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离泉州有多远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是的,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它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面对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地震,离泉州有多远?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山川可以瞬间崩裂,道路可以瞬间扭断,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可见,自然灾害的威力无穷,但是,首先什么是地震呢?

  地震一般是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即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上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由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与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人们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地震按其震源深度,可分为深度为0公里~70公里的浅源地震、70公里~300公里的中源地震和超过300公里的深源地震。地震按其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三大类。

  我们的泉州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它属于欧亚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历史上发生过8.1级大震,长乐——诏安地震活动断裂带贯穿我市沿海各县市。北西向活动断层与长——诏带在泉州地区交汇。同时,地震发生的频度、强度很高的台湾省与我市仅一水之隔,台湾的强震经常影响到我市。199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十分活跃,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5年2月25日在晋江市金井以南海域发生5.3级地震,1999年8月5日在惠安海域又发生4.8级地震。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离泉州有多远

  由此可见,地震离我们并不远,曾有种说法:古代的李四光曾预言,我国将发生四次特大地震,其中的唐山、四川等三处已经发生实现了预言,而最后一个正是我们的泉州。且不说这是否是一个谣言,我们的泉州位于我国的地震多发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不能就盲目地否定这是一个谣言,也需从中引起重视,毕竟这其中也有科学的真实性。所以,地震离泉州并不远,我们确实得对地震引起重视。

  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的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所以,现在,在人人为那个李四光说法而惶惶不安的同时,我们不管它是否是真的,但至少也应采取措施,从现在做起,学习保护自己。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刍议。

  首先,我们不能只顾科学,也应返回自然。我们政府要多宣传一些自然现象的预兆。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但有些地震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都是一些预兆,也是地震前的防范,政府也应要遵循自然规律,加强地震前预防知识的宣传。

  其次,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政府、学校要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演练。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

  接着,我认为要改革政府巨灾应急体制,政府在灾难预警中处于最关键位置,我们泉州市中应该建立常设紧急事务部门,统筹职能明确地设立灾难情报信息系统和减灾事务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损失降到最小,而且要给予地震科学研究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支持,政府的责任归政府,科学的天职归科学,要充分地支持地震研究预报工作的进行,也可以探索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地震观测的新方式.。

  最后,要增加地震信息的开放度,我们政府要经常向社会公开这方面的信息和有关的预防知识,而且要建立健全的预警过程的“复核审查”制度,及时审查,更正错误的信息......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但我们不应只是一时的悲叹,应该化惨痛教训为公共治理的宝贵知识资源,泉州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区,更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将未知的灾害降到最低,汶川地震时我们说:“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现今我们要说:“泉州人会跑在地震前!”

  地震,离泉州并不远!但是相信泉州人会携手共同努力,防治地震,减少灾难危害自己,并且要秉持坚强的意念,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2008年5月12日 14时 28分 ,那一刻,孩子朗朗的书声戛然而止;那一刻,繁华的街市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是的,这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它夺取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呀!

  面对这,我们是否应该思考:地震,离泉州有多远?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山川可以瞬间崩裂,道路可以瞬间扭断,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可见,自然灾害的威力无穷,但是,首先什么是地震呢?

  地震一般是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即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上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由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与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人们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地震按其震源深度,可分为深度为0公里~70公里的浅源地震、70公里~300公里的中源地震和超过300公里的深源地震。地震按其成因,又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三大类。

  我们的泉州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它属于欧亚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历史上发生过8.1级大震,长乐——诏安地震活动断裂带贯穿我市沿海各县市。北西向活动断层与长——诏带在泉州地区交汇。同时,地震发生的频度、强度很高的台湾省与我市仅一水之隔,台湾的强震经常影响到我市。1994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十分活跃,1994年9月1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7.3级地震,1995年2月25日在晋江市金井以南海域发生5.3级地震,1999年8月5日在惠安海域又发生4.8级地震。


  由此可见,地震离我们并不远,曾有种说法:古代的李四光曾预言,我国将发生四次特大地震,其中的唐山、四川等三处已经发生实现了预言,而最后一个正是我们的泉州。且不说这是否是一个谣言,我们的泉州位于我国的地震多发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不能就盲目地否定这是一个谣言,也需从中引起重视,毕竟这其中也有科学的真实性。所以,地震离泉州并不远,我们确实得对地震引起重视。

  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的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所以,现在,在人人为那个李四光说法而惶惶不安的同时,我们不管它是否是真的,但至少也应采取措施,从现在做起,学习保护自己。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刍议。

  首先,我们不能只顾科学,也应返回自然。我们政府要多宣传一些自然现象的预兆。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但有些地震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都是一些预兆,也是地震前的防范,政府也应要遵循自然规律,加强地震前预防知识的宣传。

  其次,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政府、学校要多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演练。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

  接着,我认为要改革政府巨灾应急体制,政府在灾难预警中处于最关键位置,我们泉州市中应该建立常设紧急事务部门,统筹职能明确地设立灾难情报信息系统和减灾事务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损失降到最小,而且要给予地震科学研究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支持,政府的责任归政府,科学的天职归科学,要充分地支持地震研究预报工作的进行,也可以探索调动民间力量参与地震观测的新方式.。

  最后,要增加地震信息的开放度,我们政府要经常向社会公开这方面的信息和有关的预防知识,而且要建立健全的预警过程的“复核审查”制度,及时审查,更正错误的信息......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但我们不应只是一时的悲叹,应该化惨痛教训为公共治理的宝贵知识资源,泉州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区,更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将未知的灾害降到最低,汶川地震时我们说:“13亿血脉相连的红心,就是永远震不倒的钢铁长城!”现今我们要说:“泉州人会跑在地震前!”

  地震,离泉州并不远!但是相信泉州人会携手共同努力,防治地震,减少灾难危害自己,并且要秉持坚强的意念,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相关文章

  • 防震减灾手抄报: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 地震海啸一般是由于在海域发生大地震时,海底隆起和下沉所引发的海浪,这种海浪的高度可达几十米,波长往往有几十到上百公里,由于波长特别长,海啸的速度非常快,进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袭击海岸,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1)我国历史上的地震海啸 我国是世界 ...查看


  • 授牌仪式开幕式贺词(1)
  • 授牌仪式开幕式贺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双沟小学800多名师生欢迎你们的莅临和指导! 早在1985年,我们双沟小学就尝试开展了以"六小",即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小种植.小发明.小创造为内容的科技活动,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的防范与减灾
  • "一部地震史,几多辛酸泪!"目前,地震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极大威胁,加强地震的防范与减灾是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面对地震的威胁,有关国家的防范与减灾措施,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心理影响.财产损失及资源的 ...查看


  • 科普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知识
  •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资料:地震在中国
  • 1 . 我国未来 10 年防震减灾目标是什么,何时提出 ? 答 : "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这就是我国 1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与防震减灾小知识
  •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答: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的前兆与预报
  • 地震的前兆与预报 虽然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自然灾害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识和预测的.日本该国在地震可预测性之一灾害前兆的预测和预报这一方面就为地震的防范树立了新概念.该国充分利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有感
  • 参观了防震减灾科普展今天,妈妈带我去科技馆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通过模型.图片.文字等,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地震,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震主要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 ...查看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现象
  •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