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编乘法题

看图编乘法题

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p12——13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图两式”渗透乘法交换思想、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编题、描述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构建一步计算乘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3、结合生活实际“编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设计说明:

《看图编乘法题》这堂课,教材安排两个例题。例1:“一图两式”情景图,渗透乘法交换思想,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构建“一份量”。例2:超市货物架上的“物品图”,让学生利用这些素材来编乘法应用题。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对乘法含义已基本理解,尤其对看图列式、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根据教材意图与学生的经验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从而理解“一份量、几份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熟练的编出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初步感知

1、观察图意 尝试解答

媒体出示:

2、交流解法 描述含义

(1)根据交流 出示算式

3×4=12 4×

3=12

(2)思考:为什么两道题的答案一样?(渗透交换思想)

(3)说一说:在列算式时的想法,并板书。

3×4=12 4×3=12

有3列草莓,每列4个, 有4排草莓,每排3个,

一共有12 个草莓。 一共有12 个草莓。

(3)引导学生把“一共有12 个草莓”改为问题,并告诉学生前两句话是条件,后一句是问题。

3、师生归纳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1、两人合作 看图编题 (p13题1)

(1) 左边的小朋友,看左边熊猫的算式编应用题,右边的小朋友看右边的算式编

应用题,然后两人交流。

(2) 集体交流:说说编应用题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 、横着看,有4行蛋糕,每行2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B 、竖着看,有2列蛋糕,一列4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3) 思考:我们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么能编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这两道题,

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呢?

2、小组合作 编题比赛 (p13题2的前四幅图)

(1)组长负责 合理分工 (四个人,每人选一幅进行编题。)

(2)组内交流 选出代表

(3)大组交流 评出优胜 (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 、超市的货架上有2排蜂蜜,每排5 瓶,一共有几瓶蜂蜜?

B 、超市的货架上放了5列蜂蜜,5瓶一列,一共有几瓶蜂蜜?

„„

3、独立编题

(1) 学生可在题2后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编题。

(2) 交流

师:编了那么多题,你还有问题吗?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4、归纳:编一步计算应用题必须告诉大家“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三、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1、看图写出乘法题(一图多式)(p13题3)

师:第一题已经写了两道乘法算式,你还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板书?6×1=6 1×6=6

师:右边还有三副图,根据你自己理解,能写几道就写几道。

2、看算式、画点图、写交换题。

3、观察生活 随机编题

(1)小组合作 收集素材 编乘法题

(3) 大组比赛 再评优胜

四、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看图编乘法题

教学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p12——13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图两式”渗透乘法交换思想、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分析、编题、描述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构建一步计算乘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3、结合生活实际“编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设计说明:

《看图编乘法题》这堂课,教材安排两个例题。例1:“一图两式”情景图,渗透乘法交换思想,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构建“一份量”。例2:超市货物架上的“物品图”,让学生利用这些素材来编乘法应用题。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对乘法含义已基本理解,尤其对看图列式、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根据教材意图与学生的经验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构建“一份量”和“几份量” ,从而理解“一份量、几份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熟练的编出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尝试 初步感知

1、观察图意 尝试解答

媒体出示:

2、交流解法 描述含义

(1)根据交流 出示算式

3×4=12 4×

3=12

(2)思考:为什么两道题的答案一样?(渗透交换思想)

(3)说一说:在列算式时的想法,并板书。

3×4=12 4×3=12

有3列草莓,每列4个, 有4排草莓,每排3个,

一共有12 个草莓。 一共有12 个草莓。

(3)引导学生把“一共有12 个草莓”改为问题,并告诉学生前两句话是条件,后一句是问题。

3、师生归纳 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

1、两人合作 看图编题 (p13题1)

(1) 左边的小朋友,看左边熊猫的算式编应用题,右边的小朋友看右边的算式编

应用题,然后两人交流。

(2) 集体交流:说说编应用题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 、横着看,有4行蛋糕,每行2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B 、竖着看,有2列蛋糕,一列4个,一共有多少个蛋糕?

(3) 思考:我们看的是同一副图,为什么能编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这两道题,

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呢?

2、小组合作 编题比赛 (p13题2的前四幅图)

(1)组长负责 合理分工 (四个人,每人选一幅进行编题。)

(2)组内交流 选出代表

(3)大组交流 评出优胜 (师:板书学生编的应用题)

a 、超市的货架上有2排蜂蜜,每排5 瓶,一共有几瓶蜂蜜?

B 、超市的货架上放了5列蜂蜜,5瓶一列,一共有几瓶蜂蜜?

„„

3、独立编题

(1) 学生可在题2后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编题。

(2) 交流

师:编了那么多题,你还有问题吗?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4、归纳:编一步计算应用题必须告诉大家“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三、内化新知 拓展延伸

1、看图写出乘法题(一图多式)(p13题3)

师:第一题已经写了两道乘法算式,你还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板书?6×1=6 1×6=6

师:右边还有三副图,根据你自己理解,能写几道就写几道。

2、看算式、画点图、写交换题。

3、观察生活 随机编题

(1)小组合作 收集素材 编乘法题

(3) 大组比赛 再评优胜

四、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编题时要注意什么?


相关文章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一节主要讲乘法的意义和3个运算定律.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计算方法已经掌握,对乘法的意义也有了初步理解,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比较简便的形式--乘法来计算.这一节是在已学的基础上,以定义的 ...查看


  • 连乘法口诀也不会的学生,怎么教乘法运算定律
  • 连乘法口诀也不会的学生,怎么教乘法运算定律 2016-01-27 06:55阅读: 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徐营小学 刘勇 邮编:277531 电话:[1**********] 学生情况调查:在研究学生错误的过程中,不止一次发现学生的错误特别离奇 ...查看


  •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和除法,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本单元内容分成五段,前三段依次是7.8.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 ...查看


  • 认识乘法_说课稿
  • 认识乘法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认识乘法,也就是课本20页到22页的内容. (二)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 ...查看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1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例1.例2及"做千做",练习十三第1.2题. (一) 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 实际问题. . 2.进一步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 ...查看


  • 乘法的认识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2.教材简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 ...查看


  •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 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 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 ...查看


  • 苏教版二上乘法口诀表
  • <乘法口诀表>教学设计 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 王佳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3-84页乘法口诀表,"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整理活动,认识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 ...查看


  • 如何学习99乘法表
  • 如何学好九九乘法口诀表 九九乘法表的特点 1.九九表一般只用一到九这9个数字. 2.九九表包含乘法的可交换性,因此只需要八九七十二,不需要"九八七十二",9乘9有81组积,九九表只需要1+2+3+4+5+6+7+8+9 ...查看


  • 二年级数学[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乘法> 舞钢市庙街乡中心小学 高素云 2013年8月15日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