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临时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彭湃、马思聪、邹小杨、钟杰武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三元里抗英斗争

发生时间: 1841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广州三元里

直接原因:

1 英军开棺暴骨(停战后,部分英军开进城北双山寺,寺中存放了一些

的棺椁,英军不明风俗,出于好奇开棺看尸,后被村民误传为刨坟掘

墓)

2 英军劫掠财物

3 英军强奸 调戏妇女(有名姓记载的:村民韦绍光之妻李喜)

事件介绍: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 ,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清军统帅奕山等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三元里民众料到英军必会报复,所以在三元古庙集合,相约以庙中“三星旗”作为指挥战斗的令旗,会后,他们分头联络附近103乡的群众,准备共同战斗。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又译作“郭富”) 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印度雇佣兵,英方给他们装备的是比较落后的隧发枪,一遇雨淋便不能使用),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英军派出两个水兵连,带着“雷管枪”(不怕雨天)前来增援。被围困两小时之后,英军撤退至四方炮台。

据郭富报告,英军战死5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另一说法死7人,伤42 人)。31日清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他们用土枪, 土炮, 矛戈, 盾牌, 锄头, 镰锹等, 与英军作战. 可谓" 刀斧犁头在手皆成武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 三元里之战, 英军惨败,6月1日英军退出了广州.

六二三路与沙基惨案

广州市内完全用数字命名的马路只有一条--六二三路。它是在1925年由当时广州市政府命名的,初叫“六月二三路”,后简为“六二三路”。它是纪念一个曾令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1925年6月23日。

六二三路的前身是沙基。沙基开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广州之时。

沙面原是珠江中名为“中流沙”的小岛,后因江岸线南移与珠江北岸由浅水区连成一片。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1859年7月,两广总督黄宗汉同意英法联军在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所定赎城费中提支费用,人工开挖沙基涌,将沙面筑成四面环水的小岛,用作英、法租界,随后在沙基涌北岸沿线开筑沙基,并把沙基以北的浅水区围筑成陆地。沙面建有东桥(今人民桥脚)、西桥(今清平路口)连通沙基。

1861年9月,两广总督劳崇光正式与英法签订沙面租约。10月1日,英法联军撤出广州。但英法却从此有了在沙面的驻军权,沙面从此成为租界,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恢复对沙面行使主权。

清末民初,沙基开设有学堂、医馆、印务所、米埠等,日趋繁华。1901年黄沙粤汉铁路总站建成后,沙基又是连通车站与广州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据说,为不失国威,市政当局还强调在沙基建造的房屋要有一定的规模。1902年,英国想把租界扩至沙基一带,遭清廷拒绝。

1925年6月23日,广东各界在东较场举行了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均参加了游行。下午2时15分,游行前队抵达沙基,秩序井然地转入菜栏街,朝散队地点西瓜园(今广州日报社址)行进,后队继续有序地行进在沙基、西堤一带。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圣心书院、执信和广州二小等校学生及黄埔军校学生等队伍行进到沙基时,沙面西桥旁的域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上一名外国人首先用手枪向游行队伍打响第一枪,已处于戒备状态的沙面内西桥脚的英法军队即用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队伍走避不及,当场死伤多人。为避免事态扩大,参加游行的中国军人和军校学生均遵守纪律未予还击。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亲率光华医院医务人员赴现场抢救。事后统计,此次惨案造成游行群众共有61人死亡,170多人受伤。

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怒。廖仲恺先生愤笔写下“帝国主义残暴之证据,次殖民地惨状之写真”的遣责帝国主义暴行的题词,以及悼念沙基死难烈士的挽词:“丹心扶汉族竟遭英吉利毒计阴谋一齐殒命,碧血溅沙基与黄花岗魂侠骨千古同芳。”

惨案发生当晚,西堤嘉南楼周贯明医务所医师周贯明,首先奋笔致书当时奉行革命政策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提议建立纪念碑,以留永久纪念。后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建造。此碑当时由张养记承建,位置建在沙面西桥北岸桥脚旁,上刻“毋忘此日”四个大字。于六二三惨案一周年时落成。但此碑较矮。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拆去此碑,改在沙面东桥脚新建了一座更

高更雄伟的纪念碑,上刻“一九二五年六月廿三日沙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两行大字。

惨案发生后,6月28日在国民党广州市特别党部大会上,国民党左派人士陈其瑗提议请市政府把沙基改为“六月二三路”,获全体一致通过。

而今屹立在人民桥脚的六二三路纪念碑,已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不忘昔日耻辱,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上,广州有着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军侵略广州期间,广州郊区103乡的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三元里一带给英国侵略军以有力的打击。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等人曾以广州为基地,多次举行武装起义,为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吹响了前奏。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革命政策,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国工人和广州洋务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州举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广州起义,建立了" 广州苏维埃政府" ,开辟了广州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广州的革命遗址遗迹众多。著名的有三元里平英团遗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公社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等。

一、1843年,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洪秀全、洪仁玕等人在广州花都创立拜上帝会,其教义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同时又融合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洪仁玕还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和治国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何以说,由洪秀全发起并得到中国广大民众热烈响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受西方思潮影响,改造中国的第一次尝试。

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先驱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梁启超(广东新会县人)在此著述讲学,进行改良主义理论建设,提出和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的人才,成为维新变法的大本营。

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人)在此着手推行三民主义,后来又在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系统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纲领。1911年4月,黄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曾称“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未及半年,辛亥革命爆发。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组成陆海军大元帅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任大会主席,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孙中山说过,他的革命思想来自香港,三民主义完成于伦敦。但广州毫无疑问对他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广州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四、20世纪2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广州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使毛泽东思想在此萌芽。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举办了六届。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在这里举办,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1927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发动广州起义,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

因此,近现代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都与广州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名副其实的历史英雄城市。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临时政权。毛泽东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并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权“广州公社”。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彭湃、马思聪、邹小杨、钟杰武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三元里抗英斗争

发生时间: 1841年

所属年代: 清代

发生地点: 广州三元里

直接原因:

1 英军开棺暴骨(停战后,部分英军开进城北双山寺,寺中存放了一些

的棺椁,英军不明风俗,出于好奇开棺看尸,后被村民误传为刨坟掘

墓)

2 英军劫掠财物

3 英军强奸 调戏妇女(有名姓记载的:村民韦绍光之妻李喜)

事件介绍: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的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五) ,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永康台土名四方台,距城仅一里,大炮可直轰城内。清军统帅奕山等求和,5月27日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但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三元里民众料到英军必会报复,所以在三元古庙集合,相约以庙中“三星旗”作为指挥战斗的令旗,会后,他们分头联络附近103乡的群众,准备共同战斗。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又译作“郭富”) 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印度雇佣兵,英方给他们装备的是比较落后的隧发枪,一遇雨淋便不能使用),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英军派出两个水兵连,带着“雷管枪”(不怕雨天)前来增援。被围困两小时之后,英军撤退至四方炮台。

据郭富报告,英军战死5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另一说法死7人,伤42 人)。31日清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他们用土枪, 土炮, 矛戈, 盾牌, 锄头, 镰锹等, 与英军作战. 可谓" 刀斧犁头在手皆成武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 三元里之战, 英军惨败,6月1日英军退出了广州.

六二三路与沙基惨案

广州市内完全用数字命名的马路只有一条--六二三路。它是在1925年由当时广州市政府命名的,初叫“六月二三路”,后简为“六二三路”。它是纪念一个曾令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1925年6月23日。

六二三路的前身是沙基。沙基开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广州之时。

沙面原是珠江中名为“中流沙”的小岛,后因江岸线南移与珠江北岸由浅水区连成一片。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1859年7月,两广总督黄宗汉同意英法联军在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所定赎城费中提支费用,人工开挖沙基涌,将沙面筑成四面环水的小岛,用作英、法租界,随后在沙基涌北岸沿线开筑沙基,并把沙基以北的浅水区围筑成陆地。沙面建有东桥(今人民桥脚)、西桥(今清平路口)连通沙基。

1861年9月,两广总督劳崇光正式与英法签订沙面租约。10月1日,英法联军撤出广州。但英法却从此有了在沙面的驻军权,沙面从此成为租界,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恢复对沙面行使主权。

清末民初,沙基开设有学堂、医馆、印务所、米埠等,日趋繁华。1901年黄沙粤汉铁路总站建成后,沙基又是连通车站与广州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据说,为不失国威,市政当局还强调在沙基建造的房屋要有一定的规模。1902年,英国想把租界扩至沙基一带,遭清廷拒绝。

1925年6月23日,广东各界在东较场举行了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均参加了游行。下午2时15分,游行前队抵达沙基,秩序井然地转入菜栏街,朝散队地点西瓜园(今广州日报社址)行进,后队继续有序地行进在沙基、西堤一带。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圣心书院、执信和广州二小等校学生及黄埔军校学生等队伍行进到沙基时,沙面西桥旁的域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上一名外国人首先用手枪向游行队伍打响第一枪,已处于戒备状态的沙面内西桥脚的英法军队即用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队伍走避不及,当场死伤多人。为避免事态扩大,参加游行的中国军人和军校学生均遵守纪律未予还击。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亲率光华医院医务人员赴现场抢救。事后统计,此次惨案造成游行群众共有61人死亡,170多人受伤。

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怒。廖仲恺先生愤笔写下“帝国主义残暴之证据,次殖民地惨状之写真”的遣责帝国主义暴行的题词,以及悼念沙基死难烈士的挽词:“丹心扶汉族竟遭英吉利毒计阴谋一齐殒命,碧血溅沙基与黄花岗魂侠骨千古同芳。”

惨案发生当晚,西堤嘉南楼周贯明医务所医师周贯明,首先奋笔致书当时奉行革命政策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提议建立纪念碑,以留永久纪念。后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建造。此碑当时由张养记承建,位置建在沙面西桥北岸桥脚旁,上刻“毋忘此日”四个大字。于六二三惨案一周年时落成。但此碑较矮。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拆去此碑,改在沙面东桥脚新建了一座更

高更雄伟的纪念碑,上刻“一九二五年六月廿三日沙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两行大字。

惨案发生后,6月28日在国民党广州市特别党部大会上,国民党左派人士陈其瑗提议请市政府把沙基改为“六月二三路”,获全体一致通过。

而今屹立在人民桥脚的六二三路纪念碑,已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定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不忘昔日耻辱,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史上,广州有着重要的地位。1841年英军侵略广州期间,广州郊区103乡的人民自动组织起来,在三元里一带给英国侵略军以有力的打击。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等人曾以广州为基地,多次举行武装起义,为推翻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为辛亥革命吹响了前奏。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

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革命政策,开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新局面。1925年6月19日,香港中国工人和广州洋务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州举行了震撼中外的省港大罢工。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举行广州起义,建立了" 广州苏维埃政府" ,开辟了广州革命斗争的新阶段。

广州的革命遗址遗迹众多。著名的有三元里平英团遗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公社旧址、黄埔军校旧址等。

一、1843年,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洪秀全、洪仁玕等人在广州花都创立拜上帝会,其教义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同时又融合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洪仁玕还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和治国方案《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何以说,由洪秀全发起并得到中国广大民众热烈响应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受西方思潮影响,改造中国的第一次尝试。

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先驱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梁启超(广东新会县人)在此著述讲学,进行改良主义理论建设,提出和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大批维新运动的人才,成为维新变法的大本营。

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广东香山县人)在此着手推行三民主义,后来又在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系统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纲领。1911年4月,黄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曾称“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未及半年,辛亥革命爆发。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选举孙中山为海陆军大元帅。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组成陆海军大元帅府。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任大会主席,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孙中山说过,他的革命思想来自香港,三民主义完成于伦敦。但广州毫无疑问对他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广州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四、20世纪2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广州较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使毛泽东思想在此萌芽。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共举办了六届。第六届于1926年5月至9月在这里举办,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周恩来、彭湃等20余人任教员。1927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发动广州起义,建立了第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政权——广州苏维埃政府,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

因此,近现代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都与广州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名副其实的历史英雄城市。


相关文章

  • 广州: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源地
  • 论及广州的历史文化的地位,常以"四地"来概括:"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中国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其实,除了上述"四地",广州还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源地 ...查看


  •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 作者:李金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 2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11)05-0026-06 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始起于香港,此即孙中山自述其革命思想源起于香港[1].其 ...查看


  • 孙中山革命思想
  • 孙中山革命过程中多个关键点都发生在广州,广府这片天地目睹了一个让中国翻天覆地的伟人的成长和奋斗的历程. 开设医馆,革命思想萌芽 1886年,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学院学医,此后再考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孙中山在广 ...查看


  • 2013广州旅游景点超级大全_广州旅游攻略100%
  • 广州 上千份国内最权威.最详尽的旅游攻略等你来拿 >>立即查看 - 3 - 版本号:2012 年版 最后更新: 12.03.31 羊城自述 观广州风采 传说广州最早的地名为"楚庭".现在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下 ...查看


  • 岭南历史和文化知识(广州历史.人文等)
  • 发布时间:2010-1-12 11:05:30 点击数:1439 全文下载 一.选择题 1. 广州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 A 楚庭 B任嚣城 C 番禺 D 南海郡 2. 广州建城的年份是 A公元214年 B公元142年 C 公元前214年 D ...查看


  • 2012届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2011届高三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 ...查看


  • 人教版初中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复习内容
  • 中国历史第三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三.四册 1840年至1949年) 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时期:1919年至1949年新民主主义时期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 ...查看


  •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草案公示 前言 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获国家住建部批复,按照住建部要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查看


  • 体育史.doc3
  • 一.名词解释 1成丁礼:是原始社会中男孩的成年仪式,男孩长到一定年龄后,一般要举行隆重的仪式,通过各种考核,证明自己已达到成年人的要求和素质,然后才被允许进入成年人的行列,享有成年人的待遇 2马克思主义体育观:是指在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马克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