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正视自己的丑陋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扬先生於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讲辞。个人感觉良多,写下感受和大家分享下。

人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也有人去实践,并取得成功。就像刘邦,在认清自己缺少统兵以及策略方面的才能,于是他便充分发挥自身御人的才能,在和项羽的角逐中胜出从而打下天下。

但是当人这个基数变大变大再变大成了一个海量的数字,那认识自身便成了一个问号。有人糊涂不能认清,有人逃避不去认清,有人、、、、、、这是总有人要站出来拨开那团迷雾。正如柏扬先生所说“多少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写出来之後,美国国务院拿来做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驻阿根廷的大使,他阁下却被撤职,这大概就是东力和西方的不同。中国比起日本,好像又差一级,假定我把这本书写出来的话,可能要麻烦各位去监狱给我送饭,所以我始终没有写。”真所谓枪打出头鸟,柏扬先生因此‘读’了几年绿岛大学。

为什么像柏扬先生这样一个正直的人会遭到这样的待遇。也许正如先生所说,中国人见不得你当面说他不是,要说也要私下说,当面说那是不给他面子,和打他嘴巴子没两样。他不搞你搞谁啊、、、、、、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死要面子。我举个例子,两个人吵架,你一句我问一句的,没完没了,两个人都想自己骂完那最后一句,仿佛自己骂完最后一句自己就赢了,面子也要回来了。殊不知对骂的时候面子早就丢哪都不知道了。

说起吵架,中国人还有一个特色:声音大。也如先生所说“为什麽中国人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噪门高,理都跑到我这裹来了。”说到这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不讲理啊,谁声音大理就在谁那,谁拳头硬理就在谁那,谁更牛理就在谁那。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了李刚事件,官二代撞人就有理?????我就不信了。不告你告谁啊!!!

先生还说这酱缸泡久了,毛病也就多了。就如窝里斗,先生如是说“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裹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品质不好,而是中国的文化中,有滤过性的病毒,使我们到时侯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自我控制,明知道这是窝里斗,还是要窝里斗。锅砸了大家都吃不成饭,天塌下来有个

子高的可以顶。”说的形象点,就是共产党和

国民党斗个你死我活放着日本在国土上肆意妄为,还好后来联合了啊。我在说一点就是中国人十分喜欢找借口,就举抗日战争,国民党内讧的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小日本都踩到你头上了还安内????先生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我教书的时侯,学生写周记,检讨一周的行为,检讨的结果是:「今天我被某某骗了,骗我的那个人,我对他这麽好,那麽好,只因为我太忠厚。」看了对方的检讨,也是说他太忠厚。每个人检讨都觉得自己太忠厚?那麽谁不忠厚呢?不能够认错是因为中国人丧失了认错的能力。我们虽然不认错,错还是存在,并不是不认错就没有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中国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悲乎哀哉。

最后先生指出了国人骨子里的软弱。面对贪官,忍。面对暴君,忍。面对黑势力,忍。最后什么都忍了,活脱脱一个“忍者”啊。鲁迅先生也写过《啊Q正传》。国人不仅忍啊,还要自我“治疗”一下,暗爽一把。但国人可以美其名曰“明哲保身”“退一步海阔天空。”怎么不要贪官、暴君、黑势力退一步呢?借口太“漂亮”了,不是吗?我相信当有一天国人不在选择忍受,中国将会走向更加明亮的未来。

丑陋的中国人读后感

正视自己的丑陋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扬先生於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的讲辞。个人感觉良多,写下感受和大家分享下。

人只有清醒地认识自身,才能更好地完善自身。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逻辑,也有人去实践,并取得成功。就像刘邦,在认清自己缺少统兵以及策略方面的才能,于是他便充分发挥自身御人的才能,在和项羽的角逐中胜出从而打下天下。

但是当人这个基数变大变大再变大成了一个海量的数字,那认识自身便成了一个问号。有人糊涂不能认清,有人逃避不去认清,有人、、、、、、这是总有人要站出来拨开那团迷雾。正如柏扬先生所说“多少年以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记得美国有一本「丑陋的美国人」,写出来之後,美国国务院拿来做为他们行动的参考。日本人也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作者是驻阿根廷的大使,他阁下却被撤职,这大概就是东力和西方的不同。中国比起日本,好像又差一级,假定我把这本书写出来的话,可能要麻烦各位去监狱给我送饭,所以我始终没有写。”真所谓枪打出头鸟,柏扬先生因此‘读’了几年绿岛大学。

为什么像柏扬先生这样一个正直的人会遭到这样的待遇。也许正如先生所说,中国人见不得你当面说他不是,要说也要私下说,当面说那是不给他面子,和打他嘴巴子没两样。他不搞你搞谁啊、、、、、、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死要面子。我举个例子,两个人吵架,你一句我问一句的,没完没了,两个人都想自己骂完那最后一句,仿佛自己骂完最后一句自己就赢了,面子也要回来了。殊不知对骂的时候面子早就丢哪都不知道了。

说起吵架,中国人还有一个特色:声音大。也如先生所说“为什麽中国人声音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嗓门特高,觉得声音大就是理大:只要声音大、噪门高,理都跑到我这裹来了。”说到这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不讲理啊,谁声音大理就在谁那,谁拳头硬理就在谁那,谁更牛理就在谁那。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了李刚事件,官二代撞人就有理?????我就不信了。不告你告谁啊!!!

先生还说这酱缸泡久了,毛病也就多了。就如窝里斗,先生如是说“中国人的不能团结,中国人的窝裹斗,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不是中国人的品质不好,而是中国的文化中,有滤过性的病毒,使我们到时侯非显现出来不可,使我们的行为不能自我控制,明知道这是窝里斗,还是要窝里斗。锅砸了大家都吃不成饭,天塌下来有个

子高的可以顶。”说的形象点,就是共产党和

国民党斗个你死我活放着日本在国土上肆意妄为,还好后来联合了啊。我在说一点就是中国人十分喜欢找借口,就举抗日战争,国民党内讧的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小日本都踩到你头上了还安内????先生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人不习惯认错,反而有一万个理由。掩盖自己的错误。有一句俗话:「闭门思过。」思谁的过?思对方的过?我教书的时侯,学生写周记,检讨一周的行为,检讨的结果是:「今天我被某某骗了,骗我的那个人,我对他这麽好,那麽好,只因为我太忠厚。」看了对方的检讨,也是说他太忠厚。每个人检讨都觉得自己太忠厚?那麽谁不忠厚呢?不能够认错是因为中国人丧失了认错的能力。我们虽然不认错,错还是存在,并不是不认错就没有错。为了掩饰一个错,中国人就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悲乎哀哉。

最后先生指出了国人骨子里的软弱。面对贪官,忍。面对暴君,忍。面对黑势力,忍。最后什么都忍了,活脱脱一个“忍者”啊。鲁迅先生也写过《啊Q正传》。国人不仅忍啊,还要自我“治疗”一下,暗爽一把。但国人可以美其名曰“明哲保身”“退一步海阔天空。”怎么不要贪官、暴君、黑势力退一步呢?借口太“漂亮”了,不是吗?我相信当有一天国人不在选择忍受,中国将会走向更加明亮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如何写读后感与观后感
  •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的感想,用语言文字把这种感想写出来,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顾名思义侧重在"感".它可以是原文主要观点的阐述,也可以是原文某一侧面的引申,也可以对原文的观点表示不同的看法. 读后感 ...查看


  • 雪域豹影读后感
  • <雪域豹影>读后感 "在一个漆黑的冬夜,大雪纷飞,小河结上了厚厚的坚冰,花草树木全都经不住严寒的考验.冰霜的折磨,在呼啸的寒风中枯萎,被大雪掩埋.大地变得死气沉沉,一切都在这冰天雪地中悄然逝去„„忽然,一个黑影冒了出来 ...查看


  • [一只贝]读后感
  •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六(三)班 吴现 2008/8/28 美丽是由痛苦磨练而成,就像一只贝的一生-- 一只贝,和其它一群贝壳一样常年生活在海里.它的贝壳很体面,嫩嫩的身子就藏在贝壳里.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的浮在浪潮的上头.一次,这群贝被海浪 ...查看


  • [小王子]的读后感
  • 人生的意义-- --读<小王子>有感 曾有这么一篇童话,它批判了现实中各种丑陋的现象,它用最质朴的语言解释了孩童与那些自以为是的成人的区别,它就是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 <小王子>的 ...查看


  • 偷书贼读后感3篇
  • 偷书贼读后感(一):悲悯的月光 即便是最黑暗的时刻,依然有月光悠悠洒下,在最冷最黑的地方生根发芽.死亡的结局已经注定,但有什么在悄然变化,那丝丝人性的光辉,在挣扎中升华.那月光,叫做悲悯. 如果给<偷书贼>定一个色调,我想必定是 ...查看


  • 巴黎圣母院故事读后感
  • 巴黎圣母院故事读后感(一) 这本书看完好几天了,那感觉就像是有一团说不清是什么的东西一直堵在心里,很想找人和自己探讨,很想让它澄清.书里面的经典情节很多很多,那里面展示的很多,我不能一一的重复,就这样借着几个点,简单的说几句好了. 让我印象 ...查看


  • 幽灵公主观后感
  • 幽灵公主观后感 幽灵公主>观后感 >故事讲述的发生在室町时代的日本,北部的小山村里,居住着500年前被异族入侵幸存下来的以狩猎为生的虾夷部落.一天,伴随着树木的倒塌,宁静的小村庄跑来满身触角似的怪物,这是被仇恨控制而变为&quo ...查看


  • 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
  • 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1) 有位唐代着名诗人--哲学家韩愈的一句名言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啊,如果人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顺风船可驶,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查看


  • [落花生]读后感
  • <落花生>读后感 花生有很多好处:花生的味儿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很便宜„„最可贵的一点好处是,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篇文章蕴含了一个十分大的道理.文中的"父亲"以"落花生"来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