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物化劳动消耗量
答:物化劳动消耗量又称劳动占用量,是指占用的资金、商品、仓库、营业场所以及设备等。 2.市场商品需求量
答: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指计划内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3.直接材料
答:直接材料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有助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
4.经济订货批量
答:经济订货批量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商品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 5. 短期偿债能力
答: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答:(1)经验标准:经验标准是依据人们长期、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而形成的。 (2)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指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
(3)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某些经济指标按行业的基本水平来制定,为了能够正确进行比较,按企业规模和经营条件订出不同类型企业的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
(4)目标标准:目标标准是指本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营状况制定的计划标准。 2.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因素是什么?
答:1)产业结构的状况。它是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的比例。它是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的构成。(3)生活资料部门的具体划分。如衣、食、住、行的结构也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 3.生产决策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答:(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指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2)以销定产原则。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是满足自己使用的需要,而是为了出售。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收回垫支的资金。
(3)计划管理原则。必须通过周密的计划,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统一轨道,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并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影响有哪些?
答:1)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原材料的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4)废品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5.财务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答:(1)企业财务分析能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总结过去的营业成果和财务状况,明确现在的竞争地位,加强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规划未来。(2) 财务分析能帮助银行、投资者、供应商以及同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趋势。(3) 财务分析能帮助政府的财税、外汇管理、证券管理和统计等职能部门对各种 会计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利用,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更具有效率。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企业2000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2003年为1800万元,用动态分析法求五年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答:发展速度
=
×100%=180%
平均每年发展速度
==1.216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1.216-1=0.216=21.6%
2.某市经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购买力总额为24600万元,商品可供量是11200万元,计算商品供求差额、商品供求比率、商品供求差率。
答:商品供求差额=11200-24600=-13400(万元)
商品供求比率
=
×100%=45.53%
商品供求差率
=×100%=54.47
3. A、B、C、D各国食品支出总额及消费支出总额见下表
将上表的空格填上数字及文字(列出计算过程)
期末作业考核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物化劳动消耗量
答:物化劳动消耗量又称劳动占用量,是指占用的资金、商品、仓库、营业场所以及设备等。 2.市场商品需求量
答:市场商品需求量,是指计划内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
3.直接材料
答:直接材料指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有助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
4.经济订货批量
答:经济订货批量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商品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 5. 短期偿债能力
答: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答:(1)经验标准:经验标准是依据人们长期、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而形成的。 (2)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指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
(3)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某些经济指标按行业的基本水平来制定,为了能够正确进行比较,按企业规模和经营条件订出不同类型企业的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
(4)目标标准:目标标准是指本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营状况制定的计划标准。 2.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的因素是什么?
答:1)产业结构的状况。它是影响市场商品供应量构成的主要因素。
(2)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的比例。它是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的构成。(3)生活资料部门的具体划分。如衣、食、住、行的结构也影响着市场商品供应量的最终形成。 3.生产决策分析应遵循的原则。
答:(1)经济效益原则。经济效益是指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和资金占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2)以销定产原则。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是满足自己使用的需要,而是为了出售。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收回垫支的资金。
(3)计划管理原则。必须通过周密的计划,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统一轨道,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并通过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影响有哪些?
答:1)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2)原材料的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3)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4)废品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 5.财务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答:(1)企业财务分析能帮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总结过去的营业成果和财务状况,明确现在的竞争地位,加强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和规划未来。(2) 财务分析能帮助银行、投资者、供应商以及同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发展趋势。(3) 财务分析能帮助政府的财税、外汇管理、证券管理和统计等职能部门对各种 会计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利用,使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更具有效率。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某企业2000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2003年为1800万元,用动态分析法求五年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增长速度。 答:发展速度
=
×100%=180%
平均每年发展速度
==1.216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1.216-1=0.216=21.6%
2.某市经预测2005年社会商品购买力总额为24600万元,商品可供量是11200万元,计算商品供求差额、商品供求比率、商品供求差率。
答:商品供求差额=11200-24600=-13400(万元)
商品供求比率
=
×100%=45.53%
商品供求差率
=×100%=54.47
3. A、B、C、D各国食品支出总额及消费支出总额见下表
将上表的空格填上数字及文字(列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