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一课一练_2

孙权劝学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说说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④及鲁肃过寻阳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二、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1.:

造句:

2.:

造句:

三、了解文学常识,熟记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是(朝代)编纂的一部通史。

2.《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的作者依次是(朝代)的和(朝代)的。

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

四、读下列三个句子,注意各句语气词的用法与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五、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熟读课文,感知文意,回答问题

1.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用“∥”在课文中划分,并写出层次大意。

(1)

(2)

2.文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的句子是。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句中“不可不学”不能改成“要学”的原因是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答:

(二)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轻视)蒙,或(有人)说肃曰:“吕将

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原来的)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预料)?”肃造次(匆忙)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为虎熊

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七、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2.因为肃画五策

3.肃于是越席就之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八、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意:肃意尚轻蒙 2.之:当之陆口 ..

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顾之 .3.以:不可以故意待也 4.而:而关羽实为虎熊也 ..

以备不虞 结友而别 ..

九、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

1.( )遂往诣蒙。 2.( )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 )因为肃画五策。 4.(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十、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2.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关羽实为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十一、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1.本文与上文的关系是互为补充,补充叙述了上文句话。“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

乃至于此也”句与上文的 句表意相同。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大意:

3.“今东西虽为一家”句中“东西”指的是两家;这两家的君

主各是、;因为所以称为“一家”。

十二、写作训练

用400字左右把《孙权劝学》改写成现代文,要求:从神态和语言中体现出孙权的善

劝,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答案:

一、①当道,当权②推托③粗略地阅读④到⑤认清事物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1.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我原来以为自己学得很不错了,和这

位专家攀谈以后,才感到自己仍然是吴下阿蒙,浅薄得很。 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昔日的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醒了,世界也刮目相待。

三、1.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2.西晋 陈寿 明末清初 罗贯中 3.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四、(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表示限止语气,意思是“罢了”。

(3)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五、1.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

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

六、1.划在“蒙乃始就学”的后面 (1)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2)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原句为双重否定句,改后的句子是一般的陈述句,语气不强烈 4.能答出“学习能长知识长才干”之类就算正确

七、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2.因/为肃/画五策 3.肃/于是/越席就之 4.吾不知/卿才

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八、1.心里 想法 2.到,往 他(指吕蒙) 3.用 用来 4.转折连词 承接连词

九、1.鲁肃 2.你(指鲁肃) 3.吕蒙 4.鲁肃

十、1.吕将军的功劳和名声一天天地显示出来,你不可以用原来的想法去对待他,应该去拜访他。 2.你接受重

大的责任,同关羽隔河相对,想用什么计策和策略,用来防备不测? 3.关羽确实是一个凶猛的将领,怎么可以不预先制定计策呢? 4.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十一、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国 孙权 刘备 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或说吴蜀联姻)

3.吴国和蜀

孙权劝学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说说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④及鲁肃过寻阳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二、找出课文中的两个成语,解释并造句

1.:

造句:

2.:

造句:

三、了解文学常识,熟记文学常识

1.《资治通鉴》是(朝代)编纂的一部通史。

2.《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的作者依次是(朝代)的和(朝代)的。

3.《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他三部名著分别是《》《》《》

四、读下列三个句子,注意各句语气词的用法与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五、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熟读课文,感知文意,回答问题

1.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用“∥”在课文中划分,并写出层次大意。

(1)

(2)

2.文中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的句子是。

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的句子是。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句中“不可不学”不能改成“要学”的原因是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答:

(二)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轻视)蒙,或(有人)说肃曰:“吕将

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原来的)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预料)?”肃造次(匆忙)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为虎熊

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七、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节奏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2.因为肃画五策

3.肃于是越席就之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八、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意:肃意尚轻蒙 2.之:当之陆口 ..

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顾之 .3.以:不可以故意待也 4.而:而关羽实为虎熊也 ..

以备不虞 结友而别 ..

九、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

1.( )遂往诣蒙。 2.( )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 )因为肃画五策。 4.(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十、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2.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3.关羽实为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4.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十一、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回答问题

1.本文与上文的关系是互为补充,补充叙述了上文句话。“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

乃至于此也”句与上文的 句表意相同。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大意:

3.“今东西虽为一家”句中“东西”指的是两家;这两家的君

主各是、;因为所以称为“一家”。

十二、写作训练

用400字左右把《孙权劝学》改写成现代文,要求:从神态和语言中体现出孙权的善

劝,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

答案:

一、①当道,当权②推托③粗略地阅读④到⑤认清事物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二、1.吴下阿蒙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我原来以为自己学得很不错了,和这

位专家攀谈以后,才感到自己仍然是吴下阿蒙,浅薄得很。 2.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昔日的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醒了,世界也刮目相待。

三、1.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2.西晋 陈寿 明末清初 罗贯中 3.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四、(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表示限止语气,意思是“罢了”。

(3)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五、1.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

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

六、1.划在“蒙乃始就学”的后面 (1)孙权劝学,吕蒙就学 (2)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原句为双重否定句,改后的句子是一般的陈述句,语气不强烈 4.能答出“学习能长知识长才干”之类就算正确

七、1.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2.因/为肃/画五策 3.肃/于是/越席就之 4.吾不知/卿才

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八、1.心里 想法 2.到,往 他(指吕蒙) 3.用 用来 4.转折连词 承接连词

九、1.鲁肃 2.你(指鲁肃) 3.吕蒙 4.鲁肃

十、1.吕将军的功劳和名声一天天地显示出来,你不可以用原来的想法去对待他,应该去拜访他。 2.你接受重

大的责任,同关羽隔河相对,想用什么计策和策略,用来防备不测? 3.关羽确实是一个凶猛的将领,怎么可以不预先制定计策呢? 4.我不知道你的才干和谋略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十一、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国 孙权 刘备 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或说吴蜀联姻)

3.吴国和蜀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数学教学视频集
  • 人教版初中语文, 数学教学视频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视频全集 (点击题目即可观看) ...查看


  • 初中语文最新全册备课资源专题
  • 通用版小学语文整套资料 3321 2821 1915 1305 0 376 2072 1073 1039 565 1135 48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666 0 8902 1942 1331 1297 1120 1604 932 8 ...查看


  •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
  • 与"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相关的推广 一年级语文学习,题不会做?学而思网校来帮你! 思维培养,第一讲免费,与100万学生一起学习!提供海量习题集,复习直播课,立即免费注册! http://www.xueersi.com 初 ...查看


  • 初中语文课件音频朗读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音频朗读 人教版八年级<传统文化> 人教版八年级< ...查看


  • 初一语文教材鲁迅[风筝]被删是正常调整
  • 初一语文教材鲁迅<风筝>被删是正常调整 近日有媒体爆料,今年5月出版的人教版七年级(初一)语文教材中,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意味着人教版教材彻底没有了鲁迅作品.网友纷纷热议此事,有网友认为中小学生读鲁迅作品确实太 ...查看


  • 河南省第十届师范生技能大赛规程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举办第十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 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进一步促进我省高等学校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效强化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实习 ...查看


  • [征稿启事]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 梁衡先生教材经典篇目解读论文大赛 征稿启事 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经典作品<晋祠>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给我们一代人都留下了深刻记忆.之后,又有<觅渡><把栏杆拍遍><夏感>等三十余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1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一)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课文总体目标(二) 关于散文:广义散文泛指与韵文相对的文章.狭义散文是指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声情并茂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散 ...查看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模板
  • 铁岭三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课文 6.雪 教案编者王丽杰 第 1 课时 1 2 铁岭三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课文 6.雪 教案编者王丽杰 第 2课时 3 4 铁岭三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第二单元 课题7.雷电颂 教案编者王丽杰 第 1课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