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F

金融与经济2009.10

INANCEANDECONOMY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胡少华,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830

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浩特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09)10-0036-04

胡少华(1966-),男,湖南衡阳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电子支付等,现供职于中国

200135);王晓玲(1962-),女,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呼和

0100101)

一、关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史库森(MarkSkousen)把西方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的信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场经济,这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二个层次是怀疑主义,摇摆不定,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干预主义经济学;第三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非常信仰,但是,也认为,必要的时候,政府应该介入市场,这是芝加哥学派。如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就认为,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让经济走出低谷;第四个层次是对市场坚定不移,完全信仰,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经济的坚定信念源于他们对市场本质的深刻理解。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市场是一个无数个经济个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不断收集、加工分散信息并作出有目的的行动决策的动态过程,市场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假设那样是一种均衡状态,决策者有完全的信息。正是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使得自由市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惟一有效率的体制,政府对市场过程的任何人为干预都会扭曲价格信号,导致无效率。

奥地利学派的创立者是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

1840-1921),他在19世纪后期任教于维也纳大学,讲授

经济学。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anMises,1881-

1973)是奥地利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他把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带入20世纪,被认为是现代奥地利学派之父。米塞斯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因对计划经济不可调和的攻击而闻名于世。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弗里德希·哈耶克(FriedrichA.Hayek,1899-1992),他是米塞斯最有名的学生。哈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其1931年出版的《价格与生产》一书。基于米塞斯早期理论,哈耶克在这本书中解释了大萧条,完成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对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因为经济活动由不同生产阶段组成而不是单一产品的生产,货币由不同的人持有;当中央银行人为地增加货币供给,或人为地使货币利率低于市场自然利率时,必然诱导企业家将资源错误地分配于资本品的生产,人为地扰乱经济自身的结构,引起繁荣,但这种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当货币停止增长或利率回归到自然利率水平时,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就成群结队地出现,繁荣破灭,萧条开

36

JRYJJ

始。1974年,哈耶克因这一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20世纪经济学中三个方面的突出贡献(资本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企业家精神和动态市场调整理论及社会经济理论)却被主流经济学丢失了。“二战”之后,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了。

尽管奥地利学派游离于当今主流经济学之外,但自

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特别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发生了重要影响。一些流行的教科书也开始介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同芝加哥学派一起,奥地利学派对20世纪后半期自由市场理念在全世界的复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分析视角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自由放任,而正是因为政府对市场进行了不恰当的干预。我们可以利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的信贷扩张。过去的十年被称为“黄金十年”,美国是世界上安全和有投资价值的地方,大量的资金流入。同时,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国人很容易获得贷款。为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一度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纷纷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促使银行扩大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也就是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以赚取更高的利息收入。因此,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泡沫日益膨胀。2003年至2004年间,美国联邦储备利率维持在1.0~2.3%之间,许多银行推出利率1%贷款计划。这些低利率政策的背后,有美国政府干预的影子。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采取了低利率政策。美国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鼓励商业银行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对投资银行发行的所谓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进行严格的监管。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大量发行新的货币,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新的货币流入信贷市场并降低了信贷利率,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了。当信贷资金容易获得时,商人(企业)就会对“更为长期的生产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过程”进行投资,特别是那些“高级生产领域”,如房地产业。总之,商人(企业)受到银行信贷膨胀的误导,对高级的资本商品进行过度投资,形成了表面的过度繁荣,而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必须伴随着大量的储蓄与投资;作为居民,由于能方便地获得信贷资金,因此会选择过度消费和利用信贷资金进行投资。在信贷扩张的过程中,经济稳定增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路高涨。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得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唾手可得的融资鼓励。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格林斯潘,他所犯的错误就是降息的幅度过大,而且维持过低利率的时间太长。利率太低,使得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格林斯潘成功地使得美国婴儿潮一代疯狂地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以弥补因降息而缩水的收益。他还不断地为“新经济”摇旗呐喊,他认为通货膨胀被高估,而生产率被低估了,因此,美国需要担心的不是通货膨胀,因为股票市场并没有什么泡沫。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格林斯潘对策”是说,当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格林斯潘就会立即出手控制局面,但是,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他却坐视不管。比如,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已经降了一次息,而市场也较为稳定;但到10月15日,格林斯潘就又匆忙召开临时会议,再次降低利率。这是美联储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举动之一。当市场形成预期,投资者相信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场之后,投机行为成了一场全民娱乐,而这也直接触发了1999年之后网络股的疯狂上涨。

是泡沫总会破灭的。当网络泡沫崩溃之后,格林斯潘故技重施,仍然希望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美国经济。在降低利率的同时,美国的住房贷款机构不断放宽房贷标准,尤其是针对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开发出各种新型贷款,比如可调整利率。这种贷款在最初两三年的利率非常优惠,但之后就会重新设定利率,大部分借款者到时其实是很难偿还贷款的。这种所谓的创新,使得没有足够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的贷款人盲目贷款,而这些贷款后来就成了隐蔽的定时炸弹,到期就会爆炸,让贷款人无力还款,陷入困境。格林斯潘当时对这种非固定利率贷款非常支持,他认为在降息的背景下,这种贷款方式能够让贷款人省很多钱。他似乎认为,只要他还能掌舵,美国经济就会一直欣欣向荣;但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之后开始下跌,很多贷款买房者才惊奇地发现,其所要偿还的贷款,已经远远超过房产本身的价值。

总之,对于那些可以自愿表达其想法的消费者来说,自由市场以最大的功效满足他们的要求,这里也包括公众对现在消费和在将来消费之间进行取舍后的消费

JRYJJ

37

金融与经济2009.10

要求。通货膨胀下的繁荣降低了这种功效,并扭曲了生产结构。由于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没有储蓄作为支持,因此,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三、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自由放任主义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看来,如果政府希望金融危机尽快结束,经济重新走上正常的繁荣之路,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的也是最彻底的措施是不要干预市场调整的过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耽搁调整的过程,干预的程度越大,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其程度也越可怕,同时,想重新走上完全恢复之路也越难。实际上,政府可能采取多种方法阻碍市场调整,如果将之一一罗列,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发现以下这些方法好像是政府“反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这些方法是:1.阻止和拖延清偿行为。向濒临破产的商业机构提供信贷,并要求银行进一步向这些机构提供贷款等等。2.进一步通货膨胀。进一步的通货膨胀阻止了必要的价格下跌,这样耽搁了调整,同时延长了萧条的进程。进一步的信贷扩张产生了更多的不当投资,在金融危机的后期,这些投资仍然需要被清算。3.保持较高的工资率。在萧条时期,人为地保持工资率会引起长期的大规模失业。4.阻止物价下跌。使价格高于市场应有的水平,会造成商品滞销,并带来更大的剩余,这就阻止了经济向繁荣回归。5.刺激消费并劝阻储蓄。6.救助失业。任何救助失业的行为(通过失业“保险”、救济金等形式)都将无限期地耽搁失业问题的解决,同时阻碍工人向可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转移。这些措施拖延了恢复金融危机的进程,加重了萧条。然而,这正是政府政策中最著名的措施。回顾1929年至1933年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正是采用了这些政策,而这次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各国也是采取类似的政策。从各国政府已经采取的对策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注资。如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向商业银行注资的策略。二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收购一些金融机构的股权。如美国、英国等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收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部分股权的策略。三是债务担保。如美国、欧元区国家政府。四是采取减税、增加项目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等刺激经济措施。如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五是刺激消费,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各国。六是救助就业。在奥地利学派看来,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增加政府投资,扩大信贷规模等措施也是错误的。但是,哪个国家的政府敢冒险来尝试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呢?

在萧条时期,健康的政府政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

38

JRYJJ

要对调整过程进行干预。政府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它应该大幅降低它对经济的影响力,削减其开支和税收,它干预了储蓄和投资。降低政府的税收开支水平会自动使社会结构中的储蓄—投资—消费比例偏向储蓄和投资,这样就使经济重归繁荣的时间大幅缩短了。进一步而言,萧条时期经济紧张,削减税收,或者在管理上减少对自由市场的干预,都会刺激健康的经济行为;增加税收,或者加大政府干预将进一步使经济陷入萧条。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认为:“萧条时期正确的政府政策就是严守自由放任的信条,包括大幅削减预算,并积极鼓励信贷紧缩。”如果在萧条时期,政府的正确政策就是自由放任,那么,从萧条开始它应该做些什么呢?默里·罗斯巴德认为:“显然,因为信贷扩张必然导致随后的萧条,所以政府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阻止任何可以导致通货膨胀的信贷扩张。”在默里·罗斯巴德看来,这不是一条非常难懂的训诫,因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自身成为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因为政府天生是一个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于是它必然几乎总是逐步地诱发、助长和引导通过通货膨胀而使经济繁荣。政府天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它需要控制货币系统。

因此,这次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应该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通过健康的清算过程达到货币的稳定。美国采取的大规模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行动是错误的,这样做反而使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更加严重。

中国是这次金融危机里受影响相对较弱的国家,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从危机爆发伊始,就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主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出台了引人瞩目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二是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对当地企业的扶持政策,如:协调当地银行为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一些困难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四是救助失业,设法增加就业。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来,中国政府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同样是多余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不但不能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更长时间的萧条。从2009年1月开始,超额货币供给又变成了正数,而且呈现迅猛上升之势。2009年1季度银行新增信贷资金达到4.58万亿元,但3月份全国的发电量却是负增长,CPI也仍是负数,说明这些钱流向实体经济的似乎不多,流向私人部门的或更少。可以解释的可能流向是:从短期来看,一是变为银行的定期储蓄、购买债券;二是流向股市;

三是投资“准金融资产”,如房地产、贵金属等。

四、“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争

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看,之所以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是因为市场具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完全的自由放任使市场由理性走向非理性,引来市场的无序和疯狂,导致经济危机,这便是学界常说的“市场失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适时、适当地干预,便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促使市场理性回归,实现市场运行正常。那么,“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会不会“失灵”?失灵了又由什么来挽救?是回到自由放任上去,还是继续用“看得见的手”来对付以往带来的问题和灾难?

一些金融危机到底是由自由放任的市场造成的,还是由政府不恰当的干预造成的,目前还是见仁见智的。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凯恩斯为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是由自由放任的市场造成的,但是,默里·罗斯巴德在其重要的代表作《美国大萧条》中,用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作者用一系列历史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是错误的,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危机不是源于自由市场经济本身,也不是如货币主义学者主张的源于1929年后的信贷紧缩政策,而是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联储持续的信贷扩张政策,过度繁荣必然带来经济衰退;从胡佛总统开始的一系列政府干预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危机,而是使衰退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使衰退变成持续的大萧条,因为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自身的调整;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调整将很快结束危机。

对于2007年开始爆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学术界和政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美国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不严造成了这次灾难,市场缺少了那只“看得见的手”,于是展开了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批判。但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美国市场注入巨大的货币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把网络吹成泡沫之后,再将房地产又吹成泡沫。按照美国人提供的数据,从1980年到

2005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3增长了近20倍,以至于

从2006年开始,美联储不再公布货币供应量M3指标,以免引起外界对于货币量增长过度的担忧!再来看这次金融危机的抵押信贷制度和机构(如“房利美”和“房地美”)、金融衍生产品制度、资产证券化制度等等,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不是政府这指手亲自安排的,就是政府这只手高举起来认同了的。如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准政府机构,它们部分地代表着政府的意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愿进行“金融创新”。

五、结论性评论

我们认为,完全的自由市场制度可能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政府不当的作用同样也可能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从历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来看,有的是自由市场制度造成的,有的则是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有的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对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认为既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也存在政府不当干预的因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到的只是政府的不当干预,而忽视了市场本身也有盲目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看到了市场本身的缺陷,但又有点盲目相信政府的作用。许多人认为,美国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表现出了市场经济坏的一面,因

此,中国不应该再朝市场经济发展。这是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出的错误结论。我们知道,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而政府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市场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仍然是激发企业用最低的成本交付最好的产品的最好工具,政府只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因为政府比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因此,政府也有可能比市场犯更大的错误,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然而,市场要正常运转,也需要监管。比如,需要有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行业正常发展,对金融产品创新要进行监管,以确保金融安全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监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市场更有效率地运转,而不是取代市场。一些经济体,像美国、英国,十年前过多地放松了管制,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中国经济则是被政府过度监管和控制。当前金融危机的教训对中国政策走向意义不大,中国的市场要变成“太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如何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市场失灵时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矫正,既要矫正市场的缺陷,又不至于矫枉过正,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恐怕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永恒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美)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拉斯特维德.逃不开的经济周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德)马克斯·奥特.崩溃已经来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贺雄飞.经济学的香槟:22位诺奖得主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5]陈彩虹.亚当·斯密与凯恩斯之争又起[J].读书,

2009,(4).

JRYJJ

39

F

金融与经济2009.10

INANCEANDECONOMY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胡少华,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830

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浩特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09)10-0036-04

胡少华(1966-),男,湖南衡阳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电子支付等,现供职于中国

200135);王晓玲(1962-),女,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内蒙古呼和

0100101)

一、关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史库森(MarkSkousen)把西方经济学界对市场经济的信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场经济,这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二个层次是怀疑主义,摇摆不定,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干预主义经济学;第三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非常信仰,但是,也认为,必要的时候,政府应该介入市场,这是芝加哥学派。如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弗里德曼就认为,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让经济走出低谷;第四个层次是对市场坚定不移,完全信仰,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

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经济的坚定信念源于他们对市场本质的深刻理解。在奥地利学派看来,市场是一个无数个经济个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不断收集、加工分散信息并作出有目的的行动决策的动态过程,市场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而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假设那样是一种均衡状态,决策者有完全的信息。正是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使得自由市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惟一有效率的体制,政府对市场过程的任何人为干预都会扭曲价格信号,导致无效率。

奥地利学派的创立者是卡尔·门格尔(CarlMenger,

1840-1921),他在19世纪后期任教于维也纳大学,讲授

经济学。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anMises,1881-

1973)是奥地利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他把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带入20世纪,被认为是现代奥地利学派之父。米塞斯是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因对计划经济不可调和的攻击而闻名于世。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弗里德希·哈耶克(FriedrichA.Hayek,1899-1992),他是米塞斯最有名的学生。哈耶克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其1931年出版的《价格与生产》一书。基于米塞斯早期理论,哈耶克在这本书中解释了大萧条,完成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对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是非中性的,因为经济活动由不同生产阶段组成而不是单一产品的生产,货币由不同的人持有;当中央银行人为地增加货币供给,或人为地使货币利率低于市场自然利率时,必然诱导企业家将资源错误地分配于资本品的生产,人为地扰乱经济自身的结构,引起繁荣,但这种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当货币停止增长或利率回归到自然利率水平时,经济活动中的错误就成群结队地出现,繁荣破灭,萧条开

36

JRYJJ

始。1974年,哈耶克因这一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思想对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20世纪经济学中三个方面的突出贡献(资本理论和商业周期理论、企业家精神和动态市场调整理论及社会经济理论)却被主流经济学丢失了。“二战”之后,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了。

尽管奥地利学派游离于当今主流经济学之外,但自

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特别是从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崩溃,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市场经济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发生了重要影响。一些流行的教科书也开始介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同芝加哥学派一起,奥地利学派对20世纪后半期自由市场理念在全世界的复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分析视角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市场自由放任,而正是因为政府对市场进行了不恰当的干预。我们可以利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美国的信贷扩张。过去的十年被称为“黄金十年”,美国是世界上安全和有投资价值的地方,大量的资金流入。同时,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国人很容易获得贷款。为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一度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纷纷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促使银行扩大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也就是发放次级抵押贷款,以赚取更高的利息收入。因此,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泡沫日益膨胀。2003年至2004年间,美国联邦储备利率维持在1.0~2.3%之间,许多银行推出利率1%贷款计划。这些低利率政策的背后,有美国政府干预的影子。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采取了低利率政策。美国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鼓励商业银行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对投资银行发行的所谓的金融衍生产品不进行严格的监管。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大量发行新的货币,并把它投向商业领域,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新的货币流入信贷市场并降低了信贷利率,用于投资的资金增加了。当信贷资金容易获得时,商人(企业)就会对“更为长期的生产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过程”进行投资,特别是那些“高级生产领域”,如房地产业。总之,商人(企业)受到银行信贷膨胀的误导,对高级的资本商品进行过度投资,形成了表面的过度繁荣,而这类商品的生产要得以顺利维持,必须伴随着大量的储蓄与投资;作为居民,由于能方便地获得信贷资金,因此会选择过度消费和利用信贷资金进行投资。在信贷扩张的过程中,经济稳定增长,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路高涨。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是得到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唾手可得的融资鼓励。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格林斯潘,他所犯的错误就是降息的幅度过大,而且维持过低利率的时间太长。利率太低,使得金融市场上流动性过剩。格林斯潘成功地使得美国婴儿潮一代疯狂地将自己的储蓄取出来,投向股票市场,以弥补因降息而缩水的收益。他还不断地为“新经济”摇旗呐喊,他认为通货膨胀被高估,而生产率被低估了,因此,美国需要担心的不是通货膨胀,因为股票市场并没有什么泡沫。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格林斯潘对策”是说,当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格林斯潘就会立即出手控制局面,但是,当资产价格上涨的时候,他却坐视不管。比如,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已经降了一次息,而市场也较为稳定;但到10月15日,格林斯潘就又匆忙召开临时会议,再次降低利率。这是美联储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举动之一。当市场形成预期,投资者相信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场之后,投机行为成了一场全民娱乐,而这也直接触发了1999年之后网络股的疯狂上涨。

是泡沫总会破灭的。当网络泡沫崩溃之后,格林斯潘故技重施,仍然希望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美国经济。在降低利率的同时,美国的住房贷款机构不断放宽房贷标准,尤其是针对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开发出各种新型贷款,比如可调整利率。这种贷款在最初两三年的利率非常优惠,但之后就会重新设定利率,大部分借款者到时其实是很难偿还贷款的。这种所谓的创新,使得没有足够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的贷款人盲目贷款,而这些贷款后来就成了隐蔽的定时炸弹,到期就会爆炸,让贷款人无力还款,陷入困境。格林斯潘当时对这种非固定利率贷款非常支持,他认为在降息的背景下,这种贷款方式能够让贷款人省很多钱。他似乎认为,只要他还能掌舵,美国经济就会一直欣欣向荣;但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之后开始下跌,很多贷款买房者才惊奇地发现,其所要偿还的贷款,已经远远超过房产本身的价值。

总之,对于那些可以自愿表达其想法的消费者来说,自由市场以最大的功效满足他们的要求,这里也包括公众对现在消费和在将来消费之间进行取舍后的消费

JRYJJ

37

金融与经济2009.10

要求。通货膨胀下的繁荣降低了这种功效,并扭曲了生产结构。由于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没有储蓄作为支持,因此,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三、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自由放任主义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看来,如果政府希望金融危机尽快结束,经济重新走上正常的繁荣之路,它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首先的也是最彻底的措施是不要干预市场调整的过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会耽搁调整的过程,干预的程度越大,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越长,其程度也越可怕,同时,想重新走上完全恢复之路也越难。实际上,政府可能采取多种方法阻碍市场调整,如果将之一一罗列,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派发现以下这些方法好像是政府“反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这些方法是:1.阻止和拖延清偿行为。向濒临破产的商业机构提供信贷,并要求银行进一步向这些机构提供贷款等等。2.进一步通货膨胀。进一步的通货膨胀阻止了必要的价格下跌,这样耽搁了调整,同时延长了萧条的进程。进一步的信贷扩张产生了更多的不当投资,在金融危机的后期,这些投资仍然需要被清算。3.保持较高的工资率。在萧条时期,人为地保持工资率会引起长期的大规模失业。4.阻止物价下跌。使价格高于市场应有的水平,会造成商品滞销,并带来更大的剩余,这就阻止了经济向繁荣回归。5.刺激消费并劝阻储蓄。6.救助失业。任何救助失业的行为(通过失业“保险”、救济金等形式)都将无限期地耽搁失业问题的解决,同时阻碍工人向可提供就业机会的行业转移。这些措施拖延了恢复金融危机的进程,加重了萧条。然而,这正是政府政策中最著名的措施。回顾1929年至1933年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正是采用了这些政策,而这次从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各国也是采取类似的政策。从各国政府已经采取的对策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注资。如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政府都采取了一些向商业银行注资的策略。二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收购一些金融机构的股权。如美国、英国等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收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部分股权的策略。三是债务担保。如美国、欧元区国家政府。四是采取减税、增加项目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等刺激经济措施。如澳大利亚、日本和欧盟。五是刺激消费,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各国。六是救助就业。在奥地利学派看来,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增加政府投资,扩大信贷规模等措施也是错误的。但是,哪个国家的政府敢冒险来尝试奥地利学派的理论,不采取任何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呢?

在萧条时期,健康的政府政策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

38

JRYJJ

要对调整过程进行干预。政府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它应该大幅降低它对经济的影响力,削减其开支和税收,它干预了储蓄和投资。降低政府的税收开支水平会自动使社会结构中的储蓄—投资—消费比例偏向储蓄和投资,这样就使经济重归繁荣的时间大幅缩短了。进一步而言,萧条时期经济紧张,削减税收,或者在管理上减少对自由市场的干预,都会刺激健康的经济行为;增加税收,或者加大政府干预将进一步使经济陷入萧条。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默里·罗斯巴德认为:“萧条时期正确的政府政策就是严守自由放任的信条,包括大幅削减预算,并积极鼓励信贷紧缩。”如果在萧条时期,政府的正确政策就是自由放任,那么,从萧条开始它应该做些什么呢?默里·罗斯巴德认为:“显然,因为信贷扩张必然导致随后的萧条,所以政府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阻止任何可以导致通货膨胀的信贷扩张。”在默里·罗斯巴德看来,这不是一条非常难懂的训诫,因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自身成为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因为政府天生是一个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于是它必然几乎总是逐步地诱发、助长和引导通过通货膨胀而使经济繁荣。政府天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因为几个世纪以来,它需要控制货币系统。

因此,这次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应该采取自由放任政策,通过健康的清算过程达到货币的稳定。美国采取的大规模对金融机构的救助行动是错误的,这样做反而使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更加严重。

中国是这次金融危机里受影响相对较弱的国家,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从危机爆发伊始,就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主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政府出台了引人瞩目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二是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对当地企业的扶持政策,如:协调当地银行为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对一些困难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四是救助失业,设法增加就业。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来,中国政府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同样是多余的,或者说是错误的,不但不能缓解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可能使中国经济陷入更长时间的萧条。从2009年1月开始,超额货币供给又变成了正数,而且呈现迅猛上升之势。2009年1季度银行新增信贷资金达到4.58万亿元,但3月份全国的发电量却是负增长,CPI也仍是负数,说明这些钱流向实体经济的似乎不多,流向私人部门的或更少。可以解释的可能流向是:从短期来看,一是变为银行的定期储蓄、购买债券;二是流向股市;

三是投资“准金融资产”,如房地产、贵金属等。

四、“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争

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逻辑看,之所以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是因为市场具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完全的自由放任使市场由理性走向非理性,引来市场的无序和疯狂,导致经济危机,这便是学界常说的“市场失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适时、适当地干预,便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促使市场理性回归,实现市场运行正常。那么,“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会不会“失灵”?失灵了又由什么来挽救?是回到自由放任上去,还是继续用“看得见的手”来对付以往带来的问题和灾难?

一些金融危机到底是由自由放任的市场造成的,还是由政府不恰当的干预造成的,目前还是见仁见智的。对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凯恩斯为首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是由自由放任的市场造成的,但是,默里·罗斯巴德在其重要的代表作《美国大萧条》中,用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作者用一系列历史事实证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大萧条的解释是错误的,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危机不是源于自由市场经济本身,也不是如货币主义学者主张的源于1929年后的信贷紧缩政策,而是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联储持续的信贷扩张政策,过度繁荣必然带来经济衰退;从胡佛总统开始的一系列政府干预政策不仅没有缓解危机,而是使衰退持续了更长的时间,使衰退变成持续的大萧条,因为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自身的调整;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调整将很快结束危机。

对于2007年开始爆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很多学术界和政界的权威人士认为美国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不严造成了这次灾难,市场缺少了那只“看得见的手”,于是展开了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批判。但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美国市场注入巨大的货币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把网络吹成泡沫之后,再将房地产又吹成泡沫。按照美国人提供的数据,从1980年到

2005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M3增长了近20倍,以至于

从2006年开始,美联储不再公布货币供应量M3指标,以免引起外界对于货币量增长过度的担忧!再来看这次金融危机的抵押信贷制度和机构(如“房利美”和“房地美”)、金融衍生产品制度、资产证券化制度等等,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不是政府这指手亲自安排的,就是政府这只手高举起来认同了的。如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准政府机构,它们部分地代表着政府的意

全球金融危机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愿进行“金融创新”。

五、结论性评论

我们认为,完全的自由市场制度可能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政府不当的作用同样也可能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从历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来看,有的是自由市场制度造成的,有的则是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有的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对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认为既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也存在政府不当干预的因素。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看到的只是政府的不当干预,而忽视了市场本身也有盲目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看到了市场本身的缺陷,但又有点盲目相信政府的作用。许多人认为,美国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表现出了市场经济坏的一面,因

此,中国不应该再朝市场经济发展。这是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得出的错误结论。我们知道,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而政府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市场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仍然是激发企业用最低的成本交付最好的产品的最好工具,政府只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因为政府比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因此,政府也有可能比市场犯更大的错误,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然而,市场要正常运转,也需要监管。比如,需要有食品安全标准,确保行业正常发展,对金融产品创新要进行监管,以确保金融安全和维护投资者利益。监管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市场更有效率地运转,而不是取代市场。一些经济体,像美国、英国,十年前过多地放松了管制,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中国经济则是被政府过度监管和控制。当前金融危机的教训对中国政策走向意义不大,中国的市场要变成“太自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政府如何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市场失灵时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矫正,既要矫正市场的缺陷,又不至于矫枉过正,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这恐怕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永恒的难题。

[参考文献]

[1](美)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拉斯特维德.逃不开的经济周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德)马克斯·奥特.崩溃已经来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4]贺雄飞.经济学的香槟:22位诺奖得主对经济危机的预测与反思[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5]陈彩虹.亚当·斯密与凯恩斯之争又起[J].读书,

2009,(4).

JRYJJ

39


相关文章

  • "经济危机和经济学"座谈会发言稿
  • "经济危机和经济学"座谈会发言稿 2009年2月22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学"座谈会在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举行.光华管理学院陈松蹊教授.陈玉宇教授.龚六堂教 ...查看


  • [会议报道]许小年:奥地利学派的当代意义
  • 许小年  奥地利学派的当代意义 编者按 本文是许小年教授在2016年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年会上的主旨讲话. 许小年: 感谢兴元,寿龙专门为我安排时间,讲完了还要赶回去参加学校毕业典礼. 我今天讲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对主流经济学一些思考,对于主流经济 ...查看


  • 告别凯恩斯理论迎来侧供给改革
  • 原作:龚蕾 萨缪尔森在经典著作经济学中,第一页就以图表方式介绍了历史经济学派.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观点或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了解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些理论没有对错,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研究经济学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 ...查看


  • 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变迁
  • 1人参与 0评论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是对还是错,实际上都要比一般人想象的更为有力.这个世界确实是由少数精英统治的.那些相信自己在智力上不受影响的实干家往往是那些已经过世的经济学家的奴隶.那些当权狂人信奉的其实也不过是若干年前某 ...查看


  • 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
  • 摘 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文章分析了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 ...查看


  • [美国大萧条]读后感兼个人对萧条持续时间的判断
  • 作者:黑猫84 提交日期:2009-1-4 自次贷危机逐步衍生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后,我就一直想找些关于1929到1933的大萧条的书来看.趁着圣诞到元旦的休假时间,在图书馆找到了默里.巴思巴德的<美国大萧条>来看.我本来是想 ...查看


  • 从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看目前的世界经济衰退
  • 从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看目前的世界经济衰退 内容提要:在2007年以来一波又一波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世界经济正在陷入一个衰退时期.这一状况亟需对过去的经济危机或"商业周期"理论进行回顾和反思,并从基本经济理论层面对当前 ...查看


  • 简论体育营销的品牌策略
  • 摘要:由于营销渠道的不断拓宽,体育市场的不断发展,因此各种体育产品也不断出现.在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中,要使体育产品脱颖而出,成为了行销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在营销过程中采用品牌战略,不仅仅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有利于体育产品的企业不断开拓 ...查看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版)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板) 十大经济学名著: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导读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