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扎根生活 学习语文
作者:郭继端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32期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国正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学习不可能脱离生活,否则就是无实际生活基础的“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教学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将会造成语文教学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因而,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扎根生活,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活的七彩阳光。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
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品的境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想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亲人是怎样关爱自己的,有什么具体感人的事例或细节,然后以《难忘父(母)亲的 ____ 》为话题,即兴讲话。学生谈得很投入、很有情、很精彩。如,《难忘妈妈的泪水》《难忘爸爸的微笑》《难忘奶奶的白发》《难忘爷爷的拐杖》等。除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生活经历,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这样生活味就更浓了。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事先准备好了竹筛、小木棒、绳子,课堂上让学生到讲台上将“捕鸟”的过程亲自动手做一遍,体会文中扫、支、撒、系、拉、罩等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运用,更体会其间浓郁的生活情趣,并建议大家下雪时在家中试一试。学习《孔乙己》一文时,甚至让学生穿起长衫,做起动作,说些“之乎者也”,把孔乙己的形神再现出来,这些做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种更直观的生活感受。
二、让生活成为语文课堂
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课堂,这就是一直倡导的“大语文观”。所以,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课堂,必然是语文学习重要、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开发现代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对此,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赏析精彩的广告词。电视中的很多广告词,精彩纷呈,如,谐音妙用的“咳不容缓”、“干干干,肝可怎么办”,令人回味的“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夸张渲染的“难舍最后一滴”,等等。让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电视广告,并作简要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二)走进生活写作文。针对写作文学生总是闭门造车、无真情实感的问题,让学生走进生活写作文。如,走上集市写人物肖像,学生便兴高采烈,写出的人物就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主题进行社会采访,以“生活越来越好”为主题展开社会调查,然后写采访记和调查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扎根生活 学习语文
作者:郭继端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2013年第32期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刘国正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学习不可能脱离生活,否则就是无实际生活基础的“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教学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将会造成语文教学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因而,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扎根生活,让语文学习焕发出生活的七彩阳光。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
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作品的境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想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亲人是怎样关爱自己的,有什么具体感人的事例或细节,然后以《难忘父(母)亲的 ____ 》为话题,即兴讲话。学生谈得很投入、很有情、很精彩。如,《难忘妈妈的泪水》《难忘爸爸的微笑》《难忘奶奶的白发》《难忘爷爷的拐杖》等。除了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生活经历,还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去做,这样生活味就更浓了。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事先准备好了竹筛、小木棒、绳子,课堂上让学生到讲台上将“捕鸟”的过程亲自动手做一遍,体会文中扫、支、撒、系、拉、罩等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运用,更体会其间浓郁的生活情趣,并建议大家下雪时在家中试一试。学习《孔乙己》一文时,甚至让学生穿起长衫,做起动作,说些“之乎者也”,把孔乙己的形神再现出来,这些做法,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种更直观的生活感受。
二、让生活成为语文课堂
生活本身就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课堂,这就是一直倡导的“大语文观”。所以,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课堂,必然是语文学习重要、有效而又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开发现代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对此,有以下几种做法:
(一)赏析精彩的广告词。电视中的很多广告词,精彩纷呈,如,谐音妙用的“咳不容缓”、“干干干,肝可怎么办”,令人回味的“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好迪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夸张渲染的“难舍最后一滴”,等等。让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电视广告,并作简要分析,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二)走进生活写作文。针对写作文学生总是闭门造车、无真情实感的问题,让学生走进生活写作文。如,走上集市写人物肖像,学生便兴高采烈,写出的人物就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主题进行社会采访,以“生活越来越好”为主题展开社会调查,然后写采访记和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