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有感
于都县宽田乡龙泉小学袁凌燕
最近在教师博览上读了《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
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更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早上的时间应该是孩子们自然放松的享受美妙的阅读,大家可以朗读,可以默读成诵;教室的卫生不是为了迎接检查,不管谁来看自然的状态就应该是地面干干净净,桌凳整整齐齐,是为了自己有个舒心、舒服的学习环境。
中午到校了,学生们悄悄地坐到座位上,拿出练字本认真地练字,即使没有老师在场,教室里也是静悄悄的。上课铃声响起,每个学生能迅速跑进教室,动作麻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时,所有的学生也都在瞬间挺直了身板,眼神明亮,迎接老师来上课,这就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学生能用在校一日常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集会了,大家喜笑颜开,手里搬着凳子,拍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集合,不打闹不拥堵,不磕碰,就算没有老师维持秩序,也是井然有序的样子。做操了,不需要老师指点,大家认真用力、动作规范到位,操场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放学了,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家长在小巷的尽头等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路静悄悄,到了巷口,微笑着和老师再见。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
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
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字写好,把物放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歌唱好,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
平淡中见真知,无奇中显神奇。其实,平淡无奇的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读《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有感
于都县宽田乡龙泉小学袁凌燕
最近在教师博览上读了《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
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更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早上的时间应该是孩子们自然放松的享受美妙的阅读,大家可以朗读,可以默读成诵;教室的卫生不是为了迎接检查,不管谁来看自然的状态就应该是地面干干净净,桌凳整整齐齐,是为了自己有个舒心、舒服的学习环境。
中午到校了,学生们悄悄地坐到座位上,拿出练字本认真地练字,即使没有老师在场,教室里也是静悄悄的。上课铃声响起,每个学生能迅速跑进教室,动作麻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时,所有的学生也都在瞬间挺直了身板,眼神明亮,迎接老师来上课,这就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学生能用在校一日常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集会了,大家喜笑颜开,手里搬着凳子,拍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集合,不打闹不拥堵,不磕碰,就算没有老师维持秩序,也是井然有序的样子。做操了,不需要老师指点,大家认真用力、动作规范到位,操场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放学了,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家长在小巷的尽头等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路静悄悄,到了巷口,微笑着和老师再见。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
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
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字写好,把物放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歌唱好,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
平淡中见真知,无奇中显神奇。其实,平淡无奇的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