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程序框图

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

①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②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程序框图

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2)①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与条件语句相对应. ②条件语句的格式 a .IF —THEN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b .IF —THEN —ELSE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3)循环语句

①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与循环语句相对应. ②循环语句的格式

a .UNTIL 语句 b .WHILE 语句 DO WHILE条件

循环体循环体

LOOP UNTIL条件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算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不能重复使用.( × ) (2)程序框图中的图形符号可以由个人来确定.( × ) (3)输入框只能紧接开始框,输出框只能紧接结束框.( × )

(4)条件结构的出口有两个,但在执行时,只有一个出口是有效的.( √(5)5=x 是赋值语句.( × )

(6)输入语句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 √ )

1.已知一个算法: (1)m =a .

)

(2)如果b

如果a =3,b =6,c =2,那么执行这个算法的结果是( ) A .3 B .6 C .2 D .m 答案 C

解析 当a =3,b =6,c =2时,依据算法设计, 本算法是求a 、b 、c 三个数的最小值, 故输出m 的值为2,故选C.

2.(2014·课标全国Ⅰ)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等于(

)

2016715A. B. C. D. 3528答案 D

133解析 当n =1时,M =1+a =2,b =

2222838

当n =2时,M =2+=,a =b

[1**********]

当n =3时,M ==,a =,b =;

2883815

当n =4时,终止循环.输出M 8

3.如图,是求实数x 的绝对值的算法程序框图,则判断框①中可填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 >0?(或x ≥0?)

⎧⎧⎪x , x ≥0,⎪x ,x >0,⎨解析 由于|x |=或|x |=⎨故根据所给的程序框图,易知可填⎪-x ,x

“x >0?”或“x ≥0?”.

4.(2013·山东)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ε的值为0.25,则输出的n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第一次循环:F 1=3,F 0=2,n =2; 第二次循环:F 1=5,F 0=3,n =3. 111

=0.2满足≤ε=0.25,

F 15F 1故输出n =

3.

题型一 算法的顺序结构

例1 f (x ) =x 2-2x -3. 求f (3)、f (-5) 、f (5),并计算f (3)+f (-5) +f (5)的值.设计出解决该问

题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x =3.

第二步,把x =3代入y 1=x 2-2x -3. 第三步,令x =-5.

第四步,把x =-5代入y 2=x 2-2x -3. 第五步,令x =5.

第六步,把x =5代入y 3=x 2-2x -3.

第七步,把y 1,y 2,y 3的值代入y =y 1+y 2+y 3. 第八步,输出y 1,y 2,y 3,y 的值. 该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思维升华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解决此类问题,只需分清运算步骤,赋值量及其范围进行逐步运算即可.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

的几个小题.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2)当输入的x 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问当输入的x 的值为3时,输出的值为多大?

(3)在(2)的条件下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的值应为多大? 解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f (x ) =-x 2+mx 的函数值的问题; (2)当输入的x 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 即f (0)=f (4).

因为f (0)=0,f (4)=-16+4m , 所以-16+4m =0, 所以m =4,f (x ) =-x 2+4x . 则f (3)=-32+4×3=3,

所以当输入的x 的值为3时,输出的f (x ) 的值为3; (3)因为f (x ) =-x 2+4x =-(x -2) 2+4, 当x =2时,f (x ) 最大值=4,

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的值应为2. 题型二 算法的条件结构

例2 如图中x 1,x 2,x 3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p 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x 1=6,x 2=9,p =8.5时,x 3等于(

)

A .11 B .10 C .8 D .7

思维点拨 依据第二个判断框的条件关系,判断是利用“x 2=x 3”,还是利用“x 1=x 3”,从而验证p 是否为8.5. 答案 C

解析 x 1=6,x 2=9,|x 1-x 2|=3

6+x 3

=8.5,解得x 3=11>7.5,不合题意;当x 3>7.5时,|x 3-x 1|

x +x x +9

此时x 1=x 3,所以p ,即8.5,解得x 3=8>7.5,符合题意,故选C.

22

思维升华 (1)条件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条件结构的功能,然后根据“是”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

(2)对条件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2014·四川)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y ∈R ,那么输出的S 的

最大值为(

)

A .0 C .2 答案 C

解析 当条件x ≥0,y ≥0,x +y ≤1不成立时输出S 的值为1;当条件x ≥0,y ≥0,x +y ≤1成立时S =2x +y ,下面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此时S 的最大值.

B .1 D .3

x ≥0,⎧⎪

作出不等式组⎨y ≥0,

⎪⎩x +y ≤1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图可知当直线S =2x +y 经过

点M (1,0)时S 最大,其最大值为2×1+0=2,故输出S 的最大值为2. 题型三 算法的循环结构

例3 (2014·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值为(

)

A .10 C .19

B .17 D .36

思维点拨 弄清循环顺序,分别计算第一,二,三次„循环所得s ,k 值. 答案 C

解析 开始s =0,k =2; 第一次循环s =2,k =3; 第二次循环s =5,k =5; 第三次循环s =10,k =9; 第四次循环s =19,k =17,

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s =19,故选C.

思维升华 利用循环结构表示算法,第一要确定是利用当型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第二准确表示累计变量;第三要注意从哪一步开始循环.弄清进入或终止的循环条件、循环次数是做题的关键.

(2014·北京) 当m =7,n =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7 B .42 C .210 D .840 答案 C

解析 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 m =7,n =3时,m -n +1=5, k =m =7,S =1,S =1×7=7; k =k -1=6>5,S =6×7=42; k =k -1=5=5,S =5×42=210; k =k -1=4

i =

1

WHILE i*(i +1)

PRINT “i =”;i END

图1

i =1 DO i =i +1

LOOP UNTIL i*(i +1)

图2

执行图1中语句的结果是输出________; 执行图2中语句的结果是输出________.

思维点拨 理解算法语句中两种循环语句的结构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 i =4 i =2

解析 执行语句1,得到(i ,i ·(i +1)) 结果依次为(1,2),(2,6),(3,12),(4,20),故输出i =4. 执行语句2的情况如下:

i =1,i =i +1=2,i ·(i +1) =6

思维升华 解决算法语句有三个步骤:首先通读全部语句,把它翻译成数学问题;其次领悟该语句的功能;最后根据语句的功能运行程序,解决问题.

设计一个计算1×3×5×7×9×11×13的算法.图中给出了程序的一部分,则

在横线上不能填入的数是( )

A .13 B .13.5 C .14 D .14.5 答案 A

解析 当填i

13.

变量的含义理解不准致误

典例: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2 B .4 C .8 D .16

易错分析 (1)读不懂程序框图把执行循环体的次数n 误认为是变量k 的值,没有注意到k 的初始值为0.

(2)对循环结构:①判断条件把握不准;②循环次数搞不清楚;③初始条件容易代错. 解析 当k =0时,满足k

温馨提醒 (1)要分清是当型循环结构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要理解循环结构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2)在处理含有循环结构的算法问题时,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循环中有哪些变量,且每一次循环之后的变量S 、k 值都要被新的S 、k 值所替换

.

方法与技巧

1.在设计一个算法的过程中要牢记它的五个特征:

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普遍性.

2.在画算法框图时首先要进行结构的选择.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分情况讨论,只用顺序结构就能解决;若所要解决的问题要分若干种情况讨论时,就必须引入选择结构;若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许多重复的步骤,且这些步骤之间又有相同的规律时,就必须引入变量,应用循环结构. 失误与防范

1.注意起止框与处理框、判断框与循环框的不同.

2.注意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联系:对于循环结构有重复性,条件结构具有选择性没有重复性,并且循环结构中必定包含一个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循环体.

3.循环语句有“直到型”与“当型”两种,要区别两者的异同,主要解决需要反复执行的任务,用循环语句来编写程序.

4.关于赋值语句,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例如3=m 是错误的.

(2)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例如Y =x ,表示用x 的值替代变量Y 的原先的取值,不能改写为x =Y . 因为后者表示用Y 的值替代变量x 的值.

(3)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多个“=”

.

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25分钟)

1.(2014·福建)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 的值等于(

)

A .18 C .21 答案 B

B .20 D .40

解析 由题意,得S =0,n =1;S =0+2+1=3

2.(2013·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s =3,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k ≤6? C .k ≤8? 答案 B

解析 当k =2时,s =log 23,当k =3时,s =log 23·log 34,当k =4时,s =log 23·log 34·log 45. lg (k +1)lg 3lg 4lg 5由s =3,得=3,即lg(k +1) =3lg 2,所以k =7. 再循环时,k =

lg 2lg 3lg 4lg k 7+1=8,此时输出s ,因此判断框内应填入“k ≤7?”.故选B. 3.(2013·安徽)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

)

B .k ≤7? D .k ≤9?

311125

A. B. C. 461224答案 C

解析 赋值S =0,n =2 进入循环体:检验n =2

22n =2+2=4;

检验n

检验n =8,脱离循环体, 11

输出S =.

12

4.(2013·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得k =1时,s =1;k =2时,s =1+1=2;k =3时,s =2+4=6;k =4时,s =6+9=15;k =5时,s =15+16=31>15,此时输出k 值为5.

5.(2014·湖南)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2,2],则输出的S 属于(

)

A .[-6,-2] C .[-4,5] 答案 D

B .[-5,-1] D .[-3,6]

解析 由程序框图知,当0≤t ≤2时,输出S =t -3,此时S ∈[-3,-1];当-2≤t

6.运行如下所示的程序,当输入a ,b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为________.

INPUT a ,b IF a>b THEN m =a ELSE

m =b END IF PRINT m END 答案 3

解析 ∵a =2,b =3,∴a

7.(2013·湖北)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i =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第一次循环:a =5,i =2;第二次循环:a =16,i =3;第三次循环:a =8,i =4;第四次循环:a =4,i =5,循环终止,输出i =5.

8.(2013·浙江) 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等于________.

9答案 5

解析 当k =5时,输出S .

1111

此时,S =1+

1×22×33×44×51111111

=1+1-+-+223344519=2.

55

9.给出一个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要使输入的x 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则这样的x 值是________.

答案 0,1,3

解析 根据题意,本程序框图表示分段函数:

⎧⎪2x -3,25,

x 2,x ≤2,

由于输入的x 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 由x 2=x 解得x =0或x =1,都满足x ≤2; 由x =2x -3解得x =3,也满足2

由=x 解得x =±1,不在x >5内,舍去. x

可见满足条件的x 共三个:0,1,3.

10.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p =0.8,则输出的n =

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第一次,S =1

2,n =2;

第二次,S 11

24n =3;

第三次,S 12141

8

,n =4.

因为S =12+14+1

8

,所以输出的n =4.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

11.(2013·课标全国Ⅱ)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4,那么输出的S 等于(

A .1+1112+34

B .1+12+13×21

4×3×2

C .1+1111

2345

D .1+1111

2+3×2+4×3×25×4×3×2答案 B

)

11

解析 第一次循环,T =1,S =1,k =2;第二次循环,T S =1k =3;第三次循环,

22T =

1111111

,S =1++k =4,第四次循环,T =,S =1+++,k

22×322×32×3×42×32×3×4

111

=5,此时满足条件输出S =1+,选B.

22×32×3×4

π3π

1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令a =tan θ,b =sin θ,c =cos θ,若在集合{θ|-

44ππ

,}中,给θ取一个值,输出的结果是sin θ,则θ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 42

π

A .(-,0)

4ππC .

42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该程序为求解a =tan θ,b =sin θ,c =cos θ的最大值,

⎧⎪sin θ>cos θ,π3π令⎨所以θ的值所在范围是(,) .

24⎪sin θ>tan θ,⎩

π

B .(0,4π3πD .()

24

13.如图是求12+22+32+„+1002的值的程序框图,则正整数n =

________.

答案 100

解析 第一次判断执行后,i =2,s =12;第二次判断执行后,i =3,s =12+22,而题目要求计算12+22+„+1002,故n =100.

14.对一个作直线运动的质点的运动过程观测了8次,第i 次观测得到的数据为a i ,具体如

下表所示:

在对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a 是这8个数据的平均数) ,则输出的S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7

解析 本题计算的是这8个数的方差,因为 a =

40+41+43+43+44+46+47+48

=44,

8

所以S =

(-4)2+(-3)2+(-1)2+(-1)2+02+22+32+42

7.

8

15. 如图所示,已知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 ,底边BC 长为7 cm,腰长为22cm ,当一条垂直于底边BC (垂足为F ) 的直线l 从B 点开始由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 有公共点) 时,直线l 把梯形分成两部分,

令BF =x (0≤x ≤7) ,左边部分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过点A ,D 分别作

AG

⊥BC ,DH ⊥BC ,垂足分别是G ,H .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底角是45°,AB =2cm , ∴BG =AG =DH =HC =2 cm. 又BC =7 cm,∴AD =GH =3 cm,

⎧⎪

∴y =⎨2x -2 (2

1⎪-⎩2(x -7)+10 (5

2

12

x (0≤x ≤2),2

程序框图如下:

程序:

INPUT “x =”;x IF x>=0 AND x

y =0.5 *x^2 ELSE

IF x

y =-0.5*(x-7) ^2+10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法

①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②应用: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 (2)程序框图

定义: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2.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2)①程序框图中的条件结构与条件语句相对应. ②条件语句的格式 a .IF —THEN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 END IF

b .IF —THEN —ELSE 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 ELSE 语句体2 END IF (3)循环语句

①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与循环语句相对应. ②循环语句的格式

a .UNTIL 语句 b .WHILE 语句 DO WHILE条件

循环体循环体

LOOP UNTIL条件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算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不能重复使用.( × ) (2)程序框图中的图形符号可以由个人来确定.( × ) (3)输入框只能紧接开始框,输出框只能紧接结束框.( × )

(4)条件结构的出口有两个,但在执行时,只有一个出口是有效的.( √(5)5=x 是赋值语句.( × )

(6)输入语句可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 √ )

1.已知一个算法: (1)m =a .

)

(2)如果b

如果a =3,b =6,c =2,那么执行这个算法的结果是( ) A .3 B .6 C .2 D .m 答案 C

解析 当a =3,b =6,c =2时,依据算法设计, 本算法是求a 、b 、c 三个数的最小值, 故输出m 的值为2,故选C.

2.(2014·课标全国Ⅰ)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k 分别为1,2,3,则输出的M 等于(

)

2016715A. B. C. D. 3528答案 D

133解析 当n =1时,M =1+a =2,b =

2222838

当n =2时,M =2+=,a =b

[1**********]

当n =3时,M ==,a =,b =;

2883815

当n =4时,终止循环.输出M 8

3.如图,是求实数x 的绝对值的算法程序框图,则判断框①中可填________________.

答案 x >0?(或x ≥0?)

⎧⎧⎪x , x ≥0,⎪x ,x >0,⎨解析 由于|x |=或|x |=⎨故根据所给的程序框图,易知可填⎪-x ,x

“x >0?”或“x ≥0?”.

4.(2013·山东)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ε的值为0.25,则输出的n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3

解析 第一次循环:F 1=3,F 0=2,n =2; 第二次循环:F 1=5,F 0=3,n =3. 111

=0.2满足≤ε=0.25,

F 15F 1故输出n =

3.

题型一 算法的顺序结构

例1 f (x ) =x 2-2x -3. 求f (3)、f (-5) 、f (5),并计算f (3)+f (-5) +f (5)的值.设计出解决该问

题的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解 算法如下: 第一步,令x =3.

第二步,把x =3代入y 1=x 2-2x -3. 第三步,令x =-5.

第四步,把x =-5代入y 2=x 2-2x -3. 第五步,令x =5.

第六步,把x =5代入y 3=x 2-2x -3.

第七步,把y 1,y 2,y 3的值代入y =y 1+y 2+y 3. 第八步,输出y 1,y 2,y 3,y 的值. 该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思维升华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解决此类问题,只需分清运算步骤,赋值量及其范围进行逐步运算即可.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根据该图和下列各小题的条件回答下面

的几个小题.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2)当输入的x 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问当输入的x 的值为3时,输出的值为多大?

(3)在(2)的条件下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的值应为多大? 解 (1)该程序框图解决的是求二次函数f (x ) =-x 2+mx 的函数值的问题; (2)当输入的x 的值为0和4时,输出的值相等, 即f (0)=f (4).

因为f (0)=0,f (4)=-16+4m , 所以-16+4m =0, 所以m =4,f (x ) =-x 2+4x . 则f (3)=-32+4×3=3,

所以当输入的x 的值为3时,输出的f (x ) 的值为3; (3)因为f (x ) =-x 2+4x =-(x -2) 2+4, 当x =2时,f (x ) 最大值=4,

所以要想使输出的值最大,输入的x 的值应为2. 题型二 算法的条件结构

例2 如图中x 1,x 2,x 3为某次考试三个评阅人对同一道题的独立评分,p 为该题的最终得分.当x 1=6,x 2=9,p =8.5时,x 3等于(

)

A .11 B .10 C .8 D .7

思维点拨 依据第二个判断框的条件关系,判断是利用“x 2=x 3”,还是利用“x 1=x 3”,从而验证p 是否为8.5. 答案 C

解析 x 1=6,x 2=9,|x 1-x 2|=3

6+x 3

=8.5,解得x 3=11>7.5,不合题意;当x 3>7.5时,|x 3-x 1|

x +x x +9

此时x 1=x 3,所以p ,即8.5,解得x 3=8>7.5,符合题意,故选C.

22

思维升华 (1)条件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条件结构的功能,然后根据“是”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

(2)对条件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2014·四川)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 ,y ∈R ,那么输出的S 的

最大值为(

)

A .0 C .2 答案 C

解析 当条件x ≥0,y ≥0,x +y ≤1不成立时输出S 的值为1;当条件x ≥0,y ≥0,x +y ≤1成立时S =2x +y ,下面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此时S 的最大值.

B .1 D .3

x ≥0,⎧⎪

作出不等式组⎨y ≥0,

⎪⎩x +y ≤1

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图可知当直线S =2x +y 经过

点M (1,0)时S 最大,其最大值为2×1+0=2,故输出S 的最大值为2. 题型三 算法的循环结构

例3 (2014·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s 的值为(

)

A .10 C .19

B .17 D .36

思维点拨 弄清循环顺序,分别计算第一,二,三次„循环所得s ,k 值. 答案 C

解析 开始s =0,k =2; 第一次循环s =2,k =3; 第二次循环s =5,k =5; 第三次循环s =10,k =9; 第四次循环s =19,k =17,

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输出s =19,故选C.

思维升华 利用循环结构表示算法,第一要确定是利用当型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第二准确表示累计变量;第三要注意从哪一步开始循环.弄清进入或终止的循环条件、循环次数是做题的关键.

(2014·北京) 当m =7,n =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7 B .42 C .210 D .840 答案 C

解析 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 m =7,n =3时,m -n +1=5, k =m =7,S =1,S =1×7=7; k =k -1=6>5,S =6×7=42; k =k -1=5=5,S =5×42=210; k =k -1=4

i =

1

WHILE i*(i +1)

PRINT “i =”;i END

图1

i =1 DO i =i +1

LOOP UNTIL i*(i +1)

图2

执行图1中语句的结果是输出________; 执行图2中语句的结果是输出________.

思维点拨 理解算法语句中两种循环语句的结构和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 i =4 i =2

解析 执行语句1,得到(i ,i ·(i +1)) 结果依次为(1,2),(2,6),(3,12),(4,20),故输出i =4. 执行语句2的情况如下:

i =1,i =i +1=2,i ·(i +1) =6

思维升华 解决算法语句有三个步骤:首先通读全部语句,把它翻译成数学问题;其次领悟该语句的功能;最后根据语句的功能运行程序,解决问题.

设计一个计算1×3×5×7×9×11×13的算法.图中给出了程序的一部分,则

在横线上不能填入的数是( )

A .13 B .13.5 C .14 D .14.5 答案 A

解析 当填i

13.

变量的含义理解不准致误

典例: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2 B .4 C .8 D .16

易错分析 (1)读不懂程序框图把执行循环体的次数n 误认为是变量k 的值,没有注意到k 的初始值为0.

(2)对循环结构:①判断条件把握不准;②循环次数搞不清楚;③初始条件容易代错. 解析 当k =0时,满足k

温馨提醒 (1)要分清是当型循环结构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要理解循环结构中各变量的具体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2)在处理含有循环结构的算法问题时,关键是确定循环的次数,循环中有哪些变量,且每一次循环之后的变量S 、k 值都要被新的S 、k 值所替换

.

方法与技巧

1.在设计一个算法的过程中要牢记它的五个特征:

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唯一性、普遍性.

2.在画算法框图时首先要进行结构的选择.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分情况讨论,只用顺序结构就能解决;若所要解决的问题要分若干种情况讨论时,就必须引入选择结构;若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许多重复的步骤,且这些步骤之间又有相同的规律时,就必须引入变量,应用循环结构. 失误与防范

1.注意起止框与处理框、判断框与循环框的不同.

2.注意条件结构与循环结构的联系:对于循环结构有重复性,条件结构具有选择性没有重复性,并且循环结构中必定包含一个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循环体.

3.循环语句有“直到型”与“当型”两种,要区别两者的异同,主要解决需要反复执行的任务,用循环语句来编写程序.

4.关于赋值语句,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例如3=m 是错误的.

(2)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例如Y =x ,表示用x 的值替代变量Y 的原先的取值,不能改写为x =Y . 因为后者表示用Y 的值替代变量x 的值.

(3)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多个“=”

.

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25分钟)

1.(2014·福建)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 的值等于(

)

A .18 C .21 答案 B

B .20 D .40

解析 由题意,得S =0,n =1;S =0+2+1=3

2.(2013·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s =3,那么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k ≤6? C .k ≤8? 答案 B

解析 当k =2时,s =log 23,当k =3时,s =log 23·log 34,当k =4时,s =log 23·log 34·log 45. lg (k +1)lg 3lg 4lg 5由s =3,得=3,即lg(k +1) =3lg 2,所以k =7. 再循环时,k =

lg 2lg 3lg 4lg k 7+1=8,此时输出s ,因此判断框内应填入“k ≤7?”.故选B. 3.(2013·安徽) 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的输出结果为(

)

B .k ≤7? D .k ≤9?

311125

A. B. C. 461224答案 C

解析 赋值S =0,n =2 进入循环体:检验n =2

22n =2+2=4;

检验n

检验n =8,脱离循环体, 11

输出S =.

12

4.(2013·重庆)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k 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得k =1时,s =1;k =2时,s =1+1=2;k =3时,s =2+4=6;k =4时,s =6+9=15;k =5时,s =15+16=31>15,此时输出k 值为5.

5.(2014·湖南)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 ∈[-2,2],则输出的S 属于(

)

A .[-6,-2] C .[-4,5] 答案 D

B .[-5,-1] D .[-3,6]

解析 由程序框图知,当0≤t ≤2时,输出S =t -3,此时S ∈[-3,-1];当-2≤t

6.运行如下所示的程序,当输入a ,b 分别为2,3时,最后输出的m 的值为________.

INPUT a ,b IF a>b THEN m =a ELSE

m =b END IF PRINT m END 答案 3

解析 ∵a =2,b =3,∴a

7.(2013·湖北)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i =________.

答案 5

解析 第一次循环:a =5,i =2;第二次循环:a =16,i =3;第三次循环:a =8,i =4;第四次循环:a =4,i =5,循环终止,输出i =5.

8.(2013·浙江) 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等于________.

9答案 5

解析 当k =5时,输出S .

1111

此时,S =1+

1×22×33×44×51111111

=1+1-+-+223344519=2.

55

9.给出一个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要使输入的x 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则这样的x 值是________.

答案 0,1,3

解析 根据题意,本程序框图表示分段函数:

⎧⎪2x -3,25,

x 2,x ≤2,

由于输入的x 值与输出的y 值相等, 由x 2=x 解得x =0或x =1,都满足x ≤2; 由x =2x -3解得x =3,也满足2

由=x 解得x =±1,不在x >5内,舍去. x

可见满足条件的x 共三个:0,1,3.

10.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若p =0.8,则输出的n =

________.

答案 4

解析 第一次,S =1

2,n =2;

第二次,S 11

24n =3;

第三次,S 12141

8

,n =4.

因为S =12+14+1

8

,所以输出的n =4.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

11.(2013·课标全国Ⅱ) 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4,那么输出的S 等于(

A .1+1112+34

B .1+12+13×21

4×3×2

C .1+1111

2345

D .1+1111

2+3×2+4×3×25×4×3×2答案 B

)

11

解析 第一次循环,T =1,S =1,k =2;第二次循环,T S =1k =3;第三次循环,

22T =

1111111

,S =1++k =4,第四次循环,T =,S =1+++,k

22×322×32×3×42×32×3×4

111

=5,此时满足条件输出S =1+,选B.

22×32×3×4

π3π

1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令a =tan θ,b =sin θ,c =cos θ,若在集合{θ|-

44ππ

,}中,给θ取一个值,输出的结果是sin θ,则θ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 42

π

A .(-,0)

4ππC .

42答案 D

解析 依题意该程序为求解a =tan θ,b =sin θ,c =cos θ的最大值,

⎧⎪sin θ>cos θ,π3π令⎨所以θ的值所在范围是(,) .

24⎪sin θ>tan θ,⎩

π

B .(0,4π3πD .()

24

13.如图是求12+22+32+„+1002的值的程序框图,则正整数n =

________.

答案 100

解析 第一次判断执行后,i =2,s =12;第二次判断执行后,i =3,s =12+22,而题目要求计算12+22+„+1002,故n =100.

14.对一个作直线运动的质点的运动过程观测了8次,第i 次观测得到的数据为a i ,具体如

下表所示:

在对上述统计数据的分析中,一部分计算见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a 是这8个数据的平均数) ,则输出的S 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7

解析 本题计算的是这8个数的方差,因为 a =

40+41+43+43+44+46+47+48

=44,

8

所以S =

(-4)2+(-3)2+(-1)2+(-1)2+02+22+32+42

7.

8

15. 如图所示,已知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 ,底边BC 长为7 cm,腰长为22cm ,当一条垂直于底边BC (垂足为F ) 的直线l 从B 点开始由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 有公共点) 时,直线l 把梯形分成两部分,

令BF =x (0≤x ≤7) ,左边部分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画出程序框图,并写出程序.

解 过点A ,D 分别作

AG

⊥BC ,DH ⊥BC ,垂足分别是G ,H . ∵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底角是45°,AB =2cm , ∴BG =AG =DH =HC =2 cm. 又BC =7 cm,∴AD =GH =3 cm,

⎧⎪

∴y =⎨2x -2 (2

1⎪-⎩2(x -7)+10 (5

2

12

x (0≤x ≤2),2

程序框图如下:

程序:

INPUT “x =”;x IF x>=0 AND x

y =0.5 *x^2 ELSE

IF x

y =-0.5*(x-7) ^2+10 END IF END IF PRINT y END


相关文章

  • 12算法与程序框图
  • 邗 江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中 心 教 案 一.引言: 说起算法,大家有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和它打交道,例如,青菜的价格是4.8元/kg,买了1.2kg, 如果我们用计算器计算该付多少钱,我们做法是: 第一步 按 ...查看


  • 算法的概念
  • 算法的概念--知能阐释 一.知识精讲 1.算法的含义 算法可以理解为由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或看成按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或序列能够解决一类问题. 说明:(1)算法一般是机械的,有时要进行 ...查看


  • 算法初步知识点与习题
  • 算法初步 1.了解算法的含义.算法的思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3.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知识聚焦 不简单罗列 1.算法与程序框图 (1)算 ...查看


  • 算法及程序框图高考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
  • 算法及程序框图高考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 湖北英山长冲高级中学 余赏 算法和程序框图是新课程高考的新增内容,主要以客观形式题出现,不大会出现让考生就一具体问题编写一个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的题目.主要考查算法思想和算法框图的3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 ...查看


  • 程序框图教案
  • §程序框图 授课人:从化三中黄林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理解掌握后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 ...查看


  • 1.1.2程序框图与顺序结构
  • §1.1.2程序框图与顺序结构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课前预学案 1. 程序框图的概念 通常用一些通用___________构成一张图来表示算法,这种图形称作程序框图. 2. 框图的意义 4. 画程序框图的规 ...查看


  • 程序框图高考题汇编
  • 程序框图高考题汇编 1. (广东卷9.阅读程序框图,若输入m =4,n =6,则输出a =,i =2. (海南卷5)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三个实数a .b .c ,要求输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查看


  •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 <循环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循环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3(必修)>(A版)中§1.1.2的第二课时的内容.(1)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 ...查看


  • 必修三算法与程序框图测试题
  • 必修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 B.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 C 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是明确的. D.算法执行后一定产生确定的结果. 2.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