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声音的秘密

探寻声音的秘密

青山小学:梁小杰

课题名称:探寻声音的秘密 课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不同的声音,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使我们的

生活丰富多彩。奇妙的声音组成了美好的生活,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声音,大自然和人的生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要依据现有资源,而且要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现有资源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探寻声音的秘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各种声音,了解声音的传播。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2、分辨生活中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通过收集、观察、记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3、采用了倾听—观察—质疑,比较—分析,巩固归纳—演绎推理的学法设计

4、通过实验、游戏和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声音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探寻声音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尝试实践的幸福和快乐。

3、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5~6种声音 2、《记录卡》每人一张,塑料直尺、小鼓、小棒、橡皮筋、笛子、口哨、砖头、木块、壶盖、气球、细绳、两只纸杯、胶带、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一小盆、饭勺、叉子等

教师准备

1、收集声音的录音,歌曲《小糊涂》

2、自制课件、活动方案的制定、实验前的准备、场地布置、数码照相机

活动时间 :

活动准备时间:第1——2周

活动实施过程时间: 第3——16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小课题选题确定阶段 (2周)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教室里还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安静下来了?(生:因为上课了!) 师: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呀? (生:因为上课铃响了。)

师:哦,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啊!对了,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上课了。

“那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请表示一下”。 (同学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你的掌声中我读懂出了一片期待) 师:谢谢大家,下课的吵闹声,上课的铃声,同学们给我的热烈掌声,哇,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声音。我也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声音。

2、聆听声音,交流体会。

师播放歌曲,大家猜猜歌名叫什么?

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声音、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确定主题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不同的声音,人的说话声、机器的轰鸣声、美妙的音乐声、百鸟的啼鸣声、动物的吼叫声„„构成了有声有色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探索声音的秘密)

4、 师生讨论研究子课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生活中的声音,大家想探究什么问题呢?小组讨论,筛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写下来。 (1)收集、梳理问题

把全部问题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太繁杂了,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子课题)

a、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b、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c、声音为什么会有大小,高低,远近和方向?

(2)二次分组 ,组织学生依照兴趣,完成自由组合研究小组。选出组长 (3)分组制定活动方案,交流研究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活动方案。你们准备怎样研究你的课题。你知道哪些研究方法?

(a、 查找资料法 b、调查访问法 c、实验法)

5、小结

小组间交流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既要吸取他人的闪光点,还要学会对他人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各自的计划更完善,活动更顺利。希望你们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师:下节课我们将对我们这些活动方案进一步探讨,开展后续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 小课题实施阶段 (8周)

一、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一)、活动导入 1、让固体发出声音

想办法让桌子上的铅笔盒、纸、橡皮圈等物体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 学生汇报交流。 2、让液体发出声音

(教师舀一杯水放桌上)

谁能在没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让这杯水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 在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你有哪些方法让水发出声音? 3、让气体发出声音

激趣:刚才让固体、液体发出声音都太简单了,谁能让这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气也能发出声音呢?看谁的方法多,可以借助辅助器具。 学生讨论:吹、扇、装……

你平时还发现哪些声音也是气体发出来的呢?

交流:大风吹的声音;笛子、口琴、萧等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 从刚才的汇报中你有什么发现?

(气体能产生声音,但是大风的声音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

讨论:从上面让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的活动中,你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交流。

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活动

1、分组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投影记录表)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3、整理器材。

二、探究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课前小游戏“击鼓传花”。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制造各种声音 2、学生交流所听到的声音

3、教师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观察:敲击的音叉放入平静的水中的现象。 2、汇报观察结果。

3、讨论: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的现象。 4、讲解:(出示声波模拟动画)这就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产生的波,科学上叫做声波。(板书:声波)刚才就是声波带动了水的振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物体向四周传播的。 (三)、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1)、质疑预测:声音能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引导:可不可以想办法用事实来证明大家的猜测?比如,设计一个声音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实验!

(3)、交流各自方法,根据学生的方法,教师进行引导:怎么实验,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4)、分组实验。

(5)、实验交流: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能证明大家刚才的预测吗?

(6)、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都证明了声音确实可以通过木尺或课桌或其它的固体进行传播! (四)、实验探究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1、引导:怎样也用事实来证明声音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为了便于大家研究,李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小锤、带线金属小球和一盆水。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吗?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学生交流实验方法,一个同学说方法并演示、进行实验指导。 实验提示: ①小球悬在水中间。

②控制锤子敲击力度,不要碰到槽壁和槽底。 ③其他同学倾听是否有敲击声。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传播了吗? 7、小结: (五)、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本领

1、提问:声音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但是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一样吗? 2、引导填写预测结果,并交流。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交流介绍实验方案。

5、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细化研究方法。 6、分组实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9、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尽管声音能在各种物质中传播,但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六)、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提问:那离开了物质,声音还能传播吗? 2、播放录象短片。(媒题播放)

3、提问:通过两个短片你知道了什么呢?(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 4、小结:声音离开了物质就不能传播了!

5、讨论: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离的的很近,但是讲话要用到无线电耳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七)、总结与拓展

学生总结谈上课收获。 (八)分组制作土电话 准备材料 动手制作 现场演示 介绍制作方法

交流感受,展示作品

三、探究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和方向 (一) 分组辨声音,填写实验报告。 1、闭眼听声音,分辨方向游戏。 2、闭眼听声音,分辨远近游戏。 3、小组实验分辨声音的大小。

准备一个玻璃杯,用筷子敲击杯子,再稍微用力一点敲击杯子,分辨两次声音的不同。(大小不同)那么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发声时用力的大小不同) 4、 分组实验分辨声音的高低。

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同力用筷子敲击杯子,让学生分辨声音。(声音高低相同或大小相同)

5、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6、小结

第三阶段 小课题成果展示交流阶段(3周)

一、资料整理展示 二、小组实验报告展示 三、我们研究声音的收获 四、我们的快乐之声

(一)自制乐器 分组制作乐器

(二)交流乐器制作感受 1、小组内交流乐器制作 2、全班交流 (1)生演示乐器

(2)介绍制作方法,发声原理 (3)交换使用

(三)举办“快乐之声”音乐会 要求:

1、创作简单歌词,配合自制乐器表演。 2、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3、小组选一名代表当裁判,评出优秀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作词奖、最佳表演奖、快乐之音快乐之王。

第四阶段 拓展延伸(2周)

(一)启发导入,发现问题,拓展延伸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离不开声音:森林中的鸟语虫鸣,草原上风声呼啸,大海里惊涛怒吼,山涧小溪流水潺潺,以及生活中的音乐声、工厂里机器轰鸣的躁声等等,可以说,人类就是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

1、通过研究,你对声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对声音还有什么新的思考?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有美妙的声音,还有许多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分组研究噪音

1.分小组调查学校和生活地周围的环境噪音污染的资料。

2.课堂上组织显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分析资料弄清噪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3、讨论分析噪音对教学的影响 。 (三)我们的倡议

学生分组自订守则,自觉守纪律,管住自己不制造噪音,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行为公约

(四)活动总结交流:

学生写活动感受,交流体会。 (五)拓展延伸

噪音处处存在,我们不能消极防噪,我们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

1、请你查找一下科学消噪的方法,把它用简单图示的方法告诉我们,并联想一下在生活中,哪些降噪方法是利用这些科学原理的?

.2、学校里有许多噪音的角落,你能运用哪些科学方法来降低校园噪音呢?

探寻声音的秘密

青山小学:梁小杰

课题名称:探寻声音的秘密 课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不同的声音,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使我们的

生活丰富多彩。奇妙的声音组成了美好的生活,因为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声音,大自然和人的生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要依据现有资源,而且要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我校的现有资源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探寻声音的秘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各种声音,了解声音的传播。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2、分辨生活中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形式:采用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通过收集、观察、记录,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3、采用了倾听—观察—质疑,比较—分析,巩固归纳—演绎推理的学法设计

4、通过实验、游戏和收集资料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声音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并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2、通过探寻声音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尝试实践的幸福和快乐。

3、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5~6种声音 2、《记录卡》每人一张,塑料直尺、小鼓、小棒、橡皮筋、笛子、口哨、砖头、木块、壶盖、气球、细绳、两只纸杯、胶带、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一小盆、饭勺、叉子等

教师准备

1、收集声音的录音,歌曲《小糊涂》

2、自制课件、活动方案的制定、实验前的准备、场地布置、数码照相机

活动时间 :

活动准备时间:第1——2周

活动实施过程时间: 第3——16周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小课题选题确定阶段 (2周)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教室里还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安静下来了?(生:因为上课了!) 师: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呀? (生:因为上课铃响了。)

师:哦,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啊!对了,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上课了。

“那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请表示一下”。 (同学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你的掌声中我读懂出了一片期待) 师:谢谢大家,下课的吵闹声,上课的铃声,同学们给我的热烈掌声,哇,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声音。我也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声音。

2、聆听声音,交流体会。

师播放歌曲,大家猜猜歌名叫什么?

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声音、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确定主题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不同的声音,人的说话声、机器的轰鸣声、美妙的音乐声、百鸟的啼鸣声、动物的吼叫声„„构成了有声有色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探索声音的秘密)

4、 师生讨论研究子课题,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生活中的声音,大家想探究什么问题呢?小组讨论,筛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写下来。 (1)收集、梳理问题

把全部问题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太繁杂了,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并归类,提炼出调查研究子课题)

a、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b、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c、声音为什么会有大小,高低,远近和方向?

(2)二次分组 ,组织学生依照兴趣,完成自由组合研究小组。选出组长 (3)分组制定活动方案,交流研究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初步讨论,设计活动方案。你们准备怎样研究你的课题。你知道哪些研究方法?

(a、 查找资料法 b、调查访问法 c、实验法)

5、小结

小组间交流是互相学习的过程,既要吸取他人的闪光点,还要学会对他人的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建议,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各自的计划更完善,活动更顺利。希望你们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师:下节课我们将对我们这些活动方案进一步探讨,开展后续实践活动。

第二阶段 小课题实施阶段 (8周)

一、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一)、活动导入 1、让固体发出声音

想办法让桌子上的铅笔盒、纸、橡皮圈等物体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 学生汇报交流。 2、让液体发出声音

(教师舀一杯水放桌上)

谁能在没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让这杯水发出声音?方法越多越好。 在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你有哪些方法让水发出声音? 3、让气体发出声音

激趣:刚才让固体、液体发出声音都太简单了,谁能让这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气也能发出声音呢?看谁的方法多,可以借助辅助器具。 学生讨论:吹、扇、装……

你平时还发现哪些声音也是气体发出来的呢?

交流:大风吹的声音;笛子、口琴、萧等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 从刚才的汇报中你有什么发现?

(气体能产生声音,但是大风的声音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

讨论:从上面让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的活动中,你觉得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交流。

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活动

1、分组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投影记录表)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3、整理器材。

二、探究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课前小游戏“击鼓传花”。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制造各种声音 2、学生交流所听到的声音

3、教师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1、观察:敲击的音叉放入平静的水中的现象。 2、汇报观察结果。

3、讨论: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的现象。 4、讲解:(出示声波模拟动画)这就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产生的波,科学上叫做声波。(板书:声波)刚才就是声波带动了水的振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物体向四周传播的。 (三)、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1)、质疑预测:声音能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2)、引导:可不可以想办法用事实来证明大家的猜测?比如,设计一个声音能在固体中进行传播的实验!

(3)、交流各自方法,根据学生的方法,教师进行引导:怎么实验,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4)、分组实验。

(5)、实验交流: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能证明大家刚才的预测吗?

(6)、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都证明了声音确实可以通过木尺或课桌或其它的固体进行传播! (四)、实验探究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

1、引导:怎样也用事实来证明声音是否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为了便于大家研究,李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小锤、带线金属小球和一盆水。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吗?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学生交流实验方法,一个同学说方法并演示、进行实验指导。 实验提示: ①小球悬在水中间。

②控制锤子敲击力度,不要碰到槽壁和槽底。 ③其他同学倾听是否有敲击声。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传播了吗? 7、小结: (五)、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本领

1、提问:声音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但是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一样吗? 2、引导填写预测结果,并交流。

3、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4、交流介绍实验方案。

5、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细化研究方法。 6、分组实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了解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

9、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尽管声音能在各种物质中传播,但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六)、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提问:那离开了物质,声音还能传播吗? 2、播放录象短片。(媒题播放)

3、提问:通过两个短片你知道了什么呢?(声音在真空中是不能传播。) 4、小结:声音离开了物质就不能传播了!

5、讨论: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离的的很近,但是讲话要用到无线电耳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七)、总结与拓展

学生总结谈上课收获。 (八)分组制作土电话 准备材料 动手制作 现场演示 介绍制作方法

交流感受,展示作品

三、探究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和方向 (一) 分组辨声音,填写实验报告。 1、闭眼听声音,分辨方向游戏。 2、闭眼听声音,分辨远近游戏。 3、小组实验分辨声音的大小。

准备一个玻璃杯,用筷子敲击杯子,再稍微用力一点敲击杯子,分辨两次声音的不同。(大小不同)那么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发声时用力的大小不同) 4、 分组实验分辨声音的高低。

准备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同力用筷子敲击杯子,让学生分辨声音。(声音高低相同或大小相同)

5、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6、小结

第三阶段 小课题成果展示交流阶段(3周)

一、资料整理展示 二、小组实验报告展示 三、我们研究声音的收获 四、我们的快乐之声

(一)自制乐器 分组制作乐器

(二)交流乐器制作感受 1、小组内交流乐器制作 2、全班交流 (1)生演示乐器

(2)介绍制作方法,发声原理 (3)交换使用

(三)举办“快乐之声”音乐会 要求:

1、创作简单歌词,配合自制乐器表演。 2、唱自己喜欢的歌曲。

3、小组选一名代表当裁判,评出优秀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作词奖、最佳表演奖、快乐之音快乐之王。

第四阶段 拓展延伸(2周)

(一)启发导入,发现问题,拓展延伸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都离不开声音:森林中的鸟语虫鸣,草原上风声呼啸,大海里惊涛怒吼,山涧小溪流水潺潺,以及生活中的音乐声、工厂里机器轰鸣的躁声等等,可以说,人类就是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

1、通过研究,你对声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对声音还有什么新的思考?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除了有美妙的声音,还有许多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噪音的来源很多,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分组研究噪音

1.分小组调查学校和生活地周围的环境噪音污染的资料。

2.课堂上组织显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分析资料弄清噪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3、讨论分析噪音对教学的影响 。 (三)我们的倡议

学生分组自订守则,自觉守纪律,管住自己不制造噪音,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行为公约

(四)活动总结交流:

学生写活动感受,交流体会。 (五)拓展延伸

噪音处处存在,我们不能消极防噪,我们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把我们的生活变的更美好。

1、请你查找一下科学消噪的方法,把它用简单图示的方法告诉我们,并联想一下在生活中,哪些降噪方法是利用这些科学原理的?

.2、学校里有许多噪音的角落,你能运用哪些科学方法来降低校园噪音呢?


相关文章

  • 关于性爱的12个科学发现
  • 来源:新浪健康论坛 编辑:Tata.Gao 关于性爱的12个科学发现 相关图片 如何拥有林书豪般的强健体格 多款巴黎贝甜圣诞蛋糕丰富圣诞季 男人如何操练你的性爱肌 刘德华代言OSIM傲胜天王椅 什么样的女人更容易吸引男人?什么样的男人更值得 ...查看


  • 绿色的使者
  • 王克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12日   第 07 版) 我喜欢蝈蝈,翠绿欲滴.蝈蝈唱起来极是粗犷与豪迈,我不知道该称它什么,才能足以表达对它的喜爱,思来想去,便称它为绿色的使者了. 近年,京郊大平原上极少再 ...查看


  • 爱你,却不能轻易说出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真情的运作,因为这是生命中永恒的香吻与炽热的奉献.失去她,人类便黯然失色,一蹶不振. 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无人能比,它值得我珍惜.我在你心里不知道有多重,我甚至不清楚,自己究竟对你说过什么. 大概是诗意的栖息地,让我留 ...查看


  •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计划
  • 六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复习是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和巩固能力的关键阶段,所以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课的复习应该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总方向,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背景,以系统巩固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为最高目标, ...查看


  • 大班创意主题活动:飞向太空
  • 一.主题说明 天空中的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发明,使得人类探索另一个星球的理想成为了现实.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到太空去旅行观光,我们可以到月球上去参观,这一切激发了幼儿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遐想. 孩子们经常会问"太空中有人吗?& ...查看


  • 以[乡村四月]文本解读谈古诗教学"语用"点的选择
  •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里的"语文实践"指的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那么 ...查看


  • 北纬30度中国行]各集内
  • 北纬30度中国行>各集内容简介(2012-07-14 19:48:50) 第一集:舟山海天之间(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 摄制组走进嵊泗.登东极岛看渔乡风情.海岛风光,体验军民鱼水情深:穿梭嵊泗列岛,走进嵊山渔村,踏上海洋牧场,收获鲜美贻 ...查看


  • 森林里的声音
  • 作者:林意瑾 从前,有这样一片美丽的大森林,这片大森林,就像一个美丽的王国,据说,很少有人见过这样一片大森林,有人说,它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但也有人说,它存在于遥远的天边,它很神秘,一般人很难找得到. 树林里,玫瑰花,红红的,叶子,绿绿的 ...查看


  • 头脑里要有科学的声音
  • 安·德鲁彦 生于1949年,美国科普作家 1994年11月,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迎来60岁生日,当年世界许多国家授予其荣誉奖章以表达对他多年来致力于科普.传播科学精神的敬意.在庆祝萨根60岁生日的纪念会上,他的妻子安·德鲁彦发表这篇演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