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0章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电子的运动与其它的微观粒子一样,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不确定原理,因而不遵循经典力学定律。电子运动的状态是用统计规律来描述的。

几率是统计电子在核外某一空间出现机会大小的术语。几率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几率。它们的关系是:几率=几率密度×体积。

几率又常用电子云图来形象描述,电子云图中小黑点密集的地方,表示几率密度大的区域,黑点稀少的地方表示几率密度小的区域。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答:在多电子原子中,不仅有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还有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在研究电子与核之间的引力作用时,人们把电子之间的排斥力看作是对核电荷引力的抵消,屏蔽效应就是指电子对核电荷引力的减弱作用。

量子数n 相同。但l 不同的电子,它们的径向分布图不同,l 值较小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出现较大的几率,l 值较大的电子在离核附近的区域出现较小的几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钻穿效应。电子离核出现的几率越大,电子的能量就越低,因此可以说钻穿效应使电子的能量趋于降低。因此,量子数n 相同,但l 不同的电子发生了能级分裂,其能量大小为:Ens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解:原子序数:24

元素名称:铬 元素符号:Cr

基态原子电子结构式:[Ar]3d54s 1 六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别为: n l m ms 3 1 0 1/2 3 1 1 1/2 3 1 -1 1/2 3 2 2 1/2 3 2 -2 1/2 4 0 0 1/2

4.已知M 2+离子3d 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Ar]3d54s 2

(2)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4s 2),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是7(4s 23d 54p 0) (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ⅦB 族。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 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解:K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σ4s = 8×0.85 + 10 = 16.8 Z * = 19 – 16.8 = 2.2 E 4s = – 13.6 × 2.22/42 = –4.11(eV)

Cu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25p 5

σ4s = 18×0.85 + 10 = 25.3 Z * = 29 – 25.3 = 3.7 E 4s = – 13.6 × 3.72/42 = – 11.64(eV)

I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25p 5

σ5s = 6×0.35 + 18×0.85 + 28 = 45.4 Z * = 53 – 45.4 = 7.6 E 5s = –13.6 × 7.62/52 = –31.4(eV)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解:17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1s 22s 22p 63s 23p 5 或 [Ne]3s23p 5

23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1s 22s 22p 63s 23p 63d 34s 2 或 [Ar]3d34s 2 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 式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4f 145s 25p 65d 106s 2 或 [Xe]4f145d 106s 2

7.画出s,p,d 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解:ψn,l,m = R(r) ·Y(θ, Φ) (R(r)称径向波函数,Y(θ,Φ)称角度波函数)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Y(θ,Φ)与主量子数无关,图形如下:

S 轨道

Pz 轨道 Px 轨道 Py 轨道

dxy dxz dyz

dx 2-y 2 dz 2

d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8.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它们的可能取值是什么?

解:(1)主量子数n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的大小,n 越大,离核越远,对于类氢原子,n 的大小决定了电子的能量:

13.6(Z -σ)13.6Z 2E=-eV ,对于多原子电子,E=-eV ,n 的取值范围是:1,2,…,n 22

n n

(2)角量子数l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区域在空间的伸展形状,l=0称s 轨道,是球形对称的,l=1称p 轨道,为亚铃形对称的,l=2称d 轨道,为花瓣形对称的。l 值的取值范围是0,1,2,…,n-1。 (3)磁量子数m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区域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它的每一个取值表示一个方向,取值范围是0,±1,±2,…,±n 。

(4)自旋量子数ms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的自旋方向,它有两个值:+9.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 = 2,l = 1,m = 0 (2)n = 2,l = 2,m = –1 (3)n = 3,l = 0,m = 0 (4)n = 3,l = 1,m = 1 (5)n = 2,l = 0,m = –1 (6)n = 2,l = 3,m = 2 解:合理的:(1),(3),94)

不合理的:(2) l = n 不合理; (5)︱m ︱>1 不合理; (6) l > n 不合理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1)s 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p 电子是走∞形的; (2)主量子数n 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n 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4)主量子数n 为3时,有3s,3p,3d 三条轨道。

解:(1)不正确,s 电子运动的轨道是球形对称的,一圆周,p 电子的轨道是亚铃状对称的,不是走∞形。

(2)不正确,主量子数为1时,只有1s 轨道,再说,轨道没有自旋相反的,只有电子的运动方向有自旋相反的。

(3)正确,n=4时,有4s,4p,4d,4f 等16条轨道,因此可以容纳电子数32。 (4)不正确,n=3时,3s 轨道一条,3p 轨道3条,3d 轨道5条,共有9条。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 或2p ,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2

11

,–。 22

13.6Z 2

eV ,所以氢原子的2s 和2p 轨解:对于氢原子或类氢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量子数有关:E=-n 2

道能量是相同的。氦原子就不同了。它是多电子原子,存在有屏蔽效应,主量子数相同时,E ns

解:12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 ,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3d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σ =11

13.6⨯(12-11)E3d =-=-1.51eV 2

3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4s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12-10.85)

σ = 0.85 +10 = 10.85 E4s =-=-1.12eV 2

4

E 4s > E3d

16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3p 4,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3d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σ = 15

2

13.6⨯(16-15)E3d =-=-1.51eV

32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4s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16-14.25)

σ = 5×0.85 + 10 = 14.25 E4s =-=-2.6eV

42

E 4s

25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2, 3d轨道上的电子屏蔽常数为:

2

13.6⨯(25-19.4)

σ = 4×0.35 + 18 = 19.4 E3d =-=-47.4eV 2

3

4s 轨道上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25-21.4)

σ = 0.35 + 13× 0.85 + 10 = 21.4 E4s =-=-11.0eV 2

4

E 4s >E3d

13.根据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指出下表中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数有无错误,并说明理由。

2

解:正确的电子层电子排列如下:

19号元素最外层排列9个电子错,原子最外层最多只能排列8个电子。

22号元素L 层排列10个电子错,L 层只有2s 和2p 等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 30号元素的排列是正确的。

33号元素的次外层排列22个电子是错的,原子的次外层最多只能排列18个电子。

60号元素的O 层不能排列12个电子,因为它的N 层4f 亚层能量较5d 亚层低,电子应先填充4f 电子。 14.说明在同周期和同族中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原因。

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少,这是因为从左到右,随核电荷的增加,相应增加的电子都在最外电子层区域之内,因此核对电子的引力作用处于主导作用,即核电子受核的引力增强,帮半径减少。

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加。这是因为,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相应增加的电子都在更高的电子层上,因此受核的引力减弱。所以原子半径增大。 15.说明下列各对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为什么? S 与P Al 与Mg Sr 与Rb Cu 与Zn Cs 与An Rn 与At 解:电离能大小比较:

I S 〈 I P ,同周期,电子层结构:P [Ne]3s23p 3 ;S [Ne]3s23p 4 , P 的4p 轨道电子半满,是洪特规则的稳定态,所以电离能较高。

I Al

I Sr > IRb ,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变小,核电荷数变小,核电荷数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 ,电离能增大。

I Cu

I Cs

I Rn > IAt , 同周期元素,Rn 为稀有气体,外层为最稳定的饱和结构,所以电离能较大。

16.电子亲合能与原子半径之间有何规律性的关系?为什么有些非金属(如F ,O 等)却显得反常? 答:电子亲合能一般随原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大,因此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增大,自下而上增大,但处于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由于原子半径太小,亲合电子时电子间的排斥力较大,因此它们的亲合能反而比同族的第三周期元素小。另外,处于洪特规则稳定态的原子,如P 3结构的第Ⅴ主族元素,在周期元素中,它比左右元素的原子亲合能较小。

17.什么是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在同周期、同族元素中各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答:电负性是表示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右上角的F 元素,最小为左下角的Cs 元素。

18.若磁量子数m 的取值有所变化,即m 可取0,1,2,…,l 共l+1个值,其余不变,那么周期表将排成什么样?按新周期表写出前20号元素中最活泼的碱金属元素,第一个稀有气体元素,第一个过渡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及名称。

答:如果m 的取值为0,1,2,…,l 共l+1个值,则:

第一周期n=1,l=0,m=0,将有1个轨道,2个电子,因此第一周期有2个元素。

第二周期n=2,l=0,1,当l=0时,m=0,有1个轨道,l=1时,m=0,1,有2个轨道,共有3个轨道,可容纳6

个电子,因此有6 种元素。 第三周期也是6种元素。

第四周期最多可容纳12个元素,(4s23d 64p 4) 。最外层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次外层最我可容纳12个电子。 前20号元素中最活泼的碱金属应是第15号元素,它的电子层结构是1s 22s 22p 43s 23p 44s 1。 第一个稀有气体元素是第2号元素氖。它的电子结构是1s 2。

第一个过渡元素是第17号氯元素Cl ,其电子结构为1s 22s 22p 43s 23p 43d 14s 2。

原子结构

1.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几率与几率密度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电子的运动与其它的微观粒子一样,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不确定原理,因而不遵循经典力学定律。电子运动的状态是用统计规律来描述的。

几率是统计电子在核外某一空间出现机会大小的术语。几率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几率。它们的关系是:几率=几率密度×体积。

几率又常用电子云图来形象描述,电子云图中小黑点密集的地方,表示几率密度大的区域,黑点稀少的地方表示几率密度小的区域。

2.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的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答:在多电子原子中,不仅有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还有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在研究电子与核之间的引力作用时,人们把电子之间的排斥力看作是对核电荷引力的抵消,屏蔽效应就是指电子对核电荷引力的减弱作用。

量子数n 相同。但l 不同的电子,它们的径向分布图不同,l 值较小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出现较大的几率,l 值较大的电子在离核附近的区域出现较小的几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钻穿效应。电子离核出现的几率越大,电子的能量就越低,因此可以说钻穿效应使电子的能量趋于降低。因此,量子数n 相同,但l 不同的电子发生了能级分裂,其能量大小为:Ens

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解:原子序数:24

元素名称:铬 元素符号:Cr

基态原子电子结构式:[Ar]3d54s 1 六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分别为: n l m ms 3 1 0 1/2 3 1 1 1/2 3 1 -1 1/2 3 2 2 1/2 3 2 -2 1/2 4 0 0 1/2

4.已知M 2+离子3d 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M 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解:(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Ar]3d54s 2

(2)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4s 2),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是7(4s 23d 54p 0) (3)M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第ⅦB 族。

5.按斯莱脱规则计算K,Cu,I 的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能级的能量。 解:K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σ4s = 8×0.85 + 10 = 16.8 Z * = 19 – 16.8 = 2.2 E 4s = – 13.6 × 2.22/42 = –4.11(eV)

Cu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25p 5

σ4s = 18×0.85 + 10 = 25.3 Z * = 29 – 25.3 = 3.7 E 4s = – 13.6 × 3.72/42 = – 11.64(eV)

I 原子电子层结构: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5s 25p 5

σ5s = 6×0.35 + 18×0.85 + 28 = 45.4 Z * = 53 – 45.4 = 7.6 E 5s = –13.6 × 7.62/52 = –31.4(eV)

6.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写出17号、23号、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 解:17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1s 22s 22p 63s 23p 5 或 [Ne]3s23p 5

23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1s 22s 22p 63s 23p 63d 34s 2 或 [Ar]3d34s 2 80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 式 :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64d 104f 145s 25p 65d 106s 2 或 [Xe]4f145d 106s 2

7.画出s,p,d 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和径向分布图,并说明这些图形的含意。 解:ψn,l,m = R(r) ·Y(θ, Φ) (R(r)称径向波函数,Y(θ,Φ)称角度波函数)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Y(θ,Φ)与主量子数无关,图形如下:

S 轨道

Pz 轨道 Px 轨道 Py 轨道

dxy dxz dyz

dx 2-y 2 dz 2

d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8.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它们的可能取值是什么?

解:(1)主量子数n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的大小,n 越大,离核越远,对于类氢原子,n 的大小决定了电子的能量:

13.6(Z -σ)13.6Z 2E=-eV ,对于多原子电子,E=-eV ,n 的取值范围是:1,2,…,n 22

n n

(2)角量子数l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区域在空间的伸展形状,l=0称s 轨道,是球形对称的,l=1称p 轨道,为亚铃形对称的,l=2称d 轨道,为花瓣形对称的。l 值的取值范围是0,1,2,…,n-1。 (3)磁量子数m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区域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它的每一个取值表示一个方向,取值范围是0,±1,±2,…,±n 。

(4)自旋量子数ms 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电子运动的自旋方向,它有两个值:+9.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 = 2,l = 1,m = 0 (2)n = 2,l = 2,m = –1 (3)n = 3,l = 0,m = 0 (4)n = 3,l = 1,m = 1 (5)n = 2,l = 0,m = –1 (6)n = 2,l = 3,m = 2 解:合理的:(1),(3),94)

不合理的:(2) l = n 不合理; (5)︱m ︱>1 不合理; (6) l > n 不合理

10.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应如何改正?

(1)s 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为一圆周,而p 电子是走∞形的; (2)主量子数n 为1时,有自旋相反的两条轨道;

(3)主量子数n 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16,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4)主量子数n 为3时,有3s,3p,3d 三条轨道。

解:(1)不正确,s 电子运动的轨道是球形对称的,一圆周,p 电子的轨道是亚铃状对称的,不是走∞形。

(2)不正确,主量子数为1时,只有1s 轨道,再说,轨道没有自旋相反的,只有电子的运动方向有自旋相反的。

(3)正确,n=4时,有4s,4p,4d,4f 等16条轨道,因此可以容纳电子数32。 (4)不正确,n=3时,3s 轨道一条,3p 轨道3条,3d 轨道5条,共有9条。

11.将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基态激发到2s 或2p ,所需能量是否相等?若是氦原子情况又会怎样?

2

11

,–。 22

13.6Z 2

eV ,所以氢原子的2s 和2p 轨解:对于氢原子或类氢原子,轨道的能量只与量子数有关:E=-n 2

道能量是相同的。氦原子就不同了。它是多电子原子,存在有屏蔽效应,主量子数相同时,E ns

解:12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 ,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3d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σ =11

13.6⨯(12-11)E3d =-=-1.51eV 2

3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4s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12-10.85)

σ = 0.85 +10 = 10.85 E4s =-=-1.12eV 2

4

E 4s > E3d

16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3p 4,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3d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σ = 15

2

13.6⨯(16-15)E3d =-=-1.51eV

32

当一个电子激发到4s 轨道上时,该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16-14.25)

σ = 5×0.85 + 10 = 14.25 E4s =-=-2.6eV

42

E 4s

25号元素电子排布: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2, 3d轨道上的电子屏蔽常数为:

2

13.6⨯(25-19.4)

σ = 4×0.35 + 18 = 19.4 E3d =-=-47.4eV 2

3

4s 轨道上电子的屏蔽常数为:

2

13.6⨯(25-21.4)

σ = 0.35 + 13× 0.85 + 10 = 21.4 E4s =-=-11.0eV 2

4

E 4s >E3d

13.根据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指出下表中各电子层中的电子数有无错误,并说明理由。

2

解:正确的电子层电子排列如下:

19号元素最外层排列9个电子错,原子最外层最多只能排列8个电子。

22号元素L 层排列10个电子错,L 层只有2s 和2p 等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 30号元素的排列是正确的。

33号元素的次外层排列22个电子是错的,原子的次外层最多只能排列18个电子。

60号元素的O 层不能排列12个电子,因为它的N 层4f 亚层能量较5d 亚层低,电子应先填充4f 电子。 14.说明在同周期和同族中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并讨论其原因。

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少,这是因为从左到右,随核电荷的增加,相应增加的电子都在最外电子层区域之内,因此核对电子的引力作用处于主导作用,即核电子受核的引力增强,帮半径减少。

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加。这是因为,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相应增加的电子都在更高的电子层上,因此受核的引力减弱。所以原子半径增大。 15.说明下列各对原子中哪一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高,为什么? S 与P Al 与Mg Sr 与Rb Cu 与Zn Cs 与An Rn 与At 解:电离能大小比较:

I S 〈 I P ,同周期,电子层结构:P [Ne]3s23p 3 ;S [Ne]3s23p 4 , P 的4p 轨道电子半满,是洪特规则的稳定态,所以电离能较高。

I Al

I Sr > IRb ,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变小,核电荷数变小,核电荷数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 ,电离能增大。

I Cu

I Cs

I Rn > IAt , 同周期元素,Rn 为稀有气体,外层为最稳定的饱和结构,所以电离能较大。

16.电子亲合能与原子半径之间有何规律性的关系?为什么有些非金属(如F ,O 等)却显得反常? 答:电子亲合能一般随原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大,因此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增大,自下而上增大,但处于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由于原子半径太小,亲合电子时电子间的排斥力较大,因此它们的亲合能反而比同族的第三周期元素小。另外,处于洪特规则稳定态的原子,如P 3结构的第Ⅴ主族元素,在周期元素中,它比左右元素的原子亲合能较小。

17.什么是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在同周期、同族元素中各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答:电负性是表示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右上角的F 元素,最小为左下角的Cs 元素。

18.若磁量子数m 的取值有所变化,即m 可取0,1,2,…,l 共l+1个值,其余不变,那么周期表将排成什么样?按新周期表写出前20号元素中最活泼的碱金属元素,第一个稀有气体元素,第一个过渡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及名称。

答:如果m 的取值为0,1,2,…,l 共l+1个值,则:

第一周期n=1,l=0,m=0,将有1个轨道,2个电子,因此第一周期有2个元素。

第二周期n=2,l=0,1,当l=0时,m=0,有1个轨道,l=1时,m=0,1,有2个轨道,共有3个轨道,可容纳6

个电子,因此有6 种元素。 第三周期也是6种元素。

第四周期最多可容纳12个元素,(4s23d 64p 4) 。最外层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次外层最我可容纳12个电子。 前20号元素中最活泼的碱金属应是第15号元素,它的电子层结构是1s 22s 22p 43s 23p 44s 1。 第一个稀有气体元素是第2号元素氖。它的电子结构是1s 2。

第一个过渡元素是第17号氯元素Cl ,其电子结构为1s 22s 22p 43s 23p 43d 14s 2。


相关文章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在大学里寻找课后答案的必去之处
  • 3500份课后答案,很值得收藏,这里只介绍了一部分. 还有很多,可以去课后答案网(http://www.khdaw.com/bbs)查找. ##################[公共基础课-答案]#################### 新 ...查看


  • 大学课后题答案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查看


  • 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答案 http://www.10xiao.com/thread-7-1-1.html 新视野 ...查看


  •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 A .D2 D3 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4 4 共价 单键 双键 三键 2.3 3.B 4.C(CH3)4 5. ...查看


  • 仪器分析思考题 (附答案)
  • <仪器分析> 思考题 第一章 绪论 1. 经典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 ...查看


  • 大学物理化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及答案
  • 热力学第一定律课后习题 一.是非题 下列各题中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 在定温定压下,CO 2由饱和液体转变为饱和蒸气,因温度不变,CO 2的热力学能和焓也不 ...查看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 4章 思考题 4.1 付-克烷基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4.2 解释什么叫定位基, 并说明有哪三类定位基. 4.3 解释定位效应. 4.4 共振论对于共振结构式有何规定? 4.5 试说明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 4.6 甲苯和对二甲苯相比哪个 ...查看


  • 高中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