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在给予绩效薪金处罚的同时,全部门范围内进行公示;五、针对班长,每个考核周期(三个月),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上浮0.08,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降低0.08;针对值班经理,每个考核周期(半年),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上浮0.12,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计件系数降低012;六、针对值班经理,月度绩效考核等级为B 级,且生产指标达到部门指标要求,部门根据其具体工作表现,适当给予绩效奖金嘉奖;

七、连续两个考核周期绩效等级均为B 级以上(包含)的管理人员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实施外派培训、轮岗培训等激励方式;

八、连续三个考核周期绩效等级均为D 级的管理人员,自动降职一级,特殊情况酌情考虑换岗、淘汰、辞退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九、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金单月结算,不予累积加减;

十、班长的计件系数按考核周期(三个月)结算,累积加减,但累积系数不得高于该管理岗位的最高津贴(值班经理级系数),同时当该管理人员计件系数不足以绩效处罚(即计件系数低于下一级管理岗位的计件系数)时,自动降职一级。如某班长原计件系数为1.4,三个考核周期(非连续)绩效等级均为D 级,每月降0.08,多次累计处罚后该班长计件系数为1.16,低于主操的最高计件系数,此时该班长自动降为主操,依此类推(此例未考虑该班长在考核期间有绩效等级为A 的情况);

十一、值班经理的基本工资按考核周期(半年)结算,累积加减,但计件系数不得高于该管理岗位的计件系数上限(待定),同时当该值班经理的计件系数低于该岗位的计件系数下限时,自动降职一级。如某值班经理计件系数为1.6,三个考核周期(非连续)绩效等级均为D 级,每月降0.12,多次累计处罚后该值班经理计件系数为1.36,低于该岗位的计件系数下限,此时

该值班经理自动降为班长,依此类推(此例未考虑该值班经理在考核期间有绩效等级为A 的情况);

十一、管理人员单月绩效考核成绩存档,每年度累积8次以上(包含)绩效等级为B 级以上(包含)的管理人员激励方式,按第七条进行;每年度累积6次(包含)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处罚方式,按第八条进行;

十二、以上所有绩效排名及奖惩标准必须以部门指标完成情况为基准,若出现绩效等级为A 级的管理人员生产指标不达标或绩效等级为D 级的管理人员生产指标优于部门指标的情况,考核主体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均衡奖罚,保证考核结果公平有效。

十三、班组连续3个月人员离职率排名倒数第1管理人员,降职一级即值班经理降职为班长、班长降职为主操。第十一条等级限制

一、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列入A 级:①受过公司通报批评者,②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

二、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列入A 级和B 级:①考核过程中,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管理人员,考核主体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换岗、淘汰、辞退等方式进行处理;②因工作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三、新加入的管理人员不足1个月不予参加绩效考核,中途离职或解聘的管理人员不参加季度及年度绩效考核。

第十二条相关事项说明

(一)每月绩效考核结束后,组织开展绩效沟通会,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二)被考核者有权利了解考核的成绩,如对考核结果不服,可以按部门内部信息反馈程序进行申诉。考核申诉有效期为每月绩效考核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之内;

(三)申诉受理,考核主体接到员工绩效考核申诉后,生产分部经理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考核主体与被考评人共同协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相关文章

  • 浅析事业单位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
  • 摘 要:综合绩效考核工作一直是事业单位的一大难点,如何使综合绩效考核制度更加适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从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现状入手,寻求改善方案,也能给其他事业单位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改进工作提供些许启示. ...查看


  • 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 陕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为推进公司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规范项目管理行为,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施工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工程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时间 每年度考核期末至第二年 ...查看


  • 生产部薪资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2014.01)
  • 生产中心薪资分配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体现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调动生产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造性,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生产薪资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激励各车 ...查看


  • 三基工作建设内容
  • 大庆油田三基工作建设工作方案 大庆油田创业集团 2011年12月 创新基层建设 基层建设工作创新,就是通过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班组建设.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班子的领导能力.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共同完成 ...查看


  • 山东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鲁政办发[2010]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 ...查看


  • 行政部工作计划 1
  • 篇一:集团行政部2015年度工作计划 集团行政部2015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集团 2014 年度的实际经营情况和集团现有的组织构架管理体系下, 集团行政部对 2015 年度工作计划是针对,集团后勤.外联.安全保障等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 ...查看


  • 质检部基层班组建设方案
  • 质检部班组建设的认识及实施方案 班组建设的认识: 1.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的组成细胞,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企业的各项运营生产工作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各项任务都要依靠班组去完成.所以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 ...查看


  • 2013年绩效考核总结报告
  • 伊犁新天地农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2012年年度高中层绩效考核工作报告 (绩效面谈后最终报告) 伊犁祥睿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六月十日 2012年年度高中层绩效考核工作报告 目 录 敬 启 者 第一部分 绩效考核业 ...查看


  • 2010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
  • 江西省玉山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17°52′至118°25′和北纬28°30′至28°59′之间,东界浙江省开化.常山.江山三县,南接广丰,西南邻信州区,北毗德兴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