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

Anhui

Ag,i.Sci.2010,38(17):9057。9148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况玲玲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席敦芹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黄瓜霸霉病酌最佳药剂,[方法1比较4种不同药制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第2次喷药后14d:

60.oo%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剜J5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95.3l%;68.75%氟吡茵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荆1000倍液防效为93.34%: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最差,仅为47.24%.[结论j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印.00%吡唑醚茵酯・代森联和68.75%氟吡茵胺・霜霉成盐酸盐防治黄瓜霜霉病。关键词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剞试验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436.421.1+1文章编号0517—6611(2010)17—09057一Ol

ControlEffectsofDi疗erentBateriddestoCucumberDowny]VliIdew

ⅪDun-qln(Weifang

Abstract

College。Weifang,Shandong261031)

f0bje(.1ive]nestuItvai)胛dto:,ereenthebestbaterieideqforcontrollingeueumJ"rdownymildew.{MeIhodTheeffectsoffield

COHffOloffourdifferentbaterieidesforcontrollingeueumberdownymildewwascomparati、_estudied.【Resultl’llaepharmaceuticalexperimenton

Vocational

CUC'UII妇r

downvmildewprovedthat60.U【J%kresoxim.methvlp、Tazole・metiramWGl500timesdilutedcouldcentrel95.3l%downymildew.

and68.75%Fluopicolide・propmnoearbhvdroehlorideSCcouldcontrol93.34%.but58.00%ManeozebMetalaxylWP500timesdilutedcouldonlycentrel47.24%.iConelusi(m1llw鲫suggestedthat60.00%kresoxim—methylpyrazole・metiramWGand68.75%Fluopicolide・propmno-carb

hydrnchl嘶de

sc§houldbeusexl

tO

eorltroIeu(・unffJerdownymildew

in

practice.

KeywordsCucumberdownymildew:ControJ:Pharmaceutical

expe_riment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具有流行速度快、传播性强的特点,是为害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黄瓜霜霉病在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条件下均易发生.通常减产20%一30%,甚至造成绝产。生产上,各地都莺视对霜霉病的防治工作,因此防治该病的药剂更新速度较快,一种杀菌剂在不合理使用2—3年后,即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治效果下降。为了合理利用农药,提高防效,降低防治成本,将农药的残留量降至最低,促进菜农增产、增收,笔者进行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以期为菜农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感染霜霉病的黄瓜。供试药剂为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宗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00%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大,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银法利,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组处理:①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蓬汜5.00%嘧菌酯

1.2.3调在方式。每小区选择lO株病株为1个样点,每株选择上、中、下3层叶进行调查。分别在第2次喷药后7、14d,调查病指和防效。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治效果(%)={[1一空白对照医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100。

1.2.4叶片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l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一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一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l可知,

连续2次喷药后7d,处理④的防效最高,可达91.76%;其次

是处理③,其防效为77.27%;处理①的防效最差。仅为

35.60%。药后14d,各处理的防效均有所提高,处理④的防

效高达95.31%,其次是处理③,防效为93.34%,仍以处理①

的防效最低,仅为47.24%。采用DMRT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药后14d,4种供试药剂处理之间,处理④与

悬浮剂800倍液;③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

剂1000倍液;④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③的防效差异不礁著,而处理④、③与处理①、②之间存在极

显著差异。

2.2不同杀菌剂对黄瓜安全性的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黄瓜叶片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正常,未发现产生药害现象。

3结论与讨论

(1)目前,关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研究较多,曹宗波等研究了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52.5%抑快净WG杀毒矾WP

ll

500倍液;⑤对照(CK),喷施清水。3次重复,共计15个小

区,每小区面积为30抒。

1.2.2施药方法。试验选择在历年霜霉病发生严重的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西刘村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水肥管理均一致,试验地肥力较均匀。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用水量450kg/hm2。在黄瓜霜霉病始发期(2009年9月11日)进行第1次喷药,2009年9月26日第2次喷药,共喷药2次。

500倍液、72.2%普力克WG800倍液和64.O%

000倍液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均在

作者简介席软芹(1967一),女,山东安丘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植物

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0-03—15

85.0%以上m:王红军研究表明,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

(下转第9148页)

9148

安徽农业科学

2010生

藻的APA分别从起始的5.86pmol/(cell・h)下降至第6天的1.25、1.12、1.58和1.72pmol/(cell・h),而后分别迅速上升至7.35、4.14、3.55和6.25pmol/(ceu・h)。而以LEC为磷源培养的海洋卡盾藻的APA从起始的5.86pmol/(ceu・h)下降至第8天的3.84pmol/(eel・h),而后迅速上升至7.86pmol/(eeU・h)。这表明,溶解态无机磷

力.但是不能利用LEC。

(2)海洋卡盾藻能够在磷源充足时摄取大量的磷储存在体内,在外界环境磷源缺乏时,能够迅速通过酶作用来利用体内的磷库维持生长。

(3)海洋卡盾藻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诱导酶,在外界环境无机磷源充足时,几乎没有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在外界环境无机磷源缺乏时,能诱导产生碱性磷酸酶水解有机磷和颗粒磷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参考文献

[1]齐雨藻.中国沿海赤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NaH:PO。和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磷G-6.P、G-P、ATP的存在抑

制了总APA的表达,而大分子有机磷LEC对APA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起始的4d内,培养基中G-6-P、G-P和ATP已基本被水解为磷酸盐,说明只需要少量的AP作用,即能迅速水解培养基中的溶解有机磷源供浮游植物生长。

[2]张玉字,吕痂晖大亚湾澳头水域一次锥状斯氏藻和海洋暑盾藻赤潮

的初步探讨[C]//中困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3]11FFANYMA,BARLOWSB,MATEYVE,eIa1.ChattonellamB/'irlfl

(RapllidoPhyceae),apotentiallytoxical妒in岫SalonSea,Califonia[J].Hydrobiologia,2001,466:187—194.

[4]ANDREWPR,SAMBH,CLAIREEW,eta1.^lkalineph∞phatllfleaetiv-

畸inthew∞temEndishChanel:ElevatiominducedbyhighsummerIilnerajn蹦l[J].Estuarine,CoastalandShelfScience2009,8l:569—574.

[5]HOPPE

G.‰灿acti啦inme蝴[J].Hydrobiologia,2003,493:

187—200.

接种后天数随ysafterinocu[ationⅣd

图4海洋卡盾藻在不同磷源培养试验中AlP活性的变化

Hg.4

Varta廿Onotalkalinepb稍plmtase

[6]MURPHYJ.RILEYJ.Amodified8i嘲esolutionmethodfordetermiru出on

0fphI】sphateinnaturalwalers[J].AnalChimActa,1962,27:31—36.

[7]JEFFIESDs,DIEKENFP,JONESDE.Performance0ftheauto,redi—

g∞tionmethodfortotalph∞phormanalysis[J].WaterRes,1979,13:275

—279.

[8]HOPPE

brackish

G.5ignitlcance0fexoenzy/llaticactivi吐e8

by

means

in‰ecology

0f

water:MeasureⅡ圯nts

ofmethylumbelliferyl・sub6trates

aeti咖in

different

plaosobort塔cultureotChattone//amat/lla

[J].MarEcolProgSer,1983。1I:299—308.

[9]HUANGBQ,OULJ,WANGxL,eIa】.Alkalinephosphataseaeti嘶0fph”oplanktoninEastCIliMSeacoastalwaterswithfrequentharmfulal列

bltxJm

3结论与讨论

(1)海洋卡盾藻可以有效利用无机磷源(NaH,P04・2H:0),对有机磷源如G一6一P、G—P、A11P也有一定的利用能

o(≈帆nc∞[J].Aquatic

[10]NICFOLSOND,DYHRNANS.Alkaline

NicmbialEcology,2007.49:195—206.

tIlepay-

ph∞p}lala∞acti嘶in

toplanktoncommunitiesofMontereyBayandSanFrancisconologyandOceanography。2006.51:874—883.

Bay[j].Lira-

斗——-一--+——卜-—卜——卜-—卜-・卜—+-—卜-—卜-+—・_一-+-+-+-—卜-+-+-+-+-+-—卜—+-+——卜斗・+—+—+—+-+-+-+-+-+-+-+-+-+-+-+一+—+-+—+—+・

(上接第9057页)

表1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Table1

ControlelTeet

otdLITcrentbacte—dcles

On

cucumberdownymildew

第2次药后7d

处理

Treatment

第2次药后14d

14

病前病指

d曲ersec咖dti嘶administralion

相对防效∥%

d蚯ersecondⅡme

administralio二

相对防效∥%

IndⅨb粕mdise雠

18.3l26.5l27.0328.1520.25

病情指数

29.4310.238.595.7950.54

病情指数

Disell,se

Disea∞ind“llelativecontroletficacy

ind&

Relativecontrolefficacy

47.24Cc82.99B∞93.3495.3l

①②⑧④⑤

35.60Cc

74.54

32.6715.346.094.2968.48

Bb

77.27Bb91.76

A且Aa

Aa

剂700倍液防效优良,且经济、安全拉1。而该研究结果表明,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安全。建议推广使用这2种药剂,于黄瓜霜霉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田间轮换喷雾。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对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防止病菌侵入、病菌扩散和清除体内病菌三重作用,最佳用药时间在蔬菜病害发病初期,喷雾时注意均匀、周到。

(2)试验结果还表明,25.00%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一般,可在黄瓜霜霉病的流行末期使用,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使用时间太长,防效很低,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参考文献

[1]曹宗波.郭振升,王红红.等.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

[J].安徽捉业科学,2007.35(12):3594—3595.

[2]王红军.60%勃玛・锰锌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

科学,2007,35(12):3601,3672.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席敦芹, XI Dun-qin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38(17)6次

参考文献(2条)

1. 曹宗波;郭振升;王红红 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2. 王红军 60%氟吗@锰锌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秀玲. 唐蕊 室内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

2. 曹宗波. 郭振升. 王红红. 王云帆 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 刘艳玲. 张艳菊. 蔡宁. 李晓雨. LIU Yanling. ZHANG Yanju. CAI Ning. LI Xiaoyu 黄瓜霜霉病病原与抗病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

4. 牛德. 付佳. 王丽娟. Niu De. Fu Jia. Wang Lijuan 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9)

5. 郝敬喆. 文勇林. 范咏梅. 李力. 李文生. 王国平. 张新华. HAO Jing-zhe. WEN Yong-lin. FAN Yong-mei. LI Li. LI Weng-sheng . WANG Guo-ping. ZHANG Xin-hua 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2009,46(4)

6. 张政兵. 刘年喜. 郭海明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期刊论文]-长江蔬菜2007(5)7. 刘新社. 贾利元 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药效比较[期刊论文]-农药2009,48(11)

8. 孙丽华. 宋刚. 云兴福. SUN Li-hua. SONG Gang. YUN Xing-fu 黄瓜霜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

9.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方法[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7(11)

10. 石凤梅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药效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2009(5)

引证文献(7条)

1. 吴菡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2)2. 杨清芳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7)

3. 李文文. 张桂玲. 甄鹏鹏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0(12)4. 李文文. 张桂玲. 甄鹏鹏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0(12)5. 孙兆儒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期刊论文]-园艺与种苗 2011(2)6. 王桂香 大棚黄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9)

7. 肖龙云. 程嘉翎. 徐菲霞 壳聚糖对黄瓜保鲜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hnykx201017088.aspx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

Anhui

Ag,i.Sci.2010,38(17):9057。9148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况玲玲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席敦芹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黄瓜霸霉病酌最佳药剂,[方法1比较4种不同药制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第2次喷药后14d:

60.oo%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剜J500倍液的防效最高,达95.3l%;68.75%氟吡茵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荆1000倍液防效为93.34%: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最差,仅为47.24%.[结论j建议在生产上轮换使用印.00%吡唑醚茵酯・代森联和68.75%氟吡茵胺・霜霉成盐酸盐防治黄瓜霜霉病。关键词黄瓜霜霉病;防治;药剞试验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436.421.1+1文章编号0517—6611(2010)17—09057一Ol

ControlEffectsofDi疗erentBateriddestoCucumberDowny]VliIdew

ⅪDun-qln(Weifang

Abstract

College。Weifang,Shandong261031)

f0bje(.1ive]nestuItvai)胛dto:,ereenthebestbaterieideqforcontrollingeueumJ"rdownymildew.{MeIhodTheeffectsoffield

COHffOloffourdifferentbaterieidesforcontrollingeueumberdownymildewwascomparati、_estudied.【Resultl’llaepharmaceuticalexperimenton

Vocational

CUC'UII妇r

downvmildewprovedthat60.U【J%kresoxim.methvlp、Tazole・metiramWGl500timesdilutedcouldcentrel95.3l%downymildew.

and68.75%Fluopicolide・propmnoearbhvdroehlorideSCcouldcontrol93.34%.but58.00%ManeozebMetalaxylWP500timesdilutedcouldonlycentrel47.24%.iConelusi(m1llw鲫suggestedthat60.00%kresoxim—methylpyrazole・metiramWGand68.75%Fluopicolide・propmno-carb

hydrnchl嘶de

sc§houldbeusexl

tO

eorltroIeu(・unffJerdownymildew

in

practice.

KeywordsCucumberdownymildew:ControJ:Pharmaceutical

expe_riment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具有流行速度快、传播性强的特点,是为害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黄瓜霜霉病在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条件下均易发生.通常减产20%一30%,甚至造成绝产。生产上,各地都莺视对霜霉病的防治工作,因此防治该病的药剂更新速度较快,一种杀菌剂在不合理使用2—3年后,即产生抗药性,造成防治效果下降。为了合理利用农药,提高防效,降低防治成本,将农药的残留量降至最低,促进菜农增产、增收,笔者进行了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以期为菜农防治黄瓜霜霉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感染霜霉病的黄瓜。供试药剂为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宗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00%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大,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银法利,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1.2方法

1.2.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5组处理:①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蓬汜5.00%嘧菌酯

1.2.3调在方式。每小区选择lO株病株为1个样点,每株选择上、中、下3层叶进行调查。分别在第2次喷药后7、14d,调查病指和防效。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X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100;防治效果(%)={[1一空白对照医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病果率)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病果率)]}×100。

1.2.4叶片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l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一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一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l可知,

连续2次喷药后7d,处理④的防效最高,可达91.76%;其次

是处理③,其防效为77.27%;处理①的防效最差。仅为

35.60%。药后14d,各处理的防效均有所提高,处理④的防

效高达95.31%,其次是处理③,防效为93.34%,仍以处理①

的防效最低,仅为47.24%。采用DMRT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药后14d,4种供试药剂处理之间,处理④与

悬浮剂800倍液;③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

剂1000倍液;④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③的防效差异不礁著,而处理④、③与处理①、②之间存在极

显著差异。

2.2不同杀菌剂对黄瓜安全性的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黄瓜叶片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正常,未发现产生药害现象。

3结论与讨论

(1)目前,关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研究较多,曹宗波等研究了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52.5%抑快净WG杀毒矾WP

ll

500倍液;⑤对照(CK),喷施清水。3次重复,共计15个小

区,每小区面积为30抒。

1.2.2施药方法。试验选择在历年霜霉病发生严重的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西刘村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水肥管理均一致,试验地肥力较均匀。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进行喷雾处理,用水量450kg/hm2。在黄瓜霜霉病始发期(2009年9月11日)进行第1次喷药,2009年9月26日第2次喷药,共喷药2次。

500倍液、72.2%普力克WG800倍液和64.O%

000倍液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均在

作者简介席软芹(1967一),女,山东安丘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植物

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0-03—15

85.0%以上m:王红军研究表明,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

(下转第9148页)

9148

安徽农业科学

2010生

藻的APA分别从起始的5.86pmol/(cell・h)下降至第6天的1.25、1.12、1.58和1.72pmol/(cell・h),而后分别迅速上升至7.35、4.14、3.55和6.25pmol/(ceu・h)。而以LEC为磷源培养的海洋卡盾藻的APA从起始的5.86pmol/(ceu・h)下降至第8天的3.84pmol/(eel・h),而后迅速上升至7.86pmol/(eeU・h)。这表明,溶解态无机磷

力.但是不能利用LEC。

(2)海洋卡盾藻能够在磷源充足时摄取大量的磷储存在体内,在外界环境磷源缺乏时,能够迅速通过酶作用来利用体内的磷库维持生长。

(3)海洋卡盾藻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诱导酶,在外界环境无机磷源充足时,几乎没有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在外界环境无机磷源缺乏时,能诱导产生碱性磷酸酶水解有机磷和颗粒磷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参考文献

[1]齐雨藻.中国沿海赤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NaH:PO。和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磷G-6.P、G-P、ATP的存在抑

制了总APA的表达,而大分子有机磷LEC对APA的影响并不明显。在起始的4d内,培养基中G-6-P、G-P和ATP已基本被水解为磷酸盐,说明只需要少量的AP作用,即能迅速水解培养基中的溶解有机磷源供浮游植物生长。

[2]张玉字,吕痂晖大亚湾澳头水域一次锥状斯氏藻和海洋暑盾藻赤潮

的初步探讨[C]//中困海洋学会赤潮研究与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3]11FFANYMA,BARLOWSB,MATEYVE,eIa1.ChattonellamB/'irlfl

(RapllidoPhyceae),apotentiallytoxical妒in岫SalonSea,Califonia[J].Hydrobiologia,2001,466:187—194.

[4]ANDREWPR,SAMBH,CLAIREEW,eta1.^lkalineph∞phatllfleaetiv-

畸inthew∞temEndishChanel:ElevatiominducedbyhighsummerIilnerajn蹦l[J].Estuarine,CoastalandShelfScience2009,8l:569—574.

[5]HOPPE

G.‰灿acti啦inme蝴[J].Hydrobiologia,2003,493:

187—200.

接种后天数随ysafterinocu[ationⅣd

图4海洋卡盾藻在不同磷源培养试验中AlP活性的变化

Hg.4

Varta廿Onotalkalinepb稍plmtase

[6]MURPHYJ.RILEYJ.Amodified8i嘲esolutionmethodfordetermiru出on

0fphI】sphateinnaturalwalers[J].AnalChimActa,1962,27:31—36.

[7]JEFFIESDs,DIEKENFP,JONESDE.Performance0ftheauto,redi—

g∞tionmethodfortotalph∞phormanalysis[J].WaterRes,1979,13:275

—279.

[8]HOPPE

brackish

G.5ignitlcance0fexoenzy/llaticactivi吐e8

by

means

in‰ecology

0f

water:MeasureⅡ圯nts

ofmethylumbelliferyl・sub6trates

aeti咖in

different

plaosobort塔cultureotChattone//amat/lla

[J].MarEcolProgSer,1983。1I:299—308.

[9]HUANGBQ,OULJ,WANGxL,eIa】.Alkalinephosphataseaeti嘶0fph”oplanktoninEastCIliMSeacoastalwaterswithfrequentharmfulal列

bltxJm

3结论与讨论

(1)海洋卡盾藻可以有效利用无机磷源(NaH,P04・2H:0),对有机磷源如G一6一P、G—P、A11P也有一定的利用能

o(≈帆nc∞[J].Aquatic

[10]NICFOLSOND,DYHRNANS.Alkaline

NicmbialEcology,2007.49:195—206.

tIlepay-

ph∞p}lala∞acti嘶in

toplanktoncommunitiesofMontereyBayandSanFrancisconologyandOceanography。2006.51:874—883.

Bay[j].Lira-

斗——-一--+——卜-—卜——卜-—卜-・卜—+-—卜-—卜-+—・_一-+-+-+-—卜-+-+-+-+-+-—卜—+-+——卜斗・+—+—+—+-+-+-+-+-+-+-+-+-+-+-+一+—+-+—+—+・

(上接第9057页)

表1不同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Table1

ControlelTeet

otdLITcrentbacte—dcles

On

cucumberdownymildew

第2次药后7d

处理

Treatment

第2次药后14d

14

病前病指

d曲ersec咖dti嘶administralion

相对防效∥%

d蚯ersecondⅡme

administralio二

相对防效∥%

IndⅨb粕mdise雠

18.3l26.5l27.0328.1520.25

病情指数

29.4310.238.595.7950.54

病情指数

Disell,se

Disea∞ind“llelativecontroletficacy

ind&

Relativecontrolefficacy

47.24Cc82.99B∞93.3495.3l

①②⑧④⑤

35.60Cc

74.54

32.6715.346.094.2968.48

Bb

77.27Bb91.76

A且Aa

Aa

剂700倍液防效优良,且经济、安全拉1。而该研究结果表明,60.0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安全。建议推广使用这2种药剂,于黄瓜霜霉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田间轮换喷雾。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对黄瓜霜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防止病菌侵入、病菌扩散和清除体内病菌三重作用,最佳用药时间在蔬菜病害发病初期,喷雾时注意均匀、周到。

(2)试验结果还表明,25.00%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一般,可在黄瓜霜霉病的流行末期使用,58.0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生产上使用时间太长,防效很低,不能单独使用,但可与其他杀菌剂混合使用。参考文献

[1]曹宗波.郭振升,王红红.等.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

[J].安徽捉业科学,2007.35(12):3594—3595.

[2]王红军.60%勃玛・锰锌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

科学,2007,35(12):3601,3672.

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席敦芹, XI Dun-qin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31

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38(17)6次

参考文献(2条)

1. 曹宗波;郭振升;王红红 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2. 王红军 60%氟吗@锰锌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秀玲. 唐蕊 室内黄瓜霜霉病防治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

2. 曹宗波. 郭振升. 王红红. 王云帆 7种药剂对温棚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 刘艳玲. 张艳菊. 蔡宁. 李晓雨. LIU Yanling. ZHANG Yanju. CAI Ning. LI Xiaoyu 黄瓜霜霉病病原与抗病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4)

4. 牛德. 付佳. 王丽娟. Niu De. Fu Jia. Wang Lijuan 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9)

5. 郝敬喆. 文勇林. 范咏梅. 李力. 李文生. 王国平. 张新华. HAO Jing-zhe. WEN Yong-lin. FAN Yong-mei. LI Li. LI Weng-sheng . WANG Guo-ping. ZHANG Xin-hua 杀菌药剂对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效评价及防治[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2009,46(4)

6. 张政兵. 刘年喜. 郭海明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期刊论文]-长江蔬菜2007(5)7. 刘新社. 贾利元 杀菌剂对设施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药效比较[期刊论文]-农药2009,48(11)

8. 孙丽华. 宋刚. 云兴福. SUN Li-hua. SONG Gang. YUN Xing-fu 黄瓜霜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3)

9.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新方法[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7(11)

10. 石凤梅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药效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2009(5)

引证文献(7条)

1. 吴菡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2)2. 杨清芳 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7)

3. 李文文. 张桂玲. 甄鹏鹏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0(12)4. 李文文. 张桂玲. 甄鹏鹏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0(12)5. 孙兆儒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期刊论文]-园艺与种苗 2011(2)6. 王桂香 大棚黄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11(9)

7. 肖龙云. 程嘉翎. 徐菲霞 壳聚糖对黄瓜保鲜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ahnykx201017088.aspx


相关文章

  • 黄瓜霜霉病防治
  • 大棚黄瓜霜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农学系农学专业0301班 周达 0111030130 摘 要: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凡种植黄瓜的地区都有发生,黄瓜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瓜地低洼积水,雨水多,湿度大, ...查看


  • 日光温室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
  • 日光温室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技术 日光温室生产中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需要化学农药来控制.在施药防治中,选哪种农药.用什么样的剂型.用哪种方式施药.应注意什么问题等,是无公害生产中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农民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农药基 ...查看


  • 葫芦科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葫芦科蔬菜 (黄瓜.苦瓜.南瓜.西葫瓜等) 无公害食品-葫芦科类蔬菜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葫芦科类蔬菜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重点提出了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物理 ...查看


  • 常见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 常见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100问 1.小麦灌浆期病虫害发生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答: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高峰时期,当前我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包括:白粉病.赤霉病.条锈病.麦蚜.吸浆虫等. 2.今年我市 ...查看


  • 基本技术][小晴病理笔记]--2,植物病害的症状
  • 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者不良环境侵扰后,植物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这里面实际上突出几个关键点;首先是植物受到病原物或者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个影响使得植物的内部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也就是细胞中的代谢反应发生了变化, ...查看


  • 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浅析_王海梅
  • 植物保护<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第17期 影响植物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浅析 王海梅 (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中心,青海民和810800) 摘要介绍植物病害症状,分析植物病害流行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植物病害:症状:发生流行:影 ...查看


  •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 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武隆县农业局蔬菜办) 反季节蔬菜栽培,是指的某种类蔬菜相对于主要生产季节的提前或延后栽培.一是通过塑料大棚的应用,提高栽培环境的温度,实现春季蔬菜的提早栽培:二是夏秋季节用遮阳网膜覆盖或在较高海拔的低山区域冷凉的环 ...查看


  • 长阳地区黄瓜露地栽培技术
  • 导读:湖北长阳县高.中.低山地带黄瓜种植普遍,667 m2可产黄瓜5 000 kg以上,产值过万.从地块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6个方面介绍黄瓜露地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农民提供参考. 黄瓜又称胡瓜,属葫芦科一年生 ...查看


  • 烟草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 烟草的主要病害有哪些?这些病害主要在哪些时期发生危害? 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烟草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