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45min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
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
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
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方式
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
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和电泳现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的理解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和电泳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图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
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Fe(OH)3胶体、CuSO4溶液和泥水;漏斗;半透膜 四、教学重点难点
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复习: [背景知识回顾1]
1、下列物质应归类在物质分类的哪一个类别? ①泥浆水②蔗糖水③ 纯牛奶 ④空气 [归纳与整理] 混合物
在第一课时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
单质
纯净物酸 化合物碱 盐
氧化物
而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 能 [背景知识回顾2]
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3min)
二、推进新课 : [提问]
本节课继续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根据预习的内容,回答什么是分散系? [归纳与整理]
1、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举个例子来说,水溶液就是分散系,NaCl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现在,我们来吧分散系和初中所学的溶液的概念分别来作一个类比 [归纳与整理]
溶液 溶质 + 溶剂
分散系 分散质 + 分散剂 (3min)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分类方法,可以对分散系进行怎样的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2、分类
(1)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分
分散质 分散剂 (组合名称) (对应生活实例) 气气分散系 空气 液 气液分散系 可乐、肥皂水泡沫
固固 气固分散系 海绵、面包
气 液气分散系 云、雾
液液 液液分散系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固 液固分散系 珍珠
气 气 固气分散系 烟
液液 固液分散系 糖水、NaCl水溶液
固固 固固分散系 有色玻璃、合金(5min)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100nm ﹥100nm 实例:NaCl水溶液、 血液、雾、烟、云、 泥浆水
酒精水溶液 鸡蛋清、淀粉溶液„ 在数轴上将这三种分散系表示如下:
[思考与交流]
溶液、胶体、浊液的最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 [归纳与整理]
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nm 胶体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100nm
浊液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00nm (4min) [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探究实验来对以上三种分散系作比较 [科学探究一]
观察Fe(OH)3胶体、 CuSO4溶液、Fe(OH)3沉淀和泥水的外观特征,并进行比较.
[归纳与整理]
现象: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而Fe(OH)3沉淀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结论:胶体和溶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属于不稳定的分散系 (3min) [科学探究二]
如何证明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颗粒比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大? (播放淀粉胶体与食盐溶液用半透膜进行渗析的实验视频) [归纳与整理]
结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讲解]
渗析: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叫渗析。
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胶体的净化 (5min) [科学探究三]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与整理]
现象: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
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胶体的分散质与溶液一样,都能通过滤纸的空隙。 [思考与交流]
我们要分离溶液和胶体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采用什么方法? [归纳与整理] 渗析 、过滤 (4min) [科学探究四]
用激光棒沿烧杯一侧照射烧杯中的液体,从垂直光线的方向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与整理]
现象:可见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但是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结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3min) 3、性质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1min) [思考与交流]
为什么胶体是比较稳定的? [归纳与整理] 原因:
(1) 胶粒通过吸附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相
互排斥阻碍了胶粒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比如Fe(OH)3胶粒子带正电荷。
(2) 布朗运动
D、胶体的聚沉:往某些胶体里加入少量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阳离子
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了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破坏胶体稳定性的方法:
(1) 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 (2) 加热(2min)
(3)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3min)
[讲解]
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思考与交流]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归纳与整理]
4、胶体的应用:盐卤点豆腐、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血液透析、明矾净水等(2min) [练习]
1、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C )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澄清、透明
2 、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D )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 B.相同的颜色
C.都有丁达尔现象 D.都比较稳定
3、可以用来证明胶体粒子大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实验为(B ) A.丁达尔现象 B.渗析 C.电泳 D.萃取 4、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D ) A.观察外观 B.过滤
C.加热 D.丁达尔效应
5、除去大气中的灰尘,往往通过高压电,而使之聚集沉降,这是利用了胶体(B) A、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渗析 D、布朗运动 6、除去淀粉胶体中氯化钠的方法是(D ) A 过滤 B 电泳 C 蒸馏 D 渗析 五、作业 1、《中学化学第二教材》习题第1~8题
2、教材P29习题 (1min)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 溶液 ﹤1nm 分散剂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胶体 1~100nm 浊液 ﹥100nm 二、科学探究: 1、外观特征 2、渗析 3、过滤
4、 丁达尔现象
三、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四、胶体的应用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45min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
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
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
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方式
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
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和电泳现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
的理解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和电泳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图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
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一台;Fe(OH)3胶体、CuSO4溶液和泥水;漏斗;半透膜 四、教学重点难点
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复习: [背景知识回顾1]
1、下列物质应归类在物质分类的哪一个类别? ①泥浆水②蔗糖水③ 纯牛奶 ④空气 [归纳与整理] 混合物
在第一课时我们能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
单质
纯净物酸 化合物碱 盐
氧化物
而混合物还能否再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 能 [背景知识回顾2]
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3min)
二、推进新课 : [提问]
本节课继续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根据预习的内容,回答什么是分散系? [归纳与整理]
1、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为分散剂
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举个例子来说,水溶液就是分散系,NaCl是分散质,水是分散剂。 [思考与交流]
现在,我们来吧分散系和初中所学的溶液的概念分别来作一个类比 [归纳与整理]
溶液 溶质 + 溶剂
分散系 分散质 + 分散剂 (3min)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分类方法,可以对分散系进行怎样的分类呢? [归纳与整理] 2、分类
(1)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分
分散质 分散剂 (组合名称) (对应生活实例) 气气分散系 空气 液 气液分散系 可乐、肥皂水泡沫
固固 气固分散系 海绵、面包
气 液气分散系 云、雾
液液 液液分散系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固 液固分散系 珍珠
气 气 固气分散系 烟
液液 固液分散系 糖水、NaCl水溶液
固固 固固分散系 有色玻璃、合金(5min)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100nm ﹥100nm 实例:NaCl水溶液、 血液、雾、烟、云、 泥浆水
酒精水溶液 鸡蛋清、淀粉溶液„ 在数轴上将这三种分散系表示如下:
[思考与交流]
溶液、胶体、浊液的最本质特征分别是什么? [归纳与整理]
溶液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nm 胶体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100nm
浊液的最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00nm (4min) [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探究实验来对以上三种分散系作比较 [科学探究一]
观察Fe(OH)3胶体、 CuSO4溶液、Fe(OH)3沉淀和泥水的外观特征,并进行比较.
[归纳与整理]
现象: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而Fe(OH)3沉淀和泥水浑浊,不透明,有泥沙沉淀,是不均一,不稳定的。 结论:胶体和溶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而浊液属于不稳定的分散系 (3min) [科学探究二]
如何证明胶体溶液中的分散质颗粒比溶液中的溶质颗粒大? (播放淀粉胶体与食盐溶液用半透膜进行渗析的实验视频) [归纳与整理]
结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讲解]
渗析: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叫渗析。
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胶体的净化 (5min) [科学探究三]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与整理]
现象: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液体还是红褐色;
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结论:胶体的分散质与溶液一样,都能通过滤纸的空隙。 [思考与交流]
我们要分离溶液和胶体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采用什么方法? [归纳与整理] 渗析 、过滤 (4min) [科学探究四]
用激光棒沿烧杯一侧照射烧杯中的液体,从垂直光线的方向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与整理]
现象:可见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但是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结论: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3min) 3、性质
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丁达尔效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1min) [思考与交流]
为什么胶体是比较稳定的? [归纳与整理] 原因:
(1) 胶粒通过吸附带有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之间的相
互排斥阻碍了胶粒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比如Fe(OH)3胶粒子带正电荷。
(2) 布朗运动
D、胶体的聚沉:往某些胶体里加入少量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阳离子
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了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破坏胶体稳定性的方法:
(1) 加入少量的电解质溶液 (2) 加热(2min)
(3) 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3min)
[讲解]
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思考与交流]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归纳与整理]
4、胶体的应用:盐卤点豆腐、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血液透析、明矾净水等(2min) [练习]
1、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C )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澄清、透明
2 、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D )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 B.相同的颜色
C.都有丁达尔现象 D.都比较稳定
3、可以用来证明胶体粒子大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实验为(B ) A.丁达尔现象 B.渗析 C.电泳 D.萃取 4、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D ) A.观察外观 B.过滤
C.加热 D.丁达尔效应
5、除去大气中的灰尘,往往通过高压电,而使之聚集沉降,这是利用了胶体(B) A、丁达尔现象 B、电泳 C、渗析 D、布朗运动 6、除去淀粉胶体中氯化钠的方法是(D ) A 过滤 B 电泳 C 蒸馏 D 渗析 五、作业 1、《中学化学第二教材》习题第1~8题
2、教材P29习题 (1min)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 溶液 ﹤1nm 分散剂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胶体 1~100nm 浊液 ﹥100nm 二、科学探究: 1、外观特征 2、渗析 3、过滤
4、 丁达尔现象
三、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四、胶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