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地形

《多样的地形》教学导学案 汾口镇中 余旭根

导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导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导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导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导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师:放假的感觉如何?寒假里有没有同学出去旅游?

(师示意生举手,上前请生谈感受)

【点评】: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生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

预学作业

1. 我国地势分 级阶梯, 呈 状分布, 地势总体西部 , 东部 ,

2.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四大高原分别是 , , , . 四大盆地分别是 , , , . 三大平原分别是 , , .

新课导学

今天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道到祖国的各地走走看看。首先,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地形状况。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找中国有哪些地形?(各学习小组讨

后得出中国地形的多样性的特点)

大家可以发现中国地形图这张脸上显得非常地丰富多彩,那么如此复杂的地形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呢?(稍停)那么,我们就选取其中几个典型区域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五个区域的相关图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生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个或几个区域的生产、生活状况,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做答,鼓励学生交流。而后,请各组发言。)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各地的秀美山川,同时发现了一些神秘之地,比如我们的西部。正巧老师这有一条西部探险路线,我们一块去走走,看看地表会有什么样的起伏变化?

(多媒体展示探险路线图)

(生进入情境体会思考,体验深刻地学生踊跃举手)

一路走来,你们发现地表的起伏变化了吗?那么,就请大家看P13图5—16沿北32度的地形剖面图。各小组讨论从这剖面图中看有哪些地形类型及地形单元,有哪三级阶梯和山脉界线。

(地表起伏类型多样 )

我们现在要透过它的表面来看看它的内部。(教师示范)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结合多媒体上展示的剖面图)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这地势有何特征?

(生看剖囬图,观察剖面图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思考

事实上,中国的地势正是西高东低、逐级递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那么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水利、交通、气候以及人口分布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生互相学习小组讨论后举手做答,师可根据时间把握选取一、二来讲)

地势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以后学习中会陆续了解到。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这种高低起伏的地势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行吗?

(生先齐答“不行”,师再质疑引导思考)

那么,这些地形是否是你一我一平均分配呢?

(生思考回答)

实际上各地形的面积是相差很多的,看《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多媒体展示),读图,我们来给各类地形的比例大小排个序,从大到小的依次是?

(生能读图全班齐答)

如果我们将其中的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加在一块想想可能超过半数吗?

(生纷纷猜想)

(不仅超过半数,并且这个数值达到了三分之二(板书注明),我们习惯上把这部分称为山区。)(顺承)可见,中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谈到山区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多媒体展示小明和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大家各自阐述了对山区的看法,下面呢,我们就以山区的利与弊为话题展开一个辩论,正方所持观点“山区利大于弊”,反方所持观点“山区弊大于利”)。

(师组织学生分为两部分各持一种观点,生依自己方观点在规定时间内先本方交流,再由师组织正反激烈地辩论)

课堂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可谓难分胜负,同时,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山区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所以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山区的利弊。那么,我们在开发和建设山区时,应怎样去利用它的利、怎样去避免它的弊?并且,这种利与弊是否就时一层不变?它们会不会相互转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开发和建设我们的家乡──淳安,为我们的家乡发展来出谋划策!(学生回答)

师:刚才大家都为家乡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计策,我们可以将这些计策传递给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加之学生有话可说,所以课堂甚是热烈)

师:最后呢,我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同学们计策的实施,在此呢我们也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不仅是美丽的,更是富庶的;我们的祖国各地都能以自我为特色,因地制宜,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好,谢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导学收获

导评促学:

1. 我国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中部低四周高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

2. 我国地势第二, 笫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横断山脉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分布在我国地势笫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 丘陵和平原 B. 丘陵和盆地 C. 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高原

2.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

3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有(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4.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有┄┄┄┄┄┄┄┄┄┄┄┄( )

A云贵高原和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5.读下面这幅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

(2)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

(3)图中所显示的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别是什么地形区?海平面又是什么海的海平面

导学复习巩固题及预习题:(可以课后完成)

1、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省共有( )

A、34个 B、32个 C、28个 D、23个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 )

A、中央直辖市 B、省 C、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5、我国濒临三个海或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省 B、辽宁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6、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7、黄河下海流域面积特别狭窄的原因是( )

A、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支流难以汇入

B、华北平原气候干旱,无支流汇入

C、河床、堤坝高于地面,支流无法汇入

D、河道两侧山脉夹峙,支流无法汇入

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A、12% B、18% C、22% D、28%

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

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C、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10、我国的地形种类很多,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其中所占面积最小的是„(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11、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 )

A、鱼米之乡 B、牧人的天堂 C、天府之国 D、人间天堂

1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黄河上游的特征 D、黄河中游的特征

1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4、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 )

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B、地形类型不一

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

15、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有( )

A、青、藏 B、青、蜀 C、川、藏 D、川、陇

16、下列省会城市中,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是( )

A、西宁市和西安市 B、兰州市和太原市

C、兰州市和郑州市 D、呼和浩特和银川市

17、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黑河——昆明一线

C、哈尔滨——昆明一线 D、北京——腾冲一线

18、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2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D、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二、是判断题(下列表述,您认为正确的请填√,错误的请填X。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我国北方地区不仅陆路交通发达,水路交通也十分方便。 ( )

22.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大。 ( )

23.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 ( )

24.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 )

25.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西部地区。 ( )

三、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0分)

26、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

27、我国海陆兼备,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__大陆;东濒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洋。

28、_______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2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上虞市属_____________气候,你家乡以___________地形为主。

30、_______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_______ 量最大的河流。

31、季风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生长极为有利。但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也会给我国带来_____________灾害。

四、读图题(读下列地图,完成相关题目,共20分)

31、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每空1分,共7分)

(1)、长江的源头是:

__________峰。

(2)、正在兴建的水利枢

纽:②

(3)、支流:⑤

⑥ ,⑦ ;

(4)、湖泊:⑧ ,⑨ ;

32、读《中国地图》,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每空1分,共13分)

(1)邻国: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省级行政区:

E、__________;

D、__________;

N、__________;

F、__________。

(3)、海域:

C、___________海;

G、___________海;

H、___________海。

(4)、河流:

I、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

(5)、地形区:M所以的地形区、____________高原。O所在的地形区__________平原。

五、活动探究题:(本题共20分)

3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北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1月平均气温低于0度,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以南是亚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平均气温高于0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1)、请问:秦淮线南北的气候差异造成南北方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差异?(8分)

(2)、请问生活在秦淮线南北的人们在居住、饮食和交通等方面有哪些区别?(12分)

《多样的地形》教学导学案 汾口镇中 余旭根

导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导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导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导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导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师:放假的感觉如何?寒假里有没有同学出去旅游?

(师示意生举手,上前请生谈感受)

【点评】: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生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

预学作业

1. 我国地势分 级阶梯, 呈 状分布, 地势总体西部 , 东部 ,

2.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四大高原分别是 , , , . 四大盆地分别是 , , , . 三大平原分别是 , , .

新课导学

今天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道到祖国的各地走走看看。首先,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地形状况。

(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找中国有哪些地形?(各学习小组讨

后得出中国地形的多样性的特点)

大家可以发现中国地形图这张脸上显得非常地丰富多彩,那么如此复杂的地形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呢?(稍停)那么,我们就选取其中几个典型区域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五个区域的相关图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

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生分小组讨论其中一个或几个区域的生产、生活状况,师指导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做答,鼓励学生交流。而后,请各组发言。)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各地的秀美山川,同时发现了一些神秘之地,比如我们的西部。正巧老师这有一条西部探险路线,我们一块去走走,看看地表会有什么样的起伏变化?

(多媒体展示探险路线图)

(生进入情境体会思考,体验深刻地学生踊跃举手)

一路走来,你们发现地表的起伏变化了吗?那么,就请大家看P13图5—16沿北32度的地形剖面图。各小组讨论从这剖面图中看有哪些地形类型及地形单元,有哪三级阶梯和山脉界线。

(地表起伏类型多样 )

我们现在要透过它的表面来看看它的内部。(教师示范)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结合多媒体上展示的剖面图)请同学们

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这地势有何特征?

(生看剖囬图,观察剖面图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思考

事实上,中国的地势正是西高东低、逐级递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那么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水利、交通、气候以及人口分布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生互相学习小组讨论后举手做答,师可根据时间把握选取一、二来讲)

地势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以后学习中会陆续了解到。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这种高低起伏的地势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行吗?

(生先齐答“不行”,师再质疑引导思考)

那么,这些地形是否是你一我一平均分配呢?

(生思考回答)

实际上各地形的面积是相差很多的,看《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多媒体展示),读图,我们来给各类地形的比例大小排个序,从大到小的依次是?

(生能读图全班齐答)

如果我们将其中的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加在一块想想可能超过半数吗?

(生纷纷猜想)

(不仅超过半数,并且这个数值达到了三分之二(板书注明),我们习惯上把这部分称为山区。)(顺承)可见,中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谈到山区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多媒体展示小明和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大家各自阐述了对山区的看法,下面呢,我们就以山区的利与弊为话题展开一个辩论,正方所持观点“山区利大于弊”,反方所持观点“山区弊大于利”)。

(师组织学生分为两部分各持一种观点,生依自己方观点在规定时间内先本方交流,再由师组织正反激烈地辩论)

课堂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辩论可谓难分胜负,同时,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山区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所以我们应该用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山区的利弊。那么,我们在开发和建设山区时,应怎样去利用它的利、怎样去避免它的弊?并且,这种利与弊是否就时一层不变?它们会不会相互转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开发和建设我们的家乡──淳安,为我们的家乡发展来出谋划策!(学生回答)

师:刚才大家都为家乡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好的计策,我们可以将这些计策传递给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由于课堂气氛活跃加之学生有话可说,所以课堂甚是热烈)

师:最后呢,我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同学们计策的实施,在此呢我们也共同祝愿我们的家乡不仅是美丽的,更是富庶的;我们的祖国各地都能以自我为特色,因地制宜,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昌盛!好,谢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导学收获

导评促学:

1. 我国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中部低四周高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

2. 我国地势第二, 笫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四川盆地 B. 横断山脉 C. 巫山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分布在我国地势笫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 丘陵和平原 B. 丘陵和盆地 C. 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高原

2.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 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势平坦,起伏和缓 D地势西高东低

3我国的四大盆地中,农业发达,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美称的有(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4.下列地形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有┄┄┄┄┄┄┄┄┄┄┄┄( )

A云贵高原和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

5.读下面这幅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点怎样?

(2)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

(3)图中所显示的第一、二、三级阶梯的地形分别是什么地形区?海平面又是什么海的海平面

导学复习巩固题及预习题:(可以课后完成)

1、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省共有( )

A、34个 B、32个 C、28个 D、23个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 )

A、中央直辖市 B、省 C、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5、我国濒临三个海或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省 B、辽宁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6、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7、黄河下海流域面积特别狭窄的原因是( )

A、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支流难以汇入

B、华北平原气候干旱,无支流汇入

C、河床、堤坝高于地面,支流无法汇入

D、河道两侧山脉夹峙,支流无法汇入

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A、12% B、18% C、22% D、28%

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

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C、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10、我国的地形种类很多,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其中所占面积最小的是„(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11、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 )

A、鱼米之乡 B、牧人的天堂 C、天府之国 D、人间天堂

1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黄河上游的特征 D、黄河中游的特征

13、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14、造成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 )

A、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B、地形类型不一

C、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和长短不一 D、气温高低变化不一

15、长江、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有( )

A、青、藏 B、青、蜀 C、川、藏 D、川、陇

16、下列省会城市中,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是( )

A、西宁市和西安市 B、兰州市和太原市

C、兰州市和郑州市 D、呼和浩特和银川市

17、我国著名的人口分界线是( )

A、黑河——腾冲一线 B、黑河——昆明一线

C、哈尔滨——昆明一线 D、北京——腾冲一线

18、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完全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广大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20、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 )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D、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二、是判断题(下列表述,您认为正确的请填√,错误的请填X。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我国北方地区不仅陆路交通发达,水路交通也十分方便。 ( )

22.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大。 ( )

23.我国西部地区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 ( )

24.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农业发达。 ( )

25.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西部地区。 ( )

三、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0分)

26、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

27、我国海陆兼备,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__大陆;东濒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洋。

28、_______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大动脉。

29、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上虞市属_____________气候,你家乡以___________地形为主。

30、_______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_______ 量最大的河流。

31、季风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生长极为有利。但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也会给我国带来_____________灾害。

四、读图题(读下列地图,完成相关题目,共20分)

31、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每空1分,共7分)

(1)、长江的源头是:

__________峰。

(2)、正在兴建的水利枢

纽:②

(3)、支流:⑤

⑥ ,⑦ ;

(4)、湖泊:⑧ ,⑨ ;

32、读《中国地图》,完成相关题目。(本题每空1分,共13分)

(1)邻国: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省级行政区:

E、__________;

D、__________;

N、__________;

F、__________。

(3)、海域:

C、___________海;

G、___________海;

H、___________海。

(4)、河流:

I、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

(5)、地形区:M所以的地形区、____________高原。O所在的地形区__________平原。

五、活动探究题:(本题共20分)

3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以北是温带气候,比较干燥。1月平均气温低于0度,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以南是亚热带气候,比较湿润,1月平均气温高于0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1)、请问:秦淮线南北的气候差异造成南北方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差异?(8分)

(2)、请问生活在秦淮线南北的人们在居住、饮食和交通等方面有哪些区别?(12分)


相关文章

  • 复杂多样的地形
  •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学设计 马寅初中学 王云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知道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我国主要的地形单元:知道山区的含义:学会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能对地图等信息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查看


  • 教案:[地形多样]
  • 2.2.1<自然环境--地形多样> 教学目标: 1.掌握五种地形类型以及如何区分. 2.通过地图,能够描述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的特征. 3.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我们江山市的本地情况进行比较,思考我市的地形种类 及所能够发展的 ...查看


  •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摘要:以茂兰自然保护区槽谷.漏斗.坡地3种典型地形部位的 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地形部位的喀斯特森林植物物种多 样性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对物种多样 性指数与土 ...查看


  • 教学设计中国的地形地势
  •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势的概念 2. 知道中国地势的特点 3. 初步学会分析地势特点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 [课前准备] 1.< ...查看


  • 大洲大洋与地形多样练习题 2014
  • <大洲大洋>与<地形多样>练习题 班级: 姓名: 1.读图,下列叙述能粗略说明全球海陆所占比例的是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C.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D.四分陆地,六分海洋 2. 关于全球海陆分 ...查看


  •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2
  • <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亚洲地形图上标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2.理解记忆亚洲的地形特点. 3.掌握亚洲主要气候特点及影响. 4.亚洲的河流的共性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5.习和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影 ...查看


  • 中国地形和地势F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地形特征: , . 2.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 ⑪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北列:① -② 中列:③ -④ 南列:⑤ 东北-西南走向: 西 ...查看


  • 第二单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教学生学会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大陆架的分布,使学生能说出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查看


  •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