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4分) 2016.12.8
(1)狭ài ( )(2)慷k ǎi ( )(3)坍( )塌 (4)怅( )然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安祥 畏罪潜逃 倚靠 叮嘱 B.晕眩 参差不齐 疟待 恍惚
C. 棱乱 哄堂大笑 帐蓬 呼啸 D.殉职 麻木不仁 热忱 呻吟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2分)
A.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这次运动会,使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B 、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C 、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
D 、为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国加强了对酒驾人员的惩罚力度。
5、下列错误的是( )(2分)
A.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是美国作家让 乔诺
B.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用以劝诫儿子勤学励志。
C.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本文主要嘲笑了玩弄阴谋,自食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D.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了怀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写的一篇议论文。
6. 根据提示,默写。(8分)
(1(2(3(4(5(6(7)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益于人民的人。
7. 仿写句子 (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
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8. 综合性学习(4分):
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为本次活动命名)(1分)
(2)为营造活动氛围,推荐一句读书的名人名言(1分) (3)
(3)请写出两个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2分)
9
写一个)。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4分)
【甲】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之情。(1分)
11、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又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4分)
(1)目似 (2)将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 .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一个打工仔的“诚信罚金”
一年前,为了帮助河南开封的四胞胎,一位名叫罗嵩山的打工仔发出倡议。倡议如下: “孔记者:
看了您写的报道,我心里特别难受。开封的四胞胎太可怜了,我想帮帮他们! 本来我想寄200元钱过去,但后来一想,这种一次性的捐款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因此我想给四胞胎长期的帮助,一直到他们长到18岁。但我是个打工仔,手里没多少钱,我计划每年捐400元,连续捐18年。我有一个计划,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孔记者,如果还有11位朋友与我共同组成一个12人小组,每人每年捐出400元钱,直到四胞胎长到18岁,这样四胞胎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个人每月就可以得到100元的帮助! ”
当月11日,《河南商报》全文刊登了罗嵩山的倡议书。倡议书反响异常强烈,当天要求加盟的读者就达到23人。来自广州的打工仔小林坚决要求加盟,他说:“罗大哥是好样儿的,是我们打工仔的骄傲! 一年400元,对于捐款者个人来说并不算多,但大家的钱合到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就能让四胞胎吃饱饭啊! ”19岁的女孩儿小杨尚未工作,父亲下岗,但她向母亲借了400元钱,恳求记者无论如何也要给她“留个名额”„„
最终,爱心联盟的阵容确定为20人,爱心联盟决定,今后每年在四胞胎的生日(4月27日) 以前,各位成员自行将捐款汇入爱心帐户。
罗嵩山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单间,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他女友最大的愿望是存钱买一台25英寸的彩电,然而他们的工作一直都不稳定,一点辛苦钱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打工两年只存1000元。现在,一下子捐出400元,存款去了将近一半,“彩电梦”又变得遥远了。
罗嵩山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工资随业绩而变化,有时近千元,有时只有一二百元。2002年底,他与公司一年的合同到期,该是续约的时候了,然而公司拖欠的工资一直不能发放。经多次催要仍无结果之后,他离开了那家公司。他回到老家禹州,东挪西借,凑了几千元钱。不久,他开始做啤酒的促销。起步非常艰难,一个月下来不仅没有赚钱,还赔进几百元。
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一切计划,罗嵩山寝食不安,为生意着急,为生活费发愁。更让他着急的,是离4月27日越来越近了。
4月27日,汇款期限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当一切筹款的可能都化为泡影之后,口袋里只剩下几十元钱的罗嵩山在街头走了很长时间。他一直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而现在却要对一笔400元的爱心捐款食言。最后,他决定给《河南商报》孔记者打一个电话,如实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孔记者,真对不起,我是爱心联盟的倡议人,但我现在一时没有那么多钱,不能按时汇款。”
“没关系,一切交给报社处理! ”记者说。事实上,早在去年爱心联盟诞生时,报社就对联盟成员说过,在18年的捐款期限内,如果哪位成员因为经济困难而不能汇款,可以暂停或放弃捐助,只需告知报社就行了,由报社处理。
罗嵩山语气异常坚定地说:“不,我自己的承诺由我自己兑现。等我有了钱,就马上汇过去。我一定会说话算数的。”
9月24日,罗嵩山终于结算了一笔1500元的货款,“我终于可以兑现我的承诺了! ”他激动万分,车子骑得飞快,来到银行营业网点。唉,直到今天才来汇款,比承诺的时间晚了将近5个月,自己没有信守诺言啊! 他感到非常愧疚:在生意场上,不守信用、违反约定是要受到经济上的惩罚的; 在生活中,不守信用是不是也应受到惩罚? 他觉得,自己未能按时汇出400元善款,就像一个人在银行贷了款不能按时偿还一样,是要承担责任的。
于是,他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计算:以400元为单位,如果不能按时还贷,5个月之后该付出多少钱? 回答是:利息是8.40元,罚金30元,两项合计38.40元,因此总共应该偿还438.40
元。
下午3时15分,罗嵩山汇出了438.40元。
罗嵩山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一个打工仔的38.40元,何以有这么大的力量? 相对于400元而言,38.40元不足其十分之一,不过是一个“零头”;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况且,400元这个“基数”本身也不算大。但是,对于打工仔罗嵩山来说,这个“零头”是一种“诚信罚金”。它守护的是一个人“说话算数”的诚信原则,守护的是中华民族“一诺千金”的诚信古训。它已经超越了数字本身。
16. 罗嵩山发起的捐款倡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7. 罗嵩山热心捐款,遇到了许多困难,请列举4项。(4分)
18. “9月24日„„是要承担责任的”一段对人物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 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从已经长大成人的被捐助的四胞胎角度拟一段抒发对 联盟的感激之情的语句,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20.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2分)
( )——愤怒——( )
21.说说下面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3分)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2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3分)
23.前文“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文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所包含的情感有何不同?你从作者的养猫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迪?(4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4分) 2016.12.8
(1)狭ài ( )(2)慷k ǎi ( )(3)坍( )塌 (4)怅( )然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 安祥 畏罪潜逃 倚靠 叮嘱 B.晕眩 参差不齐 疟待 恍惚
C. 棱乱 哄堂大笑 帐蓬 呼啸 D.殉职 麻木不仁 热忱 呻吟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2分)
A.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C. 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特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通过这次运动会,使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B 、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
C 、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
D 、为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国加强了对酒驾人员的惩罚力度。
5、下列错误的是( )(2分)
A. 《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是美国作家让 乔诺
B.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用以劝诫儿子勤学励志。
C.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本文主要嘲笑了玩弄阴谋,自食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D.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了怀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写的一篇议论文。
6. 根据提示,默写。(8分)
(1(2(3(4(5(6(7)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益于人民的人。
7. 仿写句子 (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
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8. 综合性学习(4分):
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为本次活动命名)(1分)
(2)为营造活动氛围,推荐一句读书的名人名言(1分) (3)
(3)请写出两个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2分)
9
写一个)。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4分)
【甲】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之情。(1分)
11、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 ”,又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4分)
(1)目似 (2)将
(3)信不诬哉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 .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5.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一个打工仔的“诚信罚金”
一年前,为了帮助河南开封的四胞胎,一位名叫罗嵩山的打工仔发出倡议。倡议如下: “孔记者:
看了您写的报道,我心里特别难受。开封的四胞胎太可怜了,我想帮帮他们! 本来我想寄200元钱过去,但后来一想,这种一次性的捐款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因此我想给四胞胎长期的帮助,一直到他们长到18岁。但我是个打工仔,手里没多少钱,我计划每年捐400元,连续捐18年。我有一个计划,但是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孔记者,如果还有11位朋友与我共同组成一个12人小组,每人每年捐出400元钱,直到四胞胎长到18岁,这样四胞胎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个人每月就可以得到100元的帮助! ”
当月11日,《河南商报》全文刊登了罗嵩山的倡议书。倡议书反响异常强烈,当天要求加盟的读者就达到23人。来自广州的打工仔小林坚决要求加盟,他说:“罗大哥是好样儿的,是我们打工仔的骄傲! 一年400元,对于捐款者个人来说并不算多,但大家的钱合到一起,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就能让四胞胎吃饱饭啊! ”19岁的女孩儿小杨尚未工作,父亲下岗,但她向母亲借了400元钱,恳求记者无论如何也要给她“留个名额”„„
最终,爱心联盟的阵容确定为20人,爱心联盟决定,今后每年在四胞胎的生日(4月27日) 以前,各位成员自行将捐款汇入爱心帐户。
罗嵩山住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单间,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别无他物。他女友最大的愿望是存钱买一台25英寸的彩电,然而他们的工作一直都不稳定,一点辛苦钱除去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打工两年只存1000元。现在,一下子捐出400元,存款去了将近一半,“彩电梦”又变得遥远了。
罗嵩山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工资随业绩而变化,有时近千元,有时只有一二百元。2002年底,他与公司一年的合同到期,该是续约的时候了,然而公司拖欠的工资一直不能发放。经多次催要仍无结果之后,他离开了那家公司。他回到老家禹州,东挪西借,凑了几千元钱。不久,他开始做啤酒的促销。起步非常艰难,一个月下来不仅没有赚钱,还赔进几百元。
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一切计划,罗嵩山寝食不安,为生意着急,为生活费发愁。更让他着急的,是离4月27日越来越近了。
4月27日,汇款期限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当一切筹款的可能都化为泡影之后,口袋里只剩下几十元钱的罗嵩山在街头走了很长时间。他一直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而现在却要对一笔400元的爱心捐款食言。最后,他决定给《河南商报》孔记者打一个电话,如实说明自己遇到的困难:“孔记者,真对不起,我是爱心联盟的倡议人,但我现在一时没有那么多钱,不能按时汇款。”
“没关系,一切交给报社处理! ”记者说。事实上,早在去年爱心联盟诞生时,报社就对联盟成员说过,在18年的捐款期限内,如果哪位成员因为经济困难而不能汇款,可以暂停或放弃捐助,只需告知报社就行了,由报社处理。
罗嵩山语气异常坚定地说:“不,我自己的承诺由我自己兑现。等我有了钱,就马上汇过去。我一定会说话算数的。”
9月24日,罗嵩山终于结算了一笔1500元的货款,“我终于可以兑现我的承诺了! ”他激动万分,车子骑得飞快,来到银行营业网点。唉,直到今天才来汇款,比承诺的时间晚了将近5个月,自己没有信守诺言啊! 他感到非常愧疚:在生意场上,不守信用、违反约定是要受到经济上的惩罚的; 在生活中,不守信用是不是也应受到惩罚? 他觉得,自己未能按时汇出400元善款,就像一个人在银行贷了款不能按时偿还一样,是要承担责任的。
于是,他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计算:以400元为单位,如果不能按时还贷,5个月之后该付出多少钱? 回答是:利息是8.40元,罚金30元,两项合计38.40元,因此总共应该偿还438.40
元。
下午3时15分,罗嵩山汇出了438.40元。
罗嵩山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一个打工仔的38.40元,何以有这么大的力量? 相对于400元而言,38.40元不足其十分之一,不过是一个“零头”;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数字。况且,400元这个“基数”本身也不算大。但是,对于打工仔罗嵩山来说,这个“零头”是一种“诚信罚金”。它守护的是一个人“说话算数”的诚信原则,守护的是中华民族“一诺千金”的诚信古训。它已经超越了数字本身。
16. 罗嵩山发起的捐款倡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7. 罗嵩山热心捐款,遇到了许多困难,请列举4项。(4分)
18. “9月24日„„是要承担责任的”一段对人物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 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从已经长大成人的被捐助的四胞胎角度拟一段抒发对 联盟的感激之情的语句,语言表达力求简洁。(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的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大家都不高兴,好象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这使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午饭时,张妈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的,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我也怅然的,愤然的,在咒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白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咛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没有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的,以为惩戒的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20.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2分)
( )——愤怒——( )
21.说说下面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3分)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22.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要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3分)
23.前文“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文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所包含的情感有何不同?你从作者的养猫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迪?(4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