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赏析
漯河高中 张荣谦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张Sir点评:
这两句诗,首先美在色彩缤纷。白、绿、清三色交杂,高、中、低远近结合,展现出一个空旷、静谧、恬淡、闲适的境界。
然而诗句的艺术魅力绝不止此。前半句的抱字,更添一种博大的胸怀;后半句的媚字,也别增一种娇柔的情趣,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并且,这两个字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化静为动,使那白云、绿波似乎飘逸在我们面前,荡漾在我们心中!
总的说来,谢诗的山水气息,透过此诗句,可见一斑。轻灵洒脱之外,别现一种细腻和柔婉,读后让人心旷神怡,一身轻松。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清涟”二字。水波清且涟漪,天光、云影、石趣、筱姿,无不映衬其中,美景荟萃,众妙毕集,让你难分天上、水中,这才是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青天如澄江,片月初洗出。
清●惠周惕《夜坐有怀》
张Sir点评:
这两句诗,给人脱俗出尘之感,清新而淡然,犹如芙蓉出水,毫无雕饰,却自见高格。 首先,青天为我们铺叙好广阔的背景,给月出搭下表演的舞台。而澄江一词,已间接透露出月的明亮。这一句,既清晰自然,又凝练含蓄,展现出一幅夜色远垂,银月将出的美好图景,将人带入静心凝虑,遐思绵绵的氛围,极好的照应了标题。
在上句完成了背景衬托和气氛渲染的基础上,那照青天
如澄江的月亮终于出来了。作者用一“片”字,夸张的写出了月的明亮。用一“初”字,巧妙的写出了月出之喜。而“洗”字,一语双关,既道出月的纯洁,又照应了前文的澄江一词。
整句诗境界阔开,色调明丽,心绪高远,耐人品味。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诗句的层次感。底层为青天,其上为月辉,再上为片月,层层叠加而不多余,整体和谐而浑然一体,犹如水墨山水,跃然而在眼前„„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张Sir点评:
星星低垂,然其光遥远,故显平野之阔。起句勾勒出素淡夜色,衬托作者无边的情绪,正所谓“ 夜虽静而心不止”。广阔天地,茕茕孑立,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下句颇含理趣,月光之涌动,使人感到江水之奔流。那粼粼波光,自当是入眼的暖色了;然而并不如此,江水奔流,逝者如斯,竟是一去不复返的幽思了。对比之妙,不着痕迹。 这两句诗,向来被誉为杜诗名句,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细致观察、深入体察所得。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垂”和“涌”二字的妙用。一欲下而境更阔,一欲上而意更远,化静为动,有声有色,远近结合,使人倍觉“渺天地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与其下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联翩呼应。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张Sir点评:
此句之妙,首在循序渐进也。春好但只一段,却又藏不住,极尽延宕之能事,故有引人入胜之感。
下半句,粉墙一词似有冲淡主题之嫌;而斜露,又似乎透着调皮;到末了,杏花出场,却是一梢,谜底虽揭,然意犹未尽!衬托之妙,存乎一心哪!
总体看来,春之好贯穿始终:因为春好,所以藏不住;因为春好,所以不怕墙粉;因为春好,所以只需斜露一梢即可。试想,如果这枝杏花全露出来,岂不要看傻了芸芸众生?然而正是这样,句子的杀伤力无与伦比!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一段”这个词语的准确使用啊。春一段,墙一段,杏花一段,春好,墙粉,杏花俏,咋品咋感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落英缤纷,美不胜收!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张Sir点评:
关于水天一色的诗句,我们品评已多,如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毛泽东的“鱼翔浅底”,祖咏的“圆月在舟中”,苏轼的“望湖楼下水如天”,杜甫的“乾坤日夜浮”,温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以及“云中鱼,水中鹰”„„这两句诗,自不比之逊色。
上半句,云日辉映,相得益彰,衬托巧妙。下半句,空澄水鲜,水澄空鲜,浑然一体。特别是以“鲜”来写空,更显水之“澄”,碧空如洗,天然一色,使人不禁心赏目悦。整句诗境界清新开阔,恬淡自然,联翩而下,纯乎一璧。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其层层铺陈的魅力。云映日,日辉空,空澄水,水鲜空,一路旖旎,赏玩无限,回味无穷。大谢山水诗之空灵飘逸,由此见斑。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张Sir点评:
好文耐品是意境。这两句诗,不仅入境,而且入情,恬淡闲适,优雅从容,深得山水诗之三昧也!
野花为何要丛发才好呢?丛发而杂,自然之态,可谓野。野生而丛,生命之强,可谓好。此句将无拘无束的生命原态展现无遗,野而不失本性,积极欣欣向荣,与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句之鸟,似也体会到这种意趣,对自然之爱溢于“言”表!谷深而幽,鸟鸣自脆,其声自远,自添活力,与上句野花之鲜活相照应,又更增幽也。此句颇显作者以动衬静之能事,盎然蓬勃,
鸟姿跃然。
总体看来,花如诗,鸟如画,难怪苏轼赞王维诗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鸟鸣“一声”。多叫则杂,且冲淡主题;仅此一声,却无限回味,极妙的衬托了幽谷和丛花,突出的表现了主题,让人无限依恋和情意悠长„„
古诗名句赏析
漯河高中 张荣谦
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
张Sir点评:
这两句诗,首先美在色彩缤纷。白、绿、清三色交杂,高、中、低远近结合,展现出一个空旷、静谧、恬淡、闲适的境界。
然而诗句的艺术魅力绝不止此。前半句的抱字,更添一种博大的胸怀;后半句的媚字,也别增一种娇柔的情趣,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并且,这两个字运用拟人手法,巧妙化静为动,使那白云、绿波似乎飘逸在我们面前,荡漾在我们心中!
总的说来,谢诗的山水气息,透过此诗句,可见一斑。轻灵洒脱之外,别现一种细腻和柔婉,读后让人心旷神怡,一身轻松。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清涟”二字。水波清且涟漪,天光、云影、石趣、筱姿,无不映衬其中,美景荟萃,众妙毕集,让你难分天上、水中,这才是真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青天如澄江,片月初洗出。
清●惠周惕《夜坐有怀》
张Sir点评:
这两句诗,给人脱俗出尘之感,清新而淡然,犹如芙蓉出水,毫无雕饰,却自见高格。 首先,青天为我们铺叙好广阔的背景,给月出搭下表演的舞台。而澄江一词,已间接透露出月的明亮。这一句,既清晰自然,又凝练含蓄,展现出一幅夜色远垂,银月将出的美好图景,将人带入静心凝虑,遐思绵绵的氛围,极好的照应了标题。
在上句完成了背景衬托和气氛渲染的基础上,那照青天
如澄江的月亮终于出来了。作者用一“片”字,夸张的写出了月的明亮。用一“初”字,巧妙的写出了月出之喜。而“洗”字,一语双关,既道出月的纯洁,又照应了前文的澄江一词。
整句诗境界阔开,色调明丽,心绪高远,耐人品味。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诗句的层次感。底层为青天,其上为月辉,再上为片月,层层叠加而不多余,整体和谐而浑然一体,犹如水墨山水,跃然而在眼前„„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张Sir点评:
星星低垂,然其光遥远,故显平野之阔。起句勾勒出素淡夜色,衬托作者无边的情绪,正所谓“ 夜虽静而心不止”。广阔天地,茕茕孑立,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下句颇含理趣,月光之涌动,使人感到江水之奔流。那粼粼波光,自当是入眼的暖色了;然而并不如此,江水奔流,逝者如斯,竟是一去不复返的幽思了。对比之妙,不着痕迹。 这两句诗,向来被誉为杜诗名句,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为细致观察、深入体察所得。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垂”和“涌”二字的妙用。一欲下而境更阔,一欲上而意更远,化静为动,有声有色,远近结合,使人倍觉“渺天地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与其下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联翩呼应。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张Sir点评:
此句之妙,首在循序渐进也。春好但只一段,却又藏不住,极尽延宕之能事,故有引人入胜之感。
下半句,粉墙一词似有冲淡主题之嫌;而斜露,又似乎透着调皮;到末了,杏花出场,却是一梢,谜底虽揭,然意犹未尽!衬托之妙,存乎一心哪!
总体看来,春之好贯穿始终:因为春好,所以藏不住;因为春好,所以不怕墙粉;因为春好,所以只需斜露一梢即可。试想,如果这枝杏花全露出来,岂不要看傻了芸芸众生?然而正是这样,句子的杀伤力无与伦比!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一段”这个词语的准确使用啊。春一段,墙一段,杏花一段,春好,墙粉,杏花俏,咋品咋感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落英缤纷,美不胜收!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张Sir点评:
关于水天一色的诗句,我们品评已多,如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毛泽东的“鱼翔浅底”,祖咏的“圆月在舟中”,苏轼的“望湖楼下水如天”,杜甫的“乾坤日夜浮”,温如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以及“云中鱼,水中鹰”„„这两句诗,自不比之逊色。
上半句,云日辉映,相得益彰,衬托巧妙。下半句,空澄水鲜,水澄空鲜,浑然一体。特别是以“鲜”来写空,更显水之“澄”,碧空如洗,天然一色,使人不禁心赏目悦。整句诗境界清新开阔,恬淡自然,联翩而下,纯乎一璧。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其层层铺陈的魅力。云映日,日辉空,空澄水,水鲜空,一路旖旎,赏玩无限,回味无穷。大谢山水诗之空灵飘逸,由此见斑。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王维●《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张Sir点评:
好文耐品是意境。这两句诗,不仅入境,而且入情,恬淡闲适,优雅从容,深得山水诗之三昧也!
野花为何要丛发才好呢?丛发而杂,自然之态,可谓野。野生而丛,生命之强,可谓好。此句将无拘无束的生命原态展现无遗,野而不失本性,积极欣欣向荣,与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句之鸟,似也体会到这种意趣,对自然之爱溢于“言”表!谷深而幽,鸟鸣自脆,其声自远,自添活力,与上句野花之鲜活相照应,又更增幽也。此句颇显作者以动衬静之能事,盎然蓬勃,
鸟姿跃然。
总体看来,花如诗,鸟如画,难怪苏轼赞王维诗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不过,在张Sir看来,最妙处还在于鸟鸣“一声”。多叫则杂,且冲淡主题;仅此一声,却无限回味,极妙的衬托了幽谷和丛花,突出的表现了主题,让人无限依恋和情意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