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前程高三艺考地理讲义
必修一第二章热力环流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上节知识点回顾: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影响削弱的作用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 地势 天气 二、 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
昼夜温差大 十雾九晴 冬天晴朗的夜晚早上容易出现霜冻 温室气体
要知识点:
一、气温的变化规律 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 气温日变化的规律 3. 全球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逆温现象的成因和危害 二、热力环流
1.产生的实质: 2.形成的过程
3.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和冷热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4.热力环流的典型实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直接原因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4.各种风的手里作用分析与风向 课堂巩固练习
1.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是 ( ) A.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C.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2.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弱 B.大气逆辐射强 C.凝结核多 D.气温高
3.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的作用是( )
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4.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5.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据此回答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读图9-6,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
②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
③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④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度成正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8.(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3高考题新课标I)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
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 14日14时 B. 14 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 日11时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
月份
12.如果该图为在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13.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14前程高三艺考地理讲义
必修一第二章热力环流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上节知识点回顾: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影响削弱的作用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 地势 天气 二、 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
昼夜温差大 十雾九晴 冬天晴朗的夜晚早上容易出现霜冻 温室气体
要知识点:
一、气温的变化规律 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2. 气温日变化的规律 3. 全球气温的年变化规律
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逆温现象的成因和危害 二、热力环流
1.产生的实质: 2.形成的过程
3.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1)判断气压高低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和冷热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 4.热力环流的典型实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直接原因
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力
4.各种风的手里作用分析与风向 课堂巩固练习
1.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是 ( ) A.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
C.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 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
2.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弱 B.大气逆辐射强 C.凝结核多 D.气温高
3.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这样做的作用是( )
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 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 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
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
4.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⑥
5.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据此回答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读图9-6,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
②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
③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④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度成正比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题。.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8.(2013高考题浙江卷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3高考题新课标I)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
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 14日14时 B. 14 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 日11时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
月份
12.如果该图为在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13.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