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相关文章
-
送别诗: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①, 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飞天镜④, 云生结海楼⑤. 仍恰故乡水⑥, 万里送行舟. [诗文翻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查看
-
李白的诗:[赤壁歌送别]赏析
赤壁歌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鉴赏: 从古诗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诗人的创作意图在于把歌咏赤壁 ...查看
-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反思一: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第一.曲词鉴赏课应该怎样教才算理想呢?多些美读感悟,但实际上多是停留在皮毛.肤浅的东西上,品味不够深入:多些理性分析,又过于呆板,影响到美感.以读作前奏.铺垫,整体感悟后,稍作分析,深入品味,可能是比较理想的设计方 ...查看
-
[渡荆门送别]教案
八年级 <渡荆门送别>教案 [选点说明] 唐诗可以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而李白又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 ...查看
-
李白[送友人]赏析
送友人 李 白 [读前三思] 诗人怀着怎样的心情送别友人?美景当前,分别在即,诗人又是如何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的?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译释平台] 青 山 横 北 郭, 白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 ...查看
-
课后中考必考古诗赏析资料
课后中考必考古诗赏析资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这首诗之所以成为送别诗的上乘佳作,就在于(一扫送别诗的离愁别恨和感伤的感情基调,充满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
-
从文本解读的角度赏析[蜀道难]中的情
内容摘要:在中国,李白是个家喻户晓的诗人,他有自己明确的标签:"谪仙".有自己的性格特色――恣意豪侠,有无与伦比的诗风――瑰丽奇异,有自己独特风格――豪迈狂放,而<蜀道难>是一篇与李白的其他诗歌有着显著区别的 ...查看
-
八下30课诗五首
饮酒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 ...查看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意. 2.品味语言,体味诗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精心谴词造句,分析诗歌语言的精妙传神.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