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
石堡学校 王世兴
一、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 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3、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提前准备
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三、教学策略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列举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说明动物的大多数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性。 (1)本节知识结构: 取食行为(举例、意义) 领域行为(举例、意义) 攻击行为(举例、意义) 防御行为(举例、意义) 繁殖行为(举例、意义) 节律行为(举例、意义) 社群行为(举例、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各种行为类型的意义。
(3)本节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2、 课时安排 1课时
3、 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并不陌生,但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关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是选择本节课教学策略和模式的出发点。因此,本节课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以及评价总结等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此外,尽管学生对动物的行为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仍重视直观性原则,利用展示图片或播放录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真实地呈现动物的行为特点或动物行为的动态变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视频《动物世界》片断,回答以下问题: 1、 其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学习行为?
2、 这些行为什么功能?对动物来说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活动1 自主阅读
分小组进行阅读,每小组阅读关于一种类型的动物行为如“取食行为”的内容。 活动2 合作探究
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1、 列举有关这种动物行为的例子(要求准确、具体、生动);
2、 归纳出这种动物行为的概念(要求简明扼要); 3、 阐述这种动物行为对动物本身而言有什么意义; 4、 记录合作探究的结果。 活动3 展示提升
1、 各小组推选一至两名代表将合作结果清楚地板书在本组的小黑板上; 2、 小组发言人扮演小老师给同学们就板书的内容作必要的介绍或讲解; 3、 小组间互相置疑答惑。 活动4 评价总结
1、 小组互评(说出优点与不足);
2、 教师作评价点拨(肯定积极的方面,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的方法); 3、 师生共同总结:
多媒体呈现各种动物行为的图片、视频等,并分别归纳出它们的概念及意义,辅之以必要的讲解。 活动5 课堂练习
课件呈现适当的练习题,随堂训练。 五、作业布置
教材31页“思考与练习”第1、第2、第3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七、课后反思
2016/9/19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教学设计
石堡学校 王世兴
一、教学目标
1、 举例说出动物的多种行为;
2、 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3、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提前准备
教学课件以及相关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三、教学策略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列举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说明动物的大多数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重要性。 (1)本节知识结构: 取食行为(举例、意义) 领域行为(举例、意义) 攻击行为(举例、意义) 防御行为(举例、意义) 繁殖行为(举例、意义) 节律行为(举例、意义) 社群行为(举例、意义)
(2)本节教学重点:各种行为类型的意义。
(3)本节教学难点:分析动物行为与其生存和生殖的关系。 2、 课时安排 1课时
3、 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并不陌生,但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关动物行为的基本概念,是选择本节课教学策略和模式的出发点。因此,本节课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以及评价总结等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时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此外,尽管学生对动物的行为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仍重视直观性原则,利用展示图片或播放录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真实地呈现动物的行为特点或动物行为的动态变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视频《动物世界》片断,回答以下问题: 1、 其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学习行为?
2、 这些行为什么功能?对动物来说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不论是动物的本能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本节我们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去研究和学习动物的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意义。 活动1 自主阅读
分小组进行阅读,每小组阅读关于一种类型的动物行为如“取食行为”的内容。 活动2 合作探究
小组内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任务:
1、 列举有关这种动物行为的例子(要求准确、具体、生动);
2、 归纳出这种动物行为的概念(要求简明扼要); 3、 阐述这种动物行为对动物本身而言有什么意义; 4、 记录合作探究的结果。 活动3 展示提升
1、 各小组推选一至两名代表将合作结果清楚地板书在本组的小黑板上; 2、 小组发言人扮演小老师给同学们就板书的内容作必要的介绍或讲解; 3、 小组间互相置疑答惑。 活动4 评价总结
1、 小组互评(说出优点与不足);
2、 教师作评价点拨(肯定积极的方面,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改进的方法); 3、 师生共同总结:
多媒体呈现各种动物行为的图片、视频等,并分别归纳出它们的概念及意义,辅之以必要的讲解。 活动5 课堂练习
课件呈现适当的练习题,随堂训练。 五、作业布置
教材31页“思考与练习”第1、第2、第3题。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七、课后反思
201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