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回放]
这是一节文言文阅读课。
师:今天学习《马说》,我们曾学过《爱莲说》,还记得什么是“说”吗?
生①:是叙述一种事物,又说一点理由的文章,与杂文相似。
师:我当时的原话是,“说,是一种文体,既可叙述,也可议论,与杂文相似”。(接着介绍韩愈)现在教学目标第一点已完成。
下面我们要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意思。现在分段读,请你读第一段。(生读。)写了什么?
生②:交代了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师:应是伯乐对千里马的关系,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看看,哪一句交代了关系?
生③:“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生④:不是。千里马本身有,但没有伯乐就没有能施展才能的千里马。
生⑤:对,刘备去请诸葛亮,没有刘备,就没有后来的诸葛亮。
师:但有人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接下来逐段读,逐段问内容。教师在讲解三个“之”字,两个“其”字的用法后,匆匆讲了作者的中心意思及写作手法。最后进入以下环节。)
师:现在思考课后第三题。学了这篇后,大家认为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现在我出示两个观点,一、综合人才;二、有专业的人才。请谈你的看法。
生⑥:我认为社会需要伯乐这样的人才,他们可发现千里马。
师:哦,你觉得要综合人才。
生⑦:我觉得社会更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要有专长的人。
生⑧:我觉得人才要敢于展现自己,不能等别人来发现你。
生⑨:我觉得人才还是要自己去争取,伯乐可有可没有。
师:对,就是要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特别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人才应该要“一专多能”!
[细节解码]
应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完整的:讲读了全篇的意思;讲解了重点的虚词;总结了文章中心及写作手法,进行了话题拓展。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及课堂的组织等方面是下了一定工夫的,值得我们学习。但仔细解码后仍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首先,拓展话题逻辑重心有偏移。孤立地看,最后一环节的讨论内容“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个社会”,颇有时代意义,讨论也很热烈,师生共同得出了以下结论:社会需要综合人才,要一专多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人才要大胆展现自己的才能,伯乐可要可不要。如果在一节班会课上或在另一篇谈论“人才应如何适应社会”的文本阅读后安排此环节的讨论不仅无可厚非,简直是恰到好处。但是,这里所进行的是《马说》阅读后的话题拓展。所谓阅读话题拓展,指的是从文本话题发端,拓宽思路,勾连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让文本在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焕发出时代意义(当然可赞成,可批判)。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作者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识才、重才的君主,用“伯乐不常有”而令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事实,来揭露平庸的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同时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课后作业第三题也表露了编者的拓展意图“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虽出示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非单指适应性人才,更是指向创新性人才)”,但重心仍是引领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避免再出现荒唐、无知的“食马者”。(当然,在谈了主要矛盾“用人才方”后,为辩证地看问题,谈谈“人才”这一方也无不可,但主次仍然有别。)教者割裂了题干完整的内涵,偏移了逻辑重心,最后留给学生的感悟是,千里马的悲剧源于不会“外见才美”,不知换一棵树,只知消极等待,不能一专多能等自我原因。
其次,文本阅读仅限于“知道”,缺失赏析。试想,如果在阅读中能引导学生品味生动描述“食马者”无知和妄说的语句;感知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及苦恼;领悟“策之”“食之”“鸣之”等概括句的深义;想象“执策而临之”却胡说“天下无马”的荒唐愚态,学生还会认为“伯乐可有可没有,不要怪食马者,主要靠自己”吗?
再次,学习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缺失欣赏。本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不多的几次互动中,教师表现得不够尊重不够欣赏学生,且有暗示诱导之嫌。如,对生①关于文体“说”的认识的断然否定;对生②所选关系句的硬性纠正;对生④有关“千里马”前后不同内涵阐释的漠然冷处;对生⑤所举诸葛亮例的论辩暗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起了暗示诱导的作用),以及最后对生⑥的生搬硬套(将伯乐套进教师希望的答案“综合人才”),对生⑦的置之不理等。
[学长赘言]
教学应是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实现文本价值最大化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等待,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晴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教师的心田因有了欣赏而广阔;学生成长的天空因有了被欣赏而湛蓝、美丽。
[现场回放]
这是一节文言文阅读课。
师:今天学习《马说》,我们曾学过《爱莲说》,还记得什么是“说”吗?
生①:是叙述一种事物,又说一点理由的文章,与杂文相似。
师:我当时的原话是,“说,是一种文体,既可叙述,也可议论,与杂文相似”。(接着介绍韩愈)现在教学目标第一点已完成。
下面我们要了解作者说了些什么意思。现在分段读,请你读第一段。(生读。)写了什么?
生②:交代了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
师:应是伯乐对千里马的关系,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看看,哪一句交代了关系?
生③:“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生④:不是。千里马本身有,但没有伯乐就没有能施展才能的千里马。
生⑤:对,刘备去请诸葛亮,没有刘备,就没有后来的诸葛亮。
师:但有人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接下来逐段读,逐段问内容。教师在讲解三个“之”字,两个“其”字的用法后,匆匆讲了作者的中心意思及写作手法。最后进入以下环节。)
师:现在思考课后第三题。学了这篇后,大家认为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现在我出示两个观点,一、综合人才;二、有专业的人才。请谈你的看法。
生⑥:我认为社会需要伯乐这样的人才,他们可发现千里马。
师:哦,你觉得要综合人才。
生⑦:我觉得社会更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要有专长的人。
生⑧:我觉得人才要敢于展现自己,不能等别人来发现你。
生⑨:我觉得人才还是要自己去争取,伯乐可有可没有。
师:对,就是要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特别是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人才应该要“一专多能”!
[细节解码]
应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完整的:讲读了全篇的意思;讲解了重点的虚词;总结了文章中心及写作手法,进行了话题拓展。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及课堂的组织等方面是下了一定工夫的,值得我们学习。但仔细解码后仍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首先,拓展话题逻辑重心有偏移。孤立地看,最后一环节的讨论内容“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这个社会”,颇有时代意义,讨论也很热烈,师生共同得出了以下结论:社会需要综合人才,要一专多能,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人才要大胆展现自己的才能,伯乐可要可不要。如果在一节班会课上或在另一篇谈论“人才应如何适应社会”的文本阅读后安排此环节的讨论不仅无可厚非,简直是恰到好处。但是,这里所进行的是《马说》阅读后的话题拓展。所谓阅读话题拓展,指的是从文本话题发端,拓宽思路,勾连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让文本在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焕发出时代意义(当然可赞成,可批判)。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作者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识才、重才的君主,用“伯乐不常有”而令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事实,来揭露平庸的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同时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课后作业第三题也表露了编者的拓展意图“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虽出示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非单指适应性人才,更是指向创新性人才)”,但重心仍是引领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避免再出现荒唐、无知的“食马者”。(当然,在谈了主要矛盾“用人才方”后,为辩证地看问题,谈谈“人才”这一方也无不可,但主次仍然有别。)教者割裂了题干完整的内涵,偏移了逻辑重心,最后留给学生的感悟是,千里马的悲剧源于不会“外见才美”,不知换一棵树,只知消极等待,不能一专多能等自我原因。
其次,文本阅读仅限于“知道”,缺失赏析。试想,如果在阅读中能引导学生品味生动描述“食马者”无知和妄说的语句;感知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及苦恼;领悟“策之”“食之”“鸣之”等概括句的深义;想象“执策而临之”却胡说“天下无马”的荒唐愚态,学生还会认为“伯乐可有可没有,不要怪食马者,主要靠自己”吗?
再次,学习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缺失欣赏。本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不多的几次互动中,教师表现得不够尊重不够欣赏学生,且有暗示诱导之嫌。如,对生①关于文体“说”的认识的断然否定;对生②所选关系句的硬性纠正;对生④有关“千里马”前后不同内涵阐释的漠然冷处;对生⑤所举诸葛亮例的论辩暗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起了暗示诱导的作用),以及最后对生⑥的生搬硬套(将伯乐套进教师希望的答案“综合人才”),对生⑦的置之不理等。
[学长赘言]
教学应是师生一起探索文本的意义与价值并实现文本价值最大化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材文本的意义与价值虽然是开放的,却是有底线的。教师一方面是底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是学生“前行”的促进者。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等待,学会欣赏。欣赏是一种晴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教师的心田因有了欣赏而广阔;学生成长的天空因有了被欣赏而湛蓝、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