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秋浦途中

  秋浦途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鉴赏:

  《秋浦途中》这首诗写于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他的这种心绪,也曲折地表现在这首诗中。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此处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兼言风雨。并著“一岸蒲”三字以写风,盖风不可见,借蒲叶的摇晃有声而始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复,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寂寞;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 樊川,就在那儿。“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情地表现出来了。

  秋浦途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鉴赏:

  《秋浦途中》这首诗写于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他的这种心绪,也曲折地表现在这首诗中。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一、二两句采用对起之格,这在绝句中是不多的。它这样用是为了排比,增强景物的描绘性。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起句对仗,在绝句里宜活脱而不板滞,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虽然色彩鲜活,却迹近合掌。此处却不同,它笔势夭矫,如珠走盘,有自然流转之致。“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兼言风雨。并著“一岸蒲”三字以写风,盖风不可见,借蒲叶的摇晃有声而始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绝句讲究出神奇于百炼,起别趣于寸心,要能曲折回复,穷极变化。这首诗的头两句在外围刷色,展示出一幅风雨凄其的画面,诗人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寂寞;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这些意蕴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情于景,令人于恬吟密咏中体味而得。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 樊川,就在那儿。“来时还下杜陵无?”轻声一问,就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就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婉转深情地表现出来了。


相关文章

  • 杜牧的诗:[秋浦途中]原文
  • <秋浦途中>原文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秋浦途中>鉴赏 这首七绝以韵取胜,妙在如淡墨一点,而四围皆到.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在风景的描写中,并不明白说出,却能给人以深 ...查看


  • 杜牧的诗666
  • 第五篇 杜牧的诗 [作者介绍]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祖居长安南郊樊川,因称杜樊川.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工 ...查看


  • 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 1. <金陵酒肆留别>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把酒问月> 5.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 ...查看


  • 小学古诗词填空
  • 小升初常考古诗填空练习(80首古诗 含答案) 1. ,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4 ...查看


  • 最近比较火的是诗词大会及其答案
  • 最近比较火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此档节目让众多人回味中华传统文化, 回想大学时曾拿着古诗词作品选高声朗读,真的是很让人怀念下附部分题库及答案. v 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路上行人 ...查看


  • [美文共享]舌尖上的中秋
  • 十五月儿圆又圆, 中秋饼儿甜又甜, 月圆饼甜合家欢, 幸福吉祥又一年! 几场梧桐细雨,凉爽的秋风从天际吹来.远山隐在蒙蒙胧胧的雨丝里,已经从青翠変成深黛.雨点落在荷塘里,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片片荷叶在秋雨中低吟浅唱.虽然也是留得残荷听雨声 ...查看


  • 杜牧的诗:池州送孟迟先辈
  • <池州送孟迟先辈>原文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寺楼最鶱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篱落 ...查看


  • 登九峰楼寄张祜
  • 作者:杜牧  查看该作者简介 >>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载:"杜牧 ...查看


  •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
  •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 [本书目录] 送兄(七岁女) 蝉(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 野望(王绩) 咏鹅(骆宾王) 易水送别(骆宾王) 风(李峤) 中秋月(李峤)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送社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山中(王勃) 从军行(杨炯) 渡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