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大学阶段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一)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切忌千篇一律。

2.有效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改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内容,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要按质、按量认真完成各项练习。

3.安全的原则:按运动处方运动,应保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若超出了安全的界限,则可能发生危险。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各项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安全。

4.全面的原则:运动处方应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则,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达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5.调整的原则:再好的运动处方,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或人的一生,一个安全有效的处方应该是自己制定的,而且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一般情况下,坚持锻炼8周就能收到较好锻炼效果;若再按原处方规定的运动负荷锻炼,则效果不大,此时,就需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二)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与微调整。

1.运动目的:运动目的有消遣娱乐、强身保健、健美减肥、防治疾病、提高运动成绩等。目的主要根据锻炼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的不同而定。

2.运动种类:应根据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来选择运动种类。另外,锻炼者的体力、运动水平、运动设施及有无指导者均会对运动种类的选择产生影响,适用于一般健康者和慢性病人的项目,可分为五类:

(1)耐力性锻炼项目,如步行、长跑、骑自行车、长距离游泳、爬山等。

(2)力量性锻炼项目,如拉力器、哑铃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单、双杠器械练习等。

(3)放松性锻炼项目,如散步、旅行、按摩、打太极拳等。

(4)一般健身性锻炼项目,如各种球类、游戏、广播体操、八段锦等。

(5)专门体操锻炼项目,如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一般锻炼者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有氧运动为主,锻炼时要有一定节律性,无呼吸紊乱或憋气现象,并能使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制定的核心部分,不同锻炼者的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监测来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

训练有素者运动强度:为提高运动成绩,应在最大强度85%以上。

一般锻炼者运动强度:不超过最大强度80%和低于50%,较适宜为70%~60%。有疾病(如心脏病)者运动强度:不超过最大强度60%和低于40%左右。

运动强度可根据心率、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4.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min,一般须持续20~40min,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15min以上。在运动处方的设计中,运动量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而运动量是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当运动量确定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运动强度较大则运动时间较短,运动强度较小时运动时间较长,前者适宜于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后者适宜于老年及体力较弱者。

5.运动频率:

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运动效果可得到较好蓄积,锻炼效果好。研究证实:

(1)每周运动一次时,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且易发生伤病,运动效果不蓄积。

(2)每周运动二次时,肌肉酸痛和疲劳减轻,身体无不适感觉,运动效果有一点蓄积,但不明显。

(3)每周运动三-五次时,肌肉较为适应,VO2max增加逐渐趋于平和,运动效果蓄积明显。

(4)每周运动五次以上时,VO2max提高就很小,运动效果增加并不多(与运动三-五次比),并有增加运动损伤倾向。

所以,以健身为目的进行锻炼时,应采用次日不残留疲劳的小运动负荷,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锻炼次数,也可坚持每天锻炼,但最重要的是养成运动习惯和使运动生活化。

6.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在运动处方中,为确保锻炼者安全,必须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1)提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和易发生危险的动作:如心脏病人禁忌做大强度、高刺激的运动;学生不应在缺保护的器械上做腾空、翻转等动作。

(2)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如心脏病人在运动中出现全身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背痛等就应停止运动。

(3)每次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整:

由于运动环境、个人身体条件等的变化性,使得运动前制定的处方可能有不适合的地方,人们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反复地调整、修正,才能使运动处方更科学合理,保证人们在安全、有效的运动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所以,体育锻炼者必须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运动处方可根据个人所需制定周、月、季、年、多年锻炼内容及要求。

1.了解锻炼者的基础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疾病史、过去及现在身体锻炼状况,此外还有锻炼者的食欲、睡眠和精神状态等。

2.健康诊断:对锻炼者健康程度的判断,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采用直接的医学检查,也可以直接索取近期的身体检查证明,来获取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指标。

3.运动负荷测定:是锻炼者身体机能对运动承受能力的检测和评定。一般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生理机能的检测,主要应测定心跳频率,最大吸氧量等机能指标。

4.体力测定:主要是对锻炼者身体素质的检定,内容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为便于评价,可将测试指标与较大样本的同项指标对比,以确定该项素质的优劣程度。

5.制定运动处方:根据以上四项调查、测定的结果结合身体锻炼的原则,制定锻炼者的锻炼内容、强度、时间等在内的锻炼方案。

6.实施锻炼方案,完善处方:按运动处方的要求锻炼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健康检查、运动负荷测定和体力测定,这样一方面可以评价运动处方的实效和锻炼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根据身体的变化,修改和调整运动处方,使处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般体检

↓基本情况

(病史、运动史)

临床检查→器官系统功能

负荷测定→身体运动承受能力

体力测定→身体各素质水平

运 动 处 方

运动实施

(制定新运动处方)

图6-1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

(四)运动处方的实施

运动处方的实施应以每一次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为核心,以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为重点,在确保安全基础上,蓄积锻炼效果,实现运动处方的近期与远期目标。

1.一次运动锻炼的安排:

每一次运动锻炼应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正式锻炼阶段(或训练阶段)和整理阶段。

(1)准备阶段:是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从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适宜强度的运动状态过程。准备阶段常采用运动强度小的有氧运动和伸展性体操,如:步行、慢跑、徒手操等,准备活动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锻炼阶段有所变化,开始锻炼早期阶段,准备活动时间为10-15min。

(2)正式锻炼阶段:是使身体维持在相对较高机能状态下持续运动锻炼的过程。是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其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应按照具体运动处方的规定实施,而运动时间至少应在15min以上。

(3)整理阶段:是指机体由激烈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的过程。是通过做一些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来实现。如:散步、慢跑、放松操、自我按摩等。整理活动的时间一般为5min左右。

2.运动量的监控

是指根据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身体的反应情况 ,锻炼者进行自我监测和调节运动量。常采用的方法有:自觉疲劳程度(RPE)、靶心率等。目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价运动量的方法是:观察每次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情况。即运动量适宜的标志是第二天早晨起床疲劳感完全消除,感觉轻松愉快,睡眠良好,体力充沛。如果运动锻炼后,数日内有脉博、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或肺活量、体重等明显的持续下降,说明运动量偏大,有疲劳积累的征兆,应及时减少运动量。

(一)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1.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切忌千篇一律。

2.有效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改善,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内容,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要按质、按量认真完成各项练习。

3.安全的原则:按运动处方运动,应保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若超出了安全的界限,则可能发生危险。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各项规定和要求,以确保安全。

4.全面的原则:运动处方应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则,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中,要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达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5.调整的原则:再好的运动处方,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或人的一生,一个安全有效的处方应该是自己制定的,而且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一般情况下,坚持锻炼8周就能收到较好锻炼效果;若再按原处方规定的运动负荷锻炼,则效果不大,此时,就需对运动处方进行调整。

(二)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运动处方应包括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注意事项与微调整。

1.运动目的:运动目的有消遣娱乐、强身保健、健美减肥、防治疾病、提高运动成绩等。目的主要根据锻炼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的不同而定。

2.运动种类:应根据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来选择运动种类。另外,锻炼者的体力、运动水平、运动设施及有无指导者均会对运动种类的选择产生影响,适用于一般健康者和慢性病人的项目,可分为五类:

(1)耐力性锻炼项目,如步行、长跑、骑自行车、长距离游泳、爬山等。

(2)力量性锻炼项目,如拉力器、哑铃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单、双杠器械练习等。

(3)放松性锻炼项目,如散步、旅行、按摩、打太极拳等。

(4)一般健身性锻炼项目,如各种球类、游戏、广播体操、八段锦等。

(5)专门体操锻炼项目,如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一般锻炼者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有氧运动为主,锻炼时要有一定节律性,无呼吸紊乱或憋气现象,并能使身体得到较全面的锻炼。

3.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制定的核心部分,不同锻炼者的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监测来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

训练有素者运动强度:为提高运动成绩,应在最大强度85%以上。

一般锻炼者运动强度:不超过最大强度80%和低于50%,较适宜为70%~60%。有疾病(如心脏病)者运动强度:不超过最大强度60%和低于40%左右。

运动强度可根据心率、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4.运动持续时间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min,一般须持续20~40min,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15min以上。在运动处方的设计中,运动量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锻炼的效果;而运动量是由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共同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当运动量确定时,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运动强度较大则运动时间较短,运动强度较小时运动时间较长,前者适宜于年轻及体力较好者,后者适宜于老年及体力较弱者。

5.运动频率:

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运动效果可得到较好蓄积,锻炼效果好。研究证实:

(1)每周运动一次时,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都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且易发生伤病,运动效果不蓄积。

(2)每周运动二次时,肌肉酸痛和疲劳减轻,身体无不适感觉,运动效果有一点蓄积,但不明显。

(3)每周运动三-五次时,肌肉较为适应,VO2max增加逐渐趋于平和,运动效果蓄积明显。

(4)每周运动五次以上时,VO2max提高就很小,运动效果增加并不多(与运动三-五次比),并有增加运动损伤倾向。

所以,以健身为目的进行锻炼时,应采用次日不残留疲劳的小运动负荷,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锻炼次数,也可坚持每天锻炼,但最重要的是养成运动习惯和使运动生活化。

6.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在运动处方中,为确保锻炼者安全,必须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1)提出禁忌的运动项目和易发生危险的动作:如心脏病人禁忌做大强度、高刺激的运动;学生不应在缺保护的器械上做腾空、翻转等动作。

(2)提出运动中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标准:如心脏病人在运动中出现全身无力、头晕、气短、运动中或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背痛等就应停止运动。

(3)每次锻炼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在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微调整:

由于运动环境、个人身体条件等的变化性,使得运动前制定的处方可能有不适合的地方,人们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反复地调整、修正,才能使运动处方更科学合理,保证人们在安全、有效的运动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所以,体育锻炼者必须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运动处方可根据个人所需制定周、月、季、年、多年锻炼内容及要求。

1.了解锻炼者的基础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疾病史、过去及现在身体锻炼状况,此外还有锻炼者的食欲、睡眠和精神状态等。

2.健康诊断:对锻炼者健康程度的判断,是制定运动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可采用直接的医学检查,也可以直接索取近期的身体检查证明,来获取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状况指标。

3.运动负荷测定:是锻炼者身体机能对运动承受能力的检测和评定。一般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生理机能的检测,主要应测定心跳频率,最大吸氧量等机能指标。

4.体力测定:主要是对锻炼者身体素质的检定,内容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为便于评价,可将测试指标与较大样本的同项指标对比,以确定该项素质的优劣程度。

5.制定运动处方:根据以上四项调查、测定的结果结合身体锻炼的原则,制定锻炼者的锻炼内容、强度、时间等在内的锻炼方案。

6.实施锻炼方案,完善处方:按运动处方的要求锻炼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健康检查、运动负荷测定和体力测定,这样一方面可以评价运动处方的实效和锻炼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根据身体的变化,修改和调整运动处方,使处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般体检

↓基本情况

(病史、运动史)

临床检查→器官系统功能

负荷测定→身体运动承受能力

体力测定→身体各素质水平

运 动 处 方

运动实施

(制定新运动处方)

图6-1 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

(四)运动处方的实施

运动处方的实施应以每一次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为核心,以运动量的监控及医务监督为重点,在确保安全基础上,蓄积锻炼效果,实现运动处方的近期与远期目标。

1.一次运动锻炼的安排:

每一次运动锻炼应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正式锻炼阶段(或训练阶段)和整理阶段。

(1)准备阶段:是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机能从相对安静状态过渡到适宜强度的运动状态过程。准备阶段常采用运动强度小的有氧运动和伸展性体操,如:步行、慢跑、徒手操等,准备活动的时间,可根据不同的锻炼阶段有所变化,开始锻炼早期阶段,准备活动时间为10-15min。

(2)正式锻炼阶段:是使身体维持在相对较高机能状态下持续运动锻炼的过程。是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是达到康复或健身目的的主要途径。其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应按照具体运动处方的规定实施,而运动时间至少应在15min以上。

(3)整理阶段:是指机体由激烈运动状态逐渐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的过程。是通过做一些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来实现。如:散步、慢跑、放松操、自我按摩等。整理活动的时间一般为5min左右。

2.运动量的监控

是指根据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身体的反应情况 ,锻炼者进行自我监测和调节运动量。常采用的方法有:自觉疲劳程度(RPE)、靶心率等。目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价运动量的方法是:观察每次运动后疲劳的恢复情况。即运动量适宜的标志是第二天早晨起床疲劳感完全消除,感觉轻松愉快,睡眠良好,体力充沛。如果运动锻炼后,数日内有脉博、血压明显的持续上升,或肺活量、体重等明显的持续下降,说明运动量偏大,有疲劳积累的征兆,应及时减少运动量。


相关文章

  • 大学体育理论
  • 一. 名词解释 1. 体育:(2)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和教育过程,实质包含了体育教 育和体育运动这两层涵义.它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 服务. 体育(狭义):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 ...查看


  • 运动处方理论的概述
  • 第22卷 2010年 第2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ZE VOL.22 2010 N0.2 MEDICALCOLLEGE doi:10.3969/j.issn.1008-4118.2010.02.47 运动处方理论 ...查看


  • 对高血压病人运动处方及营养处方制定
  • 对高血压病人运动处方及营养处方制定 1.前言 高血压病已成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并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而长期大量服用降压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患者机体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使患者的 ...查看


  • 如何制定运动处方
  • 导读 运动处方的制定为患者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其目的是在确保治疗安全的同时使患者身体功能得以康复. 1制定运动处方的目的 运动疗法能够改善或保持肌力.肌耐力:提高心血管及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平衡及运动协调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 ...查看


  • 运动与健康促进期末考试答案
  • 运动健康与促进 一.运动处方的内容.范围和应用举例 内容:目的.项目.时间.强度.频率.注意事项 Eg. 糖尿病.降糖 1. 运动处方的内容:一般包括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 1.1运 ...查看


  •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复习,免费的呦
  • 10年体育基础理论复习 1.体育的概念(见第4页)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育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教育过程. 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学校 ...查看


  • 个性化健康管理的方法
  • [摘要] 阐述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从健康宣教.健康体检.健康跟踪系统.个性化处方及家庭成员监控5个方面探讨了健康管理的实施方法,为健康管理的模式和规范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亚健康:个性化健康管理:治未病 WHO新方案,特别指出了有一 ...查看


  • 运动损伤论文
  • 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及探究 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月15日 目 录 前言 .................................. ...查看


  • 10.实用健身运动处方
  • 第十章 第一节 一.增进有氧适能的运动处方 实用健身运动处方 有氧健身运动处方 有氧适能之处方主要考虑的要素有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和运动方式. (一)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很重要的要素,因它与能量来源(脂肪很葡萄糖被利用) .能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