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超市整理员

  很幸运能在12月份的新教师培训中观摩了区数学组顾美娟老师组织的大班数学活动《超市整理员》,这节活动主要是探索统计的方法。现在对大班的课程不是很了解,正好借此机会多学习。到了大班,幼儿已经接触过初步的统计,同时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因此,教师设计了《超市整理员》一节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又能反作用于数学。这节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超市,这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一些帮助。

  在活动目标方面,该活动目标有三条,分别是1、初步探索统计的方法,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计数和分析。2、能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并乐意表达自己对统计的理解和想法。3、能小组合作进行统计,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以认知为主,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并对分类的物体进行计数和分析。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情感目标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融入了社会性学习的成分,让幼儿在合作中完成统计与分析。

  整个过程设计的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首先是让幼儿摆弄雪花片,雪花片是从一维度分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挑战很小,因为活动重点是统计与分类,所以一维度分类的物品降低了材料对幼儿的干扰。当幼儿操作后,教师与幼儿一起了解记录方式,帮助幼儿熟悉记录单。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分类方式,并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这将幼儿个体操作经验拓展为集体经验,给幼儿的同伴学习提供了支持。

  当幼儿统计完雪花片的数量后,教师引导幼儿更深入、细致地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颜色雪花片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用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发现每种颜色的雪花片各有多少个,哪种多,哪种少。幼儿在熟悉统计的基础上,参与到超市整理员的游戏中,将统计与分析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同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在游戏中,幼儿分为不同的组,对吃、穿、玩、学习用品四类物品进行分类统计。教师在活动中将活动要求前置,让幼儿更加明确游戏的目的。

  在游戏结束后,师幼一起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在集体分析时,教师将不同的操作单与全班幼儿进行分享,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同时也是复习巩固的机会。在活动中遇到了连加,这是更难的数学计算,甚至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使用了计算器,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师幼一起验证了各自统计结果的总和。分析数据除了从物体总和的角度,还从比较多少的角度,帮助幼儿学会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

  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与技能学会后,幼儿就能迁移这些经验,在其他各种活动中使用这些方法,对遇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这也为幼儿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很幸运能在12月份的新教师培训中观摩了区数学组顾美娟老师组织的大班数学活动《超市整理员》,这节活动主要是探索统计的方法。现在对大班的课程不是很了解,正好借此机会多学习。到了大班,幼儿已经接触过初步的统计,同时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显著增强,因此,教师设计了《超市整理员》一节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又能反作用于数学。这节活动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超市,这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能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一些帮助。

  在活动目标方面,该活动目标有三条,分别是1、初步探索统计的方法,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计数和分析。2、能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并乐意表达自己对统计的理解和想法。3、能小组合作进行统计,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以认知为主,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类、并对分类的物体进行计数和分析。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情感目标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融入了社会性学习的成分,让幼儿在合作中完成统计与分析。

  整个过程设计的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首先是让幼儿摆弄雪花片,雪花片是从一维度分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挑战很小,因为活动重点是统计与分类,所以一维度分类的物品降低了材料对幼儿的干扰。当幼儿操作后,教师与幼儿一起了解记录方式,帮助幼儿熟悉记录单。教师观察幼儿不同的分类方式,并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这将幼儿个体操作经验拓展为集体经验,给幼儿的同伴学习提供了支持。

  当幼儿统计完雪花片的数量后,教师引导幼儿更深入、细致地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颜色雪花片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用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的方法发现每种颜色的雪花片各有多少个,哪种多,哪种少。幼儿在熟悉统计的基础上,参与到超市整理员的游戏中,将统计与分析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同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方法。在游戏中,幼儿分为不同的组,对吃、穿、玩、学习用品四类物品进行分类统计。教师在活动中将活动要求前置,让幼儿更加明确游戏的目的。

  在游戏结束后,师幼一起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与分析。在集体分析时,教师将不同的操作单与全班幼儿进行分享,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同时也是复习巩固的机会。在活动中遇到了连加,这是更难的数学计算,甚至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使用了计算器,在计算器的帮助下,师幼一起验证了各自统计结果的总和。分析数据除了从物体总和的角度,还从比较多少的角度,帮助幼儿学会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

  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与技能学会后,幼儿就能迁移这些经验,在其他各种活动中使用这些方法,对遇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这也为幼儿以后数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幼儿园教案大班数学活动:玩具超市doc
  • 班数学活动:玩具超市 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刘英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 ...查看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3.15维权日
  •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马上到来了,幼儿知道很多的节日但对于3月15日而言,很多的幼儿都不知道这个节日,也不知道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设计了<维权3.15>.通过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来设计了本节课内容,以平时的逛超市来引出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超市购物
  • 目的:1,在购物游戏中,学着运用加法计算出老师指定的钱款. 2,提高幼儿的心算能力和归类能力. 准备:超市环境设置:货架三个:内有各种食物,上有数字标签,分别为1.2.3.4.5.6.7.8.9.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记号笔等,雪花片若干 过 ...查看


  • 大班科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 大班科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大班科学<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选自大班上学期教材,单数和双数对大班孩子来说是新知识.在备这节课时,曾经想过,如果用以往的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逛超市(大班数学)
  • 活动名称: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某一特征分类
  • 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后,再按另一特征重新分类,或对已分的两类物品再次分类. 2.提高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准备: 1.绘制12张实物卡片.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小件商品的包装,并贴上价格标签.活动前将商品陈列在一个货架上,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元超市
  • 设计思路: 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这个数学活动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感觉很枯燥. 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 ...查看


  • 大班下教案
  • 第一周 2015年4月13日周一上午 纪律常规练习 2015年4月14日周二下午 主题活动:<春天的悄悄话> 活动目标: 1.喜欢与同伴交流自己眼中的春天. 2.享受听音乐的乐趣,增进艺术表现力. 3.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活动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水果超市
  • 大班数学活动:水果超市 徐雯 高瞻昀 活动目标: 1. 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 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 几种水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