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适应 二.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二、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戒的定义既是应做的必须做,不应做的不得做,则不论是否以「戒」为名,凡是圣典中提及菩萨「应行」、菩萨「不应行」的,均当视作菩萨戒的内容。例如《小品般若经》卷六〈大如品〉的末段有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行?佛言:于一切众生,应行等心、慈心、不异心、谦下心、安隐心、不瞋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心与共语言。」(注一)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首重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的重点在于利济众生,故对菩萨的要求,不仅不应自恼恼人,更进一步,凡对于任一众生均应生起利济之心。若不如此,即与菩萨所发的无上菩提心相违。但其虽然如此,仍须与空慧相应,故在《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六喻品〉中说,菩萨「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着」。因为持戒目的,不为人天福报,不为二乘圣果,乃为入菩萨位,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注二)。此处所云具足戒,不是指的比丘、比丘尼戒,而是菩萨应当具足无相戒,所谓无相是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此四相,不缺、不破、不杂、不着,便是具足戒。同品又云:「能具足尸罗波罗蜜,已摄一切善法。」(注三)何谓一切善法?同品的说明,是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注四)。从以上所举《般若经》的菩萨戒内容来看,实已具备了三聚净戒的架构,那就是:1.利益诸众生,2.具足无相戒,3.修习众善法。因为大乘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是求无上菩提,范围极广,而以利益众生为重,故于《大般若经》卷五八四第十二会〈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一〉说:「若诸菩萨,舍本(发无上菩提心)誓愿,应知是为菩萨犯戒。」(注五)又说:「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皈,深信三宝,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又说:「若诸菩萨虽复出家受持净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是诸菩萨定不成就菩萨净戒。」(注六)从这三段话可以明白,菩萨舍无上菩提心者,便是犯戒,虽持一切别解脱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心者,皆不名为受持菩萨净戒。

到了《法华经》卷四〈法师品〉说,佛为教化成就菩萨,开示《法华经》;如来灭后,欲为四众广说这部《法华经》,应当告诉他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接着解释:「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注七)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即是大悲心、柔和忍辱心、一切法是空。此被后人称为「三轨戒」,这三条律则之中,是以1.无相的空观为基础,2.无上菩提的大悲心为原则,3.柔忍修善法为根本。也可以说,这是《法华经》的「三聚净戒」,只是着重于菩萨化世精神,故未列入律法中的七众律仪戒。可是,菩萨行者若无身口二业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妥当的,故在《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便说到,菩萨除了住忍辱地,不暴不惊,观诸法实相而不分别之外,也不宜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外道梵志,不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不畜猪羊鸡狗,若入他人家中,不与小女、处女、寡女共语(注八)。其实这些规定是为出家菩萨而说,其中若干规定,即是比丘戒的内容。《法华经》为了不使出家菩萨矫枉过正,仅重视大乘的空观及菩提心,故以身、口、意、誓的四安乐行来匡正,以示不得废弃出家律仪。

另对在家菩萨,亦不得仅仅重视内在的发菩提心及空观的体验,而忽略了僧俗之间的伦理关系,此如《仁王般若经》卷下〈嘱累品〉,即有明文要求:凡为国主者,不得制作法律,令出家弟子不许出家修行正道,不准造佛塔像,也不得白衣高座而比丘地立。嘱咐国王及诸王子百官,护持三宝,否则王者信佛,而反毁三宝,便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灾祸即会降临了(注九)。

在华严系统的《十住经》卷一〈离垢地〉第二,则具体地主张修十善道。当时金刚藏菩萨对解脱月菩萨说:菩萨欲住第二离垢地者,1.当离一切杀生,常起慈悲心;2.离诸劫盗,常自满足;3.离于邪淫,自足妻室;4.离于妄语,常真语实语;5.离于两舌,无破坏心;6.离于恶口,和柔具足;7.离于绮语,常知时语实语;8.不贪他物,不作是念我当取之;9.离于瞋害心、嫌恨心、迫热心等,常于众生求好事心、爱润心、利益心、慈悲心;10.离于占相,习行正见,决定深信罪福因缘,离于谄曲,诚信三宝(注一○)。

十善道法又名十善戒,是通于大小乘的别解脱戒,一般说,五戒十善是人天果报的善法,然于大乘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不独是消极的不做十恶,更当要修十善。例如不杀众生,且当常于众生起慈悲心,便是菩萨戒的精神了。在《十住经》中所举十善戒的每一戒,都赋有积极利生的意义。考察此处十善戒的内容,身三口四的前七条戒目与通常的相同;八、九、十的三条,属于心意行为,也相同,只是其内容更为繁复。足见菩萨十善,固重于身口的行为,尤重于心意的行为,并且特别标明行十善者,当「习行正见」和「诚信三宝」。故此又回到《阿含经》所示的四不坏净的原点上去了。那就是菩萨首应具足正见,皈敬三宝,成就圣戒。从在家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实已涵盖了菩萨三聚净戒的内容,因其十条戒目之中,有的每条皆具三聚功能,有的具一或二,所以若能十善具足,律仪、善法、利生的三聚净戒,也同时具足。无怪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四六说,十善是总相戒,其余无量戒为别相戒(注一一)。

十善戒是为在家菩萨而设,若与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的五戒比较,少了一条饮酒戒而多了三条心意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只是为了防止由于饮酒而可能促成前面四戒的犯行,所以在家佛子不许饮酒。可是在《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记载了一桩趣事:祇陀太子先受五戒,后闻十善,便向释尊要求,准许他舍去先受的五戒,改受十善。原因是五戒中的饮酒戒难持,他有许多豪客,常常带着酒食,与他共相娱乐,不过他未因饮酒造恶,相反地「得酒念戒」,所以虽有欢乐而未放逸。释尊听了,不仅未予诃责,反而称道:「善哉善哉,祇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间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如是行者,乃应生福,无有罪也。……若人饮酒,不起恶业,欢喜心故,不起烦恼;善心因缘,受善果报。汝持五戒,有何失乎。」(注一二)这段经文,并不表示五戒可以去掉一戒,而是说,若能「得酒念戒」,不起恶业,心生欢喜者,仍未破戒。结果祇陀太子未舍五戒,而增受十善。

可是十善戒也非容易受持,特别是菩萨所重的三条心戒。此在《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记载释尊的生父阅头檀王请示佛陀:「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难得护持,当云何受,令不漏失?」佛也同意此说,故不要求,经常保持三条心戒清净,立即宣说了三时持戒法:「从晨至食,名为上时;经一食顷,名为中时;行百步时,名为下时。」(注一三)受了十善戒的人,若能经常不犯三条心戒,已是大解脱者,一般凡夫,但求随力守持,若从早晨至午餐的阶段,心意保持清净而与菩萨道相应者名为上时持戒;一顿饭工夫,保持清净者名为中时持戒;乃至仅于行走百步的短时间内,保持三条心戒清净,名为下时持戒。

从《未曾有因缘经》所载的以上两例,可以证明菩萨戒持戒标准,极富于人间性。不像七众律仪戒那样,被结集者规定得动弹不得,以致形成戒律精神的僵化,无法伸缩自如,失去了因应时地变迁的潜力。

批注

《大正藏》八.五六三页下。《大正藏》八.三九○页中。《大正藏》八.三九○页下。《大正藏》八.三九一页上。《大正藏》七.一○一九页下。《大正藏》七.一○二○页上。《大正藏》九.三一页下。《大正藏》九.三七页上-中。《大正藏》八.八四四页中。《大正藏》一○.五○四页中-下。《大智度论》卷四六〈释摩诃衍品〉有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又说:「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大正藏》二五.三九五页中)《大正藏》一七.五八五页上-中。《大正藏》一七.五八一页上。

二、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戒的定义既是应做的必须做,不应做的不得做,则不论是否以「戒」为名,凡是圣典中提及菩萨「应行」、菩萨「不应行」的,均当视作菩萨戒的内容。例如《小品般若经》卷六〈大如品〉的末段有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行?佛言:于一切众生,应行等心、慈心、不异心、谦下心、安隐心、不瞋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心与共语言。」(注一)

大乘菩萨戒的精神,首重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的重点在于利济众生,故对菩萨的要求,不仅不应自恼恼人,更进一步,凡对于任一众生均应生起利济之心。若不如此,即与菩萨所发的无上菩提心相违。但其虽然如此,仍须与空慧相应,故在《大品般若经》卷二三〈六喻品〉中说,菩萨「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杂、不着」。因为持戒目的,不为人天福报,不为二乘圣果,乃为入菩萨位,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注二)。此处所云具足戒,不是指的比丘、比丘尼戒,而是菩萨应当具足无相戒,所谓无相是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此四相,不缺、不破、不杂、不着,便是具足戒。同品又云:「能具足尸罗波罗蜜,已摄一切善法。」(注三)何谓一切善法?同品的说明,是指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注四)。从以上所举《般若经》的菩萨戒内容来看,实已具备了三聚净戒的架构,那就是:1.利益诸众生,2.具足无相戒,3.修习众善法。因为大乘菩萨戒的基本精神是求无上菩提,范围极广,而以利益众生为重,故于《大般若经》卷五八四第十二会〈净戒波罗蜜多分之一〉说:「若诸菩萨,舍本(发无上菩提心)誓愿,应知是为菩萨犯戒。」(注五)又说:「若诸菩萨虽处居家而受三皈,深信三宝,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虽复受用五欲乐具,而于菩萨所行净戒波罗蜜多,常不远离,亦名真实持净戒者。」又说:「若诸菩萨虽复出家受持净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是诸菩萨定不成就菩萨净戒。」(注六)从这三段话可以明白,菩萨舍无上菩提心者,便是犯戒,虽持一切别解脱戒,而不回向无上菩提心者,皆不名为受持菩萨净戒。

到了《法华经》卷四〈法师品〉说,佛为教化成就菩萨,开示《法华经》;如来灭后,欲为四众广说这部《法华经》,应当告诉他们:「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接着解释:「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注七)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即是大悲心、柔和忍辱心、一切法是空。此被后人称为「三轨戒」,这三条律则之中,是以1.无相的空观为基础,2.无上菩提的大悲心为原则,3.柔忍修善法为根本。也可以说,这是《法华经》的「三聚净戒」,只是着重于菩萨化世精神,故未列入律法中的七众律仪戒。可是,菩萨行者若无身口二业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妥当的,故在《法华经》卷五〈安乐行品〉便说到,菩萨除了住忍辱地,不暴不惊,观诸法实相而不分别之外,也不宜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外道梵志,不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不畜猪羊鸡狗,若入他人家中,不与小女、处女、寡女共语(注八)。其实这些规定是为出家菩萨而说,其中若干规定,即是比丘戒的内容。《法华经》为了不使出家菩萨矫枉过正,仅重视大乘的空观及菩提心,故以身、口、意、誓的四安乐行来匡正,以示不得废弃出家律仪。

另对在家菩萨,亦不得仅仅重视内在的发菩提心及空观的体验,而忽略了僧俗之间的伦理关系,此如《仁王般若经》卷下〈嘱累品〉,即有明文要求:凡为国主者,不得制作法律,令出家弟子不许出家修行正道,不准造佛塔像,也不得白衣高座而比丘地立。嘱咐国王及诸王子百官,护持三宝,否则王者信佛,而反毁三宝,便如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灾祸即会降临了(注九)。

在华严系统的《十住经》卷一〈离垢地〉第二,则具体地主张修十善道。当时金刚藏菩萨对解脱月菩萨说:菩萨欲住第二离垢地者,1.当离一切杀生,常起慈悲心;2.离诸劫盗,常自满足;3.离于邪淫,自足妻室;4.离于妄语,常真语实语;5.离于两舌,无破坏心;6.离于恶口,和柔具足;7.离于绮语,常知时语实语;8.不贪他物,不作是念我当取之;9.离于瞋害心、嫌恨心、迫热心等,常于众生求好事心、爱润心、利益心、慈悲心;10.离于占相,习行正见,决定深信罪福因缘,离于谄曲,诚信三宝(注一○)。

十善道法又名十善戒,是通于大小乘的别解脱戒,一般说,五戒十善是人天果报的善法,然于大乘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不独是消极的不做十恶,更当要修十善。例如不杀众生,且当常于众生起慈悲心,便是菩萨戒的精神了。在《十住经》中所举十善戒的每一戒,都赋有积极利生的意义。考察此处十善戒的内容,身三口四的前七条戒目与通常的相同;八、九、十的三条,属于心意行为,也相同,只是其内容更为繁复。足见菩萨十善,固重于身口的行为,尤重于心意的行为,并且特别标明行十善者,当「习行正见」和「诚信三宝」。故此又回到《阿含经》所示的四不坏净的原点上去了。那就是菩萨首应具足正见,皈敬三宝,成就圣戒。从在家菩萨的立场看十善戒,实已涵盖了菩萨三聚净戒的内容,因其十条戒目之中,有的每条皆具三聚功能,有的具一或二,所以若能十善具足,律仪、善法、利生的三聚净戒,也同时具足。无怪乎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四六说,十善是总相戒,其余无量戒为别相戒(注一一)。

十善戒是为在家菩萨而设,若与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的五戒比较,少了一条饮酒戒而多了三条心意戒。饮酒本身不是罪恶,只是为了防止由于饮酒而可能促成前面四戒的犯行,所以在家佛子不许饮酒。可是在《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记载了一桩趣事:祇陀太子先受五戒,后闻十善,便向释尊要求,准许他舍去先受的五戒,改受十善。原因是五戒中的饮酒戒难持,他有许多豪客,常常带着酒食,与他共相娱乐,不过他未因饮酒造恶,相反地「得酒念戒」,所以虽有欢乐而未放逸。释尊听了,不仅未予诃责,反而称道:「善哉善哉,祇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间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如是行者,乃应生福,无有罪也。……若人饮酒,不起恶业,欢喜心故,不起烦恼;善心因缘,受善果报。汝持五戒,有何失乎。」(注一二)这段经文,并不表示五戒可以去掉一戒,而是说,若能「得酒念戒」,不起恶业,心生欢喜者,仍未破戒。结果祇陀太子未舍五戒,而增受十善。

可是十善戒也非容易受持,特别是菩萨所重的三条心戒。此在《未曾有因缘经》卷上,记载释尊的生父阅头檀王请示佛陀:「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难得护持,当云何受,令不漏失?」佛也同意此说,故不要求,经常保持三条心戒清净,立即宣说了三时持戒法:「从晨至食,名为上时;经一食顷,名为中时;行百步时,名为下时。」(注一三)受了十善戒的人,若能经常不犯三条心戒,已是大解脱者,一般凡夫,但求随力守持,若从早晨至午餐的阶段,心意保持清净而与菩萨道相应者名为上时持戒;一顿饭工夫,保持清净者名为中时持戒;乃至仅于行走百步的短时间内,保持三条心戒清净,名为下时持戒。

从《未曾有因缘经》所载的以上两例,可以证明菩萨戒持戒标准,极富于人间性。不像七众律仪戒那样,被结集者规定得动弹不得,以致形成戒律精神的僵化,无法伸缩自如,失去了因应时地变迁的潜力。

批注

《大正藏》八.五六三页下。《大正藏》八.三九○页中。《大正藏》八.三九○页下。《大正藏》八.三九一页上。《大正藏》七.一○一九页下。《大正藏》七.一○二○页上。《大正藏》九.三一页下。《大正藏》九.三七页上-中。《大正藏》八.八四四页中。《大正藏》一○.五○四页中-下。《大智度论》卷四六〈释摩诃衍品〉有云:「十善为总相戒,别相有无量戒。」又说:「说十善道,则摄一切戒。」(《大正藏》二五.三九五页中)《大正藏》一七.五八五页上-中。《大正藏》一七.五八一页上。


相关文章

  • 南怀瑾师尊亲授施食仪轨
  • 南怀瑾师尊亲授 --准提佛母施食仪轨 〈施食杯中放清水,以及白米(或饭或面食)七颗.左手屈中指,散竖余四指持杯,右手屈无名指置杯口.〉 1.观想传法上师自顶而入,与己合一. 2.观想梵字"蓝"(音la辣)放光,洗净遍法界 ...查看


  • 佛经大全完整版
  • 佛经大全完整版.doc <心经>原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查看


  • 菩萨蛮韦庄
  • 河南省濮阳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菩萨蛮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 ...查看


  •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24-32品)
  • 无量寿经 24-32 品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 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 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 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 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 ...查看


  •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
  • 欢迎各位来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很高兴为各位讲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桥是龙门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龙门 ...查看


  • 赵普我的老师学案
  • <赵普>学案 知识目标: 1. 查阅工具书,准确翻译全文,识读.理解每个字词的意思.背诵全文. 2. 学习体会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3. 学习赵普的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体会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资源连接: 细节描写-- ...查看


  • 哈尔滨极乐寺导游词
  • 极乐寺--现在我们就去参观东北最著名的佛教圣地极乐寺,极乐寺是由北方名僧天台宗第四十三代亲传的弟子炎虚法师创办的寺庙,1921年动工修建,1924年落成,1928年开光电力,站地面积57000多平方米,它既是佛教徒参蔼朝拜地北方佛教圣地,也 ...查看


  • 伫立于现实与历史间的诗性守望
  • ・栏目述评・ 当我们置身于现代生存空间,取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之时,却又无意间把自身推向了极大的不自由乃至精神崩溃的边缘.当物质文明滚滚向前推进之时,我们在极力寻找一种精神诉求.在<一片汉朝的叶子>这卷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跨越时空维 ...查看


  • 苏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 苏教版高中语文目录 必修一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