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系统论指导饲料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_杨辉

用系统论指导饲料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

杨辉陈婉如

本文分析了用系统理论指导企业的质量经营战略,使企业的质量经营体系卓越有效,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完

饲料监善,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以饲料标准化体系、

测体系和依法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饲料安全工建设已迫在眉睫。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和程”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物质消耗、实现科学管理、加强技术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而饲料标准作为规范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的根本性法规,对于饲料企业日常运作具有强大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以标准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突出强调标准观念、机制、行为在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新形势下饲料企业要适应市场需要,改进和完善现行生产经营模式。它涉及饲料企业多方面的环节。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搞好。

1系统论与企业标准体系

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和行为科学一起被称为管理科学上的两个重大突破,成为管理思想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志。企业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确定系统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从而建立起系统。所以,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资源的获得,而管理活动的科学规律、科学程序和科学方法就是“PDCA”循环。1.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因此,在系统开发时,应从整体性、全局的观点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目标规范,既要考虑子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流将不同子·14·

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又要避免由于项目建设时间

的先后不同而产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或重复,实现统一的软硬件的环境,方便系统管理和维护。

1.2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的性质。系统这种变化发展的动态性,使各个系统能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达到最优的目的。

1.3系统的联系性

任何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子系统在系统中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组成母系统的有机成员,系统的运行要把握好有机关联的原则。一方面是内部各因素的有机关联,另一方面是系统同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

1.4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作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1.5系统的目的性贝塔朗菲指出:“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系统的预决性(目的性)。”

1.6系统的优化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这要求我们在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2用系统论指导饲料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

基础标准是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制定,而企业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技术标准

受基础标准制约。都应以基础标准为依据、

—技术基础标准是企业诸多——技术基础标准。

标准中的首要一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规定了技术基础标准内容包括标准化工作系列、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等8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已颁布的饲料工业基础标准有:GB10648-1999《饲料标签》、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0647-1989《饲料工业通用术语》、GB/T16764-1997《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16765-1997《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GB/T18695-2003《饲料加工设备术语》等都是企业编制标准的基础性标准。

———产品标准。饲料标准与其它产品标准一样,都具有规范产品生产、监督市场和推动科技进步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体现了标准应发挥的作用和要达到的目的。由于我国现行的饲料产品标准均已调整为行业标准,且发布年代较早,只有少数配合饲料产品有氨基酸指标,复合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维生素预混料中的营养指标也未全面反映现代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很难与饲料标签标准的要求相配套。因此,企业必须从技术要求的深化和多样化角度,将现行的基础标准、法律和市场要求与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手段、科技进步相结合,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产品标准必须向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备案手续,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企业产品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从企业产品标准实施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否则视为无标生产。

———生产过程技术标准。生产过程技术标准是以生产过程为排列顺序的技术标准,是把企业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规范和储存,避免企业因人员流动而对产品质量带来的影

·15·

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运行全过程标准化的各项标

它的建立和实施必须紧密围绕准化管理要素在内。

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有行业、地方的有关企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国家、

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研究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首先要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分解,即研究企业标准体系应该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如何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直至分解到若干单项标准。应当注意:结构图的选择要视企业实际情况而定,要充分保证有关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贯彻要求,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2.1饲料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标准化体系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饲料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①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在饲料工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

③建立建全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

④建立建全以操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

按GB/T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要求,把企业范围内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对象制定成企业标准,用图表的形式建立起企业标准化体系。可由四个子体系构成:

(1)综合性基础标准。企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的第一层内容为综合性基础标准,包括企业通用的基础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企业方针目标、标准化法规及各种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它们是企业标准化行动的准则,可视为企业标准化的“最高标准”。

(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又可分成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技术标准三个层次。技术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之后,开展对标准体系的评价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

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企业可以发现活动。

和找出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达到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的目的。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评价,它是按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自身特点由企业自己组织策划和实施的评价。另一种是社会确认,它是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按照规定的组织程序和要求对企业进行的社会确认。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争取社会确认。只有自我评价和社会确认相结合,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才会更全面、完整、有效。通过不断改进,标准体系才会更完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站稳市场,实现其经营、管理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

2.4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兼容

第一种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过程(要素)分别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子系统。如将设计、采购、资源、基础设施、产品标准、操作工艺、测量检验、产品防伪、标志等要素分别纳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中;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则纳入相关的子系统中。

第二种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作为企业标准体系的部分内容,并补充完善。如《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详细的补充。同样的例证还有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在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中的引用。

第三种是企业实施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企业标准体系的各类标准同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整合。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例,其文件类型有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等,企业标准体系内的各类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可供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或作业指导书直接引用,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产品标准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保证实现的产品规范。

可采取一条龙结构形式,其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响。

进货检验标准、工艺标准、操作标准、半成品质量标准、制程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成品包装标准、设备的维护保养规范、安全卫生标准等。

(3)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主要由企业自行制定,不需备案。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在企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中同处于一个层次上,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保证,因此用连线联结。其主要内容为:目标管理标准、计划管理标准、技术开发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标准、配方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工艺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计量管理标准、考核标准等。

(4)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在某部门或某岗位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同指导下的下一层次标准。它表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是通过人的工作标准来实现。它和管理标准一样不需备案,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出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标准、员工工作守则、各部门、各车间及各岗位的工作标准。

2.2确认和改进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之后,开展对标准体系的确认和改进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标准体系运行后应获得以下效果:归纳清理企业内部必须执行的标准和常用标准,并按标准性质分层分类排列,达到结果合理、专业配套,检索方便。能及时快速地向设计、工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既能反映全局,又层次分明的标准资料目录。企业标准体系内考虑老产品质量改进、新产品开发和综合标准化工作需要的待定的标准,对编制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起指导性作用。按企业标准化体系划分的子系统,确定专职标准化人员的工作范围,有利于研究本人分管范围内的标准变动和贯彻情况。根据标准体系可系统地了解各级标准概况,分析同类标准之间的差异,找出本企业贯标薄弱环节,提供修订现有企业标准的有关信息,明确今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企业标准化体系是应用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管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数据库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基础。

2.3注重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16·

用系统论指导饲料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

杨辉陈婉如

本文分析了用系统理论指导企业的质量经营战略,使企业的质量经营体系卓越有效,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饲料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不断完

饲料监善,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以饲料标准化体系、

测体系和依法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饲料安全工建设已迫在眉睫。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和程”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物质消耗、实现科学管理、加强技术监督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而饲料标准作为规范饲料行业产品质量的根本性法规,对于饲料企业日常运作具有强大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以标准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突出强调标准观念、机制、行为在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新形势下饲料企业要适应市场需要,改进和完善现行生产经营模式。它涉及饲料企业多方面的环节。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理论来指导,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互相配合,才能真正搞好。

1系统论与企业标准体系

系统论是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和行为科学一起被称为管理科学上的两个重大突破,成为管理思想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标志。企业质量管理的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确定系统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从而建立起系统。所以,最高管理者必须确保资源的获得,而管理活动的科学规律、科学程序和科学方法就是“PDCA”循环。1.1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因此,在系统开发时,应从整体性、全局的观点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目标规范,既要考虑子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流将不同子·14·

系统的功能联系起来,又要避免由于项目建设时间

的先后不同而产生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冲突或重复,实现统一的软硬件的环境,方便系统管理和维护。

1.2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有一个组建、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具有动态的性质。系统这种变化发展的动态性,使各个系统能充分发挥“自己运动”的功能,达到最优的目的。

1.3系统的联系性

任何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子系统在系统中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组成母系统的有机成员,系统的运行要把握好有机关联的原则。一方面是内部各因素的有机关联,另一方面是系统同外部环境的有机关联。

1.4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作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1.5系统的目的性贝塔朗菲指出:“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取决于系统的预决性(目的性)。”

1.6系统的优化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这要求我们在对现有的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2用系统论指导饲料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企业标准体系是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

基础标准是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制定,而企业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技术标准

受基础标准制约。都应以基础标准为依据、

—技术基础标准是企业诸多——技术基础标准。

标准中的首要一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规定了技术基础标准内容包括标准化工作系列、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互换性与精度标准及实现系列化的标准、环境保护、安全通用标准等8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已颁布的饲料工业基础标准有:GB10648-1999《饲料标签》、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0647-1989《饲料工业通用术语》、GB/T16764-1997《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16765-1997《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GB/T18695-2003《饲料加工设备术语》等都是企业编制标准的基础性标准。

———产品标准。饲料标准与其它产品标准一样,都具有规范产品生产、监督市场和推动科技进步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体现了标准应发挥的作用和要达到的目的。由于我国现行的饲料产品标准均已调整为行业标准,且发布年代较早,只有少数配合饲料产品有氨基酸指标,复合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和维生素预混料中的营养指标也未全面反映现代饲料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很难与饲料标签标准的要求相配套。因此,企业必须从技术要求的深化和多样化角度,将现行的基础标准、法律和市场要求与企业的产品、工艺、技术手段、科技进步相结合,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企业产品标准必须向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备案手续,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企业产品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从企业产品标准实施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否则视为无标生产。

———生产过程技术标准。生产过程技术标准是以生产过程为排列顺序的技术标准,是把企业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规范和储存,避免企业因人员流动而对产品质量带来的影

·15·

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运行全过程标准化的各项标

它的建立和实施必须紧密围绕准化管理要素在内。

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有行业、地方的有关企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国家、

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研究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首先要对企业标准体系进行分解,即研究企业标准体系应该由哪些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如何分成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直至分解到若干单项标准。应当注意:结构图的选择要视企业实际情况而定,要充分保证有关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贯彻要求,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作重点提供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2.1饲料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企业标准化体系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饲料企业建立标准化体系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①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②在饲料工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以企业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标准体系;

③建立建全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

④建立建全以操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标准体系。

按GB/T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的要求,把企业范围内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标准化对象制定成企业标准,用图表的形式建立起企业标准化体系。可由四个子体系构成:

(1)综合性基础标准。企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的第一层内容为综合性基础标准,包括企业通用的基础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企业方针目标、标准化法规及各种相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目录》、《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等。它们是企业标准化行动的准则,可视为企业标准化的“最高标准”。

(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又可分成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过程技术标准三个层次。技术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之后,开展对标准体系的评价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

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企业可以发现活动。

和找出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通过制定纠正措施和持续改进达到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的目的。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我评价,它是按照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企业的自身特点由企业自己组织策划和实施的评价。另一种是社会确认,它是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按照规定的组织程序和要求对企业进行的社会确认。企业标准体系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争取社会确认。只有自我评价和社会确认相结合,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才会更全面、完整、有效。通过不断改进,标准体系才会更完善,企业才能不断发展,站稳市场,实现其经营、管理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

2.4企业标准体系与其他体系的兼容

第一种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过程(要素)分别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子系统。如将设计、采购、资源、基础设施、产品标准、操作工艺、测量检验、产品防伪、标志等要素分别纳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中;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则纳入相关的子系统中。

第二种是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作为企业标准体系的部分内容,并补充完善。如《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详细的补充。同样的例证还有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相关内容,在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中的引用。

第三种是企业实施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企业标准体系的各类标准同管理体系的文件进行整合。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例,其文件类型有质量手册、质量计划、规范(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等,企业标准体系内的各类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可供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或作业指导书直接引用,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产品标准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保证实现的产品规范。

可采取一条龙结构形式,其内容包括:原辅材料响。

进货检验标准、工艺标准、操作标准、半成品质量标准、制程检验标准、成品检验标准、成品包装标准、设备的维护保养规范、安全卫生标准等。

(3)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主要由企业自行制定,不需备案。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在企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中同处于一个层次上,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是实施技术标准的保证,因此用连线联结。其主要内容为:目标管理标准、计划管理标准、技术开发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标准化管理标准、配方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工艺管理标准、设备管理标准、计量管理标准、考核标准等。

(4)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在某部门或某岗位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同指导下的下一层次标准。它表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是通过人的工作标准来实现。它和管理标准一样不需备案,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出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标准、员工工作守则、各部门、各车间及各岗位的工作标准。

2.2确认和改进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之后,开展对标准体系的确认和改进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标准体系运行后应获得以下效果:归纳清理企业内部必须执行的标准和常用标准,并按标准性质分层分类排列,达到结果合理、专业配套,检索方便。能及时快速地向设计、工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既能反映全局,又层次分明的标准资料目录。企业标准体系内考虑老产品质量改进、新产品开发和综合标准化工作需要的待定的标准,对编制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起指导性作用。按企业标准化体系划分的子系统,确定专职标准化人员的工作范围,有利于研究本人分管范围内的标准变动和贯彻情况。根据标准体系可系统地了解各级标准概况,分析同类标准之间的差异,找出本企业贯标薄弱环节,提供修订现有企业标准的有关信息,明确今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主攻方向。企业标准化体系是应用计算机辅助标准化管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也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数据库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基础。

2.3注重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16·


相关文章

  • 粮食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2011-2020年) 录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1 (一)发展现状.......................................2 (二)主要问题...... ...查看


  • 现代畜牧业实施意见
  • 衡水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滨湖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1]135号),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方 ...查看


  • 企业战略规划
  • XXXXXX 有限公司 2015--2017年发展战略规划 XXX 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XXX "为宗旨,通过"XXX "五大环节,形成了"X ...查看


  • 农业龙头企业_温氏_集团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 农业龙头企业 温氏 集团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农业龙头企业 温氏 集团发展的 历史经验及启示 向安强 周雅琳 陈锦梅 陈志远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广东农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在短短27年间迅速扩张, 并对当地乃 ...查看


  • 中国畜牧兽医年鉴_各地畜牧业_安徽省畜牧业
  • 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专项经费8691.04万元.省财政共下达受H7N9流感影响扶持家禽业发展补助资金12081.52万元. 57.85元/千克.56.43元/千克和3.64元/千克,与上 年同比分别增长34.44%.25.4 ...查看


  • 张火法局长在全省畜牧兽医局长培训班上的讲话
  • (摘要) 一.在"三化"同步推进中,要提高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认识(略) 1.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有较为夯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推进经验,要有坚定的信心. 2.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有创新破难的决心. 3.在推进现代畜 ...查看


  • 十一五规划
  • 辽宁省畜牧业投入品"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畜牧业投入品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小区和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重点,以机制创 ...查看


  • 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 "十二五"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 ...查看


  • 畜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 ****县畜牧业发展状况调查 为了全面了解**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我近期深入**县各乡镇,以入户调查.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畜牧业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分析.现将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及本人对我县畜牧业的前景和看法报告如下: 一.****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