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了解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母乳喂养,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抽取100名产妇及其新生儿出院前、分娩1月内、2月内、3月内、4月内各20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结果 产妇中94%94100在医院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 纯母乳喂养率34%34100,混合喂养率51%51100 自然分娩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手术分娩者 开展早接触、早吸吮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未开展者。结论 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是否进行早吸吮、早接触等有关,母乳喂养工作还有待加强。加强爱婴医院管理,积极开展产前、产时、产后各环节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意识及掌握实用技巧,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适合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情商发育有很大作用[1]。同时,母乳喂养还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促进母子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相当重要〔2〕。为了解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母乳喂养,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论文代写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4月,在全区四家助产医疗机构、社区儿保门诊,抽取100名产妇及其新生儿出院前、1月内、2月内、3月内、4月内各20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 1.2 方法 由妇幼所工作人员和社区儿保医生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母亲的一般情况、院内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早接触早吸吮开展情况、添加代乳品的原因和决定者等内容。 1.3 母乳喂养标准 按卫生部妇社司编写的《母乳喂养培训材料》中的婴儿母乳喂养分类标准。喂养方式分为①纯母乳喂养 6个月内婴儿以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代乳品。②混合喂养 母亲乳汁不足需添加一定比例的代乳品。③人工喂养 无母乳完全代乳品喂养者。以调查前24小时的喂养方式为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例产妇,年龄最大4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6.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46人,高中及中专31人,初中及以下23人。 2.2 在院内接受母乳喂养教育情况,见表1 2.3 母乳喂养情况 100例新生儿中,以纯母乳喂养的34例,占34%,混合喂养的51例,占51%,人工喂养的15例,占15%。 2.4 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见表2 论文代写 2.5 早吸吮、早接触与
母乳喂养,见表3 2.6 添加代乳品的原因及决定者 84.85%5666的产妇因为觉得乳汁不够所以添加代乳品,7.58%566的产妇因为乳头问题添加代乳品,7.58%566的产妇因为其他问题添加代乳品。48.49%32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家属决定,36.37%24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产妇本人决定,另外15.15%1066添加代乳品由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决定。 3 讨论 3.1 能否成功开展母乳喂养,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从表1显示,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率为59.38,剖宫产手术分娩者母乳喂养率为22.06%,自然分娩者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手术分娩者。早吸吮、早接触也直接影响着母乳喂养率。从表2看出,在开展早吸吮、早接触的人群中,45.46%予以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未开展早吸吮、早接触人群的12.5%的纯母乳喂养率。另外,妇女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母乳代用品的广泛宣传、生育高峰到来凸显的医护人员编制不足等也对母乳喂养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2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促进母乳喂养的关键。 资料显示〔3〕,孕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与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观念,提高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使孕妇对产后母乳喂养持有积极的态度,树立坚定的信心。本次调查显示,94%的孕妇曾在孕前、孕后、或孕前后接受过医院内母乳喂养教育,但纯母乳喂养率仍比较低下。因此,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尚需得到全社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调查也显示,48.49%32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家属决定,36.37%24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产妇本人决定。所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在分娩后具体指导产妇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尽早母乳喂养,耐心细致的做好宣教,获得家属的参与和配合,这些都是促进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条件。 代写论文 参考文献 [1] 薛俊兰.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6年2月第7卷第2期,20162C 520. 中国论文联盟 [2] 高传化.母乳喂养与婴儿智力发育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1992年06期. [3] 陈平,陈秀春.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6,12:36.
[摘 要]目的 了解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母乳喂养,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 抽取100名产妇及其新生儿出院前、分娩1月内、2月内、3月内、4月内各20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结果 产妇中94%94100在医院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 纯母乳喂养率34%34100,混合喂养率51%51100 自然分娩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手术分娩者 开展早接触、早吸吮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未开展者。结论 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是否进行早吸吮、早接触等有关,母乳喂养工作还有待加强。加强爱婴医院管理,积极开展产前、产时、产后各环节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意识及掌握实用技巧,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母乳是婴儿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其中所含的乳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均适合婴儿的胃肠道消化和吸收,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儿童情商发育有很大作用[1]。同时,母乳喂养还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促进母子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相当重要〔2〕。为了解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母乳喂养,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我们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论文代写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6年4月,在全区四家助产医疗机构、社区儿保门诊,抽取100名产妇及其新生儿出院前、1月内、2月内、3月内、4月内各20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 1.2 方法 由妇幼所工作人员和社区儿保医生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母亲的一般情况、院内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喂养方式、早接触早吸吮开展情况、添加代乳品的原因和决定者等内容。 1.3 母乳喂养标准 按卫生部妇社司编写的《母乳喂养培训材料》中的婴儿母乳喂养分类标准。喂养方式分为①纯母乳喂养 6个月内婴儿以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代乳品。②混合喂养 母亲乳汁不足需添加一定比例的代乳品。③人工喂养 无母乳完全代乳品喂养者。以调查前24小时的喂养方式为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例产妇,年龄最大4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6.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46人,高中及中专31人,初中及以下23人。 2.2 在院内接受母乳喂养教育情况,见表1 2.3 母乳喂养情况 100例新生儿中,以纯母乳喂养的34例,占34%,混合喂养的51例,占51%,人工喂养的15例,占15%。 2.4 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见表2 论文代写 2.5 早吸吮、早接触与
母乳喂养,见表3 2.6 添加代乳品的原因及决定者 84.85%5666的产妇因为觉得乳汁不够所以添加代乳品,7.58%566的产妇因为乳头问题添加代乳品,7.58%566的产妇因为其他问题添加代乳品。48.49%32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家属决定,36.37%24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产妇本人决定,另外15.15%1066添加代乳品由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决定。 3 讨论 3.1 能否成功开展母乳喂养,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从表1显示,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率为59.38,剖宫产手术分娩者母乳喂养率为22.06%,自然分娩者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手术分娩者。早吸吮、早接触也直接影响着母乳喂养率。从表2看出,在开展早吸吮、早接触的人群中,45.46%予以纯母乳喂养,显著高于未开展早吸吮、早接触人群的12.5%的纯母乳喂养率。另外,妇女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母乳代用品的广泛宣传、生育高峰到来凸显的医护人员编制不足等也对母乳喂养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2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促进母乳喂养的关键。 资料显示〔3〕,孕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与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观念,提高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能,使孕妇对产后母乳喂养持有积极的态度,树立坚定的信心。本次调查显示,94%的孕妇曾在孕前、孕后、或孕前后接受过医院内母乳喂养教育,但纯母乳喂养率仍比较低下。因此,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尚需得到全社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调查也显示,48.49%32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家属决定,36.37%2466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产妇本人决定。所以,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在分娩后具体指导产妇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尽早母乳喂养,耐心细致的做好宣教,获得家属的参与和配合,这些都是促进纯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条件。 代写论文 参考文献 [1] 薛俊兰.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与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6年2月第7卷第2期,20162C 520. 中国论文联盟 [2] 高传化.母乳喂养与婴儿智力发育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1992年06期. [3] 陈平,陈秀春.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