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日本对外贸易实现了出超。重化学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很迅速的发展,工业部门的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同时纺织业开始向中国发展,在青岛和上海,日本企业建立了工厂。
——《大国崛起·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929年,丝价平均每捆1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058日元,9月间跌至500日元。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下降。1930年9月与1929年3月相较,8种主要商品价格平均下降37%。……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为何会出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予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日本)政府通过营造适宜于经济发展的政治氛围、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采用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生产目标、分配好生产发展的次序以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配置等措施,……在政府的主持下,日本还于1964年建成了高速火车线路。……通过实行外汇分配、掌控各个部门的配额,以及建立防止本国资本遭受外国资本威胁的贸易障碍等措施,日本政府达到了有效引导投资资本流向的目的。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大卫·劳瑞苏珊·盖伊《日本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1)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出超;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海外市场迅速发展。
原因:完成了社会制度改革,在对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大量赔款,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
(2)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日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因此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
解决:对内实行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转嫁危机,走向法西斯侵略扩张之路。
(3)特征: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作用: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考点名称: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1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
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澍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标志列强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影响:《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
黄海海战
1894年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英勇抵抗,,虽然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反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日本对外贸易实现了出超。重化学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很迅速的发展,工业部门的产量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日本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同时纺织业开始向中国发展,在青岛和上海,日本企业建立了工厂。
——《大国崛起·日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1929年,丝价平均每捆1350日元,1930年3月跌至1058日元,9月间跌至500日元。各种商品价格纷纷下降。1930年9月与1929年3月相较,8种主要商品价格平均下降37%。……1931年,日本失业工人达413000人,1932年达489000人,加上半失业率,数达300万。……全国农家负债总额高达47亿日元,平均每户837日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联系的角度,分析日本经济为何会出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日本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予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日本)政府通过营造适宜于经济发展的政治氛围、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采用恰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生产目标、分配好生产发展的次序以及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配置等措施,……在政府的主持下,日本还于1964年建成了高速火车线路。……通过实行外汇分配、掌控各个部门的配额,以及建立防止本国资本遭受外国资本威胁的贸易障碍等措施,日本政府达到了有效引导投资资本流向的目的。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大卫·劳瑞苏珊·盖伊《日本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战后日本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1)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出超;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海外市场迅速发展。
原因:完成了社会制度改革,在对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大量赔款,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利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
(2)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高筑关税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日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因此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
解决:对内实行军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转嫁危机,走向法西斯侵略扩张之路。
(3)特征: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作用:实施产业政策,促使资源流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考点名称: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1
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了大陆政策。
导火线:1894年,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朝鲜向清政府请求派兵,日本也乘机派兵,后由日本挑起战端。
结果: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
内容:割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澍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标志列强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影响:《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
黄海海战
1894年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等,英勇抵抗,,虽然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进行反抗。