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应对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身疾病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应对方式 作者:黄夏莲 杨东东 陈芸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亚健康已经成为社会人群的一个普遍状态,心理障碍、负性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七情致病的中医基本原理,病理机制。西医在负性情绪的生理、内分泌机制等方面。分析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心身医学 七情 内分泌

心身医学又称心理生理医学,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反应出心理生理疾病在发生、发展及转归与防治上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如我们常见的失眠、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而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七情致病的学说,七情过极则致病。正确的认识心身疾病的致病原理,有助于临床各科的治疗。更有助于自身的调节。

1 不良情绪的中医致病机制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情绪表现,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种不同的情感反映。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 ,五脏精气发生变化 ,从而产生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态度体验。正常的七情变化不会使人体发病。因为七情变化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自我调节,防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使机体保持生理上的协调。七情太过,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患者无法自我解脱,情志刺激过度,超过患者心神的调节能力范围,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气机逆乱 ,精气血津液耗伤,或功能、代谢失常或组织形质损害而发生疾病。七情的产生与人体五脏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可见七情产生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 。”《灵枢?平人绝谷》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七情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脏腑,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七情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 ?邪 客》)等 ,说明心神通过统领脏腑,主持血脉,以调节各脏的功能活动及其各种不同的七情变化 ,从而维持各脏腑之间的平衡协调和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心情苏畅则心气充沛,医生往往因各种压力,情绪抑郁,心气不输肺气不畅。使得心主血脉,统领全身各脏腑之功能失调,以致脏腑功能紊乱,全身各脏器均可出现功能障碍。《黄帝内经》认为脏腑气机紊乱是七情致病的关键 ,《素问?举痛论》日:“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见情志因素作用于机体 ,首先影响脏腑气机 ,使其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不能行使正常职能,破坏脏腑之间的功能协调平衡。如果气机紊乱不能及时调整 ,可进一步损伤气血 ,出现阴阳、气血虚损诸症。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身疾病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及应对方式 作者:黄夏莲 杨东东 陈芸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亚健康已经成为社会人群的一个普遍状态,心理障碍、负性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七情致病的中医基本原理,病理机制。西医在负性情绪的生理、内分泌机制等方面。分析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及机制,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心身医学 七情 内分泌

心身医学又称心理生理医学,是研究心身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反应出心理生理疾病在发生、发展及转归与防治上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如我们常见的失眠、抑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而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了七情致病的学说,七情过极则致病。正确的认识心身疾病的致病原理,有助于临床各科的治疗。更有助于自身的调节。

1 不良情绪的中医致病机制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情绪表现,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七种不同的情感反映。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 ,五脏精气发生变化 ,从而产生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态度体验。正常的七情变化不会使人体发病。因为七情变化是脏腑机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自我调节,防御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使机体保持生理上的协调。七情太过,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或慢性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患者无法自我解脱,情志刺激过度,超过患者心神的调节能力范围,造成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气机逆乱 ,精气血津液耗伤,或功能、代谢失常或组织形质损害而发生疾病。七情的产生与人体五脏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可见七情产生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素问?八正神明论》说 :“血气者,人之神 。”《灵枢?平人绝谷》说:“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七情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脏腑,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七情活动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 ?邪 客》)等 ,说明心神通过统领脏腑,主持血脉,以调节各脏的功能活动及其各种不同的七情变化 ,从而维持各脏腑之间的平衡协调和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心情苏畅则心气充沛,医生往往因各种压力,情绪抑郁,心气不输肺气不畅。使得心主血脉,统领全身各脏腑之功能失调,以致脏腑功能紊乱,全身各脏器均可出现功能障碍。《黄帝内经》认为脏腑气机紊乱是七情致病的关键 ,《素问?举痛论》日:“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见情志因素作用于机体 ,首先影响脏腑气机 ,使其气机升降出入失常 ,不能行使正常职能,破坏脏腑之间的功能协调平衡。如果气机紊乱不能及时调整 ,可进一步损伤气血 ,出现阴阳、气血虚损诸症。气


相关文章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医药资讯-中国医药网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www.PharmNet.com.cn 2007-03-26 医药网 字号:放大 正常 日前,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 ...查看


  • 论文:生物与中医药关系
  • 论生物学对中医药的发展作用 岳雷 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 邮编:635000 摘要:中西医理论体系争论由来已久,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成为共同发展方向.生物学理论或可以成为中医和西医之间的桥梁,成为中西医结合共同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物学,中医 ...查看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2):196~20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1,3 王登峰 崔 红2,3 (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查看


  •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 人格结构的中西方差异与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王登峰 崔红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 该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人格结构的比较和分析揭示文化与人格结构的关系,并探寻中国人人格结构的文化意义.根据词汇学假设进行的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 ...查看


  • 浅谈中医和西医之间的比较
  • 浅谈中医和西医之间的比较 通过这六次课对<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学习,在人文.科学.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了大致的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到自己受益匪浅. 我觉得作为一名医学生,这样的一门课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众所周知,西方的医 ...查看


  • 护理论文题目(参考)
  •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理教师的伦理道德规范 4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5 各种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6 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查看


  • 医学科技发展
  •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目录 基本信息 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目标 五.重点任务 六.保障措施 基本信息 科技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医学科技发展 ...查看


  • 严格定义为科学的医学没有人性
  • 严格定义为科学的医学没有人性 2010-07-16 17:09:42|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严格定义为科学的医学没有人性(转载) 严格定义为科学的医学没有人性 记:这次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原因是" ...查看


  • 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以及中医发展展望
  •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以及中医发展展望 学院: 机械与车辆学院 专业: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姓名: 学号: 2120160442 中医和西医的对比以及中医发展展望 曾雯文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 10008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