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
教 学 大 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80学时 4学分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应用技术本科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作用是使该专业学生了解制冷基础知识、掌握家用制冷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维修的方法。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它形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了解新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安装、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学时分配:
二 教学内容
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 讲授要点:
1、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10学时)
教学目的:
1、 理解与家用制冷设备技术相关的热力学、传热学和空气调节基础知识。 2、理解制冷设备对制冷剂、润滑油和载冷剂的要求,各自的分类和性质。 3、掌握制冷剂、润滑油和载冷剂的选用原则。
热力学、传热学基础知识和制冷剂、润滑油的选用原则。 教学难点:
压-焓图、空气焓-湿图及应用。 讲授要点:
1、气体基本状态参数、热力学基本定律、显热、潜热、比热、制冷量、压-焓图及应用。 2、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3、空气的性质、空气的调节、空气焓-湿图及应用。 4、制冷剂的性质、分类、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5、润滑油的性质、分类、选用原则及代用和管理。 6、载冷剂的基本要求、种类及主要性质。
第二章 制冷原理(10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冷的种类和相变制冷的必备条件。 2、掌握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3、了解其它制冷原理。 教学重点: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教学难点:
单级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原理。 讲授要点:
1、 冷的种类相变制冷的必备条件。 2、 单级压缩式制冷理论与实际循环原理。 3、 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4、 吸收式制冷循环原理、半导体制冷循环原理。
第三章 家用制冷设备结构与原理(20学时)
教学目的:
1、 握压缩机的功用,理解压缩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教学重点:
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教学难点:
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授要点:
1、 冷压缩机的功用、分类和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2、 家用电冰箱的概述、结构、控制原理。 3、 家用房间空调器的概述、结构、控制原理。
第四章 家用制冷设备安装、维护与维修(36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制冷用管材、管接件的材料及选用。 2、了解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安装、维护与维修方法。 教学重点:
常用工具和仪表使用方法、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安装、维护与维修方法。
气焊和充注制冷剂等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规则。 讲授要点:
1、 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维修方法。 2、 制冷用管材、管接件的材料及选用。
3、 气焊、抽真空、检漏、排空、充制冷剂、回收制冷剂、加润滑油等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规则。 4、家用房间空调器的安装标准、步骤与方法。 5、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的维护要点与方法。
6、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制冷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和方法、安全规则。 7、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和方法、安全规则。
三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1、 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2、 核方式
实验课考核内容主要是实验报告和实验态度,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 教学方法、手段说明
1、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在各章节中适当安排作业与自学指定材料,将基础理论知识、相关过渡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并且实践教学紧扣理论教学知识展开,使学生较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工程实际应用,从而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结合本课程多结构原理图的特点,建议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式与传统讲授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图片进行教学辅助,真正作到直观性、立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3、实践教学设备全部为各类家用电冰箱和空调器实物,按照实际生产方式进行教学。
五 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建议考核方式为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内容(知识点)以及考核要求为教学基本要求和各章节重点内容并结合高级制冷工国家技能鉴定标准制定。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考勤、学习态度占20%,实践教学占10%)。
《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
教 学 大 纲
一 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80学时 4学分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应用技术本科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作用是使该专业学生了解制冷基础知识、掌握家用制冷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维修的方法。 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制冷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它形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掌握典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了解新型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及控制原理;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安装、维护方法和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学时分配:
二 教学内容
绪论(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 讲授要点:
1、人工制冷的含义及人工制冷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制冷新技术与新设备概况。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10学时)
教学目的:
1、 理解与家用制冷设备技术相关的热力学、传热学和空气调节基础知识。 2、理解制冷设备对制冷剂、润滑油和载冷剂的要求,各自的分类和性质。 3、掌握制冷剂、润滑油和载冷剂的选用原则。
热力学、传热学基础知识和制冷剂、润滑油的选用原则。 教学难点:
压-焓图、空气焓-湿图及应用。 讲授要点:
1、气体基本状态参数、热力学基本定律、显热、潜热、比热、制冷量、压-焓图及应用。 2、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
3、空气的性质、空气的调节、空气焓-湿图及应用。 4、制冷剂的性质、分类、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5、润滑油的性质、分类、选用原则及代用和管理。 6、载冷剂的基本要求、种类及主要性质。
第二章 制冷原理(10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制冷的种类和相变制冷的必备条件。 2、掌握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3、了解其它制冷原理。 教学重点:
单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教学难点:
单级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原理。 讲授要点:
1、 冷的种类相变制冷的必备条件。 2、 单级压缩式制冷理论与实际循环原理。 3、 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
4、 吸收式制冷循环原理、半导体制冷循环原理。
第三章 家用制冷设备结构与原理(20学时)
教学目的:
1、 握压缩机的功用,理解压缩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教学重点:
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和控制原理。 教学难点:
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授要点:
1、 冷压缩机的功用、分类和工作原理,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2、 家用电冰箱的概述、结构、控制原理。 3、 家用房间空调器的概述、结构、控制原理。
第四章 家用制冷设备安装、维护与维修(36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制冷用管材、管接件的材料及选用。 2、了解常用工具和仪表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安装、维护与维修方法。 教学重点:
常用工具和仪表使用方法、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安装、维护与维修方法。
气焊和充注制冷剂等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规则。 讲授要点:
1、 家用电冰箱和房间空调器的维修方法。 2、 制冷用管材、管接件的材料及选用。
3、 气焊、抽真空、检漏、排空、充制冷剂、回收制冷剂、加润滑油等基本操作技能及安全规则。 4、家用房间空调器的安装标准、步骤与方法。 5、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的维护要点与方法。
6、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制冷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和方法、安全规则。 7、家用电冰箱与房间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步骤和方法、安全规则。
三 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1、 验课程内容(项目)及学时分配
2、 核方式
实验课考核内容主要是实验报告和实验态度,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 教学方法、手段说明
1、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在各章节中适当安排作业与自学指定材料,将基础理论知识、相关过渡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并且实践教学紧扣理论教学知识展开,使学生较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并掌握工程实际应用,从而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结合本课程多结构原理图的特点,建议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式与传统讲授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图片进行教学辅助,真正作到直观性、立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3、实践教学设备全部为各类家用电冰箱和空调器实物,按照实际生产方式进行教学。
五 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建议考核方式为闭卷形式。主要考核内容(知识点)以及考核要求为教学基本要求和各章节重点内容并结合高级制冷工国家技能鉴定标准制定。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考勤、学习态度占20%,实践教学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