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简介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嘉佑二午(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简介

  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第三句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相关文章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微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 丹徒区荣炳中心小学     张迎霞一.激情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我们再次走 ...查看


  • 望湖楼简案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睢宁县睢城小学 刘娟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情通过朗读 ...查看


  • 印刷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
  • 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昌龄<出塞>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 ...查看


  • 描写雪的诗句
  • 描写雪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 ...查看


  • 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 目 录 1.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 牧 2.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 牧 3.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 隐 4.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5. 元 ...查看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原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 ...查看


  • 冀教版1-5古诗词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 ...查看


  • yan苏教版语文教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 编号:63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六月西湖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查看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关于西湖的古诗 1.<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2.<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