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角下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法、思辨法及访谈法对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的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在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阳光体育”视角下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行动策略,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此来推动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 小学生 体育兴趣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37―03   1 前言   “阳光体育”是2007年4月29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   阳光体育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使小学生积极而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更好的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一种运动理念,并提出使全体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l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为了确保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浓厚的体育兴趣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力。而且小学生天生爱玩、好动,因此,应该充分掌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地加以利用,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2 在阳光体育的开展下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2.1 小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比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更爱参加体育活动,其原因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一定强度的训练,比较容易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条件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对于一定强度的训练感觉比较难,并且体育运动的学习中无法达到要求,担心被教师和学生嘲讽,因无法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对体育的兴趣不浓,而且部分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对体育锻炼存在抵触情绪,由于自身的原因,如体型胖、力量差、身体缺陷等,体验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对体育锻炼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一旦受挫折,便显出苦闷、悲观的情绪,对学习动作和技能失去兴趣,或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   2.2 教师专业水平落后以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   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在教学中对学生不是微笑和诱导,而是以训斥和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去服从,再加上课堂内容缺少新颖和亮点,教学方法单一,使一些体质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丧失了兴趣,甚至个别性格倔强的学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更多的“差生”对体育失去学习兴趣。其他任课教师,常常会有霸占体育课的现象,很多教师并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并不乐观   在访谈体育教师中发现,很多小学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比如场地的限制、体育器材的落后,学校并没有及时更换运动器材,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运动项目的选择比较单一,从而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阻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而且阳光体育在很多学校里只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做到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仍然是围绕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打转,素质教育只是挂在了墙上、喊在了口上,而没有从心里面认同。   3 在阳光体育视角下的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得学生们的运动时间加长,由于学生们的身体条件有限,部分学生并不能每天坚持一小时的锻炼。而且课外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从而激发与培养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的动力。   3.1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就感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就感是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兴趣的动力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坚持性和努力的程度,成就感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项目时,教师和学校体育的管理者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并且一对一的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使得学生更快学习这项运动的动作、方法。与此同时,多给小学生一些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小学生自己去品味、体验、感悟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的深入思考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从运动中得到快乐,从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强烈。尽管阳光体育运动中体育活动时间更长些,而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彻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对阳光体育在校园内蓬勃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3.2 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营造师生和谐关系   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自身形象、素质和修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尤为重要。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不断扩大,小学生希望自己在课外体育时,有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利,而且小学生的求知欲也不断增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体育知识,更要做到一专多能,使得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增强,同时也要及时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以便于自己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做贡献。体育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应当知道怎样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知识和技能,从观察学生的动静来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如观察到学生不安静,一个个跃跃欲试,则此时学生的唤醒水平比较高,学习兴趣也较大,此时进行体育教学,效果应当最佳。同时对个别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采取谈心的形式,通过组建帮困小组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其对体育动机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3.3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监控   培养小学生丰厚的体育兴趣,光靠课堂的体育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阳光体育得到有效的补充和延续,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保持。因此,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比赛充分利用竞争性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些体育兴趣小组,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长久的保持。   在学校的体育管理系统中,学校领导应该对体育管理者及时地进行监督、评价,避免阳光体育只是形式主义。学校体育管理者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一些抵触情绪及时纠正和引导,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重新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同时也要把学生自我监控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自我监控就是学生能动性的体现。   3.4 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网络   为了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实施,学校、社会和家庭显得十分重要,而不仅仅只是在学校里开展这项活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也要积极响应起来。在家庭中我们家长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去参加一些夏令营和社会上的一些体育培训机构,来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给学生多一些运动项目的选择。在社会上,多宣传一些关于体育健身的益处,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危害身体健康的影片,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要定期社会上的体育场馆也要定期的公开免费使用,使得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锻炼基地。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把学生从课堂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离开每天时刻面对的狭小空间,通过进行户外运动,充分接触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校、社会、家庭要共同建造一个“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网络,要统一联合起来,互帮互助,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 结论   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下为了更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意志品德,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现代体育教学的思想和目的,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都要针对他们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点燃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并积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要善于保护和引导学生已有的兴趣,密切观察小学生的兴趣变化规律,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从而加快“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中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喀什市汉族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20).   [2]华云申等.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1(30).   [3]刘瀑.“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的体育成就感特征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4]张正民等.“阳光体育运动”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社科论坛,2010.   [5]柯谷鑫.屯溪区城镇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6]陆宝根.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   [7]胡强.忻州市忻府区城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J].体育教育,2012(50).

  摘要:文章主要是通过文献资料法、思辨法及访谈法对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的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在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阳光体育”视角下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行动策略,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此来推动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 小学生 体育兴趣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37―03   1 前言   “阳光体育”是2007年4月29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   阳光体育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使小学生积极而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更好的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一种运动理念,并提出使全体学生要做到每天锻炼l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为了确保阳光体育的顺利开展,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浓厚的体育兴趣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主动的行为动力。而且小学生天生爱玩、好动,因此,应该充分掌握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巧妙地加以利用,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2 在阳光体育的开展下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2.1 小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比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更爱参加体育活动,其原因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和运动技能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能够适应一定强度的训练,比较容易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往往是由于自身条件和心理因素的限制,对于一定强度的训练感觉比较难,并且体育运动的学习中无法达到要求,担心被教师和学生嘲讽,因无法体验到成功的滋味,从而对体育的兴趣不浓,而且部分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对体育锻炼存在抵触情绪,由于自身的原因,如体型胖、力量差、身体缺陷等,体验不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对体育锻炼缺乏全面正确的认知,一旦受挫折,便显出苦闷、悲观的情绪,对学习动作和技能失去兴趣,或产生自负自满的不良情绪,导致多疑嫉妒、心胸狭窄、不团结同学等现象。   2.2 教师专业水平落后以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   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在教学中对学生不是微笑和诱导,而是以训斥和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去服从,再加上课堂内容缺少新颖和亮点,教学方法单一,使一些体质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丧失了兴趣,甚至个别性格倔强的学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更多的“差生”对体育失去学习兴趣。其他任课教师,常常会有霸占体育课的现象,很多教师并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并不乐观   在访谈体育教师中发现,很多小学的体育设施并不完善,比如场地的限制、体育器材的落后,学校并没有及时更换运动器材,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相对落后,使得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运动项目的选择比较单一,从而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阻碍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而且阳光体育在很多学校里只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做到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仍然是围绕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打转,素质教育只是挂在了墙上、喊在了口上,而没有从心里面认同。   3 在阳光体育视角下的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得学生们的运动时间加长,由于学生们的身体条件有限,部分学生并不能每天坚持一小时的锻炼。而且课外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了兴趣,从而激发与培养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的动力。   3.1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就感   培养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成就感是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兴趣的动力直接影响到了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坚持性和努力的程度,成就感在小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体育运动项目时,教师和学校体育的管理者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的,并且一对一的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使得学生更快学习这项运动的动作、方法。与此同时,多给小学生一些自主练习的时间,让小学生自己去品味、体验、感悟体育运动,培养小学生的深入思考使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从运动中得到快乐,从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强烈。尽管阳光体育运动中体育活动时间更长些,而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够彻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对阳光体育在校园内蓬勃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3.2 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营造师生和谐关系   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自身形象、素质和修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尤为重要。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不断扩大,小学生希望自己在课外体育时,有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利,而且小学生的求知欲也不断增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体育知识,更要做到一专多能,使得自己的体育专业技能增强,同时也要及时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以便于自己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做贡献。体育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应当知道怎样观察学生心理状态的知识和技能,从观察学生的动静来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状态。如观察到学生不安静,一个个跃跃欲试,则此时学生的唤醒水平比较高,学习兴趣也较大,此时进行体育教学,效果应当最佳。同时对个别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要采取谈心的形式,通过组建帮困小组对他们进行帮助,使其对体育动机拥有更清晰的认识。   3.3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对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监控   培养小学生丰厚的体育兴趣,光靠课堂的体育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阳光体育得到有效的补充和延续,从而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保持。因此,在课外活动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比赛充分利用竞争性的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些体育兴趣小组,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长久的保持。   在学校的体育管理系统中,学校领导应该对体育管理者及时地进行监督、评价,避免阳光体育只是形式主义。学校体育管理者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一些抵触情绪及时纠正和引导,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重新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同时也要把学生自我监控意识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自我监控就是学生能动性的体现。   3.4 构建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网络   为了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实施,学校、社会和家庭显得十分重要,而不仅仅只是在学校里开展这项活动,我们的家庭和社会也要积极响应起来。在家庭中我们家长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去参加一些夏令营和社会上的一些体育培训机构,来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要给学生多一些运动项目的选择。在社会上,多宣传一些关于体育健身的益处,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危害身体健康的影片,使得学生能够切实感觉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也要定期社会上的体育场馆也要定期的公开免费使用,使得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锻炼基地。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把学生从课堂教室里解放出来,让他们离开每天时刻面对的狭小空间,通过进行户外运动,充分接触大自然,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学校、社会、家庭要共同建造一个“三位一体”的体育课程网络,要统一联合起来,互帮互助,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4 结论   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下为了更好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的意志品德,健全学生的心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步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现代体育教学的思想和目的,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都要针对他们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有的放矢,点燃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并积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要善于保护和引导学生已有的兴趣,密切观察小学生的兴趣变化规律,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从而加快“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中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喀什市汉族小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20).   [2]华云申等.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对策研究[J].体育教育,2011(30).   [3]刘瀑.“阳光体育”背景下学生的体育成就感特征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9).   [4]张正民等.“阳光体育运动”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社科论坛,2010.   [5]柯谷鑫.屯溪区城镇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6]陆宝根.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   [7]胡强.忻州市忻府区城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分析[J].体育教育,2012(50).


相关文章

  • 新世纪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教材培训 (2)
  • 新世纪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教材培训 六年级语文教学要作好的三件事情: 一是查漏补缺:二是要整合实践:三是要拓展提高. 查漏补缺:<课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新教材的使用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应该全面检查以 ...查看


  • 小学校本教材武术刀武术棍
  • 导读:校本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教材选择的属性分析与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是 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核心,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具有不同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界说,本文从哲学视角着重对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价值层面进行分析, ...查看


  • [社会学概论]笔记一
  • 第一章:社会学导言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社会学这门学科以及学习它的意义,了解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和它的主要理论,把握社会学这门学科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它对社会的贡献. 二.课前准备 1.阅读参考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 ...查看


  • 2014体育专业知识
  • 真实.充足):4.对研究材料加工.整理和分析:5.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4.某中心学校征地一块,该地块长110米.宽51米,现请你给该校设计一个周长为250米.有6条跑道的半圆式田径场,(跑道宽为1 .22米).计算出该田径场直道总长.弯 ...查看


  •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小 ...查看


  • 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4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 体育新课程标准解读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 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 ...查看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材兼顾小学与初中课本的衔接,为此,这两册教材不 再着眼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在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 不在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 ...查看


  • 从终身体育的视角思考体育教学思想
  • 作者:刘莉吕金江 <福建体育科技> 2001年03期 文章编号:1004-8790(2000)06-0037-03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1 各种教学思想的纷争 学校体育学校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