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及说课稿

课题: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

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

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你们听过寓言故事没有?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

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借助插图释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

由朗读课文吧!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出示要求自读要求。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并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

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 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果。你们知道谁守株

待兔吗?种田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

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

树桩上,死了。

1、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

2、“窜”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

3、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

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

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这时候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

肥又大的野兔。 “白捡”指什么?

2、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

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

兔。那该多好啊。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

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

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此-----

出示: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

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种田人丢下锄头,把锄头扔得远远的,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

拿起锄头干活了。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

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

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

在-----守株待兔。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

一心只想着再白捡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

个词就叫“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5、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

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可结果摆在他面前

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生齐读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觉得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哪些词语?

(师生齐读)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个词语来说,就是——(板书:一无所获)

7、引导学生说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图)

你们看,那个种田人执迷不悟,还在那儿傻傻地等着,做着他的白日梦呢?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师生扮演进行对话。

五、总结

这节课,咱们班的小朋友收获了不少的新知识,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认真付出,愉快收获

六、快乐作业。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2、续写《守株待兔》,种田人听了你的劝告,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

板书:

偶然得兔

守株待兔 不劳而获 只有劳动

才有收获

一无所获

《守株待兔》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守株待兔》,下面我就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

三、说教学设计:

先说说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本课中要认识6个生字及词语。在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时随机融进字词教学。词语的理解根据各词语的特点采用看动画说话理解(如:窜出来 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乐滋滋、从此),看图理解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

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并解释什么是语言。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并释题。

(二)、通读课文,读懂读好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学习词语:窜出来

(1)课文中说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画面)

A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B猜一猜:当时可能发生什么事了?

C小结: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很紧张、很慌乱地跑就是“窜”。

D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导抓“急忙 白捡 又肥又大”读好句子。

重点理解:“白捡”从这句话中的哪儿也可以看出是白捡(板书:白捡)(没花一点儿力气 不费吹灰之力。

小结:没花一点力气,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捡 ,也叫——板书:“不劳而获”)

(2)指导朗读: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面对这不劳而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乐滋滋。)“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带着高兴的神情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2、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每天‟)

(2)引导感悟:你觉得种田人的希望能实现吗?(不会)也许

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就算会发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地点。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意外、偶尔、偶然。)板书:偶然 认读该词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可是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齐读句子。学习词语,理解“从此”:是指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再也不干活了。谁再来读这句话?体会“整天”。齐读句子。

3、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接:守株待兔。)

4、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1)这个种田人野兔没有等着,庄稼却全完了,也就是说什么也没有“获”,用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出示词语,认读:一无所获,一无所得

(2)如果说连毫毛这样细小轻微的东西都没有收获,这又可以叫做——出示词语,认读:毫无所获、毫无所得

(三)、总结寓意

1、师生进行总结寓意。

2、想象说话:课文学完了,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些什么?出示句式:我想对种田人说:(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一些劝言)

3、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运气。我呀,现在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也希望你们把我的事讲给别人听,让他们可千万别学我呀!老师也送你们两句话,认真学习,快乐

收获。

(四)、快乐作业。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种田人听了你的劝告,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故事,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明白故事寓意。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我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白云区第三小学 王英 2012、5、10

课题: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

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

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那你们听过寓言故事没有?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而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

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看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借助插图释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

由朗读课文吧!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出示要求自读要求。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并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

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 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果。你们知道谁守株

待兔吗?种田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

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

树桩上,死了。

1、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

2、“窜”是什么意思?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

3、什么原因,野兔会这么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呢?

大家猜一猜?

4、想一想这段我们该怎么读呢?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

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这时候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

肥又大的野兔。 “白捡”指什么?

2、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

一个词来形容?

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野

兔。那该多好啊。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

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

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从此-----

出示: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

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 “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种田人丢下锄头,把锄头扔得远远的,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

拿起锄头干活了。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

3、“整天”是什么意思?

4、(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

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

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

在-----守株待兔。锄头丢掉了,庄稼不管了,什么事儿都不干了,他

一心只想着再白捡野兔。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

个词就叫“不劳而获”。(板书:不劳而获)

5、你们想,他坐在树桩旁等野兔时会怎么想呢?

6、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

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可结果摆在他面前

的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读一遍。(生齐读第3自然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觉得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注意哪些词语?

(师生齐读)最后,种田人不但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且田野长满了草,庄稼全完了。用个词语来说,就是——(板书:一无所获)

7、引导学生说理明白寓意。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图)

你们看,那个种田人执迷不悟,还在那儿傻傻地等着,做着他的白日梦呢?现在假如你从种田人的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师生扮演进行对话。

五、总结

这节课,咱们班的小朋友收获了不少的新知识,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认真付出,愉快收获

六、快乐作业。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2、续写《守株待兔》,种田人听了你的劝告,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

板书:

偶然得兔

守株待兔 不劳而获 只有劳动

才有收获

一无所获

《守株待兔》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守株待兔》,下面我就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只有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

三、说教学设计:

先说说字词教学扎实有效。本课中要认识6个生字及词语。在检查学生通读课文的情况时随机融进字词教学。词语的理解根据各词语的特点采用看动画说话理解(如:窜出来 守株待兔),情境理解(如:乐滋滋、从此),看图理解等多种方法帮助理解。寓意的领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种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实现来体会

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再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对种田人说的话,以此来达到对寓意的领会理解。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并解释什么是语言。

2、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并释题。

(二)、通读课文,读懂读好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词。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学习词语:窜出来

(1)课文中说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是什么样子呀?我们跟着种田人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的画面)

A这只野兔怎么样的从树林里跑出来?

B猜一猜:当时可能发生什么事了?

C小结: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飞快地、很紧张、很慌乱地跑就是“窜”。

D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句子: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

(1)引导抓“急忙 白捡 又肥又大”读好句子。

重点理解:“白捡”从这句话中的哪儿也可以看出是白捡(板书:白捡)(没花一点儿力气 不费吹灰之力。

小结:没花一点力气,就得到了又肥又大的野兔,就叫——白捡 ,也叫——板书:“不劳而获”)

(2)指导朗读:面对这样意外的收获,面对这不劳而获,种田人的心情怎样?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乐滋滋。)“乐滋滋”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带着高兴的神情一起乐滋滋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2、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还有一个更美的想法呢。课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1)指导朗读。(读时强调„每天‟)

(2)引导感悟:你觉得种田人的希望能实现吗?(不会)也许

几十天以后会再次发生,也许几十年以后会再发生,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发生。就算会发生,也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地点。像这样不经常的,很少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意外、偶尔、偶然。)板书:偶然 认读该词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可是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做的?请大家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划出有关语句。注意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2、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齐读句子。学习词语,理解“从此”:是指从什么时候起,他就丢下了锄头?

(2)从此,他丢下了锄头再也不干活了。谁再来读这句话?体会“整天”。齐读句子。

3、同学们,你们瞧!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呀,不干活了。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他在守株待兔;别人在地里拔草捉虫时,他在守株待兔;当别人的庄稼大丰收的时候,他还在——?(生接:守株待兔。)

4、他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1)这个种田人野兔没有等着,庄稼却全完了,也就是说什么也没有“获”,用一个词来说,这就叫——出示词语,认读:一无所获,一无所得

(2)如果说连毫毛这样细小轻微的东西都没有收获,这又可以叫做——出示词语,认读:毫无所获、毫无所得

(三)、总结寓意

1、师生进行总结寓意。

2、想象说话:课文学完了,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些什么?出示句式:我想对种田人说:(创设交际情境,师生模拟对话。师演种田人,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一些劝言)

3、小结:同学们你们这么一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是偶然发生的,要想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运气。我呀,现在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去。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也希望你们把我的事讲给别人听,让他们可千万别学我呀!老师也送你们两句话,认真学习,快乐

收获。

(四)、快乐作业。

1、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种田人听了你的劝告,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会发生什么故事?发挥想象,把它写下来。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故事,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明白故事寓意。

说课总结:

本课教学我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白云区第三小学 王英 2012、5、10


相关文章

  •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掩耳盗铃.铃铛.守株待兔.树桩.乐滋滋.锄头". 2.朗读和背诵课文.抄写<守株待兔>最后一个自然段. ...查看


  • 寓言[守株待兔]微课教案
  • 寓言三步曲微课教案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意义的一种简短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它用生动的故事情节构成故事,抽象的概括凝成寓意,被人们盛誉为"理智的诗"."穿着外衣的真理".寓言,作为小学语 ...查看


  • [守株待兔]视讲教案
  •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 ...查看


  •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守株待兔
  • 游戏综述 <守株待兔>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不小心撞死在树墩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这个故事说明,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光想靠碰好运气过日子,是 ...查看


  • 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教案
  •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 ...查看


  • 守株待兔教案
  • 守株待兔教案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7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会写"守.丢.此.桩.肥"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研读课文,明 ...查看


  • 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
  • 寓言两则:<水滴石穿>.<守株待兔>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 充分发挥想 ...查看


  • 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主题]我喜欢的成语1
  • 一.主题进入 早上玩区域游戏时,欢欢正在收拾美工区的材料,他把皱纸.浆糊.剪刀一起往篓子里放,站在一旁的慧慧着急了,叫起来:"欢欢,你看你,做事马马虎虎的,--"欢欢听了,笑着说:"你会讲成语."(前 ...查看


  •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神奇的七巧板]
  • 课题:神奇的七巧板 课型:新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画.折的方法制作七巧板,培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 2.让学生能够利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能编小 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点: 动手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