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夏乐艳 16.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共有两个班,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但对绘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想像力丰富、大胆,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作画时初步培养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让他们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能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二、教材分析
第一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成9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 表现及设计. 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作画,把基础打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加强绘画的技能。
(2)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4)用彩泥等通过揉、搓、压、切挖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物体造型,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6)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7)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2.能力培养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3)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目标
(1)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爱好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2.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画面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
五、教学措施
1.课前精心准备,包括让学生也准备好学习用具等。
2.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老师是喜欢他的,欣赏他的,在情感中与老师拉近了距离。
3.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4.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课堂的循序渐进和趣味性。在语言态度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亲切温和,要儿童化,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5.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习惯要求要严格。对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
6.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及评价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采取课堂提问/作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8.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评价,评价中以鼓励学生为主,并把课堂上的优秀作业在墙壁上展示出来,
9.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每月在班里评一些小能手,如绘画,手工,守纪律的,用红星奖励,或是一棵果树的形式奖励。
10.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夏乐艳 16.9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共有两个班,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但对绘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想像力丰富、大胆,敢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作画时初步培养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让他们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能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二、教材分析
第一册美术教材共有20课,分成9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 表现及设计. 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作画,把基础打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加强绘画的技能。
(2)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3)用单色、彩色纸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像中的事物。
(4)用彩泥等通过揉、搓、压、切挖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物体造型,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6)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7)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2.能力培养目标
(1)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
(3)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目标
(1)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爱好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2.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画面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
五、教学措施
1.课前精心准备,包括让学生也准备好学习用具等。
2.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老师是喜欢他的,欣赏他的,在情感中与老师拉近了距离。
3.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
4.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课堂的循序渐进和趣味性。在语言态度上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亲切温和,要儿童化,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5.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习惯要求要严格。对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
6.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及评价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采取课堂提问/作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8.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评价,评价中以鼓励学生为主,并把课堂上的优秀作业在墙壁上展示出来,
9.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每月在班里评一些小能手,如绘画,手工,守纪律的,用红星奖励,或是一棵果树的形式奖励。
10.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因此教师还应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特别让他们记住在准备工作,上课纪律,及作业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端坐的特点可以结合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