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博览]有感

读《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有感

于都县宽田乡龙泉小学袁凌燕

最近在教师博览上读了《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

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更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早上的时间应该是孩子们自然放松的享受美妙的阅读,大家可以朗读,可以默读成诵;教室的卫生不是为了迎接检查,不管谁来看自然的状态就应该是地面干干净净,桌凳整整齐齐,是为了自己有个舒心、舒服的学习环境。

中午到校了,学生们悄悄地坐到座位上,拿出练字本认真地练字,即使没有老师在场,教室里也是静悄悄的。上课铃声响起,每个学生能迅速跑进教室,动作麻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时,所有的学生也都在瞬间挺直了身板,眼神明亮,迎接老师来上课,这就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学生能用在校一日常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集会了,大家喜笑颜开,手里搬着凳子,拍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集合,不打闹不拥堵,不磕碰,就算没有老师维持秩序,也是井然有序的样子。做操了,不需要老师指点,大家认真用力、动作规范到位,操场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放学了,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家长在小巷的尽头等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路静悄悄,到了巷口,微笑着和老师再见。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

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

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字写好,把物放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歌唱好,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

平淡中见真知,无奇中显神奇。其实,平淡无奇的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读《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有感

于都县宽田乡龙泉小学袁凌燕

最近在教师博览上读了《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这篇文章之后,心情释然很多,感觉身心放松了许多。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是神圣的,但更是平凡的。把教育看的过分神圣,会忽视它的平凡,远离它的真实。把教育看的过分平凡,又会忘记它的神圣,丢弃它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应该认识教育的这种特性。我们在感受教育的普通和平凡的同时,也领略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文章中说:教育就应该是平淡无奇的。

是的,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带有刻意的痕迹,教育更不应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需要粉饰,不需要伪装,一切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状态。

早上的时间应该是孩子们自然放松的享受美妙的阅读,大家可以朗读,可以默读成诵;教室的卫生不是为了迎接检查,不管谁来看自然的状态就应该是地面干干净净,桌凳整整齐齐,是为了自己有个舒心、舒服的学习环境。

中午到校了,学生们悄悄地坐到座位上,拿出练字本认真地练字,即使没有老师在场,教室里也是静悄悄的。上课铃声响起,每个学生能迅速跑进教室,动作麻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此时,所有的学生也都在瞬间挺直了身板,眼神明亮,迎接老师来上课,这就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学生能用在校一日常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

集会了,大家喜笑颜开,手里搬着凳子,拍着整齐的队伍到操场集合,不打闹不拥堵,不磕碰,就算没有老师维持秩序,也是井然有序的样子。做操了,不需要老师指点,大家认真用力、动作规范到位,操场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放学了,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家长在小巷的尽头等待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路静悄悄,到了巷口,微笑着和老师再见。

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地位尊卑,没有老师的权威,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每个孩子都可以畅所欲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师生互动,学生有了一个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再展示下一个问题,直至问题一一解决。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提供引领和帮助。课堂不是表演的舞

台,有精彩但是不需要每时每刻的精彩,应该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流露,是一个平淡无奇中涌现神奇、生动的过程。

真正的教育应当在生活中,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里。如果说生活的本质是一种安静与平淡,那么,教育就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滋润每个日子,滋润师生的心灵。老把目光盯着奖状、奖金与奖杯的,最终都将跟真教育南辕北辙。陶行知先生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生活即教育。我们怎么生活的,就该怎么教育。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习,怎么学就怎么教,这就是著名的“教学做合一”。

平淡无奇的教育就是这些事情:把地扫好,把操做好,把字写好,把物放好,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歌唱好,把人做好——回到生活的教育,就是这样的实在。

平淡中见真知,无奇中显神奇。其实,平淡无奇的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更高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博览》让我们能够深入教师的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看到了教育的一种境界、一种风景,也激励更多的教师能够象这些普通的老师作者一样,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读书是幸福的事,读书人是幸福的人!


相关文章

  • 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 传 统 文 化 教 案 六年级(寺台小学)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 ...查看


  • 二年级传统文化课时备课
  • 第一单元 一.指导思想:经典驿站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 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查看


  • 校本教案 六年级课外古诗
  • 第1课时杳杳寒山道 教学目标: 1.认识<杳杳寒山道>古诗中生僻的字 2.了解古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 ...查看


  • 读[幼儿园教师最需要什么]有感
  • 读<幼儿园教师最需要什么>有感 教师一词,含义很多,幼儿园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她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我作为这样的一名启蒙老师,每天面对着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心中顿时有了一种更大的责任感.翻到书的总序,一段话映入眼帘:作为一名 ...查看


  • 读朱永新有感
  •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宁凤霞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非常荣幸能接触这样一本专业的.高质量的书,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 ...查看


  • [古诗两首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 [教学理念]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有了明显的发展是教学有效.高效的标志.因此,在教师.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应放在首位,教师只是共同体中的首席.从而,把传统的"教"与"学"转变成"学&qu ...查看


  • [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读后感
  • <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读后感通过学习<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这篇文章,我对教师这个职 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重要 的角色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传统意义 ...查看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阳市李家寨镇中心小学 姜显勇 最近一段时间,我很荣幸有机会到郑州听全省各市小学语文展示课.在课堂上老师都着重强调孩子们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查看


  • 读[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有感
  • 科学素养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读<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有感 <教师十大素养之科学素养>一书告诉我们从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入手,提高教师的素质.我认为科学求是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也是我们当代教师必须培养的.& ...查看


  • 二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
  • 二年级上册音乐导学案 单位:观音寺镇沂水小学 姓名:林中歌 课题 学习内容 <问声好>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聆听<森林水车>聆听<早上好> 1.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 达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