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心得 大一下学期的四周素描课结束了,短短的四周中的素描绘画让我再次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以前听过老师说的一句话,素描就是一切!当时觉得这话有些绝对,也觉得是老师想更好让
我们巩固素描基础而说的一句话鼓励我们,但随着我画画的时间逐渐增长慢慢发现老师的话
言之确凿,也懂得了素描的重要性,渐渐理解并认知了“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 从开始学画画的我们知道,素描水粉等是先从素描学起的,最先画简单的几何物体,逐
渐画的复杂,那时不论多么简单的几何体,我们都要抓住或找准物体的透视,老师强调的也
是透视的变化与准度,那时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在几根线上不停改改擦擦,无聊不解甚至不耐
烦,那时的我喜欢画室和书上那些画的很逼真的素描,迫切希望能早一天画到那样的画,但
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就像工程师渴望自己设计的大厦矗立,但要打造牢固的地基,这样大
厦华丽与地基的朴实才能相得益彰。结构,透视,三大面,五大调,基础的知识让我们低下
梦想的头,暗暗努力练习着,不记得自己从小到现在糟蹋多少张白纸了,也忘记了自己那些
数不清的铅笔,现在只依稀记得那句爸爸的玩笑话,一张纸五毛钱,但你画上画了就不值钱
了,当时自己也愤愤的乐着,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因为知道基础的练习不是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也相信基础对我们的重要性与它的平凡可贵。 现在的我对基础二字的理解不单单是字面上的解释了,而是通过画画需要的基础训练,
明白了自己学习和做人,也要像画画一样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做好,哪怕改的遍数再多,错
的地方再多,也要把基础打的扎实与牢固。虽然基础的东西有时觉得轻松简单,甚至不屑一
顾但自己通过这些日子画画成长经验积累中真正发现了那些大师画的创作和名作画法很简 练,表达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觉得这些作品不是因为大师的名气而出名,也不是他人
的炒作而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画中体现着他们过人的基础与他们自己的真正对艺术的思想。
看了大师与其他的优秀的作品,自己从中学到了画画必须步步扎实才能进步,才能表现的更
好。
这四周素描课,老师继续在我们的结构基础上下功夫,并指导我们在素描结构基础上 继
续加强,我也通过这几周的每次作画中感觉到自己对素描对象物体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形
体结构的把握也一步一步提高。这段时间的素描练习让我对“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体味越
来越深,明白应该不停地在自己自认为简单但却易疏忽的基础练习中改进自己画画的习惯和
自己作画的理解。篇二:素描学习心得 素描学习心得
简介: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
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
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关键字:素描 轮廓 整体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
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
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根据
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
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两个环节很重要: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
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玻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
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第一阶段
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
质量。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
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
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
要求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
想,就像导演拿到剧本就应该在思想中形成这部戏或这部电影的整体视像艺术。但这并不是
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
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 整体--局部--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
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
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
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
基础能力。
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
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
下的复杂事物。
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
低。因此,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
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扩
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认识到:
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不仅要
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
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
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
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
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这
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
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
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
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
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
作性的艺术活动。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
的。同时,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
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篇三:学习素描心得 我个人的学画历程与体会—素描 不知不觉,学画已有两年了,两年间积累了一些个人学画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浅薄不
堪,不值一提。但近日兴致勃发,欲做一总结,作为两年艰辛历程的一个交代,也可以顺道
练习一下论文写
能力,难说偶然能使迷途中摸索的同志瞅见星火,解一时燃眉之急,故作记于此. 我是在高二的暑假真正开始接触绘画,之前的各种学习班、培训都是培养兴趣的作用,
不值一提。高一时我就想学画,但苦于没有一条明路。高二时,很运气,我的同班同学有学
画画的,让我有了学画的途径。我就在暑假很高兴地来到了浙江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跟一
位老教授学画。
之后高三我考文化科如我预料成绩不佳,我就专心来金华学画了。学任何一样东西都一
样,领进门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在此时显得无比正确。教我的老师有一个特点,教学
非常认真,认真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于是我的学画历程有了黑色的月份。好处当然是使
我很长一段时间在同样学画的同学中总有居高临下的威风。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给我安
排的作业总是令我画到凌晨2点,时常还有到4点的,而关键是他第二天早上7点就会来我
的画室看作业,吃饭的时间每次都是可怜的15分种。想想吧,每天的休息时间平均只有可怜
的4个多小时,你就能体会为什么我会称之为黑色月份了。我的那个学画阶段绝对是痛苦的
回忆,简直不堪回首!(不过它为我以后为了结果不惜牺牲铺了好垫,我从心底还是感谢它的。)
我后期在70人的大画室待过。那儿让我开了眼界,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让我经历失了自
信又重拾自信的反复过程。现在回想,那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次接触来自西方的素描,心中有的只有惊奇与崇拜:惊异用简单的铅笔能在纸上表
现出神态活现的人物,崇拜画家天马行空的创作天才。和大部分同志一样,我也是从石膏像
入手,在无数临摹和写生石膏像之后,我还临过俄罗斯的人体和文艺复兴三大师的头像,接
触的面也可谓广。很幸运,高考也不负众望,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与之前的辛勤耕耘是分不
开的。勤奋归勤奋,最终是看效果的。这点我想和我一样想考个好学校的同学都是非常清楚
的。我个人认为,我的学画历程实在太过艰辛,太过疲惫,我并不是属于笨的人,不该如此
的。左思右想,我得出结论:我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我在很长的学画时间内,总是照抄
明暗,不论写生还是临摹,而且抄得很小心,( 这与我的性格密切相关,也与老师教学强调
的着重点有关 )不放过一丝一毫。画得一模一样就是好的作品,我很长时间就是这么认为的。
我以为我早走出了这个误区,但我发现,近期的画,还是一样地照抄明暗,只不过对明暗层
次的分辨率提高了,能把很细微的灰面和很小很小的细节抄出来罢了。我对结构的理解仍然
肤浅,仍然不值一提。翻出以前的学习作业,每一张在现在看来,都是可以马上进垃圾堆的。
虽然在当时认为是无可挑剔的惊世之作。在后期临摩的人体画上,我发现,比例差得不是一
点,而是差很多;在后期临的头像上,我发现,骨骼一点不对。虽然当时我是那么自信„„。 我后来知道美术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急是急不来的。但我也发现了,我
一直那么自信的对结构、体块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软弱无力。画面上全是一组组排
线,一片片灰色调,根本就没有体块,没有结构。从没有体块意识到有体块意识,这是个很
漫长的过程。我推荐美国vilppu的《经典人体素描精细示范》教学光盘,因为他的方法对初
学美术的学生来说,是一条捷径,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而且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的学
习,如果我一开始学习素描就受到这位国际级老师的指导,会节省我几年的摸索。在这套光
盘指导下,我经历了1个月的学习和训练,很幸运,基本上逐个解决了。诸如:
1.多样化的素描如何取舍?取舍的经历与结果。 素描有很多种,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规定一种具有浓重排他性的素描—油画素描为蓝本,
为正统。其他画种类似邪门歪道,是完全不受重视的,是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任凭风吹雨
打。这种现状对我们基本训练的实践中是有害的。其实任何东西都一样,有了比较才有好坏
之分,我们如果是想走正途的话,就无可回避多样画种。但假如是单纯应付考试的话,就另
当别论了。和大家一样,我学的也是油画素描,在学的过程中接触到过很多其他画种,对其
他各门各类的画种也有一些了解。为了应付考试,我关注油画素描多于其他种类的素描。
2.考试该追求 “个性”。 考试不是在进行自我创作,要充分考虑考试的要求,是虎也得卧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常识。但是我今天讲的“个性”并不是以上的“个性”。大家都知道批卷的程序,试卷一排排
地摆在地上,评分老师的眼睛和我们的眼睛一样,也是会眼花燎乱的。谁的试卷能第一时间
引起批卷老师的好印象,划入高分档,谁就得到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在高分档后,就不可能
低于高分档的最低分。所以我们的试卷在试卷堆中必须抢眼,必须能第一时间引起老师的好
印象。所以大效果必须好。素描是靠明暗拉开对比、表现对象的,对比不强就不抢眼,这是
也是常识,所以明暗对比必须强;再一个就是体块感强。这是对考试而言的,并不全面。我
所谓的“个性”就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考试该追求“个性”。
3.对线与明暗的反复取舍。 线是从形体中提炼出来的,线高于明暗。这个意识在我的脑中统治了很久。我也曾很长
一段时间在追求线条,追求线条韵律的优美与超凡的表现力。反复多次之后,我终于明白:
能更好表现自我意识和对象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他们没有优劣之分。明暗的作用是表现体块,
表现空间的,符合素描的精义。谁能说出安格尔和米开朗基罗谁高谁低?谁也不能,因为他
们没有高低之分。你能批评米开朗基罗没线条吗,你能责怪安格尔没体块吗?他们用的表现
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但却同样做出了令人叹服、永垂不朽的作品。他们是成功的。这就够了。
所以我说,不必拘泥于技法。
4.对“形准”的正确理解。 何为“形准”?把对象的形体抄得相似是形准吗?不是。我曾很长一段时间误入此歧途。
“形”,应该是指确有感触的形。把对象的特征、气质、感觉抓住了,才是形准。“形”指的
是感觉形,符合对象特征、气质又符合本人面对对象的感觉的形。
5.把素描放在哲学思考的角度背景之下进行。 把素描放在哲学思考的角度背景之下进行,同时这样的哲学思考又不离开人及视觉本身,
使整个素描学习具有人文学术的气氛,提高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周易》上讲到:“一阴一阳
谓之道”,哲学初级的思考包括对“对立统一”,“明暗”,“虚实”,“画面中的构成”等的思考
与理解。
6.视觉形象从画面中到在人眼中形成影象,画面上的结构、对比、空间等画面效果会无
可质疑地减弱。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损耗。 这牵扯到作品在创作时的外部环境、创作材料和在作为成品展出时的外部环境。就要我
们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熟练控制住画面,控制画面效果的程度。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能练出
来的,这种能力的训练,对初学者来说,要求是有点高。可以适当追求一下。对于高手来说,
这是很关键的,必须熟练把握材料的特性,才能创造出好作品。
7.最大程度表现工具与材料自身美感,当然离不开对双手潜力的开发。 工具与材料自身美感,指的是肌理效果;手作为我们艺术沟通的主要媒介,一定要很灵
活。手不灵活,是绝对画不好画的。灵活的手能准确表达作者心中的创作意图。我的意见是:
时常在空闲时间锻炼手的活动能力和灵敏程度。这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做到,而做到就一生
受益,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好方法。
8.积极发掘和培养想象力,艺术是不断创新的。 艺术与普通科目不同,它的特征是要不断打破旧的观念,去开创新天地,是需要不断创
新的;而普通科目是要严格遵守原有的意识,原有的规则,是需要不断去完善它的。想象力
对于普通科目,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想象力对于艺术,就如翅膀对于飞鸟,它在艺术中的
重要性从这个比喻中可见一斑。
9.须真诚地面对艺术,艺术是要用情感作为支撑的。 艺术是情感基于形式的表达。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艺术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
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与真实的生活有别。艺术创作绝非单纯的
无意识活动,在将现实素材转化为艺术内容时,要经过艺术家筛选、提炼、概括、集中,正
是在这个时候,注入了他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期望,渗透了他强烈的感情。这里所谓的形
式,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内容的内部结构;形象外观,二者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程,但它不是板起面孔来作的,它需要人们情感的投入,真诚
地热爱,纯正的品味,才能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取得一个更高的角度,才
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
10.树立坚固自信,戒娇戒躁,勤耕不辍,天道酬勤,定然成功! 很幸运,我最初学画的画室只有5个学生,而我一直都是画得最好的。无数次的作业,
我总是最强,我的绘画意识,作画时间也是最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在我的潜意识
里,就形成了:我本来就是最好的,我就应该是最好的,这种坚固不摧的强烈意识。有点类
似井底之蛙的思想,但它却令我一直很努力,所以之后在70人的大画室,我也是顶尖的。它
促使我不断向最好靠拢。所以我认为自信是一个人能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11.“想”与“画”。 画画也是要动脑的,需要很多思考,我认为学画的过程中“想”与“画”的关系有三个
阶段。一,多多画,多想;二,多多画,多多想;三,多画,多多想。“想”在这个过程中占
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第一阶段,基本上只是手的任务,训练手熟练地把想表现的对象表
现出来。因为没有一定的绘画经验积累,就没有想的基础,而且那个“多想”也只是在技法
层面上的;第二阶段,已经有了初步表现对象的基础,也有了在专业上进行思辩的能力,但
是毕竟还是不够的,这时需要反覆地画,反覆地想;
第三阶段,已经具有了熟练表现对象的基础,但在意识形态上,还跟不上,在这个时候,
“想”比“画”更重要了。所以多多想,多画。 学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从不会画到画得不好,再到画得挺好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最痛苦的,自我感觉已是很努力,但总不见效果,也是正常的。此时如果不够自信,妄自菲
薄,轻易放弃,那就全完了。所以第一阶段最需要的,是良师益友的鼓励,是坚固不摧的自
信。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的重要性就象大树的根。素描是根,而且是主根,养料和
水分就是靠主根输送到树冠和枝叶上去。但是它本身却并不是营养。素描是一种教学活动,
是一种作画方式,它是否能起到基础作用,就看作者有没有把营养输到根里,看作者的认识
能力和努力程度。素描作为基础训练,并不枯燥,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素描,练好素描的能
力,通过素描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做好更多的准备。 由于本人现在只是大一的本科学生,学识非常有限,接触艺术的时间毕竟短暂,对素描
的理解仅到此处。尽力做了,无愧于心。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多多指教。篇四:素描学习的心
得体会
素描学习的心得体会 因为我是从语文教学改行来做美术教师的,所以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美术方面的学习和
培训.这次,有机会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非常荣幸。 前六周的素描学习,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素描,它是一切造型艺术之母,是绘
画艺术的基础表现,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和教学效果。同时,优秀的素描作品也应
该是一种艺术永恒,它有着自己的思想、时代的脉搏和情感体验。。众所周知,在素描学习中
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能是必要条件之一。从第一次课画几何体,我就开始紧张——实在画不
好;人物石膏像,更把握不好比例、造型,全靠老师在一旁的指导和修改。但另一方面,素
描的技法又不是唯一的,它是依附在作者个体对客观物象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之中,通过素描
技巧和技能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可以对画面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和夸张化的形象处理,
改变固定思维的审美标准,提高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这是老师一直在耳边提醒我们
的话语。在人物照片的绘画中,我渐渐开始大胆构图、表现,尝试发挥想象去创造,不再害
怕练习,变得更加主动。 素描训练了我们的大脑和眼睛,使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将身边普普通通的
物品,通过你的手,变成一幅与他人不同的艺术作品。而且通过绘画这些普普通通的作品,
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了更好了解。篇五:素描课总结
素描课总结
经过一个月的大学素描课,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了素描的意义。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素描只需要掌握画面的明暗关系就可以了,然而现在我所
认识的素描并不是这样的!素描是另一种对艺术的表现,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不再象以前那
样看到要画的对象就直接开始画,而是先对要画的对象进行观察思考要用怎样的表性方式来
展现我要表现的对象。从思考画面的构图开始,在脑海中构图时就要思考我这张画的主题是
什么, 画由心生, 不再像考前班那样描绘事物,而是用心去修饰事物。尊重自己内心的想
法。
老师一直对我们说素描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对素描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
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当然,它也可以提高我们绘画水平。我认识到素描作品的基
本要素不仅包括线、形、空间、明暗,同时也包括形式语言,通过写生素描的训练,我们掌
握了更多的素描观察方法:整体观察、理性观察、审美观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让我们去
进一步的了解素描。
老师让我们常识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对画面的描述,培养了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训练我
们如何运用想象的方法和形象组合的技巧,用充满乐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
解放了我们的传统绘画情绪,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我们通过了黑白图示语言运用各种手法
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让自己的画面有创造力,不再想考前班那死板的
画法。每张画都画的一样的效果。这样只会让自己画面乏味。要多开发自己画面的趣点,才
能吸引人来关注自己的画。但不是一味的求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还是要在有趣点的情况下细
心去刻画画面。
通过进入大学以来对素描的学习,让我对素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素描的训练使我认识
到素描对造型恩能够里的提高作用,素描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造型能力,我们的画
面的基础,无论是将来我们学习其他任何绘画课程,素描都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基础决
定这上层建筑,通过素描的训练也提高了我对艺术的审美观。对我将来所要学习的专业有很
好的帮助。只有打好了根基,学好了造型能力才能往深处去探究。素描是学习各专业的通行
证。
同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素描学习,也认识到自己素描方面的不足。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改变自己的思路,不自信的去改变自己画的初衷。使得画面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变的死板了。
而且也不能去细心的去观察静物,不能真真实实的去表达静物。以后要不断的努力,打好基
础。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画出自己的感受。才能够对将来艺术方面的发展做铺垫。
素描心得 大一下学期的四周素描课结束了,短短的四周中的素描绘画让我再次学到了一些新知识。
以前听过老师说的一句话,素描就是一切!当时觉得这话有些绝对,也觉得是老师想更好让
我们巩固素描基础而说的一句话鼓励我们,但随着我画画的时间逐渐增长慢慢发现老师的话
言之确凿,也懂得了素描的重要性,渐渐理解并认知了“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 从开始学画画的我们知道,素描水粉等是先从素描学起的,最先画简单的几何物体,逐
渐画的复杂,那时不论多么简单的几何体,我们都要抓住或找准物体的透视,老师强调的也
是透视的变化与准度,那时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在几根线上不停改改擦擦,无聊不解甚至不耐
烦,那时的我喜欢画室和书上那些画的很逼真的素描,迫切希望能早一天画到那样的画,但
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就像工程师渴望自己设计的大厦矗立,但要打造牢固的地基,这样大
厦华丽与地基的朴实才能相得益彰。结构,透视,三大面,五大调,基础的知识让我们低下
梦想的头,暗暗努力练习着,不记得自己从小到现在糟蹋多少张白纸了,也忘记了自己那些
数不清的铅笔,现在只依稀记得那句爸爸的玩笑话,一张纸五毛钱,但你画上画了就不值钱
了,当时自己也愤愤的乐着,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无可奈何,因为知道基础的练习不是一朝
一夕就能改变的,也相信基础对我们的重要性与它的平凡可贵。 现在的我对基础二字的理解不单单是字面上的解释了,而是通过画画需要的基础训练,
明白了自己学习和做人,也要像画画一样从基础做起,把基础做好,哪怕改的遍数再多,错
的地方再多,也要把基础打的扎实与牢固。虽然基础的东西有时觉得轻松简单,甚至不屑一
顾但自己通过这些日子画画成长经验积累中真正发现了那些大师画的创作和名作画法很简 练,表达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觉得这些作品不是因为大师的名气而出名,也不是他人
的炒作而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画中体现着他们过人的基础与他们自己的真正对艺术的思想。
看了大师与其他的优秀的作品,自己从中学到了画画必须步步扎实才能进步,才能表现的更
好。
这四周素描课,老师继续在我们的结构基础上下功夫,并指导我们在素描结构基础上 继
续加强,我也通过这几周的每次作画中感觉到自己对素描对象物体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形
体结构的把握也一步一步提高。这段时间的素描练习让我对“素描就是一切”这句话体味越
来越深,明白应该不停地在自己自认为简单但却易疏忽的基础练习中改进自己画画的习惯和
自己作画的理解。篇二:素描学习心得 素描学习心得
简介: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
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
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关键字:素描 轮廓 整体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
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
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根据
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
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两个环节很重要: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
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玻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
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第一阶段
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
质量。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
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
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
要求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
想,就像导演拿到剧本就应该在思想中形成这部戏或这部电影的整体视像艺术。但这并不是
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
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 整体--局部--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
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
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
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
基础能力。
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
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
下的复杂事物。
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
低。因此,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
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扩
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在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认识到:
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不仅要
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
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
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
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
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这
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
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
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
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
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
作性的艺术活动。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
的。同时,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
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篇三:学习素描心得 我个人的学画历程与体会—素描 不知不觉,学画已有两年了,两年间积累了一些个人学画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浅薄不
堪,不值一提。但近日兴致勃发,欲做一总结,作为两年艰辛历程的一个交代,也可以顺道
练习一下论文写
能力,难说偶然能使迷途中摸索的同志瞅见星火,解一时燃眉之急,故作记于此. 我是在高二的暑假真正开始接触绘画,之前的各种学习班、培训都是培养兴趣的作用,
不值一提。高一时我就想学画,但苦于没有一条明路。高二时,很运气,我的同班同学有学
画画的,让我有了学画的途径。我就在暑假很高兴地来到了浙江金华的浙江师范大学,跟一
位老教授学画。
之后高三我考文化科如我预料成绩不佳,我就专心来金华学画了。学任何一样东西都一
样,领进门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这点在此时显得无比正确。教我的老师有一个特点,教学
非常认真,认真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于是我的学画历程有了黑色的月份。好处当然是使
我很长一段时间在同样学画的同学中总有居高临下的威风。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他给我安
排的作业总是令我画到凌晨2点,时常还有到4点的,而关键是他第二天早上7点就会来我
的画室看作业,吃饭的时间每次都是可怜的15分种。想想吧,每天的休息时间平均只有可怜
的4个多小时,你就能体会为什么我会称之为黑色月份了。我的那个学画阶段绝对是痛苦的
回忆,简直不堪回首!(不过它为我以后为了结果不惜牺牲铺了好垫,我从心底还是感谢它的。)
我后期在70人的大画室待过。那儿让我开了眼界,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让我经历失了自
信又重拾自信的反复过程。现在回想,那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次接触来自西方的素描,心中有的只有惊奇与崇拜:惊异用简单的铅笔能在纸上表
现出神态活现的人物,崇拜画家天马行空的创作天才。和大部分同志一样,我也是从石膏像
入手,在无数临摹和写生石膏像之后,我还临过俄罗斯的人体和文艺复兴三大师的头像,接
触的面也可谓广。很幸运,高考也不负众望,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与之前的辛勤耕耘是分不
开的。勤奋归勤奋,最终是看效果的。这点我想和我一样想考个好学校的同学都是非常清楚
的。我个人认为,我的学画历程实在太过艰辛,太过疲惫,我并不是属于笨的人,不该如此
的。左思右想,我得出结论:我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我在很长的学画时间内,总是照抄
明暗,不论写生还是临摹,而且抄得很小心,( 这与我的性格密切相关,也与老师教学强调
的着重点有关 )不放过一丝一毫。画得一模一样就是好的作品,我很长时间就是这么认为的。
我以为我早走出了这个误区,但我发现,近期的画,还是一样地照抄明暗,只不过对明暗层
次的分辨率提高了,能把很细微的灰面和很小很小的细节抄出来罢了。我对结构的理解仍然
肤浅,仍然不值一提。翻出以前的学习作业,每一张在现在看来,都是可以马上进垃圾堆的。
虽然在当时认为是无可挑剔的惊世之作。在后期临摩的人体画上,我发现,比例差得不是一
点,而是差很多;在后期临的头像上,我发现,骨骼一点不对。虽然当时我是那么自信„„。 我后来知道美术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急是急不来的。但我也发现了,我
一直那么自信的对结构、体块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软弱无力。画面上全是一组组排
线,一片片灰色调,根本就没有体块,没有结构。从没有体块意识到有体块意识,这是个很
漫长的过程。我推荐美国vilppu的《经典人体素描精细示范》教学光盘,因为他的方法对初
学美术的学生来说,是一条捷径,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而且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反复的学
习,如果我一开始学习素描就受到这位国际级老师的指导,会节省我几年的摸索。在这套光
盘指导下,我经历了1个月的学习和训练,很幸运,基本上逐个解决了。诸如:
1.多样化的素描如何取舍?取舍的经历与结果。 素描有很多种,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规定一种具有浓重排他性的素描—油画素描为蓝本,
为正统。其他画种类似邪门歪道,是完全不受重视的,是躲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任凭风吹雨
打。这种现状对我们基本训练的实践中是有害的。其实任何东西都一样,有了比较才有好坏
之分,我们如果是想走正途的话,就无可回避多样画种。但假如是单纯应付考试的话,就另
当别论了。和大家一样,我学的也是油画素描,在学的过程中接触到过很多其他画种,对其
他各门各类的画种也有一些了解。为了应付考试,我关注油画素描多于其他种类的素描。
2.考试该追求 “个性”。 考试不是在进行自我创作,要充分考虑考试的要求,是虎也得卧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常识。但是我今天讲的“个性”并不是以上的“个性”。大家都知道批卷的程序,试卷一排排
地摆在地上,评分老师的眼睛和我们的眼睛一样,也是会眼花燎乱的。谁的试卷能第一时间
引起批卷老师的好印象,划入高分档,谁就得到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在高分档后,就不可能
低于高分档的最低分。所以我们的试卷在试卷堆中必须抢眼,必须能第一时间引起老师的好
印象。所以大效果必须好。素描是靠明暗拉开对比、表现对象的,对比不强就不抢眼,这是
也是常识,所以明暗对比必须强;再一个就是体块感强。这是对考试而言的,并不全面。我
所谓的“个性”就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考试该追求“个性”。
3.对线与明暗的反复取舍。 线是从形体中提炼出来的,线高于明暗。这个意识在我的脑中统治了很久。我也曾很长
一段时间在追求线条,追求线条韵律的优美与超凡的表现力。反复多次之后,我终于明白:
能更好表现自我意识和对象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他们没有优劣之分。明暗的作用是表现体块,
表现空间的,符合素描的精义。谁能说出安格尔和米开朗基罗谁高谁低?谁也不能,因为他
们没有高低之分。你能批评米开朗基罗没线条吗,你能责怪安格尔没体块吗?他们用的表现
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但却同样做出了令人叹服、永垂不朽的作品。他们是成功的。这就够了。
所以我说,不必拘泥于技法。
4.对“形准”的正确理解。 何为“形准”?把对象的形体抄得相似是形准吗?不是。我曾很长一段时间误入此歧途。
“形”,应该是指确有感触的形。把对象的特征、气质、感觉抓住了,才是形准。“形”指的
是感觉形,符合对象特征、气质又符合本人面对对象的感觉的形。
5.把素描放在哲学思考的角度背景之下进行。 把素描放在哲学思考的角度背景之下进行,同时这样的哲学思考又不离开人及视觉本身,
使整个素描学习具有人文学术的气氛,提高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周易》上讲到:“一阴一阳
谓之道”,哲学初级的思考包括对“对立统一”,“明暗”,“虚实”,“画面中的构成”等的思考
与理解。
6.视觉形象从画面中到在人眼中形成影象,画面上的结构、对比、空间等画面效果会无
可质疑地减弱。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损耗。 这牵扯到作品在创作时的外部环境、创作材料和在作为成品展出时的外部环境。就要我
们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熟练控制住画面,控制画面效果的程度。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能练出
来的,这种能力的训练,对初学者来说,要求是有点高。可以适当追求一下。对于高手来说,
这是很关键的,必须熟练把握材料的特性,才能创造出好作品。
7.最大程度表现工具与材料自身美感,当然离不开对双手潜力的开发。 工具与材料自身美感,指的是肌理效果;手作为我们艺术沟通的主要媒介,一定要很灵
活。手不灵活,是绝对画不好画的。灵活的手能准确表达作者心中的创作意图。我的意见是:
时常在空闲时间锻炼手的活动能力和灵敏程度。这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做到,而做到就一生
受益,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好方法。
8.积极发掘和培养想象力,艺术是不断创新的。 艺术与普通科目不同,它的特征是要不断打破旧的观念,去开创新天地,是需要不断创
新的;而普通科目是要严格遵守原有的意识,原有的规则,是需要不断去完善它的。想象力
对于普通科目,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想象力对于艺术,就如翅膀对于飞鸟,它在艺术中的
重要性从这个比喻中可见一斑。
9.须真诚地面对艺术,艺术是要用情感作为支撑的。 艺术是情感基于形式的表达。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艺术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
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与真实的生活有别。艺术创作绝非单纯的
无意识活动,在将现实素材转化为艺术内容时,要经过艺术家筛选、提炼、概括、集中,正
是在这个时候,注入了他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期望,渗透了他强烈的感情。这里所谓的形
式,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包括内容的内部结构;形象外观,二者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课程,但它不是板起面孔来作的,它需要人们情感的投入,真诚
地热爱,纯正的品味,才能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取得一个更高的角度,才
能触摸到艺术的灵魂。
10.树立坚固自信,戒娇戒躁,勤耕不辍,天道酬勤,定然成功! 很幸运,我最初学画的画室只有5个学生,而我一直都是画得最好的。无数次的作业,
我总是最强,我的绘画意识,作画时间也是最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在我的潜意识
里,就形成了:我本来就是最好的,我就应该是最好的,这种坚固不摧的强烈意识。有点类
似井底之蛙的思想,但它却令我一直很努力,所以之后在70人的大画室,我也是顶尖的。它
促使我不断向最好靠拢。所以我认为自信是一个人能成功的最基本条件。
11.“想”与“画”。 画画也是要动脑的,需要很多思考,我认为学画的过程中“想”与“画”的关系有三个
阶段。一,多多画,多想;二,多多画,多多想;三,多画,多多想。“想”在这个过程中占
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第一阶段,基本上只是手的任务,训练手熟练地把想表现的对象表
现出来。因为没有一定的绘画经验积累,就没有想的基础,而且那个“多想”也只是在技法
层面上的;第二阶段,已经有了初步表现对象的基础,也有了在专业上进行思辩的能力,但
是毕竟还是不够的,这时需要反覆地画,反覆地想;
第三阶段,已经具有了熟练表现对象的基础,但在意识形态上,还跟不上,在这个时候,
“想”比“画”更重要了。所以多多想,多画。 学画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从不会画到画得不好,再到画得挺好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最痛苦的,自我感觉已是很努力,但总不见效果,也是正常的。此时如果不够自信,妄自菲
薄,轻易放弃,那就全完了。所以第一阶段最需要的,是良师益友的鼓励,是坚固不摧的自
信。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的重要性就象大树的根。素描是根,而且是主根,养料和
水分就是靠主根输送到树冠和枝叶上去。但是它本身却并不是营养。素描是一种教学活动,
是一种作画方式,它是否能起到基础作用,就看作者有没有把营养输到根里,看作者的认识
能力和努力程度。素描作为基础训练,并不枯燥,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素描,练好素描的能
力,通过素描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做好更多的准备。 由于本人现在只是大一的本科学生,学识非常有限,接触艺术的时间毕竟短暂,对素描
的理解仅到此处。尽力做了,无愧于心。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多多指教。篇四:素描学习的心
得体会
素描学习的心得体会 因为我是从语文教学改行来做美术教师的,所以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美术方面的学习和
培训.这次,有机会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非常荣幸。 前六周的素描学习,对我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素描,它是一切造型艺术之母,是绘
画艺术的基础表现,也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和教学效果。同时,优秀的素描作品也应
该是一种艺术永恒,它有着自己的思想、时代的脉搏和情感体验。。众所周知,在素描学习中
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能是必要条件之一。从第一次课画几何体,我就开始紧张——实在画不
好;人物石膏像,更把握不好比例、造型,全靠老师在一旁的指导和修改。但另一方面,素
描的技法又不是唯一的,它是依附在作者个体对客观物象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之中,通过素描
技巧和技能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可以对画面物体进行扭曲、平面化和夸张化的形象处理,
改变固定思维的审美标准,提高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这是老师一直在耳边提醒我们
的话语。在人物照片的绘画中,我渐渐开始大胆构图、表现,尝试发挥想象去创造,不再害
怕练习,变得更加主动。 素描训练了我们的大脑和眼睛,使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将身边普普通通的
物品,通过你的手,变成一幅与他人不同的艺术作品。而且通过绘画这些普普通通的作品,
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有了更好了解。篇五:素描课总结
素描课总结
经过一个月的大学素描课,让我更深层次地认识了素描的意义。 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一直认为素描只需要掌握画面的明暗关系就可以了,然而现在我所
认识的素描并不是这样的!素描是另一种对艺术的表现,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不再象以前那
样看到要画的对象就直接开始画,而是先对要画的对象进行观察思考要用怎样的表性方式来
展现我要表现的对象。从思考画面的构图开始,在脑海中构图时就要思考我这张画的主题是
什么, 画由心生, 不再像考前班那样描绘事物,而是用心去修饰事物。尊重自己内心的想
法。
老师一直对我们说素描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对素描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观,
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当然,它也可以提高我们绘画水平。我认识到素描作品的基
本要素不仅包括线、形、空间、明暗,同时也包括形式语言,通过写生素描的训练,我们掌
握了更多的素描观察方法:整体观察、理性观察、审美观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让我们去
进一步的了解素描。
老师让我们常识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对画面的描述,培养了我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训练我
们如何运用想象的方法和形象组合的技巧,用充满乐趣的方式来表达我们所要描述的对象,
解放了我们的传统绘画情绪,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我们通过了黑白图示语言运用各种手法
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让自己的画面有创造力,不再想考前班那死板的
画法。每张画都画的一样的效果。这样只会让自己画面乏味。要多开发自己画面的趣点,才
能吸引人来关注自己的画。但不是一味的求鹤立鸡群与众不同,还是要在有趣点的情况下细
心去刻画画面。
通过进入大学以来对素描的学习,让我对素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素描的训练使我认识
到素描对造型恩能够里的提高作用,素描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造型能力,我们的画
面的基础,无论是将来我们学习其他任何绘画课程,素描都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基础决
定这上层建筑,通过素描的训练也提高了我对艺术的审美观。对我将来所要学习的专业有很
好的帮助。只有打好了根基,学好了造型能力才能往深处去探究。素描是学习各专业的通行
证。
同时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素描学习,也认识到自己素描方面的不足。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改变自己的思路,不自信的去改变自己画的初衷。使得画面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变的死板了。
而且也不能去细心的去观察静物,不能真真实实的去表达静物。以后要不断的努力,打好基
础。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画出自己的感受。才能够对将来艺术方面的发展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